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1架A380下線,還沒用就可能退役!比我國運10損失更大

2020-10-03 鄭太尉觀天下

我國國產第一代大飛機運-10夭折的悲劇,很多軍迷還記憶猶新。而今天我們C-919乃至未來C-929客機的發展,也註定充滿險阻,其實不要說我國,就是美國、法國這樣的民用大飛機「強國」,也照樣面臨巨大的風險。波音的737-Max飛機已經臭遍了大街,而法國空客的A380剛剛從生產線下線,就會面臨永遠不會搭載一個乘客而退役的悲劇。

9月23日,空客在其位於法國土魯斯的生產工廠完成了最後一架A380的初步組裝,這是世界上最大的客機。該公司已經製造了242架A380雙層客機,但序列號為272的A380的未來尚不確定,因為它不知道能否真的投入運營來運送乘客嗎?空中巴士公司表示,這是對航空公司客戶的一個問題。因為這最後一架A380是總部位於杜拜的阿聯航空公司訂購的八架飛機之一。

阿聯航空公司是最大的A380運營商,擁有115架這種飛機。但是由於疫情,該公司目前的A380型超大型客機中除少數外都停飛了,儘管該航空公司確實從7月份開始恢復了飛往莫斯科、多倫多、開羅、廣州、倫敦和巴黎等六個目的地的A380運輸服務。

截至8月份,全球停飛的A380飛機數量為204架,這不包括之前退役的至少30多架A380噴氣式飛機。因為現階段乘客根本沒有對超大型客機或其他寬體客機的需求,不過分析師指出,有些航空公司現在不願將它們從現役中剔除,因為退役本身也要消耗費用。

由於A380是其機隊的骨幹,這對阿聯航空來說是一個棘手的問題。然而,可能有一種方法可以部分解決,即阿聯航空可能會取消剩餘A380超大型客機的最終訂單。早在5月,這家中東航空公司正尋求取消其最後8架A380交付中的5架。由於疫情預計將持續到2021年,乘客需求則要要到幾年後才會全面反彈,阿聯航空可能會試圖取消整個訂單,包括最後一架製造的A380。

法國航空和漢莎航空等其他運營商已經宣布其A380機隊退役,最快可能在2022-23年。對於韓亞航空、卡達航空、阿提哈德航空、馬來西亞航空和泰國國際航空等航空公司來說,縮減或退役機隊中的A380部分似乎是可能的。這使得包括英國航空、新加坡航空和澳航(Qantas)在內的少數幾家公司成為較長期的潛在A380運營商。但是專業分析認為,在現在的情況下,維持A380機隊的規模,最好不要超過6架。


經過兩年的推遲和空客250億美元的投資,A380的生產於2006年開始。該公司預計,其可搭載853名乘客的大型客機將有多達1200架的市場。在那之後的幾年裡,空客估計全球A380機隊已經運送了大約3.2億名乘客。但在2020年末,A380客機的末日已經提前到來,有可能建造的最後一架A380客機將永遠不會搭載一名乘客就會退役。空客公司甚至拒絕就最後一架A380客機的未來命運接受媒體採訪。

