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天歷史丨阿波羅8號首次環月飛行

2020-11-02 用戶1261830018700558

阿波羅7號是用土星1B號火箭發射的,下一艘飛船即阿波羅8號計劃用土星五號火箭發射。這次任務要完成什麼任務,是載人還是不載人,是地球軌道還是環月飛行曾引起了較大爭議。因為這次僅僅是土星五號火箭的第三次發射,而上一次發射時還出現了一些問題。載人航天計劃主任喬治·勞提議阿波羅8號進行一次載人繞月飛行,他認為這次飛行準備的硬體以具備這個能力。這個建議一提出,許多人的第一反應是太瘋狂了,但當人們仔細分析後又發覺這個建議合情合理。

1968年8月9日在華盛頓召開了一次高層會議,討論阿波羅8號的飛行任務問題。喬治·勞表示這次環月飛行如果能夠在12月完成,將是唯一能夠實現在1969年登月目標的步驟。8月14日,阿波羅8號飛行會議在華盛頓宇航局總部召開,代理局長佩因要求與會者就這次飛行問題做出自己最後的評價,絕大多數與會者表示贊成繞月飛行方案。10月28日召開了一次關鍵的評審會,穆勒認為月球軌道飛行不僅在技術上可行,而且在時間上更有優勢。11月12日,佩因在第一次記者招待會上正式向外界公布阿波羅8號的飛行將是一次載人月球軌道飛行。

阿波羅8號的任務有:

1.驗證飛船在外層空間飛行時,其性能能否適應太空人的工作和生活要求;

2.驗證用人駕駛宇宙飛船的可能性;

3.試驗操縱飛船進入和脫離月球軌道;

4.驗證指令服務艙導航系統性能,與地面通信聯絡的特性以及中途校正飛行軌道的特性;

5.鑑定太空人用的消耗品和溫度控制系統;

6.對月球和以後的阿波羅飛船著陸區進行攝影觀測。

1968年12月12日,一枚土星五號火箭發射了阿波羅8號載人飛船。這次飛行的指令長是博爾曼,指令艙駕駛員是洛弗爾,登月艙駕駛員是安德斯。阿波羅8號飛船帶有指令服務艙和發射逃逸救生系統,沒有帶登月艙系統。這是人類第一次到達月球附近,因而意義十分重大。

起飛階段一切正常,沒有發生阿波羅6號的火箭長周期振動和發動機提前關機現象。飛船進入地球軌道後,先運行了兩圈,對飛船系統進行全面檢查,接著第三級火箭發動機再次點火,於2小時51分轉向月球飛行方向。此時,飛船的速度加速到每秒10.8千米,開始脫離地球的引力場,在此以前人類從未以這樣高的速度旅行過。

隨著距地球越來越遠,阿波羅8號不斷創造著飛行距離的記錄,地球越來越小,越來越能看清它的全貌。飛行55小時後,飛船越過了地球引力與月球引力的平衡點,此時距地球32.64萬千米,距月球6.26萬千米。66小時後,於12月24日4時40分到達了月球的背面,接著太空人啟動服務艙發動機四分鐘,使飛船減速並進入100×310千米高的月球軌道。在繞月飛行第二圈時又啟動服務艙發動機繼續減速降低軌道,軌道高度約112千米。

阿波羅8號在月球軌道上飛行10圈,每圈飛行時間2小時。太空人在乘飛船繞月飛行過程中十分忙碌,主要是進行對月拍照和電視轉播。大量的照片對月球的地貌形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對預選的登月點進行了更詳細的拍攝。通過電視攝像,地面上不但看到了阿波羅飛船內部的情況,也看到了月球表面的情況,更是第一次看到38萬千米外地球是什麼樣子。

飛行10圈後,服務艙主發動機點火3分18秒,將飛船系統加速,脫離月球軌道,向地球方向飛行。經過長達57個小時的飛行,返回了地球,往返共用時147小時,最後安全降落在太平洋夏威夷以南1760千米的水域中。

阿波羅8號的飛行是開創性的,阿波羅計劃中的許多人都認為它的實際意義甚至超過了阿波羅11號。三位太空人因完成了這次壯觀的月球軌道飛行而受到美國政府的獎勵,他們獲得詹森總統頒發的「宇航局傑出服務獎章」。這次飛行的成功大大加快了整個阿波羅計劃的進度,向在月球著陸的目標又邁進了一步。

