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保護野生動物和森林以預防疫情,成本為新冠損失的2%

2020-07-25 澎湃新聞

澎湃新聞記者 南博一 實習生 楊佳吟

一項新的研究估計,在未來十年內投入約2600億美元(約合人民幣1.82萬億元)用以保護野生動物和森林,可以降低再次爆發全球性疫情的風險,而預防的成本僅相當於新冠疫情給全球經濟帶來的11.5萬億美元損失的2%。

據英國《衛報》和美國「每日科學」(Science Daily)網站23日報導,這項研究發表在學術期刊《科學》上,由美國普林斯頓大學生態學和進化生物學教授安德魯·多布森(Andrew Dobson)領導,研究團隊成員包括環境、醫學、經濟學和自然保護等多學科領域的專家。

研究人員表示,在過去的一個世紀裡,每年有兩種新的病毒由野生宿主傳播給人類。隨著自然環境被日益破壞,人類面臨病毒感染的風險比以往任何時候都要高。

研究人員稱,森林砍伐和野生動物貿易是新病毒傳播給人類和家畜的關鍵因素。新冠病毒、伊波拉病毒、SARS病毒的出現都與上述因素有著直接聯繫。研究人員因此呼籲,全世界應加強對野生動物貿易的監管,加強對野生動物和家畜的疾病監測,並在特定地區減少約40%的森林砍伐量。

此項研究特別指出,野生動物相關的國際組織面臨資金嚴重不足的問題,目前負責監管國際野生動物貿易的華盛頓公約(CITES)(即《瀕危野生動植物種國際貿易公約》)每年預算僅為600萬美元。

研究團隊成員、美國杜克大學的斯圖爾特·皮姆教授(Stuart Pimm)表示,預防性的投資或成為未來人類健康和全球經濟的最佳保險措施。聯合國環境規劃署執行主任英格·安德森(Inger Andersen)也表示,該對策將為未來節省大量資金成本。

