張天福老師用毛筆寫下人之過往初,磨研墨,筆動似遊魚

2020-12-05 北京復聖軒文化傳媒
觀海聽濤

張天福,自幼酷愛書畫藝術,臨習百帖,筆耕不輟。作品曾多次參加國內外省市書畫大賽,作品先後獲全國、省、市書畫大賽一等獎、金獎、優秀獎,並被"孔繁森同志紀念館"收藏;榜書作品" 厚德載物"於2O14年被日本京都博物館永久收藏。

書法是中國特有的一種傳統藝術。一件好的書法作品有三條標準,即理法通達、筆力遒勁、姿態優美。古人云:"寓新意於傳統,寄妙理於法度。" "神韻為上,形質次之。"一件好的書法作品,力求達到線條美、結體美、章法美、墨色美,神韻為上。

章法是書法藝術形式美的重要組成部分。點畫是線條美,間架結構是局部的構圖美,章法是整體構圖美。一件書法藝術品首先感染人的是其整體效果,而整體是由無數個局部構成。

因此,在布置章法時,不應該忽略每個字的細節,諸如字的造型、長短、欹正的變化,輕重的節奏感等,都需要慎重地考慮,嚴密地設計,並且要堅持不懈地經過較長時期磨練,始能自由地進行章法處理,表現出一種似乎沒有設計的設計美,達到書法藝術的較高境界。

張天福老師的書法筆力勁健,貌豐骨勁,活潑精到,講究提按頓挫,起落交代清楚,點畫純淨爽利,粗細相間,字體大小參差錯落,墨色濃淡潤枯交替運用,使得章法富於變化,節奏跳蕩飛動,其勢酣暢恣肆,清麗飄逸,灑脫動人,極具藝術表現力和感染力。

書跡俊逸流暢,勁健靈動,其結字縝密,筆力遒勁, 而又大小參差,疏密有致,正是信手寫來,更顯風流之美。

其書法體現出其強烈的個性和藝術獨創性,用筆連綿,但不作一味的圓轉,利用翻轉的用筆動作形成方尖的銳利形狀,形成了瀟灑流暢中強烈的彈性特徵。

張天福老師書法作品外柔內剛,氣力沉厚,筆勢翩翩,以及富有彈性的筆法寫的流暢飛動。有很強的節奏感。當你站在這樣一幅法不越於理、妙不超乎真的作品前,真會讓您陶醉神往!

結語:墨遇到水,好比一個生命融入另一個生命。墨的美,滋潤至極,青春永恆。墨花一絲絲展開,不知不覺的擴展,無聲無息的蔓延,層層疊疊,縱橫交錯,仿佛優雅的舞蹈,水墨是水的身軀,墨的精魂。 水墨給張天福一種靈感與執著。