相關焦點

  • 航天歷史丨阿波羅7號首次載人飛行
    這些工作進行的時間較長,加上阿波羅1號事故的影響,使載人飛行試驗遲遲沒有進行。1963年中,穆勒在檢查阿波羅飛船的研製和試驗進展時,北美航空公司報告說,第103號指令服務艙已經研製完畢,正在檢驗階段,估計在年底可以進行載人發射試驗。由於本次試驗是近地軌道任務,所以採用較小的土星1B號火箭。首次載人試驗的航天員選定的是格裡索姆、懷特和查菲。
  • 科技日曆丨阿波羅8號成功發射,三名太空人完成人類首次繞月飛行
    科技日曆丨阿波羅8號成功發射,三名太空人完成人類首次繞月飛行  Emma Chou • 2019-12-21 16:10:
  • 航天歷史丨阿波羅4-6號試驗
    阿波羅1號)事故的影響耽誤了美國登月計劃一年多的時間。穆勒不僅對土星五號火箭的首次飛行做出大膽的「全活性試驗」決策,還對以後的飛行試驗大刀闊斧地削減。他提出,在1968年以前土星五號共進行四次試驗飛行,最後一次進行載人飛行。1969年進行五次試驗,最後一次完成登月任務。
  • 航天歷史丨阿波羅1號事故
    阿波羅1號(Apollo 1),是追溯給阿波羅-土星204 (AS-204) 的正式名稱,1967年1月27日,位於美國甘迺迪航天中心34號發射臺的土星1B號運載火箭頂部的阿波羅指令艙突然發生大火,使三名太空人:指令長維吉爾·格裡森、高級駕駛員愛德華·懷特及駕駛員羅傑·查菲喪生。
  • 首次繞月飛行:阿波羅8號的太空之旅會有怎樣的奇遇?
    因為阿波羅 8 號的任務是繞月飛行,不需要帶登月艙,但是需要在太空裡演練編隊飛行和模擬對接程序,這都是必須要完成的科目。當然,阿波羅 8 號還首次帶著太空人突破了範艾倫輻射帶,這是載人飛船第一次突破輻射帶。
  • 人類探月系列:「阿波羅號」載人飛行
    但是在「阿波羅7號」任務之後,「阿波羅8號」才將太空人運送至月球軌道,之前的太空任務都位於地球軌道,因此這是一個艱難的決定。美國宇航局一份歷史檔案記載稱,美國宇航局官員意識到探月任務存在著風險,因為當他們做出初步決定時,「阿波羅7號」飛船還未完全具備太空飛行條件。由於「阿波羅8號」需要更加強大的土星5號火箭發射,使得這一決定變得更加複雜。
  • 50年前人類第一次環繞月球「阿波羅8號」飛船見證地球升起
    50年前,1968年12月21日,美國宇航局(左起)弗蘭克·博爾曼,詹姆斯·洛弗爾和威廉·安德斯三名太空人乘坐「阿波羅8號」飛船,離開地球,他們要進行為期六天的往返航行,前往距離我們最近的星球——月球。他們在太空中飛行數十萬千米,成為第一個親眼考到整個地球的人類,他們繞月飛行10圈,高度只有113千米,拍攝了數十張照片。
  • 一個大膽的嘗試:阿波羅8號超越地球的第一次人類飛行
    美國宇航局官方網站nasa.gov,在今天掛上這張照片,紀念阿波羅8號繞月飛行五十周年。並寫到:弗蘭克·博爾曼,吉姆·洛弗爾和比爾·安德斯在離開地球軌道前往月球後回頭看了一眼。這種觀點將北半球延伸到南美洲的南端。幾乎整個南美洲都被雲層覆蓋。
  • 阿波羅9號
    是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1969年3月的載人航天飛行任務,阿波羅計劃第三彈。此次任務是完整阿波羅太空船的首度升空,也是美國使用土星5號運載火箭發射的第二次阿波羅載人任務。阿波羅太空船飛入近地軌道,任務為期十天,目標包括檢測登月艙執行月球軌道任務的飛行資格,降落和上升推進系統操作示範,證明機組人員能夠獨立飛行,然後將登月艙和服務與指令艙會合併對接,為首次載人登月任務打基礎。執行任務的三名機組人員包括:指揮官詹姆斯·麥克迪維特、指令艙駕駛員大衛·斯科特和登月艙駕駛員拉塞爾·施威卡特。
  • 航天歷史丨人類進入太空
    為此,美蘇分別制定了自己的首次載人航天計劃,即蘇聯的東方計劃與美國的水星計劃。蘇聯東方計劃在真正載人飛行之前,人們需要知道宇宙航行對活體動物是否有影響、是否能在太空中存活。所以工程師決定以其他動物擔任載人航天的先驅。&34;即承擔了這一重要使命。
  • 美國宇航局的10次阿波羅號的月球任務
    阿波羅任務始於1961年5月25日約翰·甘迺迪總統的演講,當時他宣布了將太空人送上月球的目標。8年之後,10次阿波羅任務,美國創造了歷史。阿波羅1號實際上從未離開過地面。1967年1月27日,在發射臺上進行測試時發生了火災,摧毀了發射艙。不幸的是,三名太空人遇難了。
  • 「阿波羅—15號」安全著陸-大事紀要,歷史上的8.7
