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出生於農村,曾被四次提名諾貝爾文學獎,是中國文壇的驕傲

2020-11-30 歷史派大星

一百度年前,中國誕生了一位讓世界為之矚目,中國人為之驕傲的文學巨匠——林語堂。1895年10月10日在福建省漳州平和縣一個普普通通的坂仔小鄉鎮,林致成的第七個兒子出生了,這個孩子他叫林語堂,父親是一位傳教士,經常會外出傳教,這樣一來就見多識廣,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多讀書,將來有所作為,這對從小的林語堂的影響是非常大的。

小時候的林語堂

林語堂的父親和母親都是出生於農村,都沒進過學堂門,但是他們勤勞善良。在林語堂的回憶錄裡說到,父親經常請一些村上的人來自家喝茶,待人親和又詼諧幽默,是村上無可救藥的樂天派。就是在這樣的一種家庭氛圍裡林語堂度過了自己快樂的童年時光。在這坂仔鄉的青山綠水之中,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青山不語,流水含情,在這片土地上訴說著林語堂童年的故事。

林語堂故鄉坂仔鄉

6歲的林語堂在坂仔鄉接受了啟蒙教育,10時父親送林語堂前往廈門讀書,在當時父親林致成的觀念裡,世界最好的大學是德國柏林大學和英國的牛津大學,他鼓勵自己的兒子努力讀書,將來能夠去這樣的大學讀書。

中間是林語堂的父親

那個少女不懷春,那個少年不鍾情,在林語堂的讀書經歷中,也有這麼一段愛情插曲,賴柏英這個女孩和林語堂從小一起長大,彼此十分相愛,這就是林語堂的初戀。在當時林語堂求學路上就離開了家鄉去北京,就這樣和賴柏英離別了。賴柏英也在家中照顧雙目失明的祖父,之後就嫁給了當地的一位商人,一段戀情就這樣結束了,在這段初戀中,林語堂對賴柏英久久不能忘懷,從他寫的《賴柏英》這本書中,字裡行間感情至深,乃至到了晚年對她也是非常懷念。

林語堂

在1923年林語堂學成歸來在北京大學,北京師範大學,廈門大學任教,在這期間自己編寫了《論語》、《人間世》、《宇宙風》等周刊,他獨創了一種特別的小品文,1936年林語堂作為中國的一位智者形象來到西洋,用自己嫻熟的英文翻譯中國博大的傳統古籍,讓世界然是了解中國,了解中國文化的魅力。在他的一生寫了60部英文作品,他的作品被翻譯成世界25種文字,可見他的文學影響力之大。曾被四次提名為諾貝爾文學獎的候選人,他在文學、歷史、語言和中外文化交流諸多領域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請點擊輸入圖

