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團隊發文揭示C2c1-sgRNA複合物嚴謹型識別PAM-DNA底物的分子機制
4月4日,哈爾濱工業大學生命學院黃志偉教授團隊在《細胞研究》(Cell Research)雜誌在線發表題目為《C2c1-sgRNA複合物嚴謹型識別PAM序列的結構基礎》(《Structural basis of stringent PAM recognition by CRISPR-C2c1 in complex
-
生命學院黃志偉教授團隊發文揭示C2c1-sgRNA複合物嚴謹型識別PAM...
哈工大報訊(王計/文)4月4日,我校生命學院黃志偉教授團隊在《細胞研究》(Cell Research)雜誌在線發表題目為《C2c1-sgRNA複合物嚴謹型識別PAM序列的結構基礎》(《Structural basis of stringent PAM recognition by CRISPR-C2c1 in complex with sgRNA》)的研究論文。
-
哈爾濱工業大學生命學院黃志偉教授團隊發文揭示C2c1-sgRNA複合物...
4月4日,哈爾濱工業大學生命學院黃志偉教授團隊在《細胞研究》(Cell Research)雜誌在線發表題目為《C2c1-sgRNA複合物嚴謹型識別PAM序列的結構基礎》(《Structural basis of stringent PAM recognition by CRISPR-C2c1 in complex with
-
揭示葡萄糖轉運蛋白GLUT3識別和轉運底物的分子機制
清華大學顏寧研究組在《自然》發表論文揭示葡萄糖轉運蛋白GLUT3識別和轉運底物的分子機制清華新聞網7月16日電 7月15日,清華大學醫學院顏寧研究組在《自然》(Nature)在線發表題為《葡萄糖轉運蛋白識別與轉運底物的分子基礎》(Molecular Basis of ligand recognition and transport
-
生命學院黃志偉教授課題組揭示基因編輯系統Cas9變體的底物兼容性...
哈工大報訊(生命/文)近日,我校生命學院黃志偉教授課題組通過結構生物學和生化研究手段揭示了SpCas9變體(xCas9 3.7)識別底物的兼容性和高保真性的分子機制。為了揭示xCas9 3.7具有廣泛的PAM兼容性和高度DNA靶向特異性的分子機制,該團隊解析了xCas9 3.7、sgRNA與包含兩種不同PAM的雙鏈DNA的三元複合物的三維結構進行結構分析,發現E1219通過鹽橋穩定的R1335對SpCas9嚴格選擇PAM序列至關重要,xCas9 3.7中E1219V的突變解除了對R1335側鏈的限制,使其具有一定的自由度,從而增加了對其他底物PAM
-
中國科大揭示了E3泛素連接酶識別羧基端精氨酸-降解決定子的分子...
中國科大揭示了E3泛素連接酶識別羧基端精氨酸-降解決定子的分子機制 高等真核生物細胞通過降解清除不需要或錯誤摺疊的蛋白質以維持胞內蛋白質分子的正常水平及功能
-
醫學院李海濤課題組連續發文首次揭示組蛋白巴豆醯化特異識別機制
醫學院李海濤課題組連續發文首次揭示組蛋白巴豆醯化特異識別機制 清華新聞網4月23日電 近日,清華大學醫學院李海濤研究團隊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分子細胞》和《細胞研究》分別發表題為「AF9 YEATS結構域在分子層面偶聯組蛋白巴豆醯化修飾和活躍轉錄」(Molecular Coupling of
-
...發表論文揭示 Anti-CRISPR 蛋白抑制 SpyCas9 活性的分子機制。
為了研究 AcrIIA4 直接抑制 SpyCas9 活性的分子機制,課題組純化出 SpyCas9-sgRNA-AcrIIA4 複合物,並通過結構生物學研究方法解析了 SpyCas9-sgRNA-AcrIIA4 複合物的晶體結構,該複合物結構揭示 AcrIIA4 蛋白構象是一個新的摺疊,它結合在 SpyCas9 的 CTD、TOPO 和 RuvC 三個結構域形成的凹槽區域
-
黃志偉團隊在《自然》發表論文揭示CRISPR-Cpf1識別crRNA以及剪切...
