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矩陣解密:連續自然數任意次方和公式的奧秘

2020-11-24 電子通信和數學

我們前面的文章《二項式定理下的連續自然數任意次方之和》已經詳細討論了連續自然數任意次方的計算方式

起初我們可以用基本的數學知識推導出連續自然數的一次方,二次方,三次方的之和的公式,

但對於高次方,如五次方,六次方等等最直接的方法就是使用二項式定理來推導

5其中這裡的S1,S2,S3,...代表的一次方,二次方,三次方之和,根據上圖二項式推導的原理,任意一個自然數的任意次方都可以用比它低的冪的和表示出來,如下圖n^5的表示方法

所以就形成了如下的序列,

上式的係數恰恰是帕斯卡三角的一部分

大學的朋友一眼可以看出,寫成矩陣的形式就是如下圖所示

中間式子的逆矩陣恰恰就是連續自然數任意次方之和的重要形式

這就像變魔術一樣,所以得到,我們可以生成儘可能多的這樣的公式

相關焦點

  • 重溫數學經典:二項式定理下的連續自然數任意次方之和
    許多聰明的同學在高中階段也許已經知道了連續自然數一次方,二次方,三次方的求和公式,但對於更高次方卻很難推導出來如下圖中的連續自然數的四次方,已經讓很多人束手無策發揮你的想像力,將一次方,二次方,三次方展開,看是否有什麼規律,一個明顯的亮點被你發現了,第一項,第二項都存在一定的規律
  • 數學的奧秘:用微積分可以快速計算出自然數的任意次方之和
    如果用簡單的幾何原理來表示,則每個數字都可以用單位正方形表示出來,1個正方形表示1,2個正方形表示2,3個正方形表示3........那麼對於1到100的所有自然數之和等於多少呢?上述圖形類似一個四稜錐,稜錐的體積公式就是
  • 數值積分中的重要公式:解讀歐拉-麥克勞林公式的原理
    前面的五篇文章都討論了自然數求和過程中存在的數學奧秘,伯努利在研究這些原理時發現了伯努利數,將一般的自然數任意次冪求和原理向前推動了一步連續自然數任意次冪求和公式伯努利發現了伯努利數伯努利數伯努利將求和公式用伯努利數替代,大大簡化和方便了公式的用矩陣表示出來就是:非常明了接著偉大的歐拉繼續推進伯努利的成果,發現連續自然數任意次冪的倒數之和也和伯努利數有關,如下圖,而且還與π有關。
  • 一起推導自然數平方、立方甚至更高次方的前n項和公式
    > 自然數平方的前n項和 那麼通項公式如下形式的自然數平方的數列,其前n項和如何求解呢? 我們將這n個等式相加,可得 那麼我們就可得到自然數平方數列的前n項和公式 我們通過一系列等式相加、錯位相消,得到自然數平方的前
  • 理解黎曼猜想(二)兩個自然數互質的概率是多少? | 袁嵐峰
    首先來解釋一下,兩個自然數互質的意思,就是它們沒有共同的質因數,換句話說就是,它們的最大公約數是1。例如2和3互質,2和15互質,但15和21不互質,因為15和21都以3作為質因數。很快可以看出,任意兩個不同的質數是互質的,一個質數和一個不以它作為質因數的合數是互質的,1和任意自然數都是互質的。了解了互質的定義之後,我們如何計算兩個自然數互質的概率呢?
  • excel2016次方公式怎麼用 使用教程詳細操作
    excel2016次方公式怎麼用 使用教程詳細操作時間:2017-04-17 12:04   來源:系統天堂   責任編輯:玲玲 川北在線核心提示:原標題:excel2016次方公式怎麼用 使用教程詳細操作 excel2016次方公式怎麼用?
  • 用微積分計算1到100連續自然數平方之和
    我們用公式很容易計算1到n的自然數之和,如下1到100的自然數之和等於5050但是如果我們用微積分來計算,會給我們帶來怎樣的結果呢?直觀上,這個積分是「重複地加一堆東西」——從微積分出發,連續自然數之和貌似符合如下微積分公式,它等於x^2/2我們看一下計算結果:從1到100的實際總和是5050。
  • 這些數永遠不是任意代數方程的根
    如下一元六次方程看上去無從下手,但我們不是來解方程的,而是將一個不是任何一元高次方程的根的數帶入一元高次方程時,會發生什麼,這個不是任何一元高次方程的根的數就是超越數,前面《解密最簡單的超越數的奧秘:劉維爾數》《劉維爾數告訴你:超越數的任何次方等於多少?》
