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再生能源利用方面 哪些國家最有潛力?

2021-01-10 國際能源網

哪些國家已經準備好了能源轉型?

或者可以這樣說,在可再生能源的利用上,哪些國家最有潛力?

近日,國外調研機構給出了一份能源轉型指數指引,意料之外亦情理之中的是,大部分歐洲國家都已做好了能源轉型的準備,奈及利亞、委內瑞拉等嚴重依賴化石燃料的國家則面臨著巨大的能源轉型障礙;令人倍感意外的是,像澳大利亞、加拿大等這樣的發達國家,能源轉型指數排名卻相對落後,到底是什麼原因呢?

3月25日,世界經濟論壇上發布的一份「促進有效能源轉型(Fostering Effective Energy Transition)」報告指出,通過對全世界115個國家的能源結構的比較和對其能源轉型情況的分析,得出了一個能源轉型指數(ETI),旨在判斷從宏觀環境準備上過渡到安全、可持續和包容性的未來能源系統的難度。

報告認為,全球範圍內的能源轉型開始放緩,相比過去五年增幅下降;報告作者對於這一現象做出了解釋,他認為,在「巴黎協定」達成政治承諾的三年後,這種缺乏進展的現象背後反映的是各國正在進行的努力以及能源轉型的挑戰。

領導能源轉型的國家是瑞典、瑞士和挪威,它們在歐洲排名中名列前茅。報告指出,排名靠前的國家一般都具有技術進步和有效政策制定和實施相結合的特徵。

排名底部的國家往往缺乏有效的監管框架,且遭受政治不穩定的困擾。報告指出,持續的地緣政治衝突或嚴重依賴於遺留的化石燃料發電基礎設施是非洲等地區能源轉型的巨大障礙。例如化石燃料出口國奈及利亞,莫三比克和委內瑞拉等國家以及過度依賴高耗煤量的國家,如南非和蒙古等。

