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秘」的銀葉桂是一種什麼樣的植物,它和桂皮有什麼關係呢?

2020-11-05 宇宙小百科

網絡上曾經有一部熱門懸疑小說《鬼吹燈》。第103章有一段場景描寫:「這附近的樹林主要樹種以毛葉坡壘居多,其次是香果樹和大杜鵑,也有少量銀葉桂。」雖然小說沒有明確的地域指向,從描述中我們可以清楚地得到一些信息:地點應該在中國西南部。還有就是,森林中有一種有著一種非常珍貴的樹,名叫銀葉桂。

那麼,這種稀有的銀葉桂是什麼植物?讓我們來了解一下。

名桂實為樟

銀葉桂,顧名思義,很容易認為這是一種桂樹。至於桂樹,我們都很熟悉。根據花色和花期的不同,一般分為金桂、銀桂、丹桂和四季桂等。

事實上,銀葉桂是樟科樟屬常綠喬木,高16-18米,所有品種均為木樨科常綠灌木或小喬木。因此,從植物類型和外觀上很容易區分銀葉桂和桂樹。

由於它是樟科樟屬植物,所以它應該是我國傳統樹種樟樹的近親。熟悉香樟的人不難發現,銀葉桂的形態特徵在許多方面與香樟非常相似

先看枝條:都是圓柱形和棕色,區別在於肉桂的小枝最初是有角的和短柔毛的,後來才變成無毛的。

看看葉子的形態:它們都是革質的,橢圓形的,互生的。當然,銀葉桂偶爾也有幾乎相反的披針形葉片,而樟樹幾乎沒有,它們之間最大的區別是葉色。香樟葉前部為綠色,背面為黃綠或灰綠色,銀葉桂葉背面密被銀色絲狀毛,呈銀白色。此外,人們只能從上到下看到白色的葉子。

可見花果特徵:二者均為腋生圓錐花序,顏色為黃白色或灰白色,花期4-5月相同;果實均為卵圓形,花序梗細長,杯狀或半球形,果期8-10月。

與樟樹一樣,銀葉桂除了在外觀和形態上有許多相似之處外,還有樟科樟屬植物最大的特點之一,就是腺體發達,枝葉有濃烈的特殊香氣。木樨科木樨屬的桂樹雖然也是一種芳香樹,但其香氣主要集中在花上,枝葉沒有芳香氣味。

因此,從分類學的角度來看,銀葉桂應是樟樹,而不是桂樹。事實上,它在《中國樹木志略》中被稱為「銀葉樟」。這樣的名字確實更生動準確。

調味又療疾

銀葉桂是我國珍稀藥用樹種。據《中華本草》記載,其性辛、甘、溫,銀葉桂的種子也是一味良藥。

銀葉桂除了具有特殊的藥用價值外,也是一種理想的用材樹種。由於其枝幹富含芳香油,不僅木材質量好,而且具有抗蟲的特殊功效,因此特別適合製作高檔家具和櫥櫃。此外,銀葉桂的種子可以榨油,樹皮也可以榨油,因此,它是一種稀有的油料植物。

其實,銀葉桂最實用的價值就在於它的香味。由於銀葉桂的枝葉、樹幹和根中含有可提取的芳香油,銀葉桂是一種非常優質的香料植物,其嫩枝樹皮通常用來做調味品。

說到香料,人們自然會想到茴香和肉桂。的確,這是我們生活中最常用的兩種調味品,其中桂皮和銀葉桂有著密切的聯繫。

桂皮學名柴桂、又名肉桂、香桂,桂皮是人類最早使用的食用香料或烹飪調味品之一。早在公元前2800年,就有人提到過桂皮。在秦朝以前,肉桂在中國已經和姜一樣有名了。古人常用它來調味燉肉。肉桂也是五香粉的重要成分之一。在古代西方,肉桂也被用作香料。肉桂在聖經和古埃及文獻中都有被提到過。

實際上,肉桂的原生植物種類比較複雜,有10多種;在中國西南地區,如四川、雲南,肉桂的原生植物就是銀葉桂。因此,在《中國高等植物圖集》中,肉桂又被稱為「川桂皮」。在四川佤族山區,人們簡單地稱之為「桂皮樹」。