報導還指出,除了降低發生疫情的風險之外,保護野生動物和森林同時也可以保護生物多樣性、減緩碳排放和氣候變化,從而改善自然環境。

責任編輯:閆頌陽

校對:張亮亮

相關焦點

  • 德令哈市森林公安局積極開展野生動物保護宣傳活動
    為進一步加強秋冬季鳥類等野生動物保護管理工作,嚴厲打擊亂捕濫獵及非法交易野生動物及其製品活動。根據《海西州林業和草原局關於轉發進一步加強秋冬季鳥類等野生動物保護工作的通知>的通知》。11月17-18日,德令哈市森林公安局組織民輔警前往柯魯柯鎮、懷頭他拉鎮開展秋冬季鳥類等野生動物宣傳活動。
  • 遠離病毒、保護野生動物,康定市森林公安局在「行動」
    2020年1月,新冠肺炎疫情在湖北武漢爆發,來勢兇猛,傳播速度快。而17年前爆發的SARS病毒疫情被專家解讀為病毒源於果子狸等野生動物。 殘酷的現實早已忠告人類:一些野生動物已經滅絕,許多珍稀野生動物也瀕臨消失,人類與動物生存於同一個生物圈,野生動物的保護已迫在眉睫。
  • 疫情下的野生動物保護立法反思:既是保護野生動物,更是保護人類自己
    不得不提的是,新冠肺炎疫情再一次將人們推到這個現實問題面前:食用野生動物「之禍」未曾停止,如何把控野生動物交易與如何保護野生動物等等諸多問題,亟待更多的思考。 野生動物之「禍」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後,鍾南山院士曾公開表明,病毒極大可能來源於野生動物。
  • 未來恐將爆發新的病毒,保護土地和動物勢在必行
    一個國際科學家小組稱,失去亞馬孫森林將導致類似COVID-19的新病毒爆發。攝影:VICTOR MORIYAMA,THE NEW YORK TIMES/REDUX撰文:SARAH GIBBENS   一個國際科學家小組近日警告說,如果沒有重大的政策變化,或保護土地和野生動物的數十億美元的投資,全球或將面臨另一場類似COVID-19的疫情大爆發。
  • 嘉賓介紹:「疫情背景下動物保護與動物福利的挑戰」網絡分享會
    新冠肺炎疫情是百年來全球發生的最嚴重的傳染病大流行,是新中國成立以來遭遇的傳播速度最快、感染範圍最廣、防控難度最大的重大突發公共衛生事件。在全體醫護人員採取科學措施有效控制疫情的同時,這次疫情也為全人類敲響了警鐘,要求重新審視人與自然的關係,也再一次引發公眾對於野生動物這一病毒傳染源、動物保護及福利的關注。
  • 有效保護東北虎豹等野生動物
    (ZAKER吉林記者趙春剛通訊員魏靜李軍俊)昨日,全國首家由森林公安和科研機構聯合組成的東北虎豹安全暨生態資源保護聯調指揮中心在吉林省琿春市成立。東北虎豹安全暨生態資源保護聯調指揮中心,是由國家林業和草原局東北虎豹監測與研究中心同琿春森林公安局共同組建的。聯調指揮中心有效發揮科研機構和森林公安雙方的工作優勢,形成科學預判、預防為主、打防結合的有利工作局面,打擊破壞野生動植物資源及野生動物棲息地環境違法犯罪活動,將有效保護東北虎豹等野生動物。
  • 保護野生動物和森林資源:天津生態環境得到持續性改善
    11月18日,天津市人民政府新聞辦召開新聞發布會,天津市規劃資源局黨委委員、一級巡視員、新聞發言人路紅圍繞保護野生動物、森林資源和建設生態宜居天津等向媒體做介紹。路紅表示,為深入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關於「推動綠色發展、促進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精神,保護野生動物和森林資源,建設生態宜居天津,圍繞天津市社會普遍關注的冬季候鳥遷徙保護和森林防火工作
  • 劉奇書記調研野生動物保護:「堅決打擊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
    2月28日,省委書記劉奇在南昌調研了野生動物保護工作,他強調,我們要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精神,全面落實全國人大常委會《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加快健全完善野生動物保護法規制度,全面加強市場監管,大力加強野生動物保護,堅決打擊非法野生動物交易
  • 對於下一次流行病爆發,這可能是成本最低的抗疫方法
    多布森和一個包括生物學家、經濟學家和流行病學家在內的跨學科團隊最近在《科學》雜誌上發表了一篇政策論文,論證了為潛伏在野生動物體內的所有邪惡微生物做好準備的必要性。投資保護野生動物和規範野生動物貿易不僅能阻止病原體的傳播,而且比在流行病襲擊人類後處理它們要划算1000倍。
  • 野生動物保護的法律短板與對策 | 法治論苑
    (2月24日,全國人大常委會通過了《關於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動物交易、革除濫食野生動物陋習、切實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健康安全的決定》,明確規定「全面禁止以食用為目的的獵捕、交易、運輸在野外環境自然生長繁殖的陸生野生動物」。) SARS、H7N9禽流感、伊波拉等新發傳染病的共同特點是都和動物有關,此次的新型冠狀病毒疫情也是如此。
