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於風格的擇時策略研究——如何把握市場風格?

2021-01-10 新財富網

發布時間:2020年5月21日

摘要:

為何需要關注市場風格,其一在於股市存在風格輪動現象,且風格切換時點較難精準把握,或對投資組合造成中長期的衝擊,只有把握好市場風格輪動,投資者才能創造更好的收益,或更有效的避免虧損;其二在於市場機構投資者風格多元,不同投資者的風格一定程度上可作為資產配置的參考。

我們採用Black與Litterman於1992年提出的Black-Litterman模型作為預測框架,該模型以市場均衡假設推出的資產收益率為出發點,結合投資者對不同投資品收益率的主動判斷,最終確定投資品的收益率和最佳的投資組合配置。相較於傳統CAPM模型框架下的配置方法,B-L模型解決了預期收益率難預測、最優組合配置對輸入非常敏感兩大問題,具備較強的實際業務意義,並且在配置結論上也比傳統CAPM模型有著更直觀的意義。

動態再平衡過程中需要關注的要點。七大因子需要關注:一是投資者風險容忍度,二是初始平衡配置比例,三是初始平衡配置組合下的先驗協方差矩陣,四是先驗分布下的不確定性係數(或顯著性水平),五是觀點矩陣,六是預期超額收益率向量,最後是觀點方差矩陣。在這七個因子中,最重要的是觀點矩陣、預期收益率向量和觀點方差矩陣。我們把市場對盈利的一致性預期變化作為觀點矩陣,將2018年12月作為基期,考察兩種策略在2019年全年的表現,結果顯示動態再平衡策略更優,體現為更大漲幅、更大夏普率以及更低波動率。

模型適用性強,並且可自定義:調倉頻率方面,可結合投資者自身考量進行更改與優化,如根據觀點更新的頻次來進行周、月、季、年度的倉位優化;觀點矩陣方面,投資者可根據自己信任的主體來設定個性化的觀點矩陣;預期與自信度層面,預期收益率可由投資者根據實際需求自行設定,也可採用分析師觀點;此外,投資組合的標的也可按投資者需求設定,B-L框架可應用到對大類資產、行業指數、個股等投資標的的配置上。

策略建議:根據2020年上市公司一季度財報與最新市場一致性盈利預期情況,在本文演示的2019年末的風格組合配置比例上,2020年二季度建議降低大盤成長、小盤價值的配置比例,轉而增配大盤價值。

正文:

早在20世紀70年代,風格投資(Style Investment)的概念就已被提出,彼時市場發現有些不同行業的股票具有相似的特徵和表現,若按照這類相似的特徵和表現對股票進行分類,那麼可以發現不同種類的股票會表現出不同且相對穩定的收益特徵。早期,市場將股票風格分類為成長、周期、穩定和能源四大類,後來則衍生出更多的類別,如按市值大小分類的大盤股、小盤股,按公司業績情況分類的成長股、價值股等。

此後指數公司、基金公司圍繞市場風格開發了一系列風格指數與相關基金。A股市場上也不乏此類風格指數,如深圳證券信息有限公司發布的巨潮風格系列指數,包含大盤成長、大盤價值、小盤成長、小盤價值等一系列風格指數,為市場提供了跟蹤股市風格變化的良好工具。

其一,股市存在風格輪動現象,且風格切換時點較難精準把握,或對投資組合造成中長期的衝擊。只有把握好市場風格輪動,投資者才能創造更好的收益,或更有效的避免虧損。我們以大盤價值、大盤成長、小盤價值、小盤成長四種風格來回溯過往5年股市風格表現情況,不難發現股市風格在不同時間段均有不同表現,如2015—2016年期間,小盤股整體表現強於大盤股,而2016年末開始出現風格分化,大盤股變得更強勢。

雖然市場有不少論據、分析等信息來判斷未來較長趨勢下的風格變化,但這也只是一種相對模糊的預判,較難精準把握。假設投資者在2016年三季度準備建倉,並預判後市小盤股將仍然維持強勢,那麼他/她將錯過從2016年末開始的大盤股行情,也將面臨為期3年(截止2019年)的小盤股熊市行情。可見市場風格的變化將對資產組合的影響不僅局限於短期,還有可能是中長期性的。

其二,市場機構投資者風格多元,不同投資者的風格一定程度上可作為資產配置的參考。我們在報告《配價值還是追熱門? ——基於A股市場的策略研究》中指出,A股境外投資者中,北上機構比較重視對價值股的配置(風格比重高達67%),而QFII則聚焦成長型標的;境內整體公募基金風格更偏向成長,價值佔比尚未過半,以五年維度來看,08年金融危機後A股市場上股票型基金的價值風格佔比也有所下降。

