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業術語背後有一個故事生命科學的十大進步不難理解

2020-11-29 中國荷都網

1月10日,中國科學技術協會評選出2019年「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步」,並評選出在頂級期刊上發表的具有廣泛影響力的科學發現。和往常一樣,我讀的專業詞彙充滿專業名稱,如「破解硅藻光合膜蛋白的超分子結構」和「單鹼基基因編輯造成的大量缺失效應及其優化解決方案」。許多人說「很難理解」。然而,在專家解釋之後,中小學生也可以饒有興趣地聽。

」在去年舉行的進步會議和青年科學普及會議上,許多孩子問了一些問題,這些問題表明他們已經運用了大腦並消化了這些理論。他們是非常體貼和驚訝的科學家。」中國科學技術協會生命科學協會秘書長王蕭寧說,事實上,這些成就不僅是重大的學術進步,也為我們揭示了生命科學的許多奧秘。理解它們並不難。

為了更容易理解,《科學技術日報》的記者梳理了其中幾篇,講述了其中包含的生活故事,打破了生命科學重大進步難以理解的形象。

最陽光通透:硅藻「吃光機」結構被看清

除了陸生植物,水下藻類還可以進行光合作用,「吃」陽光,轉化有機物和氧氣。其中,最「成功」的浮遊植物是海洋中的硅藻。

十大「解開硅藻光合膜蛋白超分子結構和功能之謎」正是精巧的結構得到了解決,讓硅藻「沉浸」在水中,同時也進行光合作用。

中國科學院植物研究所的沈任劍和鄺聽雲的研究小組在世界上首次分析了硅藻集光天線的膜蛋白。這種「簇」蛋白不僅能高效捕獲藍綠色光,高效傳遞和轉換光能,還能起到光保護的作用。

首先,應該解釋一下,這是一種「球」蛋白,就像一臺工廠機器,它有一個組合和裝配線。因此,許多人生動地將承擔某一生命相互作用功能的生物體中的蛋白質稱為「蛋白質工廠」,在學術上稱之為「蛋白質複合物」,因為複合物的組成與樂高拼接非常相似,但各部分只是單一的蛋白質。

這種分析具有極高的精度,就像用幾百萬倍的放大鏡一個接一個地清晰地看到硅藻上的「進食機器」部件。

「蛋白質複合物提出後,我們用冷凍電子顯微鏡來了解它的結構。它的結構非常複雜,包括70種蛋白質。」沈任劍說道。這70個蛋白質「零件」與樂高零件完全不同。它們不是規則的,而是分枝的。電子云相互作用和合作,完成一系列任務,如吸收光能將水分解成氧氣,轉移電子和釋放能量。

但是為了清楚地看到原子和電子之間的功能,冷凍電子顯微鏡只能看到一個模糊的輪廓,就像從一千米高的地方俯視島嶼的輪廓一樣。要知道有哪些港口以及如何運輸「貨物」(電子)需要更高的精度。該團隊隨後使用蛋白質晶體衍射方法,在蛋白質複合物的結構精度方面獲得1.8埃(10-10米)的高解析度,原子直徑約為1埃,在此基礎上每個原子都清晰可見。

為什麼你要花這麼多時間在硅藻細胞膜上的蛋白質「凝塊」上?中國科學院匡聽雲院士給出了答案:「光合作用是地球上最大的生命活動,它利用光能和化學能將二氧化碳和水轉化為有機物並儲存在體內。海洋生態系統中的低級植物每年通過光合作用合成2200億噸乾物質,而人類能源消耗僅佔總量的十分之一。硅藻的光合作用每年貢獻大約20%的地球初級生產力。它們能發揮如此大作用的原因主要與硅藻光合膜蛋白的結構和功能有關。」

據報導,經分析的巖藻黃素已用於減肥藥物,並正在推進臨床試驗。將來,這些看似遙遠的蛋白質將能夠展示它們在生活中扮演什麼角色

最親近自然:那頭麋鹿有一雙抗癌的角

「我們進行的研究通過涵蓋所有6個反芻動物科的大多數物種的大規模組織學數據分析和功能驗證揭示了這個秘密。」王文說:「這些結果對於我們了解反芻動物的進化史、再生醫學、腫瘤生物學、睡眠障礙、骨質疏鬆症等醫學研究,以及培育新的家畜品種都具有重要意義。」鹿角每天可以長1-2釐米,幾個月後它們可以長成一個10公斤重的大傢伙,比任何腫瘤都長得快王文說,通過組織學研究,他們發現鹿角細胞激活了大量癌症基因,從而促進了自身的生長。

