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戰爭爆發,中國能動員起怎樣一支保家衛國的力量?有多人可以參戰

2020-11-22 騰訊網

近日以來,由於域外大國面臨政治權利的交接轉換期,部分別有用心的政客一直在炒作同中國有關的話題,並且實質性的派遣艦隊和戰機對我東南沿海區域實施抵近偵察,影響了我國南海方向上地區局勢的穩定。

面對豺狼宵小們的不斷挑釁,每個熱愛和平但是從不畏懼戰爭的中國人都能夠站出來,守護國家。那麼,如果那一天真的來臨,妖魔們喚起的暴風驟雨再度侵襲神州大地的時候,中國能夠動員起一支怎樣的保家衛國的力量?

耀武揚威往往離玩火自焚相當近

四百萬隨時可以轉入作戰狀態的精銳力量

在人們津津樂道的侃談中,通常認為我國經過數十年的發展,已經擁有了一支常備軍過百萬,預備役逾千萬的武裝力量。

但實際上,對於現代戰爭而言,軍隊的數量已經不能夠直接反應一個國家的國防能力的強弱。對於高技術條件下的局部戰爭而言,一個國家軍事動員能力的強弱,實際上看的是短時間內能夠有多少部隊能夠從平時轉換為戰時。

根據我國《國防白皮書》和《新時代的中國國防》白皮書的公開內容,我國現役部隊數量為200萬左右,其中陸軍主體由13個集團軍及其下轄若干合成旅構成,空軍主體由五個戰區空軍及其所轄作戰部隊構成,海軍主體由三個戰區海軍及其所轄艦隊構成。這200餘萬人為可以隨時轉為作戰部隊的常備軍事力量。

2020年,中國軍隊將實現機械化目標

從預備役部隊數量看,坊間流傳的所謂我軍預備役接近千萬甚至是逾千萬的說法實際上是將民兵和預備役部隊的概念混淆之後的的錯誤說法。

根據《國防白皮書》公開內容,我國目前預備役部隊數量為51萬人,而根據英國智庫,國際戰略研究所的算法,如果將退役時間5年以內並且進行預備役登記的退役軍人計算在內,中國的預備役部隊數量應該在185萬左右。

進一步來說,我們也不應該忘記民兵部隊,人民戰爭是黨歷來堅持的指導戰爭的根本路線。我國現有的民兵數量達到800萬,按照國防部在2011年的公開資訊,其中處於較好訓練並且長期執行邊海防任務的民兵數量為50萬人。

綜合計算,如果戰爭來臨,我國能夠在短時間內動員起的具備戰鬥力的軍隊數量約為400萬人。考慮到我國的實際防務壓力,即使不做全國性的動員,僅僅在某一戰略方向上集中力量,在一場突然的局部戰爭中我國能夠在短時間內動員起來的部隊數量也將不少於百萬。

訓練中的艦載機部隊

這些數字並不是這些力量的全部,實際上,通過數十年的發展,我國軍事力量已經具備了快速機動到祖國任意一點執行軍事行動的能力,這一點尤為重要。

今年5月出現並且延續至今的中印對峙事件中,我國就展示了這種力量——一支重裝空降兵部隊整建制在數小時內迅速機動到指定區域。從另一個角度上說,這些動員起來的軍事力量不但能夠具備數量優勢,更能夠迅速獲得最適合在作戰區域內作戰的裝備,以數量和質量兩個方向形成對戰略對手的絕對優勢。

中國陸軍裝備水平已經步入世界前列

全球最大工業體系下的最強工業動員能力

軍事動員就是國防動員的全部了嗎?顯然不是!對於高技術條件下的局部戰爭而言,雖然持續時間不會很長,最多數個月就能見分曉,但是物資消耗量卻不比傳統戰爭少。

高技術條件的升級極大地加快了戰爭的進程,但是也使得單位時間內的資源消耗成為了天文數字。對於一場局部戰爭而言,即使前期已經對相關消耗有所估計和準備,但是仍然需要工業體系的同步動員來保障消耗和供給之間的平衡。