相關焦點

  • 漢莎航空或退役整個空客A380和波音747機隊
    有消息稱,由於新冠肺炎疫情繼續重創航空業,德國旗艦航空公司漢莎航空(Lufthansa)正在考慮退役其全部空客A380客機和波音747-400飛機機隊。漢莎航空此前曾宣布,計劃淘汰一些A380和747-400客機,但目前正在考慮更大幅度的削減,因為人們普遍認為,在未來幾年,旅行需求將無法滿足這些耗油飛機的載客量。
  • A380你坐過了嗎?最後一架A380組裝完畢,正式停產
    對於這架從未真正發揮其全部潛力的飛機來說,本周是又一個裡程碑。空客完成最終A380的組裝昨天,在法國土魯斯,世界上最後一架空客A380從總裝線上生產出來。最後一架A380的製造編號為(MSN) 272,這就是A380自2005年投產以來的生產數量。
  • 多最後一架空客A380已在土魯斯基本完成總裝
    最後一架空客A380,MSN272在法國土魯斯初始組裝下線,這標誌著一個時代的結束。年2月,空客決定停產A380,截止停產日一共將生產251架A380。2020年6月,最後一架空客A380的機身部件離開了空客位於聖納澤爾的工廠,運抵土魯斯。
  • 漢莎航空證實,14架A380可能永久退役,將裁員超2萬人
    德國漢莎航空公司周一證實,除非出現「意外」和「市場迅速復甦」,否則該公司打算將其全部14架空客A380飛機送往長期存放處,最終可能永久退役。對即將到來的冬季的預訂量已經減少,前景「嚴重惡化」,而在這個因疫情而中斷的夏季,只有「輕微的復甦跡象」。
  • 世界上最大的幾架飛機對比,空客A380在其中也排不到第一
    波音747/空客A380/安-225/大力神/平流層發射飛機縱觀上圖,可以看出平流層發射飛機(雙體飛機)高度最高,達到24.2米,緊隨其後的是空客A380-800,24.1米僅差0.1米,最矮的為大力神,僅16.5m。
  • 當年中國為什麼放棄國產運-10計劃?
    我國54家航空公司運營著規模高達3200多架各類客機,這些客機絕大部分都是美國波音和歐洲空客公司生產,據統計每出口8億件襯衫的利潤才能換回一架飛機,由此看來數千架客機需要花費的資金會高達上萬億人民幣,這塊大蛋糕過去我們只能眼巴巴看著被別人分走,這也是無奈之舉。
  • 運10首飛成功後,留下了這樣濃墨重彩的一筆
    運-10首飛成功後,陸續做了一些常規測試項目,並且還對國內的一些城市做了適應性飛行。之後,運-10又返回上海,滿載著記者,飛向烏魯木齊。這是我國東西向最長的航線,運-10依然出色地完成了試飛任務。然而,就在運-10翱翔藍天之時,它的命運也在悄悄地發生改變。
  • C919前傳,運10一定要下馬嗎?堅持下來運20也不會這樣累
    目前,我國正在推進三型客機的研製和運營計劃,其中ARJ21已交付38架,在國內多條航線上運營,C919正在進行最後階段的試飛,預計2021年到2022年可以服役,而CR929則有可能去掉但當時它僅有1架用於飛行的原型機,相比之下,現在的C919有6架原型機,就這樣還飛了三四年。
  • 空客A380成疫情下航空業的第一個犧牲品:法航退役機隊,阿航跟進
    而擁有A380最多的阿聯航空也跟進,不僅尋求取消最後一批8架A380中的5架,還在考慮提前退役多達65架現有A380。法航在一份聲明中表示,目前法航有9架空客A380型客機,其中有5架屬於法航或融資租賃,另外4架屬於經營租賃。法航於2009年10月首次接收空客A380型客機,這使其成為歐洲第一家運營該型客機的航空公司。
  • 英國航母航速32節,搭載80架戰機,為何使用10年便退役
    戰列艦擁有大口徑火炮,而且還裝備著厚重裝甲防護。在當時看來,戰列艦已經是最好的軍艦。二戰期間,許多大國計劃建造全球最大的戰列艦。可惜,此時海戰中已經出現航母,戰列艦明顯不能滿足現代海戰的需求。如今,美國是航母大國,擁有十幾艘排水量超過10萬噸的大型航母。熟悉歷史的朋友都知道,美國並不是最先接觸航母的國家。
  • 解密我國民航最大間諜案——「運10」究竟被誰暗殺?