癌症基因被激活,但它只「被困」在鹿角中,不會擴散或引起其他癌症症狀。為什麼?通過對大量組織學數據的分析,本研究首次將再生能力強的鹿科動物的低癌現象聯繫起來。大量的腫瘤抑制基因,如p53途徑基因,已經被強烈地自然選擇,這可能與鹿科動物的低癌症發病率有關。這表明鹿茸再生能力和鹿抗癌能力來源於相同的途徑調節。理解這一機制將為再生醫學和癌症研究帶來新的想法。

聖誕老人的馴鹿生活在北極,那裡沒有規律的白天和黑夜,也沒有陽光。「這與一些當代『年輕住宅』的生活環境非常相似,但為什麼它們沒有因維生素D缺乏而導致的精神壓力問題或骨骼發育問題?」王文說,一項大規模的組織學比較研究發現,馴鹿晝夜節律相關的基因發生了突變。在自然選擇的作用下,兩種關鍵酶的活性遠遠高於其他動物,從而保證馴鹿在弱光條件下能夠高效代謝鈣,促進鹿角的生長。

最具攻擊力:擊破結核桿菌緻密胞壁

曾經上市的減肥藥物被發現是結核分枝桿菌的「毒藥」。

」利莫那班(減肥藥的名稱)最初是一種抗人大麻素受體CB1的拮抗劑,它具有減肥作用。很難想像靶向人類蛋白受體的藥物能殺死結核分枝桿菌。」上海科技大學免疫化學研究所副研究員張冰說。

那麼結核分枝桿菌感染了什麼樣的「生命之門」?膜蛋白「MmpL3」負責將細胞內細菌合成的分枝菌酸前體轉運到細胞膜外,並起到「轉運體」的作用,該轉運體的動力來自從膜外流向膜內的質子流。

由上海科技大學免疫化學研究所傑出教授饒何姿院士領導的科研團隊首次成功分析了關鍵蛋白MmpL3和「藥物靶向-藥物」複合體的三維結構,揭示了創新藥物殺滅細菌的全新分子機制。他們還分析了利莫那班和MmpL3蛋白的化合物的三維結構,從而證實利莫那班會神奇地阻斷MmpL3的質子內部流動通道,這與已知的結合模式非常不同。

目前,世界上大約有四分之一的人口感染了結核分枝桿菌。由於愛滋病與結核病的交叉感染和藥物的不合理使用,出現了嚴重的耐藥結核病。結核分枝桿菌新藥靶點的發現和新藥開發迫在眉睫。新機制的發現為新抗生素的研發和解決世界日益嚴重的抗生素耐藥性問題開闢了新途徑。

研究發現,抑制劑的小分子都以基質金屬蛋白酶3蛋白的跨膜區為目標,直接「阻斷」蛋白質的質子內部流動通道,破壞基質金屬蛋白酶3工作時的能量供應,導致遞質「癱瘓」。為了設計更有效的抑制劑,研究小組還利用計算機「虛擬篩選」技術在專利藥物庫中篩選藥物分子。人們發現減肥藥也是結核分枝桿菌的「毒藥」。

