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家揭時間快慢奧秘:與大腦神經元活躍度有關

2020-11-27 中國新聞網

科學家揭時間快慢奧秘:與大腦神經元活躍度有關

  為什麼我們在不同的場合對於時間的感覺不一樣?例如在快樂的情況下,我們總是覺得時間過得很快,而在有壓力的情況下則相反?

  據英國《每日郵報》今晨報導,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兩位科學家進行的一項關於大腦感受時間快慢的實驗,讓人們可以通過主觀改變大腦神經元的活躍程度,來影響對時間快慢的感知。

  科學家們指出,腎上腺素將會影響大腦神經元的活躍程度。越快樂的時候大腦神經元就越活躍,於是人們就感覺時間過得越快。

  大腦神經元控制對時間快慢感覺

  實驗中,傑弗裡和他的同事布萊恩讓獼猴的眼睛在1秒鐘之內在兩個圓點之間來回移動。三個月過後,被訓練的獼猴再看到兩個圓點時,已經能在1.0003秒和0.0973秒之間做出反應。

  這兩位科學家通過電極,記錄下了實驗時獼猴大腦中100個神經元活動的頻率,發現這些神經元在獼猴執行眼球移動任務時為它們提供了協助。獼猴在訓練時,大腦神經元非常活躍;而在常規的狀態下,獼猴大腦神經元的活躍程度有所減弱。

  這一現象顯示,獼猴能夠通過大腦中神經元的活躍程度對時間「長度」做出評估,如果它們大腦中神經元的活躍度減退,就意味著他們知道一秒鐘的時間到了,眼睛不用完成在兩個圓點之間轉動的任務了。

  壓力越大 就感覺時間過得越慢

  這一實驗結果顯示,科學家在未來可以通過大腦中控制時間的神經細胞,來操控人們對時間快慢的感知。

  這也揭示了為什麼在某一情況下,人們對時間快慢感知的不同。

  科學家們指出,腎上腺素將會影響大腦神經元的活躍程度。當一個人處在壓力環境下,大腦中的腎上腺素化學物質分泌會受到影響,於是感覺時間過得很慢。相反,越快樂的時候大腦神經元就越活躍,於是人們就感覺時間過得越快。

  目前,這兩位科學家正在計劃通過幹擾獼猴對時間認知的實驗,來測試他們已經鑑定過的神經元是否就是最終的「心理鍾」。

  (編譯/記者 蔣伊晉 郭悅 實習生 楊三鋒)

