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背景
鋰離子電池中應用最廣泛的石墨負極,雖價格低廉,但其低容量(340mAh/g)已不能滿足市場要求;矽負極的容量可達3590mAh/g,但其體積膨脹高達320%,易造成電極塗層粉化脫落、容量衰減、性能惡化;金屬氧化物或金屬硒化物具有相對較高的容量,同時體積膨脹也遠低於矽負極。相比於金屬氧化物,金屬硒化物具有較高的導電性,是潛在的新型鋰電負極材料。包覆化學惰性的碳可以緩解電解液中HF雜質的刻蝕,同時,相比於碳包覆,氮摻雜碳(N-doped carbon)的包覆具有更良的鋰離子遷移速率。為消減體積膨脹帶來的影響,多種形貌的分級結構、多孔結構或中空結構被引入到負極材料中,用以緩衝體積膨脹,並得到了較優異的電化學性能。但不同形貌的優劣、及其對金屬硒化物電化學性能的影響,仍有待研究及比較。
2、研究成果介紹
香港科技大學博士後GAO Tian-Peng在Energy Storage Materials期刊(影響因子:15.1)發表了題為「Impacts of morphology and N-doped carbon encapsulation on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NiSe for lithium storage」的研究論文。該研究採用簡便的方法,以無機鎳鹽NiCl2作為廉價鎳源,以極性分子N-甲基吡咯烷酮(NMP)作為表面活性劑和氮源,通過調控水與乙醇的比例,來控制溶劑的極性和溶劑化自由能,實現了不同形貌的可控制備;再硒化處理後,得到了多種形貌的NiSe負極材料:多薄片(多樹葉)形貌的NiSe負極,分級結構多孔花狀氮摻雜碳(N-doped carbon)包覆的NiSe負極,六角片狀氮摻雜碳包覆的NiSe負極,和多壁中空球形NiSe負極。通過研究發現:不同的形貌及碳包覆與否,會直接影響該鋰電負極材料的電化學性能,並影響SEI的生長及SEI的組成成分。分級結構多孔花狀N-doped carbon包覆的NiSe負極,受益於其多孔花狀分級結構及N-doped carbon包覆,體現出較優異的電化學性能,電極塗層體積膨脹最小,結構穩定性較好,SEI膜的生長及與電解液副反應得到有效抑制。
3、詳細研究內容
3.1不同形貌的可控制備
極性分子NMP在水與乙醇的極性溶液中,傾向於形成類乳液;同時,在溶劑熱高溫下,Ni2+離子會與NMP中的 –N– 與 –C=O官能團配位形成Ni-NMP前驅體;再者,這些極性分子在溶劑熱高溫下會發揮類似表面活性劑的作用,選擇性地掩蓋在高表面活性能的晶粒表面;又因為水與乙醇的極性不同,所以,調控水與乙醇的比例,就可以改變溶液的極性和溶劑化自由能,從而控制不同形貌的生成。在高v(H2O): v(EtOH)比例下,溶劑的極性較大,會促進各向異性生長,產生了多薄片(多樹葉)形貌的Ni-NMP配位前驅體(Figure 1a1-a2),硒化反應後得到了多薄片形貌的NiSe負極(Figure 1a3-a5);在低v(H2O): v(EtOH)比例下,產物的各向異性生長得到抑制,形成了薄片/球形結構的Ni-NMP前驅體(Figure 1b1-b2),惰性氣體保護下硒化反應得到了的分級結構多孔花狀N-doped carbon包覆的NiSe負極(Figure 1b3-b5);增大NMP的添加量,會誘導產生六角片狀Ni-NMP前驅體,惰性氣體保護下硒化反應後得到的六角片狀N-doped carbon包覆的NiSe負極(Figure 1c1-c5); 不添加乙醇的情況下,促進各向同性生長,得到了球形Ni-NMP前驅體,氧化處理和硒化反應後得到了多壁中空球形NiSe負極(Figure 1d1-d5)。
Figure 1. 可控制備不同形貌:(a) 調控水與乙醇的比例及NMP的含量,可實現不同形貌的形成,(a1-a2)多樹葉形貌的Ni-NMP配位前驅體,(a3-a5) 硒化反應得到的多薄片形貌的NiSe負極,(b1-b2) 分級結構薄片花狀Ni-NMP前驅體,(b3-b5) 硒化反應得到的分級結構多孔花狀N-doped carbon包覆的NiSe負極,(c1-c2) 六角片狀Ni-NMP前驅體,(c3-c5) 硒化反應得到的六角片狀N-doped carbon包覆的NiSe負極,和 (d1-d2)球形Ni-NMP前驅體,(d3-d5) 硒化反應得到的多壁中空球形NiSe負極.