相關焦點

  • 專業名詞背後有故事 生命科學十大進展其實不難懂
    專業名詞背後有故事 生命科學十大進展其實不難懂  1月10日,中國科協評選出2019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發表於頂級期刊並產生廣泛影響的科學發現入選。一如既往地,讀著諸如「破解硅藻光合膜蛋白超分子結構」「單鹼基基因編輯造成大量脫靶效應及其優化解決方法」等滿是專業名稱的專業用詞,很多人表示「很難懂」。但它們經過專家講解,中小學生們也能聽得津津有味。  「在去年舉辦的進展交流會暨青少年科普報告會上,很多孩子提出的問題說明動了腦筋,也消化了這些理論,很有思想,讓科學家們都很驚詫。」
  • 科學中有故事 故事中有科學
    多年的積累,才有了現在的「科學的故事叢書」,叢書包括《數學的故事》《物理的故事》《化學的故事》《生物的故事》《地理的故事》《天文的故事》《自然的故事》。科學發展史在幫助公眾理解科學方面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通過閱讀科學發展的心路歷程,讀者對科學假說的形成、科學理論的提出、科學思想的凝練及其演變有一個基本了解。特別重要的是,它能提供在一般的閱讀中蹤跡難覓的具體細節和歷史人生,及科學發現的具體過程。理性思維和文學形式是「科學的故事叢書」貫徹始終的原則。
  • 科學教學法:類比(5)—對於理解而言,術語有礙、類比更有效!
    另一個關於課程設置(尤其是科學課程)的僵硬信條則主張:科學知識最好用嚴謹和正規的術語傳授——特別是數學公式,這樣可以更加嚴格、無歧義地表達那些微妙的觀念這種信條與專業人士的思路相吻合——顯然,在科學研究過程中,這一點是必須的。但當他們把這種觀念「移植」到教學中時,就會出現大問題。
  • 故事|每個專業背後都有一段情話~
    哇~又和大家見面啦問候屏幕前的各位鴨~你知道麼HBU的每個專業都有一段動人的情話呀而我做出的最重要的決定就是與你相會相知並不會回頭只步向前質量技術監督學院我是學計量的查人督己為的是還你一個安心可我不知足我還想守在你身旁護你一世安康生命科學學院我是學生物的當光電信號傳播到視覺感應區前
  • 從十大流行語窺見網絡進步
    原標題:從十大流行語窺見網絡進步 12月3日,語言文字規範類刊物《咬文嚼字》發布了「2018年十大流行語」,命運共同體、錦鯉、店小二、教科書式、官宣、確認過眼神、退群、佛系、巨嬰、槓精入選。
  • 我理解的科學概念
    我理解的科學是一個理性與客觀的認知事物的方法,近代自然科學經驗主義與理性主義哲學的直接產物。科學是哲學的進一步發展,在這個意義上自然科學即是哲學。科學方法論基礎,一是觀察和實驗,二是理性的思考。事實並不等於規律,規律是現象背後的機制。科學方法在不同領域中的運用,便產生了眾多的不同的學科。比如,科學方法在物質研究領域中運用便產生了物理學和化學。在生物研究中的運用便產生了生物學、植物學、動物學。在人類生命現研究中運用產生了解剖學、生理學、心理學、醫學等。在宏觀社會現象研究中運用便產生了社會學、歷史學、人類學等。
  • 《科學美國人》發表十大新興技術,到底「新」在哪裡?
    針對今年《科學美國人》評選出的十大新興技術,和一直以來我們的產業觀察,我們還看到三個發現和大家分享: 一、新技術的價值在應用場景的創新《科學美國人》把增強現實列在十大新興技術之首,可見對此足夠重視。但增強現實,其實不算什麼新技術,從VR到AR,再到混合現實(MR),王煜全老師就已經講過很多回了。
  • 當故事和科學相遇:我們如何用故事理解世界
    是的,這都有一定道理。但是更多的答案涉及我們身上更深層次的生物學。找把椅子坐下來,讓我給你講一個故事吧。我們都是講故事的人,我們通過故事來理解世界如何運作。科學是故事的一個重要來源。「才不是!」你可能會說,「科學是客觀地收集並解讀數據。」我完全同意。在研究純物理現象這個層面,科學是確立關於世界的事實的唯一可靠手段。
  • 《科學美國人》評出今年十大科學故事
    原標題:《科學美國人》評出今年十大科學故事   雙中子星碰撞效果圖圖片來源:LIGO官網   據《科學美國人》雜誌官網12日報導,該雜誌2017年十大科學故事新鮮「出爐」,包括創紀錄的颶風、數據洩露、中子星碰撞等。
  • MC老玩家的術語,萌新不理解,這些術語是什麼意思
    MC老玩家的術語,萌新不理解,這些術語是什麼意思謎鹿遊戲原創作品 抄襲必究 弘揚社會主義價值觀說到我的世界這個多姿多彩的沙盒遊戲憑藉著自由度高與玩法多樣深深的吸引著玩家們的加入,而進入遊戲世界長的玩家靜茹遊戲或經常會教導萌新一些遊戲的基本知識供萌新在前期更好的生存,可是老玩家混跡在大神圈裡時間長了,經常會蹦出一些萌新聽不懂的專業術語,這些術語到底代表什麼意思呢?
  • 高官獲評「未來科學大獎」的背後的故事
