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孩子上學總賴床?不是他時間觀念弱,而是家長不清楚這4點

2021-01-10 網易

2021-01-05 14:12:09 來源: 綠葉媽咪

舉報

  家長每次在給孩子規定時間去做什麼的時候,孩子往往總會忘的一乾二淨,其實不是他沒有聽,而是娃理解時間的定義是有偏差的,比如孩子早期上學,每次都要家長去催才能起床。孩子感知能力比較薄弱,對於任何事情都是本著唯樂原則和現實原則,他們心理上不能對時間有一個很好的劃分,因此,家長應該做到以下幾點,把時間轉化孩子可以理解的事件或者情景。

  

  設置參照物

  孩子對參照物比時間的感知更為明顯,比如說孩子在專注於看電視的時候,家長想要中止孩子觀看,就會說「再看半個小時啊」類似的話語,幾乎沒什麼效果。其實是孩子不知道半個小時是多久,我們可以規定「再看一集就關電視」,最後一集的參考能夠讓孩子更清楚了解到家長的意思,同時,一定要讓孩子給你回復,目的是確保孩子聽到了並且遵守他的承諾,以免關電視的時候出現意見上的分歧。

  

  使用時間工具

  孩子看時間是全憑自己心情的,他們對於感受不到的東西沒有意識,對孩子來說時間是一個虛無縹緲的存在,家長可以用計時器或者鬧鐘、手錶這些孩子可以觸碰到的真實存在的東西,來提醒孩子的感官,這些東西的提示是很明確的,不再是家長口中的多長時間,比如可以說「分針指到數字幾」,這樣子孩子對時間的認識會更深刻。

  

  用事件代替時間

  家長可以預測時間過去了多久,但是孩子是不可以的。家長不能把自己的感知強加在孩子的身上,我們可以跟孩子說一個具體的事件,當這個事件發生的時候,孩子就知道做什麼了。比如要出去上班的寶媽來說,孩子會有分離的失落感,這個時候說「媽媽下班之後就來陪寶貝」,娃就會有一個期待感,他雖然不知道下班是幾點,但是他知道「媽媽下班」的這個。

  

  養成良好的起居習慣

  孩子良好習慣的養成,還需要家長在一邊的督促以及引導,孩子在看一些勵志的動畫以及漫畫書的時候,家長可以從中挑選他喜歡的人物去做相應事件的反面例子,這樣不僅能讓孩子清楚認識到事件的重要性,還給他上了一堂生動有趣的教育課。

  因此,想要讓孩子改善賴床的習慣,需要從日常生活的小事中一點點的去改變,讓他有一個良好的生活習慣,才能對時間形成正確的感知。

特別聲明:以上內容(如有圖片或視頻亦包括在內)為自媒體平臺「網易號」用戶上傳並發布,本平臺僅提供信息存儲服務。

Notice: The content above (including the pictures and videos if any) is uploaded and posted by a user of NetEase Hao, which is a social media platform and only provides information storage services.

