陽光對抑鬱症的影響,是正面的還是負面的?答案有點讓人費解

2021-01-09 神鳥知訊健康

陽光就是太陽所發出來的光,照在身上暖暖的。陽光明媚的天氣,相信是人們都很喜歡的,不論是出去逛街或者說是心情方面都會讓人感覺特別的愉悅,大多數人都希望每天都是陽光明媚的。可是講陽光居然跟自殺是有著一定的聯繫的,甚至陽光會直接影響到自殺率,估計有些人會感覺,陽光應該會降低自殺率吧,如果真的這樣想的話,那其實是一種片面錯誤的想法,因為陽光與自殺之間存在著一種令人意外的關係。

說到陽光影響自殺,這應該追溯到1800年,在那個時候科學家就研究發現了,全球範圍內的自殺情況在不同的季節是會有著變化的,春季的時候會達到頂峰,這個時候自殺的人比較多,而冬季的時候相對來說是低谷期,自殺的人卻比較少,像是以冬季為基準線,那麼春季它的自殺率最起碼會提高20%甚至能夠達到60%。

按照常理來考慮,黑暗的日子會讓情緒特別的低落,如果是這樣的一個想法,所獲得的這些數據似乎就違反了常規的猜測。科學家表示,在人的大腦裡面產生了一種調節情緒的神經遞質,而它的水平的變化是會直接影響到情緒的,從而導致自殺,經過研究發現在夏季的時候,人的血液裡面的血清素要比冬季的時候更高,而且這種東西,是跟當天的日照有著很大的關係,也就是說血清素的合成是跟日照成正比的關係。

精神科的醫生表示,像是一些情緒低落需要使用到抗抑鬱的藥物的人,那麼使用了有效的抗抑鬱藥物之後,往往會有一些狂躁的表現,這是服用抗抑鬱藥之後的一些不良的反應,其中大自然的抗抑鬱藥就是陽光,當然陽光也會帶來這種問題,也就是說有一些人在服用了抗抑鬱藥之後,是會有一些躁動情緒異常之類的。

那麼陽光對於這一類人的影響,也會像是抗抑鬱藥一般,他們也會導致這些人變得極度的激動或者焦慮,所以精神科醫生在給病人使用抗抑鬱藥治療的最初幾天,都是需要仔細的觀察患者具體的變化,甚至有一些三環內的抗抑鬱藥就非常明顯,因此都會有嚴重的警告,主要就是擔心有些人在服藥物之後情緒過於的激動,所以就容易出現自殺的傾向。

而陽光對於一個人的情緒影響是可以直接通過下丘腦和視神經,像是光療使用的就是明亮的白光可以直接替代陽光,這種是比較有效的抗抑鬱藥物,但是它可能會引起狂躁,雖然大多數人認為在陽光燦爛的日子,可能心情會變好,自殺的風險當然也就會降低。但是,精神科醫生表示在春季的時候陽光明媚,反而容易出現這種自殺的現象,還有另外一個時間段,就是在秋季。因為秋季的時候光亮的快速變化,尤其是在一些更極端的緯度位置,這種光亮的變化可能會攪動情緒過於的煩躁。

在通過1970年到2010年這40年時間裡的自殺人數以及日照量的對比,結果發現,在晴朗的天氣和之後的時間裡面,自殺的人數反而要更多,不過長時間的晴天也就是在半個月到兩個月之間的晴天,反而能夠預防自殺,陽光會直接影響到這種調節情緒的神經遞質的合成,影響到他在大腦中的濃度,所以大腦難以控制,因此最初的時候才會出現這種煩躁不安的狀態。

當然科學家也表示這並不是說,就一定要讓那些有自殺傾向的人,處於黑暗之中而不能見陽光,其實陽光對於抑鬱的恢復是有好處的,它是一種很好的治療抗抑鬱的藥物,還有那些有抑鬱自殺傾向的人應該深入的治療,並且治療過程中需要密切的觀察,其實引起自殺的風險因素是有很多的,可以適時的幹預,預防自殺,這樣才會更好。其實任何的抗抑鬱藥,像是日光療法或者是使用藥物在短期的時候都有可能會引起煩躁,但是煩躁過後,就能夠讓患者處於長期穩定和改善的狀態。