    高級官員也能獲評「未來科學大獎」得百萬美元獎金,小編一語驚人!在今年的「未來科學大獎」頒發揭曉之時,就有這麼一位副省級官員獲此殊榮。官員與科學獎?這一切的背後究竟暗藏著怎樣的秘辛,小編便和各位朋友一起探究一下「未來科學大獎」官員獲獎背後的故事。
  • 十大「超級」科學術語:超我、超導、超弦
    美國《科學新聞》雙周刊網站10月24日刊文評選出迄今為止影響科學界的十大「超級」術語: 10、超音速(Supersonic):恩斯特·馬赫,1887年 顯然,supersonic最初用於表示頻率高得人耳聽不到的聲音,而現在這個意思用ultrasonic(超聲的)來表達。
  • 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公布2019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
    發布會上,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有關領導介紹了「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評選情況及本年度評選活動亮點;本年度入選項目主要負責人介紹了各項目成果的特色、創新點和科學意義。為推動生命科學研究和技術創新,充分展示和宣傳我國生命科學領域的重大科技成果,自2015年起,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每年以「公平、公正、公開」為原則開展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評選工作。目前,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已開展了5個年度的評選系列活動,得到中國科協的充分肯定和積極支持,引起社會各界的廣泛關注。
  • 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公布2020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
    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以「公平、公正、公開」為原則開展2020年度「中國生命科學十大進展」的評選,延續了將項目成果進行知識創新類和技術創新類分類推薦和評選的方式,組織成員學會推薦,由生命科學、生物技術和臨床醫學等領域同行資深專家評選,並經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主席團審核,最終確定8個知識創新類和
  • 十大攝影技巧(英文),附20個攝影術語
    新媒體管家十一假期,小夥伴肯定少不了拍拍拍,那麼如何提升攝影技巧就成了一大實用技術了,特別是在旅遊過程中的景觀拍攝,今天為小夥伴推薦一篇景觀攝影的經驗貼:十大攝影技巧最後為小夥伴附上20個攝影術語供學習。常用的20個中英文攝影術語解釋。1、Aperture 光圈:  鏡頭開孔的大小,決定通過的光線量。
  • 對「科學傳播」這個術語的定義的探討
    當然我們應該承認,因為目前科學傳播還並未成為一個獨立的學科,而且它與其他學科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也會從其他學科中借用很多理論,概念等,因而任何對它進行界定的嘗試都難以放之四海而皆準,「有一千個讀者就有一千個哈姆雷特」這種說法可能也適用於對科學傳播進行界定的專家和學者。
  • 中國生命科學領域2016年十大進展公布
    中國生命科學領域2016年十大進展公布 原標題:   本報北京3月16日電(記者詹媛)16日,中國科協生命科學學會聯合體發布了2016年度「中國生命科學領域十大進展」。
  • 湖北荊州石首市的一個鎮,名字從字面上難理解,背後卻有歷史故事
    我們是一個有著五千年悠久歷史的民族,而這些傳統的歷史文化,在很多地名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記。比如邯鄲、洛陽、開封等眾多地名,在幾千年的歷史長河中留存至今。 在湖北也有一個地名在歷史上享負盛名,那就是荊州。雖然現在的荊州市是歷史上的古荊州不完全等同,但這一悠久的地名卻傳承至今。
  • 盤點中國十大生命科學領軍人物
    國內十大領軍生命科學家(1)王曉東,美國科學院士,北京生命科學研究所所長,大陸留學生中的第一位美國科學院士,在細胞調亡的生化代謝信號途徑的研究中成績卓越,他的科研論文質量非常高,引用率也非常高,
  • 專業解讀丨生物科學:探索生命的奧秘
    學歷層次:本科 專業解讀 生物科學(也被稱為生命科學)是自然科學的一個分支學科,從本質上說,生物科學是研究生命現象,揭示生命活動規律和生命本質的科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