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儲糧油脂鎮江基地擴能增效跑出「央企速度」

2020-11-26 金山網

金山網訊 上月31日,新徵用地178.79畝、總投資3.6億元的中轉倉容18萬噸淺圓倉及附屬設施項目,舉行開工典禮,9月正式進場施工。今年1月29日,該項目取得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及國家糧食和物資儲備局批覆同意建設。

記者了解到,在鎮江市政府相關部門的協調下,該項目今年1月開始進行杆線遷移工作,6月杆線遷移工作結束,7月開始辦理土地上市掛牌等手續,到進場施工僅僅花了8個月。項目建成後,將增加鎮江基地物流的吞吐能力,受碼頭限制的瓶頸被打開,預計,一年可以增加150萬噸的吞吐量。

更讓人欣喜的是,項目建成後和展示中心連成一片,屆時將呈現一個嶄新的「大國糧倉」,展現大國風範。

已發展成綜合性油脂油料產業基地

中儲糧油脂鎮江基地位於京口區諫壁街道,萬裡長江與京杭大運河在此交匯。基地成立於2007年4月,經過十餘年的艱苦努力,現已發展成為集倉儲、物流、加工、貿易、質檢研發為一體的綜合性油脂油料產業基地。

鎮江基地自成立以來,一方面擔負著維護國家糧食安全、維護糧食市場穩定、服務國家宏觀調控的使命和重任,堅決做到「把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另一方面探索創新生產工藝、努力降低生產成本、嚴把糧油產品質量關,把「人民對美好生活的需求」作為企業奮鬥的目標。同時,著力打造服務國家糧油市場宏觀調控的重要載體,打造具有核心競爭力的行業標杆企業。

目前,基地擁有油脂油料倉儲能力130萬噸,油脂油料年加工能力402萬噸。其中,大豆加工能力270萬噸,油脂精煉分提能力102萬噸,包裝油灌裝能力30萬噸。此外,基地還佔有長江深水岸線720米,7萬噸級糧油碼頭泊位2個,碼頭年吞吐能力可達800萬噸。

8萬噸淺圓倉、5萬噸立筒倉項目今年已投產

近日,記者在該公司部門負責人和講解員帶領下,參觀了解庫區內現代化智能倉儲控制系統、智能儲油系統、先進的油脂油料加工系統、綠色儲糧技術,以及高效完善的物流中轉設備設施。一個個碩大的淺圓倉、油罐,讓人感到震撼。

「這樣的淺圓倉有48個」,隨行的中儲糧油脂鎮江基地物流總監、綜合管理部總經理嚴雲修告訴記者,2016年底,集團公司下達《關於中央儲備糧鎮江直屬庫及中儲糧鎮江糧油有限公司物流項目初步設計方案的批覆》,批覆鎮江直屬庫物流項目建設淺圓倉8座,總倉容8萬噸,配套建設道路、地坪及外網管線等總圖工程,投資概算9283萬元。其中,中央投資補助資金2630萬元,自籌6653萬元。

據介紹,8萬噸淺圓倉項目於2017年5月開始土建工程基礎施工,同年8月開始倉體滑模,同年12月開始倉頂及棧橋施工,2018年3月開始倉頂及轉接塔交付設備安裝,2018年5月開始設備安裝調試,2018年11月裝糧壓倉,今年2月正式投產運營。

「我們的環流燻蒸、機械通風、無霧冷卻、綠色儲糧等,通過智能化手段,包括高清探頭對糧情的掌控,糧情的測溫方面的技術處於領先階段。」

另外,2016年底,批覆鎮江公司物流項目建設立筒倉3×4排列,總倉容5萬噸,配套建設道路、外網管線等總圖工程,投資概算7549萬元,其中中央投資補助2090萬元,自籌5459萬元。

5萬噸立筒倉項目於2017年5月正式開工建設,後因部分樁基礎變更,於7月開始土建工程基礎施工,10月開始10M倉體滑模,12月開始錐鬥施工,2018年5月開始設備安裝調試,2018年11月裝糧壓倉,今年2月正式投產運營。

自主研發的移動裝船機實現「在線裝船」

中儲糧油脂鎮江基地經過一期、二期建設,已發展成為長三角地區最大的油脂加工、糧油倉儲物流中心。如何降本增效?記者了解到,在三期建設的港口物流項目中,新增的3臺移動裝船機,是該公司自主研發的,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節省了成本,實現真正意義上的「在線裝船」。