相關焦點

  • 抑鬱症的成因——對負面信息的過分關注
    研究表明,對於負面信息的過分關注也是抑鬱症產生、持續和發展的重要原因之一。與正面或者中性的刺激相比,抑鬱症人群對於負性、悲觀的刺激具有更有效和準確地直覺加工。換句話說,抑鬱症人群對於負面信息的感知能力更強,更傾向於把時間和精力集中於悲傷、壓抑的事件上來,久久走不出來。
  • 抑鬱症:當你被負面思維折磨很痛苦時,你可以按照這些方法來緩解
    文/阿秋被抑鬱症折磨的「身體和靈魂」都是極其痛苦的,當抑鬱症的思維不斷侵蝕我們的身體和靈魂的時候,我們是不受控的,它就猶如一個惡魔一樣,死死地纏繞著我們的軀體和靈魂。作為一個重度抑鬱症康復者,一個過來人,我能給你一些具體的方法和建議,以此幫助你一次次度過困境,一點點點燃你的希望與信心和能量。面對痛苦的症狀,我們要做的就是不去對抗,也不去糾結,而是讓自己停止一切,使自己處於一個休息的狀態,也不去思考任何東西,讓自己處於放空的狀態,這樣我們就可以在更短的時間裡緩解自己。
  • 人的能量!精神「正面」和精神「負面」!
    精神層面上,人被描述為能夠使用各種靈魂的概念,在宗教中這些靈魂被認為與神聖的力量或存在有關。人是能進行複雜思維活動的高等動物。人的結構其實很簡單,真正能夠體現出人本質上複雜的確實意識!而這些複雜的意識則會影響到人自身的行為,而這些行為也會影響到周圍人的行為,我們可以把這種行為的傳遞或者說傳染稱之為:能量!古人有云:「近朱者赤,近墨者黑」。
  • ​非負面思考的力量
    )與史蒂夫·霍朗(Steve Honllon)研究抑鬱症患者的自主想法,特別是這些想法在患者被治療之後有何改變。他們發現,當比較患有抑鬱症者和未患抑鬱症成人的內在對話,甚至是比較患有抑鬱症者在治療前、後的想法,可以區分出不同群體的因素,並非正面思考的頻率,這一點違反了當時流行的「正面思考的力量」這種說法。
  • 淺談對新聞負面報導的正面思考
    一、負面報導的積極作用 很長一段時間裡,主流媒體給人的印象基本上是「報喜不報憂」,怕負面新聞多了會影響社會的安定穩定,但從新聞傳播學角度來看,單一的正面報導不僅會讓人產生審美疲勞,同時也會對媒體產生不信任感,認為媒體沒有客觀反映現實生活,久而久之,受眾產生嚴重的逆反心理,只要媒體報導弘揚的都會質疑其真實性,這樣的宣傳效果等於零。
  • 念力的科學實驗:負面意念對人的影響!
    在兩次實驗裡,負面意念 都比正面意念 效果更大。換言之,以傷害為目的的意念 最有效果。 布拉斯班德這個小實驗揭示了念力 最讓人困惑的一個特質:壞意念 不只像好意念 一樣可以影響事物,而且說不定威力比好意念 還要大。這其實不奇怪,畢竟,許多原始文化在使用念力 時,都是出之以妖術、巫毒人偶和咒語的形式,而這些東西都被認為是高度有效的。
  • 抑鬱症患者對自我產生負面評價,怎麼辦?改變認知歪曲並遷移思維
    其實負面評價每個人都會有。比如說自己某一件事沒有做成功,一次考試沒有考好。正常人的思維狀態就會覺得下一次考得更好一點就行,而對於抑鬱症患者來說:這次沒有考好,自己就是個失敗者,自己就是有問題的。一次小小的事件就對自己產生極其強烈的負面評價,這種評價會嚴重影響抑鬱症患者的自尊心。
  • 案件新聞中的負面信息與正面引導
    然而,案件新聞也是一把雙刃劍,如果在案件題材選擇、報導手段使用、報導導向體現上把握不好、進退失據,暴力、欺詐、厚黑、媚俗等負面信息滿天飛,就會出現負面效應,成為「毀三觀」、汙染社會風氣的信息源之一。如何讓案件新聞報導發揮正面引導作用,是一個值得研究和思考的問題。
  • 比較的新聞:正面報導和負面報導
    儘管九十年代中國新聞的面貌發生了很大變化,但正面報導仍是傳媒的主要報導方針。據統計,在1995年到1998年近四年中,中央人民廣播電臺名牌節目《新聞縱橫》中有百分之六十至七十為正面報導,國內的其他主要傳媒也大體是這個比例。在西方,負面報導一如既往地在《雪梨晨鋒報》以及其他報紙上佔壓倒地位。當然,這種壓倒並不一定表現在數量上,它表現出一種佔統領地位的報導方法,一種傾向或基調。
  • 電子遊戲對青少年的正面和負面影響,以及解決方案