現代戰爭下,火力投射量和精確度猛增

改革開放40多年來的持續發展,使得我國已經擁有了世界上最為龐大的製造業,和一億七千萬的從業者,按照5%的高級技術工人的比例計算,中國的高級技術工人的數量達到了850萬人,世界第一。

除此之外,我國持續性的大學擴招也為我國培養了一支數量龐大的後備生產人才隊伍,根據國家統計局和教育部高教司的數據,從1998年到2017年,我國累計培養本科以上層次人才超過4000萬,累計培養職業技術人才也超過4000萬。

汽車生產製造能力一定程度上代表了國家的戰爭潛力

根據《中國國防報》報導,我國在應對未來可能的局部地區衝突的準備中,已經實施了關鍵技術、關鍵專業人員、備用生產線、科研轉化能力等方面的儲備。如果在充分動員的情況下,逾千萬的中高級技工和被動員到生產一線的年輕人才組成的隊伍同我國儲備技術、儲備生產線的結合,將進一步解放我國製造業的產能。

需要強調的是,融入大量年輕力量的生產體系將變得極具活力。屆時,中國的製造業不僅僅是產業能力上的強大,而且還具備極強的學習能力和成長性,這樣的工業體系作為後盾所武裝起來的千軍萬馬將所向披靡。

製造業人才儲備方面,我國有著絕對優勢

未來戰場上可能會出現這樣一幕:動員起來的我國預備役人員完成了對於倉庫中二線儲備裝備的接收和換裝開赴一線後,後續動員起來的武裝力量卻沒有去倉庫,而是去往了工廠——在那裡流水線上剛剛下線的嶄新主戰裝備正等待著他們。

短時間內再造一支與常備軍裝備等齊甚至是更好的後備武裝力量的能力,山那邊海那邊的他們,是否也是時候打消所有不切實際的幻想了?

生產車間的中國主戰坦克

大炮一響,黃金萬兩,中國的戰爭財力動員能力

軍事力量的動員和工業能力的動員,支持這一切的是中國的戰爭財力動員。大炮一響,黃金萬兩,中國的戰爭財力動員能力,同樣也值得關注。在21世紀的今天,軍隊有機構成提高,武器裝備性能躍升,現代戰爭的單位時間資源消耗量也在不斷提升,戰爭的費用也隨之升高。

在滿足需求的前提下,戰爭爆發必然會催生出新的裝備需求,高技術武器裝備的研發特點是難度大、風險大、投資多,以戰機生產為例,戰機的技術性能提升1倍,研發費用就要提升5倍。

F-35計劃中燒掉的美金已經是天文數字

在必要時刻,我國可以通過發行國內公債和動用國家外匯儲備的方式來實現財力動員。我國政府在民間的信譽條件總體十分良好,可以通過發行公債來迅速籌措戰爭經費。

早在70多年前,在 「小車推出來」的那場江淮地區決戰勝利的背後,也有大量國家債務作為支持。對於我國而言,龐大的國內市場所賦予的,不單單是強大的內生性發展動力,還能夠使得我國在不依賴國外公債的前提下,通過國內公債即完成足夠的財力動員。

驅動戰車前進的,是真金白銀

除此之外,動用外匯儲備也是財力動員的關鍵一步。在必要時刻,外匯作為「硬通貨」可以幫助我國解決部分急需物資裝備的需求。

在上世紀爆發的馬島海戰中,阿根廷最初佔據了戰場上的主動權,其最終失利的原因之一就是戰前因沒有充足的外匯資金而無法儲備足夠的、需要從法國進口的飛魚飛彈,最終使得阿根廷軍隊失去同英國遠徵艦隊爭奪制空制海權的能力。

而當前我國的外匯儲備規模已經居於世界前三,巨額的外匯儲備金是我國戰爭財力動員的一大保障。除此之外,民眾的積極捐贈可能會成為另一大財力動員途徑。在1950年的我國立國之戰中,僅僅是全國人民捐贈的資金,就已經足夠購買3700架的噴氣式戰鬥機。