    「運十」的組裝線被撤掉,為麥道騰地方。15年積累起來的技術資料連堆放的地方都沒有,好多都失散了。原準備做第三架「運十」的價值數千萬元的材料,在為和麥道合作作準備時,練鉚釘槍用了!總設計師馬鳳山悲憤和抑鬱地住進了醫院。首長去醫院看望他,他告訴首長:「運十」是被人暗殺的,他咽不下這口氣。他還告訴首長,如果民航像軍方一樣支持「運十」就好了。
  • 最後一架A380組裝完成 再也不會有新A380了
    在距離A380首次飛行僅15年後,最後一架空客A380(系列號:MSN272)在法國土魯斯組裝下線。但是空客決定,2021年A380將停產,好可惜。來看下最後一架組裝的空客A380(系列號:MSN272)最後一架空客A380
  • 輝煌不再的「空中女王」,全球僅剩35架波音747客機在役
    10月14日,英國航空公司的最後兩架747客機離開希斯羅前往肯布爾停放,英航從此沒有了747。英國航空公司曾經是波音747的最大用戶,服役總數高達101架,最多時有57架747同時在英航效力。因此這次退役,具有裡程碑意義。
  • 達美航空將在2025年以前退役至少三百架飛機
    中國航空新聞網訊:據simpleflying網站10月13日報導,達美航空計劃在2025年前,至少退役383架飛機。僅在2020年,就將有200多架飛機退出該航司機隊現役機隊,而達美航空將轉向更精簡的機隊。
  • 蘇聯設計的第一架寬體客機伊爾86,僅生產了106架,中國曾買了3架
    跟大家介紹了很多飛機,除了圖154外,其他都是歐美國家製造,今天跟大家介紹一款前蘇聯製造的寬體客機,那就是伊爾86,我國的新疆航空1992年曾從烏茲別克斯坦溼租了兩架,在1993年又引進了三架伊爾86。2003年這三架伊爾86從新疆航空退役後,又賣回了俄羅斯。從此這款俄制的伊爾86飛機離開中國的天空。其在新疆航空服役的十年間,完成了新疆航空運輸總量的三分之一。
  • 美軍F35戰機已下線550多架,我國殲20的產量何時才能趕上?
    F35有3個型號,除了配備美軍4個主要軍種外,還有大量的海外訂單,到2020年底就會下線560多架,這一速度的確很快。據估計,F35系列在美國的銷量最終將達到2000架左右,而我國殲20至今還沒有超過100架。殲-20目前已經有了初步的作戰能力,但是什麼時候可以大規模量產,將來要部署多少架呢?
  • 服役48年後,日本退役最後一架F-4戰機,航空自衛隊將得到更多F-35
    【環球網軍事報導】據美國「戰區」網站報導,在服役48年之後,日本航空自衛隊最後一架F-4「鬼怪II」戰鬥機於11月20日正式退出現役,未來日本將購買更多的F-35戰機,以全面取代由F-4戰機負責的任務,剩餘的F-4戰機今後將交由日本國內的航空開發和試飛團隊負責飛行。
  • 重量堪比10架運20,上九天攬月的國之重器
    10月12日上午9時,備受矚目的遠望21與22船正式解纜啟航,兩船是我國首型專用火箭運輸船,本航次任務是承運長徵五號大型運載火箭。時隔兩年多我們又將迎來見證歷史的時刻,12月30日是長徵五號遙三火箭復飛的時間窗口。
  • 運5運輸機變身無人機,竟然開始送快遞了?
    本身就是輕型有人駕駛運輸機的底子,「飛鴻-98」比其他的無人機,哪怕是更大的全村鷹——成飛「翔龍」、全球鷹都要能裝很多,運載能力達到了1.5噸,而原始版運-5是可以帶10個人的。>運-5總共生產了1000多架,是非常適合改裝成無人機的。
  • 老將退役——強-5成功完成使命,退役一百多架,離開歷史舞臺
    在我國的防空歷史中,強-5發揮了相當重要的作用,它的出現豐富了我國空軍的服役機種,而且極大程度上提高了我國空軍的對地打擊能力,使得我國的防空力量顯著上升。強-5是我國執行對地攻擊任務的中堅力量,並且它還是我國最先向國外出口的戰機。隨著對強-5不斷的改進,我國目前擁有一系列強-5衍生機型,而且他們各具特色,從最先可以掛載氫彈的強-5甲一直到現在可以搭載新火控雷達的強-5KJL,強-5伴隨著我國空軍走過了相當長的發展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