  • 劉維爾數告訴你:超越數的任何次方等於多少?
    前面《解密最簡單的超越數的奧秘:劉維爾數》已經詳細討論了假設劉維爾數不是超越數而是代數數的情況下的結論,也就是它是一個一元N次方程的根,我們不是在用純數學的證明,而是假設劉維爾數是方程根的情況下會出現什麼情況。
  • 為什麼說「任意兩個自然數是素數的概率是6/π^2」
    如下幾個有趣的級數大家都已經很熟悉了,這些都要歸功於歐拉高超的數學技巧,使得數學家們大開眼界,但歐拉並沒有因此停止探索的腳步,而是繼續向前推進,最終由此發現了這個級數與素數的驚人關係也就是這個著名的公式,你發現它與眾不同的一面了嗎?
  • 對角矩陣、單位矩陣、數量矩陣
    各位晚上好,今天分享的內容是一個特殊矩陣——對角矩陣,以及由此而衍生出的單位矩陣和數量矩陣。
  • 如何快速判斷一個自然數是質數
    在大於1的自然數中除了1和這個數本身外,沒有其他因數的數稱為質數。質數也叫素數。除了2以外,所有的質數全部都是奇數。
  • 理解黎曼猜想(三)你真的相信全體自然數的和等於-1/12嗎? | 袁嵐峰
    用他們的話說,簡直是世界觀都要崩潰了!好吧,我們就借這個機會,向大家講清楚這個所謂「全體自然數的和等於-1/12」是怎麼回事。還有許多跟它類似的說法,例如所謂「無窮多個1加起來等於-1/2」,「全體自然數的平方和等於0」,都是同樣的道理,我們順便可以一網打盡。
  • 數學課堂 | 什麼叫自然數?自然數有什麼特性?
    (1) 0 和正整數,稱為自然數。0 是最小自然數。(2) 在不表示物體的個數時,0 就不再表示「沒有」,而是表示特定意義。例如,今天的氣溫是 0 攝氏度。(3) 在測量工具上,0 刻度線是計量的起點。例如,量尺。(4) 除 0 以外的自然數都叫正整數。例如,1、2、3、4、5。
  • 趣味自然數,勾股數的前生今世,令人痴迷
    設x、y是直角三角形的兩條直角邊長,z是斜邊長,根據勾股定理,必有x2+y2=z2.這裡x、y、z,可以是任意實數,當然要滿足如上等式. 如果x、y、限定必須是自然數,我們把滿足勾股定理的這樣一組數叫做一個勾股數組。我們常見的勾股數有3、4、5;5,12,13;7,24,25;8,15,17;9、40、41。
  • ,用幾何思維理解矩陣的「逆」和向量的「點積」
    面對線性代數中複雜的概念和公式,如果我們從幾何的角度去審視它們,就好比我們擁有了上帝視角,可以從大局上掌控它們,也可以更深入的理解它們的內涵。逆先來看矩陣的逆。這裡我們不會引入複雜的公式去介紹如何求矩陣的逆,我們要做的是,先深入理解它,然後再去計算它。我們已經知道,給定一個矩陣A,讓它作用於向量x(矩陣乘以向量),得到一個新向量b,這是一個線性變換。
  • 如何快速判斷一個自然數是不是質數,除了試除法外還有更好的方法
    在大於1的自然數中除了1和這個數本身外,沒有其他因數的數稱為質數。質數也叫素數。除了2以外,所有的質數全部都是奇數。如果能記住100以內的質數,對於以後在做一些較大數字的分解質因數,有非常大的幫助。除了5以外,任意多位尾數是5的自然數,一定是合數。因為尾數是5的自然數,一定是5的奇數倍數。那麼如何快速判斷一個數字是否是質數呢?可能大家會想到的是用試除法。這個方法可以嗎?可以,只是效率相對來說有些低。當數字不是太大的時候可以試,如果說試出來是某個數字的倍數,那麼說明這個是合數。
  • 為什麼0是最小的自然數,卻不是最小的一位數?
    後來人們發現它在記數和運算帶來極大的方便,逐漸被人們認同,這也使得西方的數學得到飛速發展。0有著眾多的與眾不同之處。0的表示法   0既不是正數也不是負數,它是正數與負數的分界點。0既不是質數也不是合數,但它是個完全平方數。
  • 在自然數中最小的偶數是幾 自然數中最小的偶數是多少
    在日常生活中,自然數可以說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並被人們廣泛的使用。自然數是歷史上出現最早的數,主要用於計數和測量。還常常用自然數來給事物編號或排序,例如城市的公共汽車路線、門牌號碼、郵政編碼等等幾乎都要用到。下面我們一起了解一下關於自然數的一些知識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