3.2晶體結構XRD、XPS、比表面積BET的表徵
XRD測試顯示:各樣品均為NiSe(Figure 2),多薄片形貌的NiSe負極XRD峰值最高,分級結構多孔花狀N-doped carbon包覆的NiSe負極也具有較高的結晶度。XPS測試結果顯示:樣品表面所包覆的為氮摻雜的碳N-doped carbon,元素Ni的價態為+2價。BET測試結果表明:各樣品比表面積大小為多薄片形貌的NiSe>分級結構多孔花狀N-doped carbon包覆的NiSe>多壁中空球形NiSe>六角片狀N-doped carbon包覆的NiSe。
Figure 2. 各樣品的XRD晶體結構. Sheet-assembled multi-leaves NiSe, hierarchical porous flower NiSe@N-doped carbon, hexagonal plate NiSe@N-doped carbon, and multishell hollow sphere NiSe.
Figure 3. 分級結構多孔花狀N-doped carbon包覆的NiSe的XPS表徵:(a) C 1s, (b) N 1s, and (c) Ni 2p spectrum.
Figure 4. 各樣品的比表面積及孔尺寸. (a) 多薄片(多樹葉)形貌的NiSe負極, (b) 分級結構多孔花狀N-doped carbon包覆的NiSe負極, (c) 六角片狀N-doped carbon包覆的NiSe負極, (d) 多壁中空球形NiSe負極.
3.3 電化學性能
對比樣品的電化學性能,可以觀察到不同形貌與碳包覆與否,會導致電化學性能的不同(Figure 5)。多薄片(多樹葉)形貌的NiSe負極:初始容量最高,但容量衰減極為嚴重,猜測跟其高比表面積有關,高比表面積帶來多活性位點的同時,又導致與電解液中HF雜質的副反應最劇烈;分級結構多孔花狀N-doped carbon包覆的NiSe負極:綜合電化學性能最出色,倍率性能和循環性能均最優,猜測跟其高比表面積與N-doped carbon包覆有關;六角片狀N-doped carbon包覆的NiSe負極:容量較低,但容量衰減大幅降低,猜測跟其低比表面積和N-doped carbon包覆有關;多壁中空球形NiSe負極:倍率性能和循環性能均低於分級結構多孔花狀N-doped carbon包覆的NiSe負極。
Figure 5. 各樣品的電化學性能: (a) 首圈充放電電壓曲線,(b) 第二圈充放電電壓曲線,(c)倍率性能,(g)150th循環後的阻抗譜,和(h)1C循環。
3.4循環後各樣品形貌及SEI厚度成分的對比
為進一步研究不同形貌、碳包覆與否對負極材料的影響,Figure 6比較了電極塗層厚度的變化和循環後材料的形貌。多薄片(多樹葉)形貌的NiSe負極:循環後電極塗層厚度變化最大(體積膨脹最大),形貌徹底被破壞,表明其結構穩定性較差,材料表面SEI膜的厚度最大(與電解液副反應最劇烈);分級結構多孔花狀N-doped carbon包覆的NiSe負極:循環後電極塗層厚度變化最小,多孔花狀形貌仍舊保持,材料表面SEI膜的厚度最小;六角片狀N-doped carbon包覆的NiSe負極:循環後電極塗層厚度變化及SEI膜的厚度適中;多壁中空球形NiSe負極:循環後電極塗層厚度變化及SEI膜的厚度適中。
Figure 6. 在150圈循環前後的電極和樣品。多薄片(多樹葉)形貌的NiSe負極:(a1)循環前電極塗層厚度,(a2)循環後電極塗層厚度,(a3, a4) TEM形貌;分級結構多孔花狀N-doped carbon包覆的NiSe負極:(b1)循環前電極塗層厚度,(b2)循環後電極塗層厚度,(b3, b4) TEM形貌;六角片狀N-doped carbon包覆的NiSe負極:(c1)循環前電極塗層厚度,(c2)循環後電極塗層厚度,(c3, c4) TEM形貌;多壁中空球形NiSe負極:(d1)循環前電極塗層厚度,(d2)循環後電極塗層厚度,(d3, d4) TEM形貌.