「樹中大熊貓」

多年前,四川省成都動物園發生了一件神奇的事情:26歲的大熊貓「英英」在武漢去世。「英英」是中國最後一隻獲準演出的大熊貓,曾被稱為「世界上最後一隻功夫熊貓」。「英英」死後被運回成都動物園,葬在棕櫚林中。沒過多久,就在「英英」「長眠」的地方,長出了一株銀葉桂。從那時起,遊客們會時不時的到這棵樹前來看望「英英」。

也許,這種神奇的現象只是巧合,但在黑暗中,似乎唯一能取代這隻珍貴大熊貓的植物就是銀葉桂了。

銀葉桂是我國特有的樹種,與西南地區常綠落葉混交林共生。常與青岡、白樺、槭樹組成混合樹林。銀葉桂是一種喜溼性耐陰樹種,喜歡溫暖、潮溼、多雨、多雲、少日照。適宜土壤選擇pH值為4~5.5的山地黃壤或黃棕壤。因此,主要生長在山谷、山坡或溝壑邊,其自然分布範圍非常狹窄。僅見於滇東北、川西,主要分布於川西宜賓、沐川、樂山、峨邊、峨眉、滎經、天全、冠縣、平武、青川、昭通大觀、宜良等地

銀葉桂不僅分布範圍狹窄,而且資源極為稀少。此外,它被過度剝皮和大量砍伐,導致這一珍貴的樹木資源遭到嚴重破壞。分布範圍越來越小,僅存的母樹非常稀少。由於天然植被遭到破壞,森林環境惡化,結果稀少,更新困難,有被其他闊葉樹替代的危險。

