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個紀錄片中,一個實驗,人在高空快速墜落時候,人的大腦對時間感觀會變慢,一切事物變慢。
人類只不過是化學物質驅動的奴隸,對時間感觀的變化,也是化學物質影響大腦特定區域的電信號。
既然化學物質奴役著我們,是不是可以我們嘗試掌握這些化學物質,來提升自己。就像黑客帝國中,母體給人體電池餵料,用電信號刺激細胞分泌化學物質奴役人類的大腦渴望的欲。
在以上的了解上,我似乎明白,我可以控制大腦去理解未來按照邏輯可能發生的。讓大腦以時間為橫向坐標軸,且是雷射射線狀,去理解未來,以邏輯為縱坐標。
開始有些困難,畢竟腦機接口技術還不是太普及。
我嘗試AI學習的過程,大量去接收數據,先有大量的樣本信息。
小學時候,在網際網路信息接觸還不是太發達時候,只能獲取報紙和百科全書的信息,這個過程獲取的信息,基本是經過監督,但體量太小。只能訓練訓練,信息獲取的I/O處理能力,避免掛起。
在大學時候,獲得更加先進的信息採集器之後,信息是爆炸式增長。
這時候不能再無節制的獲取信息,需要進行收斂,利用聚合閱讀軟體。在知乎搜索比較優質的訂閱信息源,交叉驗證後。這樣的數據是經過分類篩選過的,大腦接收後更好去學習,訓練模型。
前期靠這種海量信息閱讀,訓練對信息的敏感度。每個信息事後,驗證過YES or No,這樣大腦內部模型即時調整。
這樣邏輯就誕生了。
以後有時候感覺是直覺,其實是前期訓練出來的模型,給予快速的信號激勵反饋。
有了邏輯,那時間尺度,如何調試呢?
有人說未來隨機性太強,遍布黑天鵝。
然而我覺得,時間只是模型的參數之一,就像你可以計算出小車在多長時間達到多少速度。
當然現實情況,不能套公式就完事,但是可以設置置信區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