作文近代文學的巨匠,他是漳州的驕傲,是中國文壇的驕傲,更是世界的驕傲。文章資料來源於《林語堂傳》,如果你有什麼樣的想法可以在留言區評論。

相關焦點

  • 中國有多少人獲得過諾貝爾獎提名?他竟然獲得諾貝爾獎跨界提名!
    2.楊振寧:1922年出生於安徽,他和李政道一起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1964年加入美國國籍。3.丁肇中:1936年出生於美國,祖籍山東日照,在臺灣讀完中學和大學,1976年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10.莫言:1955年出生於山東高密,2012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是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籍的作家。11.屠呦呦,1930年出生於寧波,1951年考入北京大學,2015年10月,屠呦呦獲得諾貝爾生理學或醫學獎。
  • 諾貝爾文學獎公布是什麼情況 諾貝爾文學獎名單都有誰
    當地時間10月10日,瑞典文學院宣布,將2018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波蘭作家奧爾加·託卡爾丘克(Olga Tokarczuk),將2019年諾貝爾文學獎授予奧地利作家彼得·漢德克(Peter Handke),他們將享有這一殊榮和800萬瑞典克朗的獎金。
  • 諾貝爾文學獎即將揭曉:瑪格麗特·阿特伍德最熱門,中國作家呢?
    1985年幻想小說《使女的故事》的發表,令她一舉成名,獲提名普羅米修斯獎和星雲獎,以及英國文壇最高榮譽布克獎,《使女的故事》也成為20世紀最經典的幻想小說之一。 瑪格麗特·阿特伍德曾四次提名英國布克獎,並在2000年以小說《盲刺客》摘得這一桂冠,2017年獲得卡夫卡文學獎和德國書業和平獎,正因為如此,近年來她也一直是諾貝爾文學獎熱門人選之一。
  • 諾貝爾文學獎誕生「雙黃蛋」,頒給了她和他!(附:近5年獲獎名單)
    1962年出生,1985年畢業於華沙大學心理學系,後在波蘭西南邊城瓦烏布日赫的心理健康諮詢所工作。1987年憑藉詩集《鏡子裡的城市》在波蘭文壇展露頭角。之後接連出版長篇小說《書中人物旅行記》《太古和其他的時間》《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等作品。
  • 魯迅為何要拒絕諾獎提名?魯迅的意思是:這樣會使中國人驕傲起來
    諾貝爾文學獎作為世界上等級最高含金量最大的一個文學獎項,得次獎者也定能流傳百世,留名史書。可惜的是我國自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後,到現在還沒有第二人能夠在獲此殊榮。
  • 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和提名者作品推薦
    [摘要]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固然是喜事,但配得上諾貝爾文學獎的人,永遠比實際得獎的人多。對喜歡文學、熱愛讀書的人來說,無論獲獎者還是提名者,他們的作品都值得一讀。根據諾貝爾官網消息,2014年諾貝爾文學獎的得主為法國作家派屈克·莫迪亞諾。瑞典皇家學院官方網站的數據顯示,今年諾貝爾文學獎有210位提名候選人,其中36位是首次獲提名。歷任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平均年齡為65歲,其中最年輕的獲獎者為46歲。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固然是喜事,但配得上諾貝爾文學獎的人,永遠比實際得獎的人多。
  • 哪些中國作家獲得過諾貝爾文學獎提名
    趁著這個機會,記者理一理這些年來的「諾獎提名」流言。 上世紀90年代,「辜鴻銘熱」成為一個文化現象。之後,一則關於「辜鴻銘與泰戈爾同被提名為1913年諾貝爾文學獎候選人」的流言便流傳開來,而辜也由此被認為是「中國歷史上第一個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的人。雖然當時1913年的檔案業已解密,但時人仍懶得去核實,而多人云亦云。
  • 近兩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英籍日本人奪魁,歌手斬獲諾貝爾文學獎
    近兩年諾貝爾文學獎得主,英籍日本人奪魁,歌手斬獲諾貝爾文學獎諾貝爾文學獎一直是世界文壇最高的榮譽,能夠被諾貝爾文學獎提名的作家無論在寫作的語言還是深度上都達到了一定的境界,而每年只有一個可以說這個獎項在世界文壇佔到了舉足輕重的地位
  • 莫言之前獲得過世界諾貝爾文學獎提名的中國作家們
    諾貝爾文學獎獎章 諾貝爾文學獎可以說是世界文學領域的最高獎項了,我們都知道莫言在2012年獲得了世界諾貝爾文學獎,但是很多人可能不知道在莫言之前,在中國有很多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的作家,有的人可能知道一兩個,但是知道的也不全面,今天我特意整理出來和大家一起欣賞這些作家。
