同樣是單細胞研究,為啥你發的文章和其他人有所差距?

2020-12-03 科研菌

本文來源:生信菜鳥團

題目:Single-cell landscape of bronchoalveolar immune cells in patients with COVID-19投稿日期:2020年2月24日接收日期:2020年4月23日發表日期:2020年5月12日雜誌:Nature Medicine文章在: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591-020-0901-9

讓我想起來了另外一個COVID-19病毒感染病人的單細胞研究,發表在Cell Discov. 2020 May ,標題是:Immune Cell Profiling of COVID-19 Patients in the Recovery Stage by Single-Cell Sequencing,差不多是同一時間發表的哦!

畢竟Cell Discov雜誌和 Nature Medicine差別還是蠻大的,不知道是不是研究者特別想把研究寫在祖國大地上。

文章實驗設計

很清晰的實驗設計,如下:

15個人5個early recovery stage (ERS)5個late recovery stage (LRS)5個heathy controls (HCs)單細胞數量10個COVID-19 病人,共計 (70,858 PBMCs)5個正常人,共計 (57,238 cells)第一次分群

使用 t-distributed stochastic neighbor embedding (t-SNE) 方法降維

全部15個人的 128,096 scRNA-seq profiles36,442 myeloid cells,64,247 NK and T cells,10,177 B cells標記基因是:CD14, CD1C, and FCGR3A for myeloid cells;CD3E, CD4, CD8A, and NCAM1 for NK and T cells;CD19 for B cells第二次分群

使用 Uniform manifold approximation and projection (UMAP) 方法降維

36,442 myeloid cells 分成6群Classical CD14++ monocytes (M1),non-classical CD16++ (FCGR3A) CD14/+ monocytes (M2),intermediate CD14++ CD16+ monocytes (M3),CD1C+ cDC2 (M4),CLEC9A+ cDC1 (M5),pDC (CLEC4C+CD123+) (M6)64,247 NK and T cells 分成10群nave CD8+ T cells (T5), which expressed high levels of CCR7, LEF1, and TCF7, similar to nave CD4+ T cells;effector memory CD8+T cells (T6, CD8 Tm), which expressed high levels of GZMK;cytotoxic CD8+ lymphocytes (CD8+ CTL) (T7), which expressed high levels of GZMB, GNLY, and PRF1. Proliferating T cells (T8, Tprol) were TYMS+MKI67+ cells.nave CD4+ T cells (T1), which expressed high levels ofCCR7, LEF1, and TCF7;central memory CD4+ T cells (T2, CD4 Tcm), which expressed high levels of CCR7, but more AQP3 andCD69 compared to nave CD4+ T cells;effector memory CD4+ T cells (T3, CD4 Tem), which expressed high levels of CCR6, CXCR6, CCL5, and PRDM1;regulatory T cells (T4, Treg), which expressed FOXP3.C56CD16+ NK cells (NK2), which expressed high levels of CD16 and low levels of CD56.CD56+CD16 NK cells (NK1), which expressed high levels of CD56 and low levels of CD16;NK cells highly expressed NCAM1, KLRF1, KLRC1, andKLRD1; then, we sub-divided the NK cells intoCD4+ T cells expressed CD3E and CD4; then, we sub-divided these cells into four clusters:CD8+ T cells expressed CD8A and CD8B and were sub-divided into three clusters:10,177 B cells 分成 4群nave B cells (B1) expressing CD19, CD20 (MS4A1), IGHD, IGHM, IL4R, and TCL1A;memory B cells (B2) expressing CD27, CD38, andIGHG;immature B cells (B3) only expressing CD19 and CD20 (MS4A1);plasma cells (B4) expressing high levels ofXBP1 and MZB1分析層面的細節,都展現在分群以及細胞亞群的定義上面了。

主要分析

文章的圖表很清晰,都是顯而易見的分析,讀起來很友好反正:

3群細胞(myeloid, NK and T, and B cells),在3組人(five HCs, five ERS patients, and five LRS patients.)的比例myeloid的6個亞群,NK和T細胞的10亞群,以及4個B細胞亞群在3組人的比例情況Classical CD14++ monocytes (M1) 的差異分析,全套(火山圖,熱圖,GO/KEGG資料庫注釋)CD4+ T cells 的差異分析,全套(火山圖,熱圖,GO/KEGG資料庫注釋)Memory B cells and plasma cells (MPB) 的差異分析,全套(火山圖,熱圖,GO/KEGG資料庫注釋)也有一點點高級分析,包括sc-BCR, and sc-TCR 數據分析

主要是 (IgA+IgG+IgE) to (IgD+IgM) 比例情況以及 Cell-to-cell communication

請大家加我的時候就備註好「學術討論群」以及自己的「單位+專業+姓名」

免責聲明:本文轉載僅僅是出於傳播信息的需要,並不意味著代表本公眾號觀點或證實其內容的真實性;如其他媒體、網站或個人從本公眾號轉載使用,須保留本公眾號註明的「來源」,並自負版權等法律責任;作者如果不希望被轉載,請與我們接洽。版權屬於原作者。