該項研究通過結構生物學和生化研究手段揭示了CRISPR-Cpf1識別CRISPR RNA (crRNA)以及Cpf1剪切pre-crRNA成熟的分子機制,這對認識細菌如何通過CRISPR系統抵抗病毒入侵的分子機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科學意義,而且為成功改造Cpf1系統,使之成為特異的、高效的全新基因編輯系統提供了結構基礎,讓人們可以更加高效地對目的基因進行「關閉」、「恢復」和「切換」等精準「手術」,使戰勝癌症和愛滋病等疾病成為可能
-
中國科學家Nature發文,首次解析T細胞受體複合物結構
該研究首次解析了人T細胞受體-共受體(TCR-CD3)複合物(包含全部8個亞基)的高解析度冷凍電鏡結構,通過對結構分析,揭示了TCR和CD3亞基在膜外側以及膜內識別、組裝成功能複合物的分子機制,從而回答了免疫領域關於T細胞受體結構的基礎科學問題,對解析T細胞活化的分子機制具有重要的科學意義,同時也為開發基於T細胞受體的免疫療法提供關鍵結構基礎。
-
科學家揭示天然免疫中caspase活化和識別GSDMD介導細胞焦亡的完整分子機理
2015年邵峰團隊的一項重要工作,是發現天然免疫中細胞焦亡是通過活化的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1和caspase-4/5/11切割共同的底物蛋白GSDMD而引發(Shi et al., Nature 2015)。
-
上海生科院揭示胸腺嘧啶水解酶底物特異性的分子基礎和催化機制
雖然TET蛋白與包含5mC修飾鹼基的DNA複合物的晶體結構已經被報導,但TET蛋白識別和區分胞嘧啶C5位不同修飾基團以及催化5mC發生連續氧化反應的分子機制仍不清楚。因此,研究T7H的底物特異性識別和催化機制可以增進對TET蛋白結構和功能的理解。
-
哈工大黃志偉教授團隊在《自然》發文揭示人T細胞受體-共受體複合...
該研究工作代表了細胞適應性免疫的分子機理研究的一個重要裡程碑,將可能用於基於改造T細胞受體的免疫療法。這是世界首次揭示T細胞受體複合物的結構,是中國科學家在免疫學基礎研究上取得的一項重大原創性發現。黃志偉團隊。T淋巴細胞簡稱T細胞,是脊椎動物適應性免疫系統的關鍵細胞,在病毒感染、癌症以及自體免疫疾病中起著關鍵作用。
-
...發文,首次揭示小分子藥物識別阿爾茨海默病重要蛋白的結構基礎
利用冷凍電子顯微鏡(cryo-EM)技術,這支研究團隊揭示了人類γ分泌酶(γ-secretase)分別與多種小分子藥物相結合的原子結構,總體解析度達到2.6~3.1埃。 研究機構的新聞稱,這是「首次完整展現了γ分泌酶結合底物與藥物的全過程,為了解γ分泌酶活性調節機制提供了前所未有的精準藍圖」。
-
生物物理所合作研究揭示microRNA生成過程中的重要分子機制
第一步切割反應在細胞核內進行,由Drosha/DGCR8複合物催化完成,其中Drosha為III型RNA切割酶,是核心催化組分,DGCR8為雙鏈RNA結合蛋白,負責招募pri-miRNA底物。核內切割產生長度約60-70個鹼基左右的前體miRNA,然後前體miRNA出核,在細胞質由Dicer RNA酶完成第二步切割。
-
研究揭示蛋白酶體在泛素鏈誘導下的變構及底物識別機制
研究揭示蛋白酶體在泛素鏈誘導下的變構及底物識別機制 2019-03-18 生物化學與細胞生物學研究所 該研究解析了一系列蛋白酶體在K48-Ub4泛素鏈存在下的近原子解析度冷凍電鏡結構,首次捕捉到蛋白酶體與K48-Ub4泛素鏈結合的三維結構,揭示了泛素鏈在調節蛋白酶體識別泛素化底物進而引發底物降解的分子機制,為最終闡明生理條件下蛋白酶體降解泛素化底物機制提供了關鍵結構基礎
-
Cell | 雷鳴組揭示人源核糖核酸酶P的分子機制
作為少數的且最重要的核酶之一,了解RNase P的底物識別和分子催化機制至關重要。此前的RNase P分子機制研究主要停留在原核和低等真核生物研究水平【4-6】。繼今年9月份Science 雜誌刊文揭示了酵母RNase P的工作機理後(Science | 雷鳴團隊等首次揭示真核生物tRNA前體5』端加工成熟機制)【6】,上海交大附屬九院雷鳴團隊於北京時間10月26日在Cell雜誌發表了題為Cryo-EM Structure
-
上海生科院等揭示KDM5亞家族組蛋白去甲基化酶的底物識別機制
上海生科院等揭示KDM5亞家族組蛋白去甲基化酶的底物識別機制 2017-12-19 上海生命科學研究院 KDM5亞家族組蛋白去甲基化酶的底物識別機制。
-
...偉教授團隊揭示 Anti-CRISPR 對I-F型CRISPR-Cas複合物的抑制機制
近日,我校生命科學中心黃志偉課題組與美國史丹福大學趙華(Wah Chiu)教授課題組合作在《美國科學院院報》(PNAS)上發表了題為《冷凍電鏡技術揭示AcrF9,AcrF8和AcrF6對I-F CRISPR–Cas複合物的抑制機制》(Inhibition mechanisms ofAcrF9, AcrF8, and AcrF6 against type I-F CRISPR–Cascomplex
-
天然免疫中caspase活化和識別GSDMD介導細胞焦亡的完整分子機理
2015年邵峰團隊的一項重要工作,是發現天然免疫中細胞焦亡是通過活化的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1和caspase-4/5/11切割共同的底物蛋白GSDMD而引發(Shi et al., Nature 2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