喜歡國畫的朋友們可以關注我們,有何建議可以留言或評論哦。

【 復聖軒字畫網 】北京復聖軒文化傳媒

相關焦點

  • 乾貨|三分鐘了解用墨的原理與實操
    文房四寶:筆、墨、紙、硯,這大家都知道,現代雖然有列印技術列印籤字,有鉛芯所制的鉛筆,有油墨所制油性筆,使用及儲藏非常方便,隨身攜帶,隨手可寫。但是在古代,人們主要的書寫工具只有毛筆,而且光有毛筆也不行,還得蘸墨,用之前還得磨墨。雖然現代書法已經發展出了便於書寫的硬筆書法,但是想要學習原汁原味的書法藝術,還是得從源頭學起——寫毛筆字。
  • 寫書法下筆就成墨豬,不會蘸墨是主因,王羲之用8個字把技巧說透
    王羲之的老師衛夫人給「墨豬」下的定義是:多肉微骨者謂之墨豬。墨豬就是筆一著紙,便洇成一個大墨團。形成「墨豬」的原因是什麼?有三個。第一個原因是,筆法問題。沒有用中鋒,側鋒平拖甚至偏鋒平拖,很容易形成墨豬。第二個原因就是不會蘸墨。很多人覺得蘸墨還有不會的?其實蘸墨也是有大學問的,我甚至覺得寫書法一下筆就成墨豬,不會蘸墨是主要原因。往下看,下面有詳細說明。第三個原因是,紙張問題。生宣紙吸水極強,掌握不好水墨比例很容易一下筆就成墨豬。
  • 毛筆書法中的墨法原理
    這首先得從墨的光色上去加以鑑定,一般說來,墨以紫光為上品,黑光次之,青光再次之,白光為下。這裡所說的紫光,前人有個界定,就是墨的光色應當沉而不浮,明而有豔,澤而有漬。除此之外,明朝屠隆在《考槃餘事》中,又有鑑墨三昧的經驗:「墨之妙用,質取其輕,煙取其清,嗅之無香,磨之無聲……」這裡「質取其輕」,是講墨的質地要純而不雜,製作時選用清煙佳膠。
  • 國畫基礎之用墨的技法
    中國畫通過墨的幹、溼、濃、淡、清來體現物象的遠近、凹凸、明暗、陰陽、燥潤和滑澀。一、墨分五色:清、淡、濃、墨、焦,而決定這五種墨色的關鍵是這五種墨色的比例。焦墨是半乾的墨汁,烏黑而有光澤。濃墨是深黑的墨汁,加了水分而不顯光澤。
  • 他毛筆正楷寫得很漂亮,硬筆書法寫得也很美,名字叫荊霄鵬
    在當今的書壇中,有這樣一年輕的書法家,他不僅寫得一手漂亮的毛筆正楷》、《我身邊的書法老師》、《小學生同步楷書習字帖》、《易錯字全攻略》等200餘種書法教材在全國公開發行。
  • 繪畫藝術的奇葩,不用毛筆畫畫用手指?三頭沒臉牛,卻賣2875萬?
    繪畫藝術的奇葩,不用毛筆畫畫用手指?三頭沒臉牛,卻賣2875萬?在繪畫界,總是有很多畫家都會開闢新的天地,為大家開始一個不一樣的色彩世界。上圖 潘天壽 潘天壽先生,他後來也是沒有辜負他的這位老師,在畫壇上面的建樹相當之高,後來還直接和齊白石、黃賓虹、吳昌碩被稱為國畫四大家,由此可見潘天壽的藝術地位也是相當之高。
  • 難怪米芾嘲笑有些人寫大字榜書如「蒸餅」,原來是用抹布寫的
    到了書齋,張旭借著醉意對劉璟說:「這間書齋太雅致了,我要給你寫『東山清致』四個字掛上。環顧四周,紙墨都是現成的,可惜沒有寫大字的筆。於是張旭乘興把衣襟揪起來,飽蘸墨汁,快意揮灑,完成了作品,寫完就酣然入睡了。酒醒後發現,用袍襟寫得這四個字,竟然很有蒼勁古雅之趣。從此後便被傳揚出去,很多人爭相效仿,便有了「捽襟把布法」這一野狐禪的榜書書寫法。
  • 56秒丨鼠須做筆滴水研墨,兩毫米的字竟是這麼寫出來的
    「我這個是咋寫起來的,就是因為我寫謝氏文化資料,我寫了部《中華謝氏經史子集四部叢書》,三四百萬字,從上世紀七十年代後半期開始寫,寫到現在才寫完,寫書和寫字不一樣,寫書要的是紙張有限,字有限,字寫的越小,寫的字越多。」謝小品先生說,「其實剛開始我並不了解微書寫卷,我這是為了寫書自然形成的,後來寫家譜更嚴格了,大字也就一釐米,人名、底下的譜文兩毫米、三毫米就是大的了。」
  • 衡水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探略⑦:侯店毛筆
    此外比較知名的非物質文化遺產還有侯店毛筆和宮廷金魚等。今天,小編就帶您深入了解一下侯店毛筆。  侯店毛筆歷史悠久  中國侯店毛筆產於河北省衡水市侯店村,古稱蒙筆,又稱「蒙恬精筆」、「侯筆」,古稱象筆。筆長杆硬,剛柔相濟,含墨飽滿而不滴,行筆流暢而不滯。主要產於「衡水毛筆之鄉」桃城區侯店村,品種多達二百七十多種。
  • 楷書用英語怎麼說?廣州翻譯公司教你如何用英語介紹書法的藝術