加拿大,澳大利亞和朝鮮等先進經濟體在環境可持續性方面得分較低的原因則在於政治原因。

尤其是澳大利亞,由於其現政府對遠離燃煤發電的抵制,使其與美國保持一致,成為兩個尋求前進的國家,使其能夠將煤炭作為主要來源能源。


相關焦點

  • 全球首個混合可再生能源平臺 可再生能源發電包括哪些?
    可再生能源發電成為了全球能源開發再利用的關鍵研究方向。據外媒報導,德國公司SINN Power開發出世界上第一個浮動混合可再生能源平臺,可同時利用波能、風能和太陽能生產電力,成為一個完整的海上離網能源解決方案。該平臺可為島嶼提供可再生能源,有助於部署海上風電場。
  • 菲律賓可再生能源潛力與政策--中華人民共和國駐菲律賓共和國大使...
    其中供熱方面可再生能源的貢獻度高達65%,因為多數農村家庭保留用植物殘渣作廚房燃料的習慣。供電方面,截止到2007年底,菲律賓共有發電裝機1593.7萬千瓦,火力發電仍是主流,地熱和水力等可再生能源的貢獻率約為三分之一,發展空間比較大。由於發電不足,菲律賓電價奇高,是亞洲電費最高的國家。摩根大通2009年研究報告顯示,菲律賓電價約合每度14美分,超過日本(11美分)。
  • 首部能源法徵求意見 可再生能源將在哪些方面獲得政策支持?
    徵求意見稿第一章總則第4條指出,國家調整和優化能源產業結構和消費結構,優先發展可再生能源,安全高效發展核電,提高非化石能源比重,推動化石能源的清潔高效利用和低碳化發展。第32條進一步表示,國家鼓勵高效清潔開發利用能源資源,支持優先開發可再生能源,合理開發化石能源資源,因地制宜發展分布式能源,推動非化石能源替代化石能源、低碳能源替代高碳能源,支持開發應用替代石油、天然氣的新型燃料和工業原料。
  • 可再生能源發展趨勢
    我國逐漸加強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開發利用,推動能源生產和消費革命,可再生能源的清潔能源替代作用逐漸顯現。以下對可再生能源發展趨勢分析。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達到7.28億千瓦,同比增長12%。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裝機規模及增速許多國家將可再生能源的發展作為能源戰略的重要組成部分,紛紛提出明確的發展目標,制定頒布了相關政策與法律法規,使可持續能源產業在近年來得到迅速發展,可再生能源產業,如光伏發電、風能、太陽能等技術的開發應用已成為各類能源中發展最為快速的熱點領域。現從三大方向來分析對可再生能源發展趨勢。
  • 可再生能源的利弊
    通過使用可再生能源來滿足我們當前和未來的能源需求,我們可以幫助減少氣候變化的影響。減少空氣汙染物還將對我們的健康產生一系列好處。2.我們可以依靠可再生能源煤炭,石油和天然氣等自然資源在滿足我們當前的能源需求方面發揮著關鍵作用。這些不可再生能源是一種有限的資源。表示他們有一天會用完。另一方面,可再生能源將永遠不會用完。
  • 中國發展林業生物質能源潛力大 三類資源可利用
    中國網8月18日訊 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2010年8月18日舉行新聞吹風會,請國家林業局有關負責人介紹我國退耕還林、植樹造林和林業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等方面情況,並答記者問。中國網進行網上直播。    據介紹,我國現有森林面積1.95億公頃,林業生物質總量超過180億噸,其中可作為生物質能源資源利用的有三類:一是木質燃料資源。薪炭林、灌木林和林業「三剩物」等總量約3億噸/年;二是木本油料資源。中國種子含油率超過40%以上的植物就有154種,麻瘋樹、油桐、黃連木、文冠果、油茶等樹種面積約420萬公頃,果實產量約559萬噸;三是木本澱粉類資源。
  • 【數據】不比不知道:可再生能源和不可再生能源的潛力到底多大?
    美國銀行美林最近發布「世界變革地圖」,其中的一幅圖比較各類可再生能源的潛力,並與不可再生能源做了比較。
  • 海洋可能是最終的可再生能源
    包括美國,中國,大多數歐盟國家和印度在內的由24名成員組成的OES認為,海洋能源由於其巨大的潛力,有潛力成為可再生能源的聖杯。國際可再生能源機構(IRENA)是一個促進各種形式的可再生能源的廣泛採用和可持續利用的組織,它認為海洋能比太陽能或風能發電的潛力更大。 根據IRENA的數據,世界上800,000公裡的海岸線中,有2%的波浪功率密度超過了每千瓦30千瓦(kW / m),根據估算,全球技術潛力約為500吉瓦電能(GWe)。
  • 解讀|財政部解讀可再生能源發電、新能源汽車等行業可獲哪些補貼?
    可再生能源發電補貼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助資金的定義是什麼,享受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助資金需要哪些條件?答:可再生能源電價附加補助資金是按照《可再生能源法》要求,通過從電價中徵收基金附加的形式籌集資金設立,支持電網企業收購光伏、風電、生物質等可再生能源發電量的政府性基金。
  • 海洋發電可能將是最終的可再生能源
    其他發展海洋發電技術的主要國家還有加拿大和英國,它們是世界上潮汐資源最豐富的國家。加拿大在大西洋沿岸有許多潮汐能計劃(主要是在新斯科舍省),許多公司也正在那裡測試各種原型;英國目前已有20多個項目在籌備中,其中一些還處於研發階段,但有許多項目正在進行大規模部署。此外,中國通過提供3倍於化石燃料價格的上網電價來鼓勵發展潮汐能。