相關焦點

  • Milo單細胞Western技術再發Cell文章!!
    近日,美國加州錫達斯西奈醫學中心再生醫學研究所的科學家們利用Milo在Cell(IF:36.216)發表文章:
  • 同樣是啤酒,為啥還有瓶裝和罐裝的區別?原來兩者差距這麼大
    同樣是啤酒,為啥還有瓶裝和罐裝的區別?原來兩者差距這麼大。夏天到來之後,天氣越來越熱,很多人會因為天氣比較熱,而在晚上的時候出門溜達,當然在晚上出門溜達的時候,我們就發現到處都是小吃攤和燒烤攤,這些小吃攤和燒烤攤確實是引誘著我們肚子裡面的饞蟲,讓我們忍不住去點上一些食物來吃,當然在吃東西的時候也是少不了冰鎮啤酒的,因為在夏天就是喝冰鎮啤酒的一個季節,而且大家會覺得這個冰鎮啤酒確實是喝起來非常的美味,尤其是再配上一些小龍蝦和燒烤串之類的,那就更愜意了。
  • 一篇文章終結你對單細胞核測序的所有困惑
    在同一時期,加州大學張鵾教授課題組同樣通過細胞核對屍檢後的腦組織進行snRNA-seq,以擴展單細胞轉錄組分析的樣本類型,證明了來自臨床的凍存樣本完全可以進行單細胞轉錄組分析[15]。在這些早期研究的引領下,snRNA-seq逐漸呈現出較為火熱的研究景象。
  • 【盤點】單細胞測序研究進展一覽
    、研究和比較。因此科學家們必須先對單細胞內的微量核酸分子進行擴增,而且必須保證儘可能少地出現技術誤差,以便開展後續的測序及其他研究。最近,來自史丹福大學的研究者就在PNAS上發表文章介紹了人類腦細胞的單細胞轉錄組測序研究成果,這些結果為構建人類大腦的細胞圖譜奠定了基礎,而且研究結果還將有助於我們確定神經元、膠質細胞和血管細胞的特定標誌物,並將其與其他信息相關聯,以便完全闡明人類大腦的細胞複雜性。
  • 同樣是大國,為啥俄羅斯不擔心被晶片卡脖?
    然而,同樣被美國視為假想敵的俄羅斯,為啥就不擔心被晶片卡脖子呢?從上世紀開始,美蘇兩方就不對付,在各方面進行軍事競賽,可見,蘇聯在現代武器的核心部件方面自然也有所研究甚至突破。事實也確實如此,俄羅斯之所以不擔心,就是因為俄方採用的是晶體振蕩器來替代晶片,即便美國想制裁也無從下手。
  • 跟你說單細胞研究大火,那是有原因的
    尤其在腫瘤領域,單細胞研究可以很好的避免腫瘤異質性的幹擾。下文以順鉑化療的耐藥機制為例,呈現了單細胞研究的多種方法。拉到文末可免費領取實驗方案資料。順鉑耐藥的分子機制順鉑(Cisplatin)是 1978 年經 FDA 批准用於臨床治療癌症的化療藥物。
  • 華大基因單細胞測序新方法為癌症研究開闢新路
    為了攻克這一難題,來自深圳華大基因研究院的研究人員建立了一種基於多重置換擴增(MDA)的單細胞測序新方法,並對該方法的擴增均一性、靈敏度、特異性等方面進行了全面評估。文章第一作者、華大基因該項目負責人宋盧挺說:「這種將多重置換擴增(MDA)和測序技術相結合的單細胞測序方法不僅具有更高的解析度和基因組覆蓋度,而且具有更好的敏感性和特異性。
  • 如何同時對單細胞進行多組學研究
    例如,基於納米孔測序方法和單分子實時(SMRT)技術所獲得的動力學曲線,不僅反映了DNA序列,也進行了 DNA甲基化檢測。同樣,精心優化質譜檢測可以提供相同細胞的蛋白組學和代謝組學數據。要從單個細胞獲得高品質的集成文件,進一步提高檢測的效率將是必不可少的。組分分離不同種類的生物分子可以在從相同的細胞裂解液提取、分離、和獨立分析。
  • 燒結、球團工序超低排放為啥強調基準含氧量?這篇文章或許可以幫你
    或許,作為非鋼鐵專業出身的你,還是不太懂這句話到底是啥意思。為啥要規定不同基準含氧量?小編即便是學冶金的,也是被領導一下子問住了。怎麼辦,小編趕緊查了查相關資料,茫茫書海之中終於尋得一篇對口良藥。看了這篇文章,也許你就懂了,同時也不得不佩服4月底大氣司印發的超低排放改造意見的專業性了。
  • 單細胞文章快訊
    為了幫助大家更好地了解單細胞行業的最新資訊,我們通過PubMed資料庫檢索,整理出了7月份單細胞技術應用於各種研究的文章共有612篇(包括article、letter、review),其中IF(影響因子)大於9分的文章有154篇(文章後面使用表格列出),現選擇其中28篇代表性文章進行導讀。
  • 單細胞文章專列——幹細胞