中國已經擁有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製造業

根據專家測算,在綜合我國經濟實力、年均經濟增長速度和經濟增大可動員程度等複雜參數的基礎上,計算得到的我國最大財力動員額度可以佔到當年GDP的17%左右,按照2019年我國GDP統計數字,這意味著我國最大可動員財力約為2.4萬億美元。

中國擁有人類歷史上最大規模、最具學習能力的工業體系和最具效率的組織動員能力,這樣一個節節上升的國家,在戰爭的刺激下會爆發出怎樣的能量,恐怕將超乎所有人的預料。也正是如此,域外大國在內的宵小要認清現實,勿玩火自焚。

相關焦點

  • 張瓊 申福建 ‖ 眾志成城 保家衛國——內江人民支持抗美援朝戰爭...
    張 瓊 申福建1950年6月25日,朝鮮內戰爆發。儘管新中國歷經百餘年動蕩不安,一窮二白,幾十年的戰爭創傷還未平復,但是,根據朝鮮民主主義人民共和國政府的請求,中共中央通過反覆權衡,作出「抗美援朝 保家衛國」的戰略抉擇。10月8日,毛澤東發布主席令,組建中國人民志願軍,任命彭德懷為司令員兼政治委員。18日晚,毛澤東向志願軍下達入朝作戰命令。19日黃昏,中國人民志願軍跨過鴨綠江,赴朝作戰。
  • 中國的動員能力究竟有多可怕?-人民智作-社會創作力量服務平臺
    從新春佳節疫情爆發之後瞬時而動的全國動員,到今天除湖北省外其他省份無本土新增確診(即是國內同胞新增確診數為0),只有中國人民才知道,我們經歷了怎樣的全國性疫情防控運動。 14億人民,9000萬黨員,近9000個街道和近70萬個居(村)委會共同參與到了這場防疫阻擊戰中,醫療救援、物資供應(捐贈)與運輸、醫院建設、生活保障、發熱統計與檢測……全部安排的明明白白,這場戰爭裡,沒有看客,每個人身體力行地貢獻著自己的力量。
  • 《抗美援朝保家衛國》引專家熱議
    有朋友告訴我,每天只播一集,看了不過癮,他們希望每天至少能播兩集最好。70周年,中央電視臺二十集文獻紀錄片《抗美援朝保家衛國》深刻揭示了站起來的中國人民不畏強敵,不懼霸凌,不怕犧牲和熱愛和平的民族精神和民族稟賦;深刻揭示了中國人民和志願軍將士在中國共產黨的堅強領導下,上下一心、同仇敵愾、共赴國難、抵禦外侮的中國氣概和民族血性;深刻警示我們,天下雖安、忘戰必危,要牢記今天的和平幸福生活是無數英雄的鮮血和烈士生命換來的;深刻揭示了安不忘危,存不忘亡,樂不忘憂,能戰善戰、方能止戰的大國生存哲理
  • 「抗美援朝戰爭是個大學校」——抗美援朝戰爭勝利帶給我們的啟示
    新華社發這種全民族應戰的大無畏精神狀態可以概括為三句話:承受壓力,應對挑戰;藐視困難,勇往直前;團結一心,敢於勝利。總之,就是有那麼一股不怕壓、不信邪的勁兒。這是抗美援朝留給我們的最大精神遺產。眾所周知,韓戰爆發時的中國,無論國力還是軍力,都無法同美國相比。
  • 假如爆發戰爭,14億中國人各捐100元能打幾天?答案令人意外
    中國在近代史上曾經遭受過很多屈辱,數次受到其他大國的侵略。當時的中國軍隊雖然裝備和後勤都遠遠落後於列強,但始終都沒有放棄過抵抗,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之後,我國終於避免了亡國滅種的危機,建立了新中國。新中國成立後,我國並沒有一直處於和平狀態,還是經歷了很多保家衛國的戰爭,比如抗美援朝戰爭,對越自衛反擊戰等等。