  • 野生保護動物有哪些?誰放火誰坐牢?相關部門為你答疑
    保護野生動物,推動生態文明建設刻不容緩記者:新《中華人民共和國野生動物保護法》是什麼時間正式施行的?該保護法的目的是什麼?有什麼意義?湖南省重點保護動物有76種:眼鏡王蛇、銀環蛇、大白鷺 、灰雁等。記者:近年來,衡陽市在野生動物保護方面主要做了哪些工作?取得哪些成效?陳駿:一是加強活動宣傳。依託「世界溼地日」(2月2日)、「世界野生動物日」(3月3日)、「愛鳥周」(4月1日-7日)和國際生物多樣性日(5月22日)等生態節日,深入市場、街道、學校等開展宣傳活動。
  • 商南森林公安依法公開銷毀一批野生動物製品和獵捕工具
    為助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進一步打擊破壞秦嶺野生動物資源違法犯罪行為,震懾違法犯罪分子。2月24日,商南縣森林公安局依法公開銷毀了一批野生動物死體、製品及獵捕工具。銷毀儀式現場副縣長黃飛主持銷毀儀式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朱波講話縣森林公安局局長徐宏玉通報打擊野生動物專項行動開展情況銷毀儀式地點設在城關街道辦五里舖村山上一處空地上,下午三點三十分,隨著縣委常委、政法委書記朱波一聲令下,一輛鏟車對近年來開展「打擊破壞森林資源行為」「打擊破壞野生動植物資源行為」等專項行動和「疫情防控」工作中繳獲的涉案野生動物死體
  • 人畜共患病成災,給野生動物接種疫苗,能預防下一場疫情嗎?
    一些科學家開始設想,可否通過給野生動物種群接種疫苗,使疫苗在動物種群自行傳播,達到預防下一場流行病的目的。論文表明,「自散播疫苗」可以預防人畜共患病疫情,是一種安全又實用的方法,但要將這一想法付諸實踐依舊困難重重。
  • 朱嘉明:新冠肺炎疫情如何改變社會成本觀念和結構
    三、病毒外溢效應和歷史轉型 通過古DNA 研究、動物考古學、生物地理學的綜合性研究,各種動物被實際馴化的時間、地點信息逐漸明晰,科學界發現,在很多動物被馴化之前,許多超級病菌在遠古時期已經存在於自然界的野生動物身上。例如,結核病的結核分枝桿菌已經有近七萬年的歷史。
  • 疫情下如何進行野生動物保護與產業發展?黔東南州今天舉行的這個...
    在法治軌道上護航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疫情背景下的野生動物保護與產業發展法治論壇在黔東南州舉行6月18日,按照貴州省生態文明建設領導小組安排部署,省司法廳、省律師協會主辦,黔東南州司法局、省律師協會生態文明專委會、黔東南州律師協會承辦的2020年「貴州生態日」系列活動之一「疫情背景下的野生動物保護與產業發展法治論壇
  • 公布禁食野生動物名錄,依法實施精準保護
    《北京市野生動物保護管理條例(草案)》3月26日提交市人大常委會一審。《條例》(草案)提出,北京全面禁止食用陸生野生動物、列入名錄的水生野生動物以及以這些動物為原材料製作的食品。除了禁食外,禁獵也十分嚴格。條例草案提出,禁止在北京行政區域內獵捕、殺害列入名錄的野生動物以及在野外環境自然生長繁殖的其他陸生野生動物。
  • 習近平談野生動物保護
    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發生以來,從國家到地方,從立法到執法、司法,各方面各環節齊發力,依法保護野生動物、嚴厲打擊野生動物及其製品違規交易、嚴厲打擊破壞野生動物資源違法犯罪活動的呼聲,空前嘹亮。黨建網微平臺梳理了習近平總書記關於野生動物保護的部分論述,和您一起學習體會。
  • 世界動物保護協會專家:應全球禁止野生動物交易
    (抗擊新冠肺炎)世界動物保護協會專家:應全球禁止野生動物交易  中新網北京2月13日電 (記者 孫自法)「對野生動物最好的保護,就是把它們保留在野外的棲息地」「作為普通民眾,我們應儘量減少與野生動物之間的直接接觸」「飼養異寵會對人類健康構成威脅」「無論是否處於疫情爆發地區,飼主都要做好對自己和寵物的防護工作」……
  • BBC保護野生動物的紀錄片,計劃在下半年重啟,拍攝成本或增高
    北京時間3月25日,也是BBC報導,考慮到現階段的特殊時期,保護野生動物與大自然成為了一個人們重新提起的話題。所以BBC保護野生動物的紀錄片,計劃在下半年重啟,拍攝成本或增高。在筆者的記憶中,最近的一部BBC野生動物的紀錄片是去年上映的《七個世界,一個星球》,這部電影用了4K和8K的技術,讓觀眾們的觀感有所提高,其實這部紀錄片的成本,已經比BBC之前的大自然影片有所提高。
  • 三七互娛上線首款「拯救野生動物」H5遊戲 為織密野生動物保護網助力
    該遊戲的推行不僅彰顯了企業參與生物多樣性保護、共同守護生物安全的社會責任,對於推動更多企業加入野生動物保護也具有引領和示範效果。遊戲邀請到享譽全球的WCS野生生物保護學會作為科學顧問,並得到歐盟Partners Against Wildlife Crime項目的大力支持,以保證小遊戲的科學性、嚴謹性,為正確宣傳野生動物保護知識提供紮實的理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