2016年底,該集團公司批覆鎮江公司港口物流項目拆除改造2#引橋,在1#港池內新建3個500噸級發運泊位、2個500噸級待泊泊位,配置裝船機3臺、清艙設備1臺,配套建設防雨罩棚、服務中心、停車場及道路、綠化、外網管線等總圖工程,投資概算11960萬元。該項目於2017年6月正式開工建設,同年7月開始2#引橋拆除,同年10月開始2#引橋工藝改造;板樁碼頭於同年12月開始樁基及胸牆,2018年3月開始連鎖塊鋪裝,同年7月開始3臺裝船機安裝,2018年12月通過鎮江市交通局的水工工程交工驗收,今年1月投產運營。

「現在省事多了,原來一艘船裝貨,就要十來個工人一起下船艙,現在只要2個人。」正在三期項目碼頭一船艙作業的工人告訴記者,不僅時間減少了,也舒服了。原來還要人工點數,現在滑下來多少包,自動電子計數,他們也不用數了。

不僅如此,配套建設的防雨罩棚是球節點網架結構,3500平米,高18米,長70米,寬49.5米。在長江邊上糧油企業中,是首家在下雨天也可以發糧食的糧油企業。

智能化庫房產品展示中心項目,計劃建設糧油展示館和2個綠色停車場。糧油展示館總佔地面積526平方米(一層),2018年10月開工建設,今年6月糧油展示館建設完成。目前,正在裝修階段。

綠色停車場為1號北地塊停車場和2號南地塊停車場,停車場建設20000平方米。1號地塊停車場工程已於2018年底交付使用。2號地塊物流服務中心及其附屬工程目前已完成一站通服務大廳和地坪施工,進入裝修階段。展示中心將展出一百多個品種規格產品,對中儲糧油脂鎮江基地的產、銷、研,起到決定性的作用。 

「三期項目建設好後,為國家的糧食安全起到重要的作用,中儲糧作為大國糧倉,我們將管理好,建設好,運營好大國糧倉,展現出大國風範。」中儲糧油脂鎮江基地董事長張中說,百萬噸級的糧倉落戶到鎮江基地,不僅跑出了「央企速度」,也是為鎮江做大做強糧油加工特色產業,繪上了濃墨重彩的一筆。(梅永生  朱美娜)攝影 朱美娜