TEM 元素mapping被用來表徵NiSe負極材料表面的元素分布,元素F 和P是SEI的重要組成元素,但因元素F 和P的低含量較低,F 和P的 信號並不明顯 (Figure 7)。
Figure 7. 循環後樣品的TEM 元素mapping. (a) 多薄片(多樹葉)形貌的NiSe負極,(b) 分級結構多孔花狀N-doped carbon包覆的NiSe負極,(c) 六角片狀N-doped carbon包覆的NiSe負極,(d) 多壁中空球形NiSe負極,和(e) 分級結構多孔花狀的NiSe負極. 元素F 和P的 信號並不明顯,與其低含量有關.
為進一步研究SEI的組成成分和各成分含量,對循環後的樣品進行了XPS表徵。可以觀察到各元素的峰有顯著的差異,擬合的峰的位置均有所不同(Figure 8)。Table 1,進一步擬合了SEI的各組成成分的含量,多薄片(多樹葉)形貌的NiSe負極:含氟F和鋰Li的SEI組分(LixPOyFz,LixPFy,LiF,NiF2,Li2CO3)的相對含量最高;分級結構多孔花狀N-doped carbon包覆的NiSe負極:因N-doped carbon包覆的保護作用,含氟F的SEI組分的相對含量最低;六角片狀N-doped carbon包覆的NiSe負極:含氟F的SEI組分的相對含量較低;多壁中空球形NiSe負極:含氟F的SEI組分的相對含量適中。
Figure 8. 在150th cycle 循環後,清洗後的各樣品的XPS圖譜F 1s, Li 1s, Se 3d, Ni 2p and P 2p spectrum. (a) 多薄片(多樹葉)形貌的NiSe負極, (b) 分級結構多孔花狀N-doped carbon包覆的NiSe負極, (c) 六角片狀N-doped carbon包覆的NiSe負極, (d) 多壁中空球形NiSe負極.
Table 1.SEI各組分含量的XPS擬合結果NiSe-based anode materials after 150th cycle.
多薄片形貌的NiSe負極:初始容量最高,但容量衰減最快,結構穩定性最差,SEI膜厚度最大,SEI中含氟F組分的含量最高(與電解液副反應最劇烈);分級結構多孔花狀N-doped carbon包覆的NiSe負極:容量及倍率性能都比較優異,循環性能最優,電極塗層體積膨脹最小,SEI膜的生長得到有效抑制,與電解液副反應得到有效抑制;六角片狀N-doped carbon包覆的NiSe負極:容量較低(比表面積低),循環性能優於無碳包覆的多薄片形貌的NiSe負極;多壁中空球形NiSe負極:容量較高(比表面積較高),電極塗層體積膨脹小於多薄片形貌的NiSe負極,猜測中空結構能有效緩衝體積膨脹。
4、總結
該研究採用簡易方法,以廉價NiCl2作為鎳源,通過調控水與乙醇的比例及NMP的含量,實現了不同形貌NiSe的可控制備,以及N-doped carbon的原位包覆。研究發現:不同的形貌及碳包覆與否,會直接影響該鋰電負極材料的電化學性能,並影響SEI的生長及SEI的組成成分。多薄片形貌的NiSe負極:其初始容量最高,但容量衰減最快,結構穩定性最差,與電解液副反應最劇烈;分級結構多孔花狀N-doped carbon包覆的NiSe負極:容量及倍率性能都比較優異,循環性能最優,電極塗層體積膨脹最小,SEI膜的生長得到有效抑制,與電解液副反應得到有效抑制,SEI中含氟F組分的含量最低;六角片狀N-doped carbon包覆的NiSe負極:容量較低(比表面積低),循環性能優於無碳包覆的多薄片形貌的NiSe負極;多壁中空球形NiSe負極:容量較高(比表面積較高),電極塗層體積膨脹小於多薄片形貌的NiSe負極,多孔、中空結構能有效緩衝體積膨脹。多孔花狀N-doped carbon包覆的NiSe負極,其多孔分級結構可提升結構穩定性和電化學活性位點,N-doped carbon包覆可提高其化學穩定性,有望在高性能鋰電池中發揮作用。
Tian-Peng Gao, Ka Wai Wong, and Ka Ming Ng, Impacts of morphology and N-doped carbon encapsulation on electrochemical properties of NiSe for lithium storage, Energy Storage Materials, 2020
文/高天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