相關焦點

  • 孩子早上不願起床咋辦?這位爸爸的方法不錯,孩子不再賴床了
    一天早上,無奈之下的李先生起床吃過飯之後就沒再去管自己的兒子,開車去上班了,但是走之前卻交代妻子:兒子什麼時候起床什麼時候再送到學校,不要再去催他起床。妻子按丈夫要求,9點左右孩子起床帶著他離開家,此時距離上課已經過了一段時間了。
  • 10分鐘是多長時間?培養孩子時間觀念,家長先答對這個問題
    不少家長在都會發現,孩子上了幼兒園以後,甚至上小學以後,都還會出現早上不能按時起床、上學遲到等現象。這其實都是孩子缺乏時間觀念的表現。孩子對時間的知覺,就像他們認鐘錶一樣,需要後天練習才能慢慢學會。不過,時間這個概念比較抽象,家長要想順利幫孩子養成良好的時間觀念,必須掌握一定的技巧才行。下邊這3個小建議,家長可以借鑑一下。先將時間具象化如果直接問大人「10分鐘是多長時間?」,想必大人也很難表達清楚。
  • 如何培養孩子的時間觀念?教你4個方法,幫孩子認識時間
    這時候大部分家長都會想一個問題:「孩子怎麼這麼不聽話?」其實,孩子不是不聽話,只是他們真的不懂「時間」而已。「5分鐘」、「10分鐘」這樣表達時間的詞,對於大人來說是每天都在使用、真的有切身體會的,而對於孩子來說他們無法理解5分鐘和10分鐘的差別,至於「我想再玩十分鐘」也只是討價還價的方式而已,對於孩子來說沒什麼意義。
  • 孩子假期內沒有時間觀念,巧用「四象限法則」,樹立正確時間觀
    下面我們來聊聊孩子們為啥沒有時間觀念!一、為什麼孩子在假期內沒有時間觀念1、受家長影響,家長沒有時間觀念如果家長發現孩子沒有時間觀念,家長首先反省自身,孩子的問題是不是從家長身上學去的。如果家長一放假就把假期的時間通過刷朋友圈逛微博看劇浪費掉,家長首先就沒有充足的理由去責備孩子晚上熬夜打遊戲。這就需要家長和孩子一起去改變。
  • 我國「最喜歡」賴床的城市,北京時間12點才是大清早,人人都賴床
    有些人喜歡看電影,有些人喜歡去旅行,有些人喜歡看書,但對趙少來說,我最喜歡的事情不能睡過頭, 但是,睡懶覺的話,大家都起得很早,所以經常有人說只有你依靠床的話確實會讓父母們長大, 但是,中國有一個地方,無論大人還是孩子,最早都必須中午12點起床,還沒有人批評你, 你說你不奇怪嗎?
  • 孩子沒有時間觀念做事磨蹭,家長要從自身找原因
    在責備孩子磨蹭的時候,你是否沒有意識到是自己還沒有教孩子認識時間。而對年紀稍長的孩子來說,雖然認識了時間卻還是習慣性拖延,這其中的原因也一定和父母脫不開關係。今天就讓我們重新一起再來認識一下時間,找到更智慧的幫助孩子建立時間觀念的方法:一.從小你教會孩子認識時間了嗎?很多家長常常抱怨孩子做事磨蹭拖延症嚴重,根本沒有時間觀念。
  • 中大班的孩子不肯去幼兒園,多半與這3個因素有關,家長4招巧解決
    婉彤媽媽無奈的說道:前兩天從老家過來的時候,他就死活不願意回來,還說「幼兒園不好玩,不想上學了」。聽到婉彤媽媽說孩子不想去幼兒園了,旁邊帶小孩的好幾個寶媽也附和道:就是啊!我這兩天正在給孩子收拾東西呢,孩子也吵鬧著說「不想去」,真是愁人啊!看來,為了孩子不肯去幼兒園而煩心的家長真不少!
  • 孩子不是讀書的料?李玫瑾:培養好這3點,成績根本不用家長操心
    孩子不是讀書的料?李玫瑾:培養好這3點,成績根本不用家長操心孩子成績好不好,早已經成為家長們的一塊心病。如果孩子不愛學習,無論是在朋友面前還是親戚們眼裡,家長也會跟著面上無光。你說氣不氣人?哦對了,你那個小傢伙考得怎麼樣啊?」「別提了,他就不是那塊學習的料。」跟同事一番寒暄下來,老李的臉都紅了半邊兒,沒別的——替自家孩子丟臉!同事朋友們的孩子,好像從來都不讓家長操心,哪像自家小祖宗,孩子媽天天拿拖鞋抽著寫作業,也得折騰到凌晨。至於成績?
  • 孩子入園總生病,是體質弱、衛生差的鍋?NO!其中原因,眾多家長都...
    孩子入園後總生病 「三天兩頭在生病,在幼兒園的這段時間究竟是怎麼了,病得都快無縫銜接了……」聽到朋友這麼說,我淡定回了句「正常,等等就好了」。
  • 孩子語言表達能力弱,說話不清楚,需注重左腦思維開發
    有孩子的家庭父母最擔心孩子語言表達遲緩,一般像這種情況在嬰兒時期又發現不了,可把媽媽給急壞了,還有很多家庭孩子到3-4歲才會說話,為什麼不同的孩子出生會存在這麼大的差別?這都成了家長們熱點關心的話題,因為如果有些孩子說話早,孩子能夠流利地表達自己的想法與觀點,發現自家的孩子說話還講不清楚,父母是特別擔著急,那為什麼有些孩子語言表達能力這麼強,而有些家庭的孩子語言表達能力這麼弱?因為媽媽在中間做了這些工作。