相關焦點

  • 中儲糧油脂(天津)有限公司:確保糧油市場穩定
    &nbsp&nbsp&nbsp&nbsp中儲糧油脂(天津)有限公司是中國儲備糧管理集團有限公司下屬三級子公司,承擔著穩定糧油市場,保障市場供應的使命。疫情發生後,中儲糧於1月31日全力投入到復產工作中。截至目前,企業產能全部釋放,每天生產食用油超過900噸,全面保障京津食用油市場產品供應。
  • 中儲糧:服務國家糧食宏觀調控大局
    11月5日,中儲糧油脂公司在黑龍江、吉林、內蒙古兩省一區的18個中儲糧直屬庫點啟動2018年中央儲備國產大豆輪換收購工作;11月7日上午,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期間,中儲糧集團公司與6家國際供應商籤約採購大豆;11月30日G20峰會期間,中儲糧集團公司與阿根廷共和國生產勞動部農業產業國務秘書處籤署《油料產品貿易推廣框架協議》。按照協議約定,中儲糧集團公司將從阿方採購當地產大豆和脫膠毛豆油。
  • ...世博園浦東片區建成央企總部基地 25家央企集聚發展帶來化學反應
    「0.2平方公裡的面積內,集聚了25家央企,這可能是全國央企集聚度最高的區域。」入駐上海自貿區世博片區的國新控股(上海)有限公司總經理田暉說。  2010年上海世博會舉辦十年後,昔日的世博園浦東片區建成了央企總部基地。面對疫情影響,央地融合發展疊加自貿區的政策支持,幫助相關市場主體克服不利影響,努力化危為機。
  • 目前中國排名第一的央企是什麼級別?
    央企主要是指國務院直屬或由國務院國資委監管的大型中央國有企業。目前,在國務院國資委監管名錄的中央企業有97家,像中國核工業集團、中國商飛、中國航天科技集團、中國航天科工集團、中國航空工業集團、中國兵器裝備集團、中國電子科技集團、華潤集團、一汽、招商局集團、中儲糧等,以及與我們日常生活息息相關的中石化、中石油、三大通信運營商、四大國有銀行等等,都屬於央企,且都是副部級央企,其董事長和老總包括班子成員的幹部管理權限都在中央,由中組部負責考察使用
  • 各大電力央企「十四五」新能源規劃紛紛發聲!
    集團公司黨組書記、董事長王祥喜提出要全力推進綠色轉型開新局,規劃建設若干個千萬千瓦級綜合能源基地,瞄準新能源與可再生能源「兩個1000萬+」目標,推進一批重大項目開工、建設和投產。也是五大電力集團有一個公開十四五新能源發展規劃的電力企業集團。
  • 6集動人故事,「手挽手」帶你走進央企精準扶貧第一線!
    「手挽手」講述精準扶貧的央企故事近日,由國務院國有資產監督管理委員會、國務院扶貧開發領導小組辦公室指導,中共中央網絡安全和信息化委員會辦公室傳播局支持,中國農業電影電視中心、國務院國資委新聞中心、全國扶貧宣傳教育中心聯合製作的大型扶貧公益電視節目《手挽手——精準扶貧央企在行動
  • 三大油脂上演高臺跳水 有色金屬風光再現
    前期持續火爆的三大油脂上演高臺跳水行情,棕櫚油大跌近3%。有色金屬開啟亂漲模式,滬鉛突然暴起飆漲逾4%,滬鋅再創新高。國際油價窄幅震蕩,化工品多數走軟,LPG領跌逾3%,苯乙烯連續重挫。黑色系整體再現強勢,焦炭漲幅靠前,鐵礦石續漲近2%,矽鐵迎來大爆發漲超4%。 有色金屬風光再現,滬銅、滬鋅增倉上行,分別獲得逾10億和逾4億資金寵愛。
  • 油脂在貯藏加工過程中的變化
    熱氧化聚合的反應速度:幹性油>半乾性油>不幹性油;③油脂的縮合:指在高溫下油脂先發生部分水解後又縮合脫水而形成的分子質量較大的化合物的過程;④熱分解:油脂在高溫作用下分解而產生烴類、酸類、酮類的反應溫度低於260℃不嚴重,290-300℃時開始劇烈發生;⑤熱氧化分解:在有氧條件下發生的熱分解
  • 威寧馬鈴薯綠色增產增效技術集成示範及成果轉化基地勞作忙
    連日來,走進威寧自治縣雪山鎮雪山村馬鈴薯綠色增產增效技術集成示範及成果轉化基地,遠遠望去,連片的馬鈴薯枝繁葉茂,一派豐收在望的景象。為聚合各方資源攻關馬鈴薯生產重點問題,搭建多出品種、快出品種、出好品種平臺,加快優良品種推廣應用,任務單位根據馬鈴薯產業發展需要和國家馬鈴薯良種聯合攻關有關要求,承擔國家馬鈴薯良種聯合攻關品種示範任務。
  • 發力跑、加速跑、持續跑,江蘇這座城市「一號戰略」實施得怎麼樣?
    檢閱今年項目建設新進展,就在上周六,也就是11月28日,鎮江市委、市政府召開全市重大產業項目現場觀摩推進會,市委書記馬明龍發布動員令:  堅定不移實施產業強市「一號戰略」,牢牢扭住實體經濟這個著力點,推動產業項目發力跑、加速跑、持續跑,以項目大突破帶動發展大提升,為全省「爭當表率、爭做示範、走在前列」作出更大貢獻。