為嘗試把脈未來市場風格,進而對未來資產組合動態平衡提供更為具象化的參考,本文將基於經典配置模型,結合市場一致性預期,給予季度配置比例的動態再平衡建議,回檢策略歷史表現並與比較基準進行對比,最後得出實證結論與相關策略建議。

為解決風格輪動問題,我們可採用近代經典資產配置模型。對於配置模型而言,學術界與投資界中較為廣泛使用的有資本資產定價模型(Capital Asset Pricing Model,簡稱CAPM),Black-Litterman模型(以下簡稱B-L模型)等。而大量實踐證明,CAPM框架下的資產配置存在一系列實操問題,相較於傳統CAPM框架下的配置方法,B-L模型則解決了預期收益率難預測、最優組合配置對輸入非常敏感兩大問題,具備較強的實際業務意義,並且在配置結論上也比傳統CAPM有著更直觀的意義。

(一)邏輯框架:Black-Litterman模型

我們採用Black與Litterman於1992年提出的Black-Litterman模型作為預測框架,該模型以市場均衡假設推出的資產收益率為出發點,結合投資者對不同投資品收益率的主動判斷,最終確定投資品的收益率和最佳的投資組合配置。本質上講,B-L模型是貝葉斯框架下採用先驗(Prior)收益率和新信息得到後驗(Posterior)收益率,因此,它是一種對收益率的貝葉斯收縮(Bayesian Shrinkage)。

資料來源:A STEP-BY-STEP GUIDE TO THE BLACK-LITTERMAN MODEL (2005)、招商銀行研究院

簡單來說,B-L模型需要七大因子。一是投資者風險容忍度(Risk tolerance),二是初始平衡配置比例,三是初始平衡配置組合下的先驗協方差矩陣,四是先驗分布下的不確定性係數(或顯著性水平),五是(市場/分析師/投資者)觀點(views)矩陣,六是(市場/分析師/投資者)預期超額收益率向量,最後是觀點方差矩陣。

在這七個因子中,最重要的是觀點矩陣、預期收益率向量和觀點方差矩陣。舉例來說,假設有兩隻股票A和B,通過分析我們認為A比B的期望收益率要低10%,但我們對這個結論並不是100%確信,假設方差為4%,那麼用B-L模型語言來表達上述分析觀點,觀點矩陣為[-1,1],預期收益率為0.1,方差為0.04。利用以上新信息,結合初始平衡配置下的配置比例、先驗協方差矩陣、顯著性水平等歷史參數,可求得觀點更新後的後驗配置比例。

在運用模型之前,我們需要高度重視模型本身存在的風險。B-L模型下的後驗收益率分布極大程度取決於觀點矩陣、預期收益率和投資者的自信程度,因此當市場/分析師/投資者的觀點與後市發生很大偏差,或自信程度不足時,模型的結論也將變的扭曲。

為儘可能排除分析師、投資者個體觀點偏差影響,本文將採用市場一致性預期對A股風格指數的配置比例進行動態再平衡調整,旨在通過B-L模型對風格指數進行擇時操作,戰勝風格平衡的比較基準。

我們把市場對盈利的一致性預期變化作為觀點矩陣。具體來說,每季度市場會基於上市公司業績實際情況對未來每股收益預期進行更新,統計對應風格指數中所有成分股的盈利預期後並匯總調整,即可得到對應風格指數盈利的整體一致性預期。根據歷史表現來看,盈利預期(後推3個月)與同期指數漲跌幅存在一定程度的相關性,這隱含的意義則是,當前風格指數的一致性盈利預期若較前值有所上調,那麼可增配對應風格;若較前值下調,則減持對應風格。

跟蹤上述基於一致性盈利預期的簡單動態擇時策略,並將其業績與比較基準對比,便可考察B-L模型框架下的風格擇時策略表現情況。由於此風格擇時策略是一種動態再平衡的過程,因此比較基準我們選取均衡策略,即從基期開始以25%的固定比例配置四種風格指數,中途不做任何變動。

本文中,我們預期動態再平衡策略將比均衡策略的年化收益率高10%,方差為4%,顯著性水平取10%,再根據市場一致性盈利預期變化,進行季度頻率上的觀點矩陣更新與倉位調整。

此外,在確定相關參數時需要注意一些事項:

如何確定先驗方差矩陣?根據四種風格指數的歷史漲跌幅,可計算出該四種指數的方差矩陣,進而作為本文對於2019年全年動態再平衡的先驗方差矩陣。

如何確定觀點矩陣?以2019年9月末為例,我們發現大盤成長的市場一致性盈利預期增速環比顯著上升2%,而同期小盤成長一致性盈利預期增速環比下降1%,大盤價值和小盤價值基本無太大變化。那麼由市場一致性盈利預期變化反饋出的信息是大盤成長可能表現更為強勢(因為盈利在大幅改善),因此2019年9月的觀點矩陣按大盤成長、大盤價值、小盤成長、小盤價值的順序可寫為[10,0,-10,0],其中,觀點的強勢程度(該矩陣中為10和-10)由投資者自行設定,激進投資者可將數值設置更高,謹慎投資者可將數值設置較低。

觀點與實際或歷史表現不相符時怎麼辦?B-L模型具有「自我調節」功能,該模型在輸出結果時會返回λ參數,該參數衡量的是分析師觀點對先驗分布的影響程度,若λ>0,說明是正向影響,若λ<0,反映的是反向影響。

將2018年12月作為基期,考察兩種策略在2019年全年的表現,結果顯示動態再平衡策略更優,體現為更大漲幅、更大夏普率以及更低波動率。

累計漲幅上看,動態再平衡策略2019年累計上漲36%,而均衡配置策略同期累計漲幅30%,超額收益為6%;夏普率上看,動態再平衡策略夏普率為6.18,均衡配置策略為4.84;波動率上看,動態再平衡策略年化波動率為5.57%,均衡配置策略為5.89%。

考察倉位變化情況,2019年動態再平衡策略共有三次調倉。首次為2019年1月建倉時,與均衡配置25%的配置比例相比,增配約20%的大盤成長,清倉小盤成長,並適度降低了大盤和小盤價值約5%的配置比例;第二次為2019年4月,小幅增加了小盤價值與大盤成長的倉位,而將大盤價值的倉位由21%降低至5%;第三次為2019年10月,大盤成長增配約12%,小盤價值倉位降低約5%,大盤價值小幅降低約1%。

從結果上看,雖然B-L動態再平衡策略在2019年全年表現戰勝均衡策略,但需要注意的是其並未達成預期的10%超額收益,造成此現象的原因主要是先驗分布的不確定性係數與投資者自信水平的選取。基於B-L模型框架,投資者可以根據自身考慮與需求進行自定義調整和優化,如:

動態再平衡頻率方面,調整頻率可結合投資者自身考量進行更改與優化,如根據觀點更新的頻次來進行周、月、季、年度的倉位優化;

觀點矩陣方面,本文動態調整策略採用市場一致性盈利預期變化作為觀點,其背後默認的是市場一致性預期與實際表現具有較顯著的正相關性,即市場一致性預期能較好的預測市場表現,同時一致性預期一定程度上也能熨平過於極端的市場觀點。此方面上,投資者可根據自己信任的主體(如分析師、同業等)來設定個性化的觀點矩陣;

預期與自信度層面,預期收益率可由投資者根據實際需求自行設定,但需要對自身預測能力有較強的理解,如預期收益率的設定是否合理、自身自信程度是否過高或過低。若採用分析師觀點,則需對其歷史預測勝率、自信度有較為準確的把握。

此外,投資組合的標的也可按投資者需求設定。本文以風格指數作為分析案例,該框架可應用到對大類資產、行業指數、個股等投資標的的配置上,如Black and Litterman (1992) 對德國、法國、日本等多個國家的貨幣、債券和權益資產進行動態再平衡;Idzorek (2005)對美國債券、美股風格組合(大盤成長、小盤成長、大盤價值、小盤價值)、高分紅股票、新興市場股票等多種標的進行B-L動態再平衡,調整後組合表現出更高的收益率與夏普率。

根據2020年上市公司一季度財報與最新市場一致性盈利預期情況,在本文演示的2019年末的風格組合配置比例上,2020年二季度建議降低大盤成長、小盤價值的配置比例,轉而增配大盤價值。

考察2020年以來的表現,B-L動態再平衡策略已創下自基期以來的歷史新高,截止5月20日累計漲幅達39%,而同期均衡策略仍在收復今年2月以來的失地,累計漲幅28%。不難看出,按照一定頻率對投資組合進行動態再平衡將有利於整體投資組合的表現,也有利於降低組合波動,更好的適應市場變化。

