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隔三個多星期後,逆回購操作量再次超千億。5月31日,央行在公開市場上進行1200億元人民幣7天期逆回購,利率為2.25%。當日逆回購到期量為650億元。至此,央行當日淨投放資金550億元。本周公開市場7天期逆回購到期已達3700億元。
「上次逆回購規模在千億以上還是在5月5日,而這次超千億的逆回購,也是在意料之中。」有市場交易人士向《經濟參考報》記者表示。該市場交易人士認為,從近期央行操作思路來看,公開市場雖在5月中間兩周實現了資金淨投放,但實際淨投放量有限。其中5月的第二周全周淨投放資金量僅為500億元,還不及5月初單日逆回購規模的一半,導致央行在月底呵護資金面時加碼。
數據顯示,公開市場本周共計有3700億元人民幣7天期逆回購到期,無正回購及央票到期。其中,周一到周五分別為650億元、650億元、700億元、750億元和950億元。為平衡市場資金面,逆回購加碼也是情理之中。
隨著央行逆回購放量、月末資金面緊勢緩解,中國銀行間債市5月31日早盤情緒回暖。一級市場上,國開行三期續發債定位均低於預期。二級反響則相對平淡,現券收益率僅微幅下跌。有交易員稱,步入6月仍面臨MPA(宏觀審慎評估體系)考核等不確定性,料債市短期還難脫僵持局面。
受此影響,31日早間公布的上海銀行間同業拆放利率(Shibor)多數上漲,短期品種漲幅最大。隔夜Shibor利率上漲了0.80個基點至2.0100%;一周Shibor利率上漲了0.40個基點至2.3380%。
對此,上述交易員表示,月末最後一個交易日,因受繳稅走款因素的擾動,一早隔夜資金供給略顯收斂,不過隨著央行逆回購加碼投放注入流動性,同時大行出資逐步增多,流動性重回寬鬆格局。
民生證券研究院固收團隊也認為,商業銀行迫於MPA考核而擠出對非銀機構拆藉資金的可能性依然存在,季末資金壓力還需防範,加之信用風險引發的「去槓桿」壓力或帶來流動性衝擊,建議投資者謹慎「加槓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