  • 國家能源局就《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三五」
    近日,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負責同志接受中國電力報記者採訪,圍繞《意見》提出的「建立以規劃為依據的可再生能源電力建設管理機制、各地可再生能源建設規模的確定依據、對做好可再生能源電力項目建設與電網協調的要求等進行了解讀。問:為什麼要建立以規劃為依據的可再生能源電力建設管理機制?
  • 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戰略的若干問題
    主要匯報三方面的情況:一是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的一些基本情況,二是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的主要成就和存在的問題,三是我國可再生能源發展戰略和政策措施。包括風能、太陽能、生物質能、水能、地熱能、海洋能等在內的可再生能源,具有資源分布廣、利用潛力大、環境汙染小、可永續利用等特點,是有利於人與自然和諧發展的重要能源。
  • 淺析好處多的可再生能源——地熱能
    隨著石油、煤炭等傳統能源逐漸枯竭,地熱資源將成為未來能源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目前國際上已經有一百多個國家在開發利用地熱資源。
  • 杭州市人民政府關於印發杭州市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管理辦法(試行...
    (三)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規劃應當在對我市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現狀及開發利用潛力進行深入全面調研的基礎上,按照「因地制宜、統籌兼顧、強化創新、注重效益、突出重點、有序推進」的原則編制,重點做好:  1.科學合理地提出明確的發展目標;  2.因地制宜地確定本地區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的重點;  3.將重點項目和示範區建設作為促進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的主要抓手;  4.
  • 可再生能源參與市場化交易之路有多遠
    核心閱讀   一方面,涉及可再生能源消納和參與市場的政策種類較多,包括可再生能源補貼機制、可再生能源消納責任權重機制等,政策之間的協調有待進一步加強。另一方面,可再生能源波動性大、預測精度相對較低,參與市場交易存在一定風險,需要在市場規則設計中予以考慮,兼顧經濟性和系統安全。
  • 我國在"一帶一路"上充分發揮可再生能源優勢
    東協具備大規模發展可再生能源的潛力  東協國家不僅是世界上經濟發展最快的地區之一,也是能源需求最旺盛的地區之一。《東協國家可再生能源發展規劃及重點案例國研究》執行報告指出,東協十國能源需求在過去17年裡增長了73%,未來25年仍將保持年均2%以上的增長速度,高於1%的全球平均水平。
  • 海洋可再生能源的前景
    根據美國國家海洋和大氣管理局(NOAA)的報導,「2015年前7個月世界大陸和海洋的氣溫是有歷史記錄以來最高的,比20世紀的平均氣溫高0.85℃。」這個數據說明危機正在來臨。 很多政府部門正制訂使用可再生新能源的方案以緩解人為導致的氣候變化,解決未來可能面臨的化石燃料枯竭問題,保障國家能源安全。能源工程師是解決問題的關鍵。
  • 觀點丨可再生能源調峰需求給天然氣帶來機遇
    陳守海表示,可再生能源的調峰需求給天然氣發展帶來了機遇。  我國儲氣設施發展相對不足  中國電力報:天然氣產業的發展,要看基礎設施能否滿足需求。有資料顯示,美國天然氣管道長度是170萬千米,歐洲接近400萬千米,而中國只有12萬千米。您對中國天然氣基礎設施建設有什麼建議?
  • 走進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
    已是12月中旬,但這個海拔1600米的地方依然溫暖,遠處兩三千米高的山峰有點點積雪點綴。  「這車加速不錯,開著很有意思,噪音也很小,」戴著墨鏡開車的基思·威皮克介紹道。  這裡是位於科羅拉多州戈登小鎮的美國國家可再生能源實驗室,距該州首府丹佛約20分鐘車程,威皮克在這裡擔任燃料電池與氫技術項目經理。
  • 國家能源局:我國可再生能源開發利用規模居世界首位
    本文轉自【央視新聞客戶端】;國務院新聞辦公室於12月21日發布《新時代的中國能源發展》白皮書,並於當日15時舉行新聞發布會。國家能源局局長章建華介紹,當前,我國已建立完備的水電、核電、風電、太陽能發電等清潔能源裝備製造的產業鏈,水電、風電、太陽能發電累計裝機規模均位居世界首位,有力支撐了清潔能源開發利用。根據今天(21日)發布的《新時代的能源發展》白皮書數據,截至2019年底,我國可再生能源發電總裝機容量7.9億千瓦,約佔全球可再生能源發電總裝機的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