相關焦點

  • 中美基金投資風格穩定性比較 基金風格為何漂移?
    基於組合持倉的分析方法較為透明,主要通過分析組合中持有的股票或債券,來分析組合的整體投資風格,如投資大盤價值或小盤成長。目前美國市場基金全持倉數據是季度公開披露,而中國僅在半年報和年報中披露,因此,同一方法在不同市場的可靠性存在一定差異。晨星投資風格箱是市場較為主流的基於組合持倉的風格分析工具。晨星基金投資風格箱將影響基金業績表現的兩項因素劃分為基金持有股票的規模和風格。
  • 專題研究:簡析基金風格調整後收益的延續性
    在《把握風格輪動中的投資機會》一文中,我們從基金投資風格的角度對基金的業績表現進行了分類與評價,其中涉及到的一個重要指標就是基金的風格調整後超額收益。該指標值越大,表明基金在風格變化的市場行情中獲取超額收益的能力越大。本文將對基金的風格調整後超額收益指標進行延續性分析,觀察前期具有較高風格調整後超額收益的基金能否在下一期繼續保持較高的風格調整後超額收益。
  • 教你如何利用九宮格一眼看穿基金風格
    摘要 【教你如何利用九宮格一眼看穿基金風格】基金的投資風格是影響基金表現的關鍵因素,而在投資風格中,最重要的兩種就是大家所熟知的成長型投資和價值型投資。
  • EMA和BBI指標市場擇時能力
    在本研究系列的上一篇文章《利用均線系統把握趨勢性機會》中,我們對技術指標中最常用的簡單移動平均線(MA)進行了探討,並通過數理統計和實例模擬的方法得出了40日均線擇時效果較優且其擇時能力具有良好穩健性的結論。
  • 國債期貨擇時方法論探討
    此外今年以來我們明顯觀察到央行對貨幣市場利率的調節對債市的影響大大加強,存單利率、市場利率與政策利率利差、利率互換利差等對國債期貨擇時的指導意義在今年整體表現也比較突出。  文本擇時實證研究共基於31個指標初步分為三大類五個子類,分別為經濟景氣度之經濟指標(E1)、經濟景氣度之高頻指標(E2)、金融條件指數之流動性(F1)、金融條件指數之信貸規模佔比(F2)、貨幣市場利率利差(IR)。
  • 風險模型方法研究——基於A股市場的應用
    在海外,風險模型方法被學術界和投資界廣泛研究和討論,並已形成相對完善與成熟的系統生態,而國內目前對合適的因子、參數與方法還未達成完全一致。本文旨在梳理風險模型理論和方法,並在A股市場進行驗證,以期對風險模型和相關投資策略做相應的解析和驗證。
  • 學習交流 | 因子擇時的三個標尺:因子動量、因子離散度與因子擁擠度
    關於因子擇時,思路雖然是多樣的但是總結下來無非是兩個大方向。第一個方向是「外生變量方法」。在這個方向,我們的核心想法是基於收益分解原理,將市場的盈利波動和估值波動進行分離,通過「利率-信用-波動率」三因素模型來捕捉盈利波動帶來的因子輪動機會,通過基於「股息率-國債收益率」的風險溢價時鐘來捕捉估值波動帶來的因子輪動機會。
  • 小眾風格/亞文化產品設計研究:它們會是未來主流風格嗎?
    結合之前的文章從《極簡設計到情感化設計》,以及最近在上海舉辦的 Sneaker Con潮流球鞋展覽,從而衍生出這篇文章,通過觀察與分類聯繫進行闡述,之後陸續更新關於小眾風格亞文化產品設計的題材文章。一、為什麼要研究小眾風格基於以下3點,促使我開始重視對小眾風格產品設計的關注與興趣:1.
  • 格物致知 知行統一 | 對基本面量化擇時和行業配置研究的感悟與思考
    原標題:格物致知 知行統一 | 對基本面量化擇時和行業配置研究的感悟與思考    我是王程暢,2019年加入中信建投證券研究發展部,研究擇時和行業配置方面的基本面量化策略
  • 基於BIRR模型的宏觀因子套利策略
    本文所借鑑的BIRR模型框架更偏重超預期因素對資產超額收益率的影響,該模型納入了五個宏觀經濟因素變量,分別是信心風險、時間風險、通脹風險、經營周期風險和市場擇時風險。我們選取2006年11月至2009年6月共32期作為樣本期進行建模,而2009年7月至2009年12月作為樣本外數據來檢驗模型效果。回歸得到的擬合效果最好的一組因子為:發電量、M2、CPI、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和滬深300擇時。
  • 【方正金工,專題精品】期權三稜鏡:因子擇時策略輪動