    事實上,中國97%的青少年和孩子每天至少玩一小時的電子遊戲,那麼,遊戲以什麼方式影響青少年?效果既好又壞。請繼續閱讀,小編會告訴您電子遊戲的正面和負面影響。讓我們從積極的事情開始。電子遊戲對青少年的積極影響:是的,電子遊戲對您的孩子有益。不要感到震驚,我們會告訴你原因。
  • 26歲女孩峨眉山失蹤令人心疼,分享自身經歷願抑鬱症患者走出痛苦
    近期看到,遼寧一26歲女孩因抑鬱症的折磨,在峨眉山結束了自己年青的生命,令人心痛。抑鬱症是可怕,但可以自我調整,自愈。在此分享一下自己患抑鬱症的經歷,希望抑鬱症患者,抑其親人能看到這篇文章,從中受到啟示,讓抑鬱症患者走出抑鬱症的折磨,走出痛苦,去享受人間陽光,快樂的生活。
  • 焦慮和抑鬱症同時存在或會讓大腦尺寸變得更大?多篇文章揭秘抑鬱症...
    維生素D有時也被稱之為「陽光維生素」,因為皮膚在陽光的暴露下能夠自然合成維生素D。 此前大量研究表明,血液中較低水平的維生素D(25-羥基維生素D)與個體晚年抑鬱症風險增加有關,但很少有大規模的隨機試驗研究來確定其二者之間的因果關聯。如今這篇研究報告中,研究人員就給出了明確的答案。
  • 自卑的人容易患抑鬱症嗎?
    抑鬱症會讓人身心疲倦、難以進行日常活動、食欲不振、睡眠不好。心理疏導和藥物是治療抑鬱的有效方法。臨床醫生在診斷重度抑鬱症患者精神狀況時,常把自卑作為一個可能的依據。醫生不會太關注患者到底是因為自卑導致抑鬱症,還是因為抑鬱症而感到自卑的問題。
  • 什麼樣的人容易得抑鬱症?心理學:這4種特徵你有哪幾種?
    抑鬱症,是最常見的一種心理疾病。隨著心理學知識的普及,對於抑鬱症,我們也有了越來越科學的認識。心理疾病,與身體上的疾病一樣,同樣會對一個人的健康狀況造成影響。生理上的病痛會對人們的心理產生負面的影響,而情緒上的不適,同樣也會影響一個人的生理表現。抑鬱症的治療,往往是一個長期的過程。學習相關的知識與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去預防抑鬱症的發生,往往是一個更加有效的方法。
  • 人最負面的情緒是什麼?不是悲痛也不是憤怒
    大家覺得在所有類型的情緒和情感當中,最負面的一種是什麼呢? 心理學家的答案可能會讓你驚訝,他們認為人類最負面的情感既不是悲痛,也不是憤怒,而是羞恥。
  • 超心理學家張武源:患上抑鬱症,但是家人卻不理解,要怎麼辦?
    首先我們要轉變我們習慣性的負面思維,我們不要認為家人不理解我們,就是家人不夠好、不愛我們或者家人不懂得如何照顧我們等等。 家人是對我們最親的人,特別是我們的父母,他們生我們、養我們也是最疼我們的人。
  • 量子物理學看懂影響我們情緒、健康以及抑鬱症的原因
    悲痛惋惜之餘想用量子物理學的理論,量子糾纏及量子引力的原理來講講,影響我們情緒和健康甚至導致我們抑鬱症的到底是什麼?以致敬這位科學先驅。正是這些傑出的科學家,才讓我們對宇宙萬物包括我們自身,有了更清晰的認知。
  • 原因有點費解
    我們到了炎熱的夏季之後,很多人都會出現有食欲不振的情況,這時候面對油膩辛辣的食物,大家都沒有什麼食慾,所以當然是需要吃一些清爽的蔬菜了,所以夏季我們當然是需要吃一些清爽可口又能下飯的黃瓜了!
  • 哪些人易患抑鬱症?
    其次我們要弄清抑鬱症在精神疾病中的分類。抑鬱症屬於情感性精神障礙,情感性精神障礙是以明顯而持久的心境高漲或低落為主的一組精神障礙,心境高漲者就屬於躁狂症,心境低落者叫抑鬱症,如果心境高漲和心境低落交替發作,我們就稱為躁狂抑鬱症。因此,從廣義上講抑鬱症屬於精神疾病的範疇。身體周刊:哪些人是抑鬱症的易感人群?
  • 過度關注負面信息,對心理健康有影響嗎?
    今天我們分享的主題就是:過度關注負面信息,對人們心理健康的影響。 過度關注負面信息,會影響心理健康嗎? 在心理學臨床試驗中,我們發現了一些現象,比如那些喜歡看恐怖片的人,看多了恐怖片後,很容易對心理產生傷害,在記錄的案例裡至少有10個以上是由於看了恐怖片而產生的抑鬱心理障礙。從這些案例中,我們看到了一些負性的刺激對人的影響,無論是對成年人還是未成年人,都應該引起民眾的廣泛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