目前,銀葉桂已被列為國家三級保護植物。西南地區林業部門也在積極採取有效措施,保護和擴大其種群數量。

相關焦點

  • 桂冠上是什麼桂?你吃的桂又是什麼桂?
    叫「桂」的很多植物都產於中國。文字記載最早出現在《山海經》中,「招搖之山多桂」「皋塗之山多桂木」。 關於「桂」,我心中一直有很多疑問:桂圓真好吃啊,可是學校和公園的桂花樹上結出來的卻是紫黑色的小漿果,長的和味道都太不像桂圓了!做紅燒肉少不了放桂皮,那桂皮就是桂花樹的皮嗎?
  • 肉桂和桂皮到底啥關係?吃貨們看完都樂了…
    圖片來自hindustantimes.com想到很多朋友可能到現在也沒搞清楚這幾種香料的區別和用法,所以今天呢,花吃姐姐就邀請了植物達人芍藥姑娘,來給大家說說幾種讓人傻傻分不清楚的「桂」字輩香料 桂皮和桂花的關係清白,兩句話就說得明明白白,下面我們主要來講講桂皮和肉桂。 單看外形:桂皮皮糙肉厚,顏色深,肉桂是黃棕色,皮薄而酥。
  • 【香料知識】「桂皮」大有文章,真的是你以為的桂皮嗎?
    桂皮是十三香中重要的香辛料之一,在烹飪、滷水中都是非常重要的一款香辛料,但是桂皮分很多種,市場上的叫法也都不同,像煙桂、肉桂、油桂、桂枝、桂皮等。那麼它們是不同的種類還是一種香料不同的叫法呢?我們根據實際烹飪應用該選哪一種最合適呢?今天就為大家詳細的介紹。桂皮為樟科植物天竺桂、陰香、細葉香桂或川桂等的樹皮。
  • 肉桂和桂皮一樣嗎?
    根據我了解的情況,肉桂是指一種植物的樹皮,而桂皮是指樟屬多種植物的樹皮。一,肉桂肉桂這個名稱來源於《唐本草》,別名在《南方草本狀》中記載為桂;在廣東叫玉桂、肉桂、桂枝、桂皮等等;它的一種樟科樟屬肉桂組中等大喬木,葉子互生或接近對生,離基三出脈明顯;花白色。
  • 香料 春寒桂皮香
    而在凡間,桂樹常年藏匿於深山老林,承載古人「食桂成仙」的神秘傳說。5000年前,神農氏建立香料市場,他的長壽被認為是食物中使用大量香料,自此桂樹之皮便與中華文化結下不解之緣,成為我國最早的食用調料之一,這在《神農本草經》有記載。秦漢魏晉時期,道士們在自然界中搜羅「長生藥」,桂皮更被視為與靈芝、茯苓、菖蒲等同等地位的延年藥材。
  • 肉桂和桂皮的區別在哪?肉桂的功效和作用有哪些?
    肉桂也叫牡桂、紫桂、大桂等,其原產於斯裡蘭卡和印度南部一帶,是人類早發現並應用的香料之一。肉桂含有特殊芳香氣味,且可幫助身體補充營養,在市場上深受廣大消費者歡迎。那麼肉桂和桂皮的區別在哪?肉桂的功效和作用有哪些?一起來了解下吧。
  • 桂皮和這些香料搭配使用,會有出其不意的效果,詳解桂皮搭配規律
    大多數情況下帶有濃烈香氣的香料與同樣帶有濃烈香氣的香料搭配時,通常是選擇其中一種作為主香,通過調節香料的用量。牛肉類食材搭配方法:桂皮,桂籽,草果,草寇,小茴羊肉類食材搭配方法:桂皮,小茴,白寇,花椒香料搭配解析:很多人都知道滷製牛肉一般都放定香,但是定香和桂皮卻並非最好的搭配,咱們講的是食材,桂皮,先結合,然後在輔助以什麼香料搭配
  • 《調料桂皮》一枝花-協助拍攝
    桂皮又稱肉桂、官桂或香桂,為樟科植物天竺桂、陰香、細葉香桂、肉桂或川桂等樹皮的通稱。本品為常用中藥,又為食品香料或烹飪調料。商品桂皮的原植物比較複雜,約有十餘種,均為樟科樟屬植物。各地常用的有8種,其中主要有桂樹、鈍葉桂、陰香及華南桂等其他種類多為地區用藥。各品種在西方古代被用作香料。中餐裡用它給燉肉調味,是五香粉的成份之一。
  • 肉桂與桂皮,您分的清嗎?
    作者:上海市中醫醫院藥學部副主任藥師 朱海青作為一種常用的中藥材和香料,肉桂與桂皮是同一樣東西嗎?大家有沒有遇到過去市場買肉桂時,店家指著標著「桂皮」的香料說這就是啊。在這裡要告訴大家的是肉桂和桂皮不是一個東西,雖然二者來源於同一科屬植物,但肉桂只能是樟科植物肉桂的乾燥樹皮,而能做桂皮的樹就多了,如:樟科植物的天竺桂、陰香、川桂等,而市場上肉桂的價格遠高於桂皮。
  • 常用香料大全——桂皮(肉桂、官桂、香桂)
    桂皮,又稱肉桂、官桂或香桂,是最早被人類使用的香料之一。在公元前2800年的史料記載中就曾提到桂皮;在西方的《聖經》和古埃及文獻中也曾提及肉桂的名稱。秦代以前,桂皮在我國就已作為肉類的調味品與生薑齊名。
  • 香料包的秘密,如何挑選上成的桂皮,來我教你
    肉桂又稱中國肉桂、玉桂、牡桂、菌桂,樟科植物天竺桂。各地常用的有8種,其中主要有桂樹、鈍葉桂、陰香及華南桂等其他種類多為地區用藥。中餐裡用它給燉肉調味,桂皮又是五香粉的成分之一,為常用中藥,又為食品香料或烹飪調料。桂皮各個地方叫法均有不同,肉桂、官桂或香桂都是它的名稱,為樟科植物天竺桂、陰香、細葉香桂、肉桂或川桂等樹皮的通稱。說的簡單易懂些,就是桂樹的樹皮。