    An   Engineered CRISPR-Cas9 Mouse Line for Simultaneous Readout of Lineage   Histories  and Gene Expression Profiles in Single CellsCRISPR-Cas9基因編輯小鼠品系同時獲得單細胞的譜系歷史和基因表達譜Circulating   Tumor Cell Clustering
  • 同樣是考進清華,高考和考研有什麼差距?過來人:完全不一樣!
    但其實考研進清華和高考進清華的差距也是很大的。 這樣的經歷讓小劉非常氣餒,明明自己努力奮鬥就是想要彌補高考的失誤,但是為什麼即便考進了清華,還是面臨這樣尷尬的局面,考研進清華和高考進清華有這麼大的差別嗎?
  • 單細胞數據挖掘與課題設計實戰課程
    單細胞測序技術並且在18年被Science雜誌評為「年度頭號科學技術突破」,被科學家認為是未來10年改變基礎生物學和醫學研究格局的技術。 下一個機會正在開放給有準備的人 但必須要考慮的兩個問題: 1.
  • 合作文章|測序幾個細胞發一篇SCI?卵母細胞研究了解一下
    受制於起始樣本量低,卵母細胞的測序研究依賴於單細胞水平的核酸擴增和建庫技術,這恰恰是安諾優達單細胞產品的拿手好戲!近期,安諾優達不斷收到多位合作客戶文章見刊的喜訊,恰逢很多小夥伴諮詢卵母細胞研究如何發文,這裡小編趕忙整理出了我們的最新合作文章,涉及到了人、小鼠、豬不同物種的卵母細胞研究,滿足您的各項需求~Inhibition of HDAC6 by tubastatin
  • 免費領取 | 單細胞轉錄組測序,市面罕見的單細胞技術書籍
    前陣子,小編發現了一篇單細胞測序的文章,看到之後震驚了!文章的主要內容只有這些:細胞培養、單細胞製備、單細胞測序、質量控制、技術驗證,而且只獲得了單細胞測序數據就結束了沒錯,這篇只提交了實驗數據的文章,竟然還發了5分?!!據統計,單細胞測序相關文章的單月平均影響因子達到了20.4!由此可見其影響之大,而單細胞轉錄組測序的文章已經發表很多了,現在再不應用就趕不上熱度了! 為響應熱潮,滿足同學們的需求,解螺旋和聯川生物一起給大家送出這本《單細胞轉錄組測序》實體書。
  • 13種單細胞測序方法的比較研究
    13種單細胞測序方法的比較研究 作者:小柯機器人 發布時間:2020/4/9 19:19:50 近日,西班牙巴塞隆納科技學院Holger Heyn等研究人員對用於細胞圖譜計劃的單細胞RNA測序實驗方案進行基準測試。
  • 基金吧答疑:估值與淨值差距較大 為啥呢?怎樣取消定投
    古佔書:估值與淨值差距較大,為啥呢?   問答小天:估值是根據基金上一季度公布的前十大重倉股所佔權重以及今日的漲跌幅度,再根據特定公式計算出目前該基金的漲跌水平。   問答小天:你可以在天天基金app[我的]中下滑找到[定投],點擊你想要修改的定投計劃,點擊右上角[管理計劃],選擇[修改],即可對支付方式、支付金額、扣款日進行修改。此外你也可以進行暫停、終止的選項。   基民58p6211Z07:交易密碼如何設定呢?
  • 單細胞分析技術在幹細胞異質性研究中的應用
    幹細胞按種類可以分為全能幹細胞、多能幹細胞和單能幹細胞。單細胞分析技術:能通過相應技術分離與提取單個靶細胞,利用基因組擴增、測序等技術對靶細胞內的基因組信息、蛋白信息進行分析,能準確地提供細胞內物質及生化反應的準確信息,能夠反映細胞的功能與化學組分的特定關係與某些細胞在生命體內的特殊作用。
  • Illumina、Juno等技術巨頭為啥同時下注單細胞測序?
    當年3月份,華大在一期《細胞》雜誌上同時刊登兩篇單細胞測序的研究成果。華大的研究團隊研發出了一種分析單細胞基因組的新方法,並將這種方法用於癌症的異質性研究。為從單核苷酸水平深入研究癌症發生、發展機制及其診斷、治療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並開闢了新的研究方向。  從上述公司對待單細胞測序的態度中,我們可以看出,單細胞測序將促進我們對人體發育以及疾病生成的認識。
  • 大年初一,單細胞分析從nature communication開始
    我們先進行單細胞論著的文章解讀,對單細胞系列的文章有一個大致的認識之後,接著開始通過兩篇綜述學習單細胞分析的一些常識和前沿知識。這也是酸菜校長在《三十六策》教給大家的一種方法:通過閱讀綜述學習一個領域的常識。兩篇綜述解讀完如果覺得不夠的話,可以再加兩篇,這個我們後續再說。第二部分:模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