  • 從抗美援朝戰爭中汲取敢打必勝的精氣神
    抗美援朝戰爭的偉大勝利,震驚了世界,立起了新中國的國威軍威,徹底終結了近代以來中華民族落後挨打的屈辱形象。中國人民志願軍的浴血奮戰及其偉大精神,為我們留下了永恆財富。偉大抗美援朝精神跨越時空、歷久彌新,大力弘揚抗美援朝精神,對於激勵和動員全黨全軍全國各族人民在新時代新徵程上披荊斬棘、奮勇前進,具有重大意義。  傳承人民志願軍的精神偉力  一支沒有精神的軍隊,不可能贏得勝利。軍隊的「精氣神」中,「精」為首要,表現為軍隊內在、向上、不屈的精神力量。
  • 2021年美伊戰爭若爆發!有哪些國家會參戰?專家:至少有六個國家
    可是伊朗是中東地區老牌的軍事強國,有著強大的軍事力量。更何況國內還盛產石油,可以利用石油出口的方式來賺錢,通過這樣的方式才讓伊朗緩了一口氣。可是,美國根本就不願意放過伊朗,總是想著各種法子去打擊。美軍此前對伊朗名將蘇萊曼尼進行了暗殺,這讓伊朗全國上下都非常震驚,揚言要找美軍進行報復。只是這件事情被壓了下來,伊朗當局也沒有真正地去拿出報復的措施。
  • 韓戰:敵方除了韓國還有16國參戰,他們為何參戰?
    韓戰進入白熱化階段,參戰雙方其實從參與國家數來看是不對等的,其中中朝聯軍為一方,另外一方是以美國為首的16國聯軍,稱為「聯合國軍」。有人以為朝鮮戰場上只有中國、朝鮮和美國、韓國的戰鬥,其實不然,還有由15個國家的「聯合國軍」。
  • 抗美援朝時,還有一國秘密參戰,幫中國打贏了「決勝」美軍的一戰
    1950年,朝鮮人民軍南進作戰,韓戰爆發,面對朝鮮軍隊,南韓節節敗退,美國為了維護在亞洲的戰略地位,趁蘇聯不在聯合國時期,結盟15個國家組成了一支聯合國軍,面對美國的侵略行為,中國人民志願軍也趕赴朝鮮戰場。
  • 太平洋戰爭爆發後,幾十萬日裔美國人何去何從
    雖然羅斯福在二戰剛開始時就意識到德國、日本的野心很大,美國難以置身事外,不過大部分美國人一直覺得戰爭離自己很遠,所以美國的戰備情況並不理想。戰爭突然爆發以後,美國上下也是忙得雞飛狗跳。應該說日本偷襲珍珠港對美國人的刺激挺大,所以戰爭動員進行得很順利。唯一的問題是美國也爆發了反日浪潮,在美國的日裔頓時成了過街老鼠。
  • 韓戰與史達林:韓戰爆發時,史達林都在幹了些什麼?
    儘管兩國已經被迫分開,可還是有一些人希望統一朝鮮半島。比如朝鮮的高層領導,他們單方面認為,自己這邊才是朝鮮半島的主人。早在韓戰沒有爆發之前,朝鮮方面就多次聯繫蘇聯,希望蘇聯派遣部隊南下,幫助他們統一朝鮮半島。那時候,蘇聯還沒有完全恢復二戰時期遺留的創傷,不太適合進行新的戰爭,身為最高領導的史達林,其實並不願意發動大規模戰爭,所以多次拒絕朝鮮高層的請求,甚至還呵斥了駐紮在朝鮮境內的蘇聯軍事顧問。
  • 努力提高科技動員質效
    圍繞奪取信息優勢的信息科技,如網際網路技術、信息獲取技術、信息分析和處理技術、信息對抗技術等現代科學技術,在戰場上的作用日益凸顯,信息科技動員能力強弱將直接關係到戰爭勝負。從近幾場局部戰爭來看,信息資源已成為軍隊作戰的核心需求,也是戰爭動員的重要對象。伊拉克戰爭中,美軍緊急與600多家高科技公司籤訂總額為250多億美元的合同,為控制戰場制信息權提供了有力的人力和技術支撐。
  • 中國出兵入朝參戰,老大哥蘇聯和東歐八國,為何沒有出兵?