相關焦點

  • 研究稱大腦神經元控制時間快慢感 壓力大過得慢
    獼猴實驗揭示時間快慢的奧秘  大腦神經元影響對時間的感知  神經元越活躍,感覺時間越快  為什麼人在不同的場合對於時間的感覺不一樣?例如在快樂的情況下,人總是覺得時間過得很快,而在有壓力的情況下則相反。  據英國媒體11月5日報導,美國明尼蘇達大學兩位科學家進行的一項關於大腦感受時間快慢的實驗結果表明,可以通過主觀改變大腦神經元的活躍程度,來影響人對時間快慢的感知。  科學家們指出,腎上腺素將會影響大腦神經元的活躍程度。越快樂大腦神經元就越活躍,於是感覺時間過得越快。
  • 浙大課題組揭"吃"的奧秘
    浙大課題組揭"吃"的奧秘 圖片來源:網絡   當你感到特別餓時,似乎連平時不愛吃的食物也會覺得特別香。這是為什麼?這背後是有科學依據的。浙大生命科學研究院王立銘課題組通過在實驗室中重現果蠅的覓食行為,為我們揭開了關於「吃」的奧秘之冰山一角。
  • 《大腦的奧秘》:腦科學家們的「燒腦」之作—新聞—科學網
    21世紀是腦科學的世紀,理解大腦的結構與功能成為了當前最具挑戰性的科學問題。為此,美國、歐盟和日本先後啟動了大型腦研究計劃,而中國也並不打算落後,即將啟動自己的「腦計劃」。 為了讓公眾更加關心和理解腦科學研究,中科院神經科學研究所(以下簡稱神經所)的一群腦神經科學家合力撰寫了一本科普圖書《大腦的奧秘》,幫助讀者去探尋腦科學領域的熱點問題。
  • 初始大腦的奧秘
    大腦是以怎樣的方式來運行人類那些精細、複雜、高端的生命活動的呢?這一奧秘是科學家們一個世紀以來孜孜不倦的探索。並且隨著認識的發展和時間的變遷,信息得到不斷的更新和補充,成為人一切生命活動思想和方法的依據。在需要使用的時候,信息可隨時檢索、提取和再現。
  • 最強大腦皮層神經網絡重建 揭哺乳動物最大神經線路圖
    此前,人類只知大腦神經元的「樣子」,現在,哺乳動物神經元如何連接——首次得到揭秘,並實現了更大量級的大腦皮層神經網絡的重建。並且AI的方法在其中發揮重要作用,研究者還說,這種突破還可能進一步為AI發展提供指導:「揭開生物神經網絡連接秘密,或許可以進一步探明大腦高效計算原理。
  • 科學家繪製果蠅完整大腦高清圖,以追蹤神經元之間的連接
    科學家繪製果蠅完整大腦高清圖,以追蹤神經元之間的連接 研究人員利用電子顯微鏡重建了果蠅的一系列神經元。 Z. ZHENG ET AL.
  • 浙大科學家發現大腦神經突觸刪除機制
    (原標題:浙大科學家發現大腦神經突觸刪除機制) 據新華社杭州
  • 科學家解讀多巴胺的奧秘!
    多巴胺是一種機體的神經傳導物質,這種大腦分泌物和機體的情慾和感覺有關,其能幫助傳遞興奮及開心的信息。近年來,科學家們對多巴胺進行了大量研究,本文中小編就整理了多篇研究報告來解析多巴胺的奧秘,與大家一起學習!
  • 新研究 | 揭示成年後人類大腦神經元仍可再生
    長期以來,有關神經元的生成(neurogenesis)這一過程是否會持續至成年,科學界一直存有爭議。該論文源自於西班牙的一組科學家,他們對58名近期死去的捐贈者的大腦組織進行了研究並發現,對腦組織不同的保存方法,是導致有關成年人大腦是否會產生新神經元的研究結論大相逕庭的主要原因。
  • 科學家有望揭開大腦的奧秘!
    2020年9月23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Communications上題為「A spike-timing-dependent plasticity rule for dendritic spines」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蒙特婁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揭開了隱藏在機體記憶和學習能力背後的分子機制
  • Nature:科學家成功創建大腦神經元的基因表達「藍圖」 有望解釋...
    2020年11月7日 訊 /生物谷BIOON/ --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紐約大學等機構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利用基因測序和機器學習技術對果蠅大腦中超過25萬個神經元進行分類,繪製出了大腦神經元中基因表達的發育藍圖,相關研究結果表明,神經元細胞在發育過程中能夠表現出最豐富的分子多樣性,同時研究人員還發現了此前未知類型的神經元細胞
  • 科學家發現,與大腦這兩種神經遞質有關
    近日,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的科學家在一項「預測人類努力的動機表現」實驗中發現,大腦伏隔核中的兩種神經遞質是決定人類「耐力值」大小的關鍵。該研究成果被發表在知名醫學期刊《Neuropsychopharmacol》上。
  • 科學家發現,與大腦這兩種神經遞質有關
    近日,瑞士洛桑聯邦理工學院的科學家在一項「預測人類努力的動機表現」實驗中發現,大腦伏隔核中的兩種神經遞質是決定人類「耐力值」大小的關鍵。該研究成果被發表在知名醫學期刊《Neuropsychopharmacol》上。
  • 小鼠大腦神經元連接圖譜繪製取得新進展
    來自美國霍華德休斯研究所珍妮亞研究中心的研究人員近期完成繪製1000多個小鼠大腦神經元的連接圖譜,若這些神經元端對端放置將長達80多米。  一種完整的神經迴路圖有助於科學家們更好地理解大腦是如何連接,以及信息如何通過神經迴路進行傳播。研究人員開發的算法和軟體為科學家們追蹤神經元之間的連接路徑提供了便利,縮短了耗時。雖然這些初步數據提供了關於小鼠大腦如何連接的新線索,但小鼠大腦(含有大約7000萬個神經元)的大部分區域仍是未知狀態,對整個大腦的連接系統有一個模糊的認識需要追蹤大約10萬個神經元。
  • 哺乳動物大腦乙醯膽鹼能神經元全腦分布圖譜繪出—新聞—科學網
    本報訊 (首席記者許琦敏)過去百年間,獲得人類大腦細胞的三維圖譜,一直是全世界神經科學家夢寐以求的目標。
  • 超常大腦大講堂:什麼是人工神經網絡?它和我們大腦有本質區別嗎
    人工神經網絡的原理什麼是人工神經網絡?簡單的說,就是讓程序能夠像大腦處理信息那樣,來處理複雜的工作。一般的人工神經網絡,包含了三部分,輸入層(input layer)、隱藏層(hidden layer)、輸出層(output layer)。如下圖所示簡單地說,輸入層用來接收信息;隱藏層用來處理信息;輸出層用戶來輸出信息。
  • 科學家解碼了哺乳動物的大腦如何感知氣味 與一種神經末梢束有關
    科學家解碼了哺乳動物的大腦如何感知氣味 與一種神經末梢束有關  Emma Chou • 2020-06-19 14:12:
  • 探索大腦生物鐘的奧秘 上海科學家有了新發現
    但是,你可知道生物節律在大腦中有一個「起搏器」?答案是:位於大腦中的一個微小核團——視交叉上核(SCN),驅動著我們的晝夜節律。這究竟是怎麼做到的呢?上海科學家有了新的發現:原來,SCN能像稜鏡一般,把光信號轉換為節律信號,不同亞型的神經元扮演不同角色產生不同相位的振蕩,如同日晷上的不同時辰,使我們能夠感知時間。
  • 神經調控技術——探索大腦的奧秘
    人類大腦可以說是最複雜的信息處理機器了,它能夠產生我們所有的喜怒哀樂,對大腦的研究始終是科學的最前沿。《最強大腦》無疑是近年來最具影響力的綜藝節目之一,各具特點的天才輪番上陣,曬出看家本領,展現超越你想像的神奇技能。《最強大腦》中表現最多的是計算能力、注意力、記憶力。其實,注意力、記憶力不是天生的,是可以後天訓練的。
  • 重磅級文章深入解析人類大腦的奧秘!
    本文中,小編整理了多篇重要研究成果,共同解讀科學家們如何解開人類大腦的奧秘!分享給大家!科學家們已經揭示了大腦中和學習、記憶、行為和心情有關的關鍵受體的結構。大腦中的神經發生或會持續至87歲!doi:10.1038/s41591-019-0375-9近日,一項刊登在國際雜誌Nature Medicine上的研究報告中,來自西班牙的科學家們通過研究發現,大腦中的神經發生或許一直會持續到老年階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