    毛筆brush 當名詞時原本意思為「刷子;畫筆」,在書法藝術中則可用來指「毛筆」,也可以在前面加上 Chinese 來強調。When you clean the brush, the flow of the water has to follow the direction of the brush hairs.
  • 書法之「墨法」詳解,要達到用墨的最高境界,這三點要領悟
    用墨的一般規律稱之為墨法。關於墨的運用,我們寫毛筆字,人們常說「題墨」、「寫字」。實質上,墨的使用正是貫穿在這兩個部分之中。一、我們先說藏墨,藏墨又叫蘸墨和吸墨。毛筆如果不藏墨,那就寫不出能看得見的毛筆字。問題在於,毛筆的藏墨量多少為宜?
  • 中性筆、鉛筆、鋼筆、毛筆…… 好用又好看,趕緊看過來
    老師在暑假裡就要求寫鋼筆字,之前聽朋友推薦買了一款國產的鋼筆,但實際用下來發現出水量不穩定,筆觸時粗時細,寫著寫著就一個「烏煤團」。後來買了支百樂的笑臉鋼筆,專為學生設計,用著確實還不錯,出水量穩定,筆尖粗細也恰好,售價70元一盒,包括一支鋼筆和兩個墨囊。更多筆的種類,下面我們推薦幾個品牌,都是好用又好看的那種。
  • 書畫用墨的技法
    可以說墨濃但適宜、燥潤相雜,是書法藝術的一大關鍵。有功力的書法家都會根據書體而掌握墨色的濃淡、燥潤,使字有血有肉,色彩光鮮。濃墨作品可以煥發精神,淡墨作品也可以別具神採。清代的劉墉善用濃墨,精華內含;王文治善用淡墨,風流儒雅,當時人稱:「濃墨宰相,淡墨探花」。黃賓虹云:「古人書畫,墨色靈活,濃不凝滯,淡不浮薄,亦自有術。
  • 包工頭10年毛筆寫2000萬英語單詞,創造英文書法,還考取飛行駕照
    當在手機和鍵盤上打字成為習慣後,我們很多人都已經不會用筆書寫。更不用說用毛筆寫字。但在江蘇省海門市有一位名叫周鑑驊的包工頭大叔,10年時間,耗紙百萬張,用毛筆寫了2000萬個英語單詞,創立毛筆英文書法。從油膩而成功的包工頭,變成青澀而失敗的非主流書法家。
  • 巧法用墨 妙自天成
    例如在中國畫中,肌理主要表規為用水墨、毛筆與生宣紙時所產生的各種筆痕、墨跡的細微變化。在當今社會的多元化發展下,作畫方式也日趨多樣化,毛筆早已不再是唯一的繪畫工具。各種工藝技法也已愈來愈廣泛地被藝術家所採用,從而創造了許多傳統筆法之外的新肌理。 清代方燻在《山靜居畫論》有講:「畫雲人皆知烘熳為之,勾勒為之,份渲為之而已。古人有不著筆處,空濛靉靆蓬勃為之妙也」。
  • 【博雅微科普】教你用米湯和毛筆,寫出神秘的隱形字
    總是趁老師板書時飛速地折好小紙條,這時,旁桌的小夥伴悄悄地把手伸過來,熟練地將紙條接(fei)過去。真是一段刺激的回憶呢~那時候還有同學獨創寫有「隱形字「的紙條來應對老師的火眼金睛…那麼,同學獨創的「隱形字」紙條是怎麼寫出來的呢?隱形字跡又是如何顯現出來的呢?博雅君在此給大家揭個密!我們需要準備的是:碘酒、米湯、毛筆或牙籤以及一張紙。
  • 《書法問集》212、為什麼有人寫毛筆字時會在兩個碗裡沾墨?
    千萬不要把寫字當成畫畫,墨分五色不使用在寫字的適合,書法沒有墨分五色,書法中強調追求墨分五色是錯誤的。因為有了「墨法」,強調「墨法」,所以很多時候寫字就多了很多奇怪的事情。一碗水一碗墨是錯誤的,在寫字的過程中中途用水稀釋是錯誤的。一般來說,寫毛筆字不需要兩個或兩個以上的盛墨的東西。不管是碟、碗還是各種墨盒。下圖就是塑料製作的墨盒。
  • 中國傳統文化,書法藝術,淡墨、潤墨等用法
    本文乃作者圓圓滾滾大寶貝原創,未經允許請勿轉載,圖片來源於網絡,如侵權請聯繫刪除,謝謝淡墨的用法:古人作書,很少用淡墨,墨太淡則傷神採。其實淡墨要用得不薄,要富有淡古之韻,的確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所謂「淡墨」, 先須將墨磨濃,然後用水衝淡,近代日本人寫大字,有喜用淡墨者,水潰旁沁,衝出筆觸之外,富有韻味。
  • 「墨滴星河:林國成作品展」在廣東美術館展出
    展覽快報 — 7月7日,由廣東美術館主辦,王紹強擔任策展人的「墨滴星河:林國成作品展」在廣東美術館開幕。本次「墨滴星河:林國成作品展」是廣東美術館當代藝術研究中當代水墨序列的展覽項目之一。展覽主題源於藝術家對中國古典文化的思索,嘗試探討人對天的觀察,人與天、人與宇宙的關係。在藝術家看來,這樣的關係構成了我們整個文化的根基。本次展覽將展至7月29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