  • 央企整合風再次颳起 六大央企重組機會浮出水面
    今年4月15日,公司構建的亞洲最大的高端電液智能控制產業基地宣布全面投產。項目全面投產後,每年可為中信重工新增2到3億元產值。  中信證券(600030)券商龍頭  中信作為證券業龍頭的地位十分穩固,公司資產規模、盈利規模遠超競爭對手。公司是國內業務布局最為全面的證券公司,2014年末公司融資類業務總規模達到2020億元。
  • 【關注】國資委:央企整合成效顯著!初步確立三種模式
    5年來,中央企業的重組整合穩步推進,國務院國資委先後完成18組34家央企重組,央企由117戶調整至98戶。5年來,央企重組著力推進強強聯合,穩妥推進裝備製造、電力、鋼鐵、航運、建材、旅遊等領域企業重組,更好發揮協同效應,實現優化提升。尤其是專業化整合成效顯著,初步探索出鐵塔模式、資產轉讓模式、業務協同模式等3種有效模式。
  • 15個工作日:鎮江新區刷新行政審批紀錄
    中國江蘇網5月28日訊 近日,鎮江新區再次刷新行政審批紀錄——艾康醫療項目從立項到施工許可審批用時僅15個工作日。上月,江蘇省通報「2017年簡政放權創業創新環境評價」,鎮江新區在全省127個省級以上開發區中,綜合排名第一。改革創新不停步,新紀錄的誕生,給這項「第一」標上響亮的註腳。
  • [公告]太陽鳥:珠海太陽鳥遊艇製造有限公司複合材料遊艇擴能建設...
    1.1.5項目的主要內容珠海太陽鳥遊艇製造有限公司現有複合材料船艇生產基地擴能建設項目,主要建設內容為新建遊艇 3#車間及相關配套工程等。預計項目建成,可實現新增各類高性能複合材料船艇 40艘的生產能力。
  • 中儲糧火災事故原因:電源導線絕緣皮破損引發
    中國網8月2日訊 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近日發布中儲糧"5·31"事故的通報。通報指出,中儲糧「5·31」火災事故直接原因是,皮帶式輸送機電源導線絕緣皮破損漏電引發火災。通報指出,2013年5月31日,中國儲備糧管理總公司黑龍江分公司林甸直屬庫發生火災事故,造成80個糧囤、攬堆過火,直接經濟損失307.9萬元。
  • 10央企扎堆做口罩 「兩桶油」上熔噴布 軍工巨頭攻關口罩機
    急防控工作之所急,8天央企醫用口罩產能提高2.6倍,12天建成一座年設計生產能力為14400噸的熔噴無紡布生產廠……從產品製造到原料供應再到裝備攻關,央企在口罩產業鏈上持續奮戰,全力補短板強弱項,加速擴能增產,只為讓口罩不再「一罩難求」。口罩:10家央企轉產擴產抗疫,口罩生產如火如荼。
  • 中國電子登人民日報海外版頭版:穩經濟,勇挑大梁看央企
    身處國內和海外兩大市場,面對疫情防控和生產經營雙重挑戰,央企任務繁重。疫情暴發之初,「火神山」「雷神山」醫院曾創下「央企速度」。身處國內和海外兩大市場,面對疫情防控和生產經營雙重挑戰,央企任務繁重。疫情暴發之初,「火神山」「雷神山」醫院曾創下「央企速度」。如今,央企正勇挑大梁,發揮國民經濟「穩定器」「壓艙石」的作用,一方面積極抗疫復工,既聚焦主責主業,又做好全社會基礎保障;一方面專注改革發展,生產經營緊緊咬住目標不放鬆。
  • 【治國理政新實踐·江蘇篇】海洋裝備電氣產業園項目落地 鎮江中船...
    &nbsp&nbsp&nbsp&nbsp鎮江中船動力繼最大型低速柴油機順利交付,實現了較好的燃油經濟性後,日前,中船海洋裝備電氣產業園項目在潤州工業園區正式啟動,標誌著中船動力在「雙輪驅動」的升級路上,又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 聚乙烯VS聚丙烯 擴能背後自給率差異化分析
    目前我國已成為全球聚乙烯、聚丙烯生產大國,但回顧兩聚烯烴產能變化歷程,階段性差異還是比較明顯,且經歷前兩輪的擴能後,聚丙烯率先實現了國內自給率的大幅提升,但聚乙烯依然保持較高的進口依存度。本文通過近年來聚烯烴國內外產能變化及聚烯烴消費結構變化來分析聚乙烯和聚丙烯擴能路上的差異化。
  • 央企謀劃創新藍圖
    編者按 近期,各大央企都在抓緊制訂「十二五」期間的發展規劃。記者走訪了幾家中央企業,發現這些大企業都把進一步提升自主創新能力放在極為重要的位置。「用創新贏未來」,早已成為央企改革發展的內在動力。怎麼創新,各個央企給出了自己的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