    最終在1950年6月,爆發了韓戰。戰爭爆發的初期,朝鮮的軍隊一路勢如破竹,先後佔領了漢城、大田等大片地區,韓國的軍隊兵敗如山倒,全面向南潰退。即便是麥克阿瑟命令美國第8集團軍參戰,也沒有多少起色,在戰局最精彩的時候,朝鮮人民軍已經佔領了朝鮮半島上92%的土地和90%以上的人口。
  • 韓戰,中國軍隊為何叫志願軍?全世界都懂這個名字下的深意
    第一次戰役結束後,鑑於中國出兵已為敵方宣布,為便於公開動員人民,經毛澤東主席仔細安排,"11月7日的新華社首次報導『中國人民抗美援朝保家衛國志願部隊』參戰」。只要中國政府沒有正式宣布參戰,那麼在國際法理上就能處於相對有利的地位,不會被輕易指責幹涉他國內政或是侵略行為。而美國等參加聯合國軍的各國,也只能睜一隻眼、閉一隻眼。挑的太明確了,可以指責中國幹涉他國內政或侵略,固然會有利於贏得國際同情和戰爭的正義感,但是也會引起美國國內民眾的擔憂和盟國的憂慮,得不償失。
  • 法國專家:中國崛起不可怕,可怕的是中國隨時能動員14億人
    大家應該都聽過韓信點兵多多益善這個歇後語吧,韓信的能力被誇耀,很大的一個原因,就是因為韓信能帶很多的兵,這可不是說人多就是好事,因為如果指揮不當,人多也不會變成一個弊端,而且人多的時候,其實更加容易出亂子。
  • 蘇聯瞞著中國讓朝鮮開戰,軍委成員多數反對,毛澤東為何執意出兵
    在二戰中,美國不僅沒有受到太大的損失,還大發戰爭財,組建起了強大的軍隊,美軍已經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軍工體系,中國則是在長期的戰亂中剛剛建立起來的國家,底子一窮二白。派遣軍隊入朝作戰的話,在當時大多數人看來幾乎是沒有什麼勝算的,可中國還是堅決派兵了。毛主席面對複雜的局勢,毅然克服了重重壓力,動員志願軍入朝作戰。
  • 為何美國人選擇遺忘韓戰?現在若發生衝突,會有怎樣的結果?
    今年是抗美援朝70周年,國家對曾經參與戰爭的人,陸續授予了紀念獎章,弘揚他們的英雄事跡。不僅如此,國家還陸續推出了一些關於韓戰的影視作品,讓更多的人知道當年那場戰爭,了解英雄們的付出和貢獻。對中國來說,抗美援朝是一個不容遺忘的重要時刻。
  • 假如南海爆發衝突,菲律賓表示必然參戰,中國需要做什麼準備?
    南海局勢風雲詭譎,緊張局勢下一些不安分的國家開始冒頭,中國需要做什麼準備? 據俄媒《今日俄羅斯》網站11月25日的報導,菲律賓國防部長警告說:中國南海爆發衝突的風險越來越大,並表示:如果南海爆發衝突,無論民眾喜不喜歡,菲律賓都將參戰。
  • 西方想不通,為何只有中國能動員14億人呢?原因只有四個字
    從政府的角度來說,就是政府對於百姓和全國的動員能力。而這都是西方和世界其他國家比較缺乏的。所以西方至今都想不通,為何只有我國能動員14億人呢?原因只有四個字。這次疫情,整個中國讓世界目瞪口呆,以及非常佩服的就是我國的動員能力。在疫情爆發後,我國政府為了快速戰勝疫情,幾乎是一聲令下,要求百姓居家隔離。
  • 韓戰,史達林本不情願,為何最後又支持?
    1950年韓戰爆發,以美國為首的「聯合國軍」全面武裝,對朝鮮展開迅猛的攻擊,曾一度攻打到鴨綠江邊,為了保家衛國,中國志願軍出動趕赴朝鮮與「聯合國軍」開展殊死搏鬥,韓戰,史達林本不情願,為何最後又強烈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