  • 肉桂和桂皮有什麼區別?這兩者是同一樣東西嗎?很多人都會弄錯
    肉桂和桂皮有什麼不同?肉桂和桂皮是一種東西嗎?經常會有人有這樣的疑問,而且不在少數。這兩者之間雖然看著很相似、味道也相似,但是區別還是挺大的。肉桂和桂皮從何而來:肉桂是樟科植物肉桂的乾燥樹皮,一般都是在秋季剝取,在我國的雲南、廣西、廣東、福建等地都有,外表灰棕色,裡面紅棕色,油性比較大,用指甲劃一下就會出現油痕,肉質比較厚,呈現捲筒狀。
  • 《棕色的桂皮調料》矮腳虎-協助拍攝
    桂皮又稱肉桂、官桂或香桂,為樟科植物天竺桂、陰香、細葉香桂、肉桂或川桂等樹皮的通稱。本品為常用中藥,又為食品香料或烹飪調料。商品桂皮的原植物比較複雜,約有十餘種,均為樟科樟屬植物。各地常用的有8種,其中主要有桂樹、鈍葉桂、陰香及華南桂等其他種類多為地區用藥。各品種在西方古代被用作香料。中餐裡用它給燉肉調味,是五香粉的成份之一。
  • 家家都在用桂皮,關於桂皮,你知道多少?
    以前讀蘇東坡的《赤壁賦》,裡面一句「桂棹兮蘭槳,擊空明兮溯流光」,讓我對桂樹有了無窮的美好想像。又因為喜歡做菜,時常用到桂皮。但很難把那黑黑薄薄的一片和古人筆下的香木桂聯繫起來。經由她我才知道什麼是真正的桂皮。桂皮,又稱香桂, 是最早被人類使用的香料之一。早在先秦時期,桂皮在中國就已作為肉類的調味品與生薑齊名。在西方的《聖經》和古埃及文獻中也曾提及它的名稱。西方人主要用桂皮粉來烤制麵包點心和醃製食品。桂皮既可用作芳香調味品,還可提取食品工業的重要香料桂皮油,甚至還能入藥。
  • 桂皮和肉桂分不清?其實不是一回事,搞混了就鬧笑話了
    我們平時做飯的時候,有時候就要用到一些香料,這些香料裡面,有很多都是我們不太熟悉的。因此大家看著這些香料,也會感覺有一些奇怪,尤其是那些奇形怪狀的香料。我們都不知道這些香料是怎麼生產出來的,只知道是各種各樣的植物,有時候連名字都叫不對。
  • 新知丨在陸地也能生根發芽的海飄植物——長柄銀葉樹
    植物媽媽為了孩子們的旅行實在是費盡心思、各顯神通,其中,「海漂」就是它們智慧方式的一種體現。海漂植物是指濱海植物中,能通過海水漂流進行繁殖的植物類群,其繁殖體能漂浮於海水之上,且不受海水長時間浸泡的影響,待擱淺於陸地後,在適宜的環境下能夠生長發育,從而實現傳宗接代。
  • 桂皮的功效與作用
    【中藥名】桂皮【別名】山肉桂、土肉桂、土桂、山玉桂、山桂皮。【藥用部位】樟科植物川桂、天竺桂.及陰香.的樹皮。【植物形態】川桂:喬木,高25米,胸徑30釐米。【藥材性狀】天竺桂皮:樹皮為筒狀或不整齊的塊片,大小不等,一般長30~60釐米,厚2~4毫米。外皮灰褐色,密生不明顯的小皮孔或有灰白色花斑;內表面紅棕色或灰紅色,光滑,有不明顯的細縱紋,指甲刻劃顯油痕。質硬而脆,易折斷,斷面不整齊。氣清香而涼略似樟腦,味微甜辛。川桂皮:不規則塊片,厚1~3毫米。
  • 桂皮品種走勢簡析
    桂皮為樟科植物肉桂的乾燥幹皮和枝皮。藥食兼用的中藥材,具有補肝腎,通血脈,散寒止痛的功能。
  • 常用的4種「桂皮」,味道差別很大,合理搭配才能更香,別再用錯了
    小夥伴們可能有這樣的經歷:每次買到的桂皮都不一樣,要麼肉薄,要麼厚,要麼味道衝,要麼味道淡,有沒外皮的,也有有外皮的,並且價格也有差異,即使在同一商家買,商家也解釋不出個一二三來,甚至除了桂皮外,還有煙桂、肉桂等等,越說越糊塗,越說越亂,今天我就一併給大家解釋一下(不足之處,還希望經驗更豐富的小夥伴評論區留言指正)。
  • 原創——桂皮、桂圓、肉桂、桂枝、桂花,你能完整分清嗎?
    ,桂皮的皮比較薄、色澤比較深、卷花比較大,味道要淡一些,肉桂和桂皮相比較呢?桂枝的原樣和中藥切片2,用途不一樣,桂皮是一種帶有芳香氣味的食品滷料,很多滷菜都有它們的身影,少數出現在佐料和中藥裡面桂花,形態優美,有觀賞作用,濃鬱的沁人心脾的香氣,能陶冶情操,桂花還能入藥屬於芳香類,主治口臭、提神醒腦、止咳化痰等等。3,來源不一樣,桂皮、肉桂、桂枝雖然是都來源於樟科(植物學分類,是指類似於樟樹有氣味的一類樹木)植物樹木,但是三種樹木的形態和習性都是不一樣的,甚至產地和品種都有好多不同。桂圓來源於桂圓樹、桂花來源於桂花樹,跟前面三種樟科樹木更是差別很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