    1971年8月7日,美國太空飛行器「阿波羅15號」和三名太空人在月球降落經過一段時間的任務後返回地球安全降落在太平洋。「阿波羅15號」的三位太空人是David R. Scott,James B. Irving和Alfred M. Warden。他們於1971年7月26日使用登月車進行首次登月飛行。
  • 阿波羅計劃,人類首次登陸月球
    阿波羅計劃又被稱為阿波羅工廠,他是美國從1961年到1972年期間組織實施的一項載人登月飛行計劃。它的目的是為了實現載人登月飛行,以及人類對月球的實地考察,從而為進行載人行星飛行和探測技術做準備。阿波羅計劃是世界航天史上,是最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成就,它開始於1961年5月,截至到1972年12月,已經成功實現了6次登月,歷時11年,花費了大概255億美元。在阿波羅計劃最高峰時期,參加這項計劃的人數超過30萬人,其中包括2萬家企業、200多所大學和80多個科研機構。
  • 航天歷史丨向太空進發
    日首次發射成功,飛行180km,它是人類歷史上第一枚彈道飛彈。1957年8月,成功發射兩級液體洲際飛彈P-7,射程8000公裡,經過改裝的P-7於1957年10月4日,成功發射世界上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斯普特尼克1號,從而揭開了現代火箭技術新的一頁。
  • 阿波羅8號第一個離開地球軌道的太空飛行器也是第一個到達月球並返回
    阿波羅 4號和阿波羅 6號是「 A」任務,是對土星 五號運載火箭的測試,使用的是在地球軌道上指揮和服務模塊(CSM)的未開發的Block I生產模型。阿波羅 5號是「 B」任務,是對地球軌道上的LM的測試。 預定於1968年10月進行的阿波羅7號將是「 C」任務,這是CSM的載人軌道飛行。進一步的任務取決於LM的準備情況。早在1967年5月就已決定至少再增加四個任務。
  • 嫦娥二號衛星首次近月制動成功順利進入環月軌道
    當日11時6分,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的精確控制下,嫦娥二號衛星成功實施第一次近月制動,32分鐘後,衛星順利進入周期約12小時的橢圓環月軌道。新華社記者 田兆運 攝    新華社北京10月6日電(田兆運、楊冰、姜寧)北京時間6日11時6分,在北京航天飛行控制中心的精確控制下,嫦娥二號衛星成功實施第一次近月制動,32分鐘後,衛星順利進入周期約12小時的橢圓環月軌道。
  • 「阿波羅」17號月球之旅
    1972年12月19日,「阿波羅-17」返回,最後一次「阿波羅」登月計劃結束1972年12月19日,「阿波羅」17號飛船的指揮艙墜落在距薩摩亞群島
  • 「獵戶座」宇宙飛船:阿波羅計劃後首次載人衝出地球
    該機構於2014年12月進行了該太空飛行器的首次試飛。第二次飛行將搭載航天發射系統(SLS)火箭的首次無人測試發射,載人任務計劃在2020年進行。「獵戶座」與「阿波羅」號宇宙飛船形狀相似,設計用於搭載6名太空人前往月球或火星等目的地。但「獵戶座」是「阿波羅」號的一次重大升級——「獵戶座」號飛船比「阿波羅」號更新、更大,運動電子設備也比「阿波羅」號上的先進了幾十年。
  • 阿波羅11號:超越競爭的奇蹟
    圖片源自:wikipedia 雖然僅在一個月後,美國太空人阿蘭·謝帕德便乘坐「自由7號」水星飛船順利進入太空,實現了美國的首次載人航天飛行,但此次飛行從各技術層面來說,均無法與蘇聯的東方一號飛船相提並論,因此遭到蘇聯專家的嘲諷,還被蘇聯領導人赫魯雪夫戲稱為「跳蚤的一躍」。
  • 阿波羅 11 號登月 50 周年,回顧阿波羅號探月計劃
    北京時間7月15日消息,據美國宇航局網站報導,阿波羅11號飛船登月50周年紀念日臨近,讓我們再次回顧一下阿波羅號計劃的探月歷史。阿波羅8號:太空人拍攝到「地出」阿波羅10號是人類第一次登月的正式彩排,太空人們測試了這次任務的各個方面,甚至首次從太空傳播中演示了月球艙入塢過程。指揮官託馬斯·斯塔福德和登月艙駕駛員尤金·塞爾南駕駛登月艙飛行了8個小時,飛到距離月球表面不足16公裡處,經過了阿波羅11號計劃著陸的「寧靜海」。機組人員:指揮官託馬斯·斯塔福德、月球艙駕駛員尤金·塞爾南、飛行艙指揮員約翰·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