  • 2018、2019諾貝爾文學獎一同宣布!其中一位曾被中國導演瘋狂追隨
    此前,託卡爾丘克曾兩次獲得波蘭文學最高榮譽「尼刻獎」評審團獎,四次獲得「尼刻獎」讀者選擇獎。2018年5月23日,託卡爾丘克的作品《航班》,更是獲得了獲得當代英語小說界的最高獎項布克文學獎獎。而託卡爾丘克更為中國讀者所熟知的,當屬她的小說《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2017年,她的這部作品首次被譯成中文版進入國內。
  • 漢學家馬悅然,竟最看好中國詩人裡的他,推薦他提名諾貝爾文學獎
    古文學研究者曾對馬悅然提出了一個有意思的問題:「假如諾貝爾文學獎對中國古代詩人開放提名,您會推薦中國的通俗詩歌作者還是其他詩人?」對此,馬悅然教授坦言:「如果我有權力推薦中國古代詩人參評諾貝爾文學獎,我會選擇辛棄疾。」
  • 諾貝爾文學獎能帶給我們什麼?
    》登上文壇,之後便接連出版了長篇小說《書中人物旅行記》《太古和其他的時間》《白天的房子,夜晚的房子》等代表作,收到了波蘭文學評論界的讚揚。 ·2019年4月,她憑藉小說《讓你的犁頭碾著死人的白骨前進》獲得了2019布克國際文學獎(短名單)。 除此之外,她還曾兩次獲得波蘭文學最高榮譽「尼刻獎」評審團獎,四次獲得「尼刻獎」讀者選擇獎。
  • 林語堂:獲得諾貝爾文學獎提名最多的中國作家
    近日,2018、2019諾貝爾文學獎出爐了,讓大家又開始關注這一文學界最高獎項。那麼在我們中國作家中,誰是獲得諾貝爾獎提名次數最多的中國作家呢?他就是林語堂。他獲得過兩次諾貝爾文學獎提名。諾貝爾文學獎的提名名單是保密的,期限是五十年。目前可以查到的,都是五十年前的名單。目前能夠查到的確切名單,中國作家只有兩位獲得提名:胡適與林語堂。胡適一次,林語堂兩次。
  • 法國作家莫迪亞諾獲2014年諾貝爾文學獎 - 新京報 - 好新聞,無止境
    2013年的諾貝爾文學獎頒給了加拿大作家愛麗絲•門羅;2012年的這一獎項則由中國作家莫言獲得。      【漲姿勢】       諾貝爾文學獎是如何評出來的?  諾獎各獎項評選基本流程相似。就文學獎來說,評獎機構為瑞典文學院及諾貝爾委員會。
  • 老舍曾獲諾貝爾文學獎提名?瑞典科學院:假的!這一謠言從何而來
    自從2012年,中國作家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後,關於「中國作家老舍因去世與諾貝爾文學獎失之交臂」這一話題再度在網際網路傳播。當時林語堂、胡適、梁實秋等在美國生活的作家曾討論,如果把獎頒給中國作家,那會是誰,結論一致應是老舍。梁實秋在臺灣去世後,他的夫人韓菁清就曾對老舍夫人胡絜青說:梁先生委託我傳句話,中國諾貝爾獎的只有一個人,那就是老舍先生。
  • 眾說紛紜,競爭激烈的諾貝爾文學獎,在2020年究竟會花落誰家?
    相比於曾經拿到過諾貝爾文學獎的日本作家大江健三郎以及中國作家莫言等人,村上春樹的作品中不涉及政治及社會問題,也就是說村上春樹作品沒有很強的主題及目的,或許這也是村上他一直未能得獎的重要原因!此外,除莫言以外,這些年諾貝爾文學獎的年齡層主要集中在70歲的作家。比如2016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美國作家兼歌手鮑勃·迪倫今年都已經79歲了。
  • 繼魯迅後最被日本文壇高度關注的中國作家非莫言、餘華,而是他
    繼現代魯迅、老舍之後,當代中國文學最被日本文壇高度關注的作家閻連科是一個並不被大眾熟知的人。他出生於一望無際的中原腹地,是地地道道的農家出身,見識了常年俯身於中國大地上的農民子弟,同樣也深知底層人的生命艱辛和愛恨情仇的種種,所以閻連科的文字帶著深刻的人文認知和高度的感情共鳴,他一路走向海外,也最先打動日本文壇。
  • 2017年諾貝爾文學獎揭曉!今年竟然是他……
    1953年,另一個文壇「圈外人」英國前首相邱吉爾,就曾經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獲獎理由是「由於他在描述歷史與傳記方面的造詣,同時由於他那捍衛崇高的人的價值的光輝演說」。  此外,諾貝爾獎原則上不能頒給已去世的人,不過文學獎中卻曾出現過一次例外: 1931年,該獎追授給了去世的瑞典作家埃裡克 阿克塞爾 卡爾費爾德。
  • 2017年諾貝爾文學獎公布:英國日裔作家石黑一雄
    曾獲得1989年布克獎、大英帝國勳章、法國藝術及文學騎士勳章等多個獎項,與魯西迪、奈保爾被稱為「英國文壇移民三雄」。今天諾貝爾文學獎的熱門人選有日本作家村上春樹、肯亞作家恩古吉·瓦·提安哥、敘利亞詩人阿多尼斯、以色列作家阿摩司·奧茲、阿爾巴爾亞小說家伊斯梅爾·卡達萊、加拿大作家瑪格麗特·阿特伍德,中國作家閻連科也被英國ladbrokes網站預測為本屆諾貝爾文學獎得主的熱門候選人。
  • 憑中國小說獲諾貝爾文學獎,與徐志摩關係曖昧,她卻是外國女作家
    提起中國諾貝爾文學獲獎者,可能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莫言。其實很久以前我國就出現了個諾貝爾文學獲獎者,叫賽珍珠。憑藉著一部描寫中國農民生活的小說《大地》,賽珍珠在1938年獲得了諾貝爾文學獎。賽珍珠曾經在中國生活了四十多年,獲獎的作品描述的也是中國環境下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