    各個期權策略暴露特定的希臘字母,根據市場行情可以進行希臘字母因子擇時,從而實現期權策略輪動。►根據 Taylor 公式,可以將期權策略的收益歸因於希臘字母暴露。希臘字母是期權策略的風險暴露,同時也是期權策略的收益來源,將期權和標的資產進行組合投資,可以構建特定希臘字母暴露的策略。
  • 《法國人是如何思維的》|法蘭西風格
    在強調「使用武力不合理」之後,他在演講結束時表示,他相信國際社會有能力建設一個更加和諧的世界:「我們是理想的捍衛者,良知的守護神。我們肩負的重大責任和無上榮光,應該引導我們優先選擇和平解除(伊拉克的)武裝。」德維爾潘的講話受到了世界各地的歡迎,因它代表了「建立一種基於人道主義而非武力的新型政治」的共同願望。
  • 【招商策略】機構投資者會利用市場異象交易嗎? ——股票市場SCP...
    研究了包括動量、盈餘公告後漂移等14種廣為人知的股票市場異象,結果發現,當學術期刊刊發相關異象且會計數據可得後,基於市場異象的交易增多。作者進一步研究是哪些機構會利用市場異象進行交易,結果發現共同基金很少參與,但是對衝基金和短線機構會利用這些市場異象進行交易。進一步的研究發現對異象的交易與文章發表後異象收益降低有直接關係。
  • 製圖課堂|如何基於Google Map快速製作暗黑風格Mapping
    對於部分同學來說,如何快速出效果的製作項目前期的Mapping始終困擾著大家,同學們常常在收集了一大堆前期資料後無從下手,對於分析圖的配色,線性,圖標等不知道如何搭配出效果,今天MODO製圖課堂將給大家帶來基於Google Map最快速的暗黑風Mapping出圖方式。
  • 汽車行業跨年行情如何把握?還有多少空間?
    站在當前節點如何看汽車投資機會?跨年行情該如何把握?點評1、復盤:汽車板塊從左側到右側趨勢,5個月汽車行業經歷了什麼?汽車銷量數據7月-10月表現出色,批發數據分別同比增長9%、6%、8%、9%;交強險數據分別同比增長14%、15%、14%、13%。
  • 市場風格突變,醫藥基金集體重挫,石油基金卻暴漲逾30%!基...
    今日工商銀行大漲5.89%,讓投資者紛紛警惕起來,老股民都知道,權重股登臺意味著題材股的退場,而近期從基金市場中,也表現出了嚴重的兩級分化。臨近年末,各大資金紛紛調倉引發市場資金跟著躁動起來,市場風格要開始轉變了嗎?基民們該如何抉擇?
  • 專題研究:基於Carhart四因素模型的基金業績評價
    整體來看,自2010年創業板成立以來,由於國內股市呈現明顯的風格輪動特徵,偏股型基金的投資風格也以「平衡—中盤」風格為主,而小盤和價值類風格的基金數量明顯少於大盤和成長類風格的基金數量。  偏股型基金的股票投資策略以均衡為主。由於我國A股市場的動量效應較弱,大多數偏股型基金採用了動量與反向相結合的均衡策略進行股票投資。
  • 廣發證券:港股市場風格轉換,關注低波動周期,網際網路軟體仍是重點方向
    港股策略周論:宏觀Beta回歸與價值股折價的收斂。近期港股價值板塊跑贏成長,本期策論我們借鑑AH與美股經驗,就市場風格這一話題展開討論。上半年港股醫藥、科技、必需消費等板塊顯著跑贏。投資策略:市場風格轉換,關注低波動周期(地產、基建產業鏈)。中國與海外經濟數據持續超預期,疊加「美元弱、港元強、人民幣反彈」的匯率條件利於資金流入與盈利預期上修,市場風險偏好回升。
  • 業績、人才、策略齊頭並進打造中加特色固收業務體系
    在他看來,債券市場的大方向與宏觀經濟因素以及財政、稅收、貨幣、匯率等國家政策息息相關,只有做好宏觀定性分析以及定量推演,才能更好地把握市場趨勢,進而決定產品的資產配置。  基於此,閆沛賢建立了一套自上而下的投研框架,根據市場發展變化不斷進行補充以做出更加科學的投資決策。
  • 歐式建築風格與美式建築風格未來的流行趨勢
    1、歐式風格在中國歐式風格建築在中國可謂遍地開花,但由於存在隨意拼湊等問題,整體水平不是很高。歐式建築風格是比較經典的,時下的歐陸風格建築數不勝數。在別墅市場起步初期,歐式風格是最多的,但是在風格的表現上手法顯得粗糙,而且只能是整體表現出風格為歐式,沒有特別地選擇哪個國家的風格或是哪個具有鮮明地方特徵的建築風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