  • 孩子到底該過陽曆還是陰曆生日?看完這3點,家長再做決定也不晚
    看完這3點,家長再做決定也不晚現如今隨著人們思想的逐漸進步,很多人對於生日是該過陽曆還是陰曆這件事似乎更加隨意,而且為了方便記憶,有不少年輕人會選擇過陽曆的生日,但是這樣的想法在傳統的老一輩人看來是不能接受的,這在生活中也會出現一些矛盾,下面這位王女士就遇到了這樣的問題。
  • 孩子一句話,他就整了個「太陽地球和月亮」,高能家長...
    ,為何要研製「三球儀」呢?原來,今年10月,爸爸馬興江接兒子放學回家,兒子連續兩天問,「為什麼冬天比夏天黑得早」,雖然認認真真地給兒子解釋了,但總感兒子聽得有些模稜兩可。馬興江的愛人高四菊還特意在黑板上畫圖演示,但收效甚微。馬興江告訴兒子,不用再問了,過幾天給他做個「三球儀」出來,讓他徹底學明白。
  • 餘姚市區家長把孩子送到農村上學!你認同讓孩子在「自然教育」中...
    在這所只有175名學生的幼兒園裡,每天有45分鐘的果蔬特色區域活動,每周一小時的植趣生態體驗活動,每季一周的果蔬收穫實踐活動,每學期一次的美食節……豐富的鄉土園本課程不僅讓不少孩子天天吵著要去上學,甚至吸引了住在寧波市區的家長,堅持要把孩子送到這裡。對此,您怎麼看?
  • 孩子專注力穩定性不足!是孩子的問題?家長更應該注意這4點
    簡單來講,如果孩子喜歡看電視、或者玩遊戲,由於對自身情緒管控不足,也就是自制力不夠,假若家長不及時進行管控,孩子每天睡眠不足,第二天的專注力就會受到很大的影響。 或者,如果孩子不喜歡從事某項活動(比如畫畫、寫作等),但是在家長強迫之下不得不做的時候,孩子就很容易顯得疲勞,在其他方面的專注力就會明顯顯現出不足。
  • 孩子排斥學習源自錯誤思維觀念,不及時矯正父母的努力全白費!
    《孫子兵法》裡說「知彼知己,百戰不殆」,想要幫孩子矯正錯誤消極的思維觀念,我們首先要搞清楚厭學的孩子到底存在著哪些錯誤消極的思維觀念呢?但是孩子執意要把手機帶去學校,說別人都帶了我也要帶,而且還放下狠話說,如果不讓我帶我就不去上學了,為了避免關係進一步惡化,父母只能咬牙按下心中的怒火,沒有繼續阻止他。
  • 義務教育讓學生免費上學,為何家長面露難色?直言:快供不起了
    義務教育讓學生免費上學,為何家長面露難色?眾所周知,我國現階段實行的是九年義務教育,那你又對義務教育了解多少呢?上世紀80年代中期,我國實行九年義務教育制度,至今已有30餘年。但即使學生在義務教育階段不交學費和雜費,有很多家長卻面露難色,更是直言:都快供不起學生上學了!那這又是為何呢?原來雖然義務教育階段免除學費,但孩子需要錢的地方卻越來越多了,這也加重了家庭負擔,很多家長更是有苦難言。那家長的錢都到哪裡了呢?主要用在了課外教材丶學雜費丶課外輔導以及生活費中,一起了解一下吧!
  • 讓孩子變得開朗自信,家長要做好這3點,提高孩子的自我認同感
    在日常生活當中,父母一定要多給予孩子正面積極的鼓勵,加強孩子的自我認同感,這有助於提高孩子的自信心,讓孩子在生活和學習當中,積極上進,樂觀開朗,內心獨立自主,有能力面對生活中的各種挑戰,自信心的培養需要從小進行,家長一定要做好這三點,提高孩子的自我認同感,讓孩子變得自信開朗。
  • 早報健康周刊:一天只睡4小時夠嗎?孩子拒絕上學咋辦?專家這樣說
    因此最好每晚11點以前入睡,最遲也要在凌晨1時以前進入熟睡期。 2、網傳的種種「張朝陽4小時睡眠法」等靠譜嗎? 「達·文西睡眠法」將人類習慣的單次睡眠過程分散成多個睡眠周期來進行,即每工作4小時睡眠15分鐘到半個小時,周而復始。一天下來,總睡眠時間大概只有1.5至2個小時。
  • 不愛讀書不是孩子的錯,家長做好這三點,能培養孩子的閱讀興趣
    讀書一直是教育孩子的關鍵,很多家長很想自己的孩子多讀點書,讓他的學習成績更理想。而且多讀點書也能擴大自己的知識面,讓自己眼界更寬廣一些。可是卻一直苦惱於孩子不愛讀書。每次叫孩子看點書的時候孩子總是會找出一大堆藉口來反駁,家長也因此煩心不已。
  • 高敏感孩子怎麼養?做好這4點,媽媽再也不擔心他的成長
    你見過這樣的孩子嗎?第一次去別人家裡玩兒,凳子還沒坐熱就嚷嚷著讓媽媽帶他回家;遇到新的玩的項目,他需要仔細的觀察好一陣子才會加入進去;別的孩子需要大人提醒別爬那麼高別在大街上跑,這類孩子不需要你提醒,相反他們有無數的擔憂要提醒家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