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到餐館去吃飯都會看看有沒有泡菜,如果有泡菜,我就會特別的開心,好像得到了一個額外的小驚喜一樣。我喜歡吃泡菜,特別是四川的泡菜,爽脆香辣,特別開胃下飯。泡菜是我從小吃到大的一樣食物,每天都離不開它。小時候爺爺家裡有一個特大的泡菜罈子,裡面一年四季都泡著各種各樣的泡菜。早餐的白粥,配上一小盤泡菜,再加兩個包子,別提有多美味了。
為了能每天都吃到泡菜,現在自己在家裡做泡菜。但是呢,卻感覺怎麼也做不好,泡菜罈子裡總是有很多漂浮的白色物體,看上去很髒。鄰居說叫做「生花」,泡得不好就會生花。我心情頓時就低落無比,仔細一想,小時候奶奶的泡菜罈子好像從來都沒有換過,她是怎麼保持始終如一的口感而不生花的呢?
請教了鄰居家的老奶奶後我才明白其中的緣由。要想泡好一罈子泡菜,需要注意兩個地方。首先,泡菜的水是有講究的。不能用自來水去泡,要用放涼的開水。開水經過高溫殺菌後不容易滋生細菌。製作泡菜水的時候要加白酒(也是起到殺菌的作用),放冰糖能夠讓泡菜更生脆,口感超級棒。另外,花椒等調料可以放到開水裡煮一煮。
第二點需要注意的就是,第一次加水時,泡菜罈子要保持乾淨,不能有生水。而且撈泡菜的時候一定要將手洗乾淨,不能沾油。只要沾到油,泡菜就很容易生花。適合醃製的泡菜有蘿蔔,豇豆,大頭菜,生薑,蒜等,綠葉子菜就不適合做成泡菜。可別選錯了食材哦!
泡菜大概一周就能泡好,但是,泡好後不能立刻吃,因為剛泡好的菜中亞硝酸鹽的濃度是最高的,應該等待三天後再吃。這個時候的泡菜口感香脆,鹹度適中,亞硝酸鹽的含量不會太高,非常下飯。每天早上吃粥時,只要有泡菜我就能吃上一大碗,就算沒有其他的菜也覺得十分美味。
但是,因為泡菜的鹽分含量較高,所以每天最好不要吃得太多,高鹽的飲食會給我們的腎臟帶來較大的負擔,不利於身體健康。到了四川,你會發現很多人家的廚房裡都會有一個小小的泡菜罈子,裡面泡製著各種各樣的美味泡菜。泡菜隨便喝什麼都能搭配,有了它,簡單的一頓飯都會變得更加有味道。
聽取了老奶奶的建議之後,我製作的泡菜真的沒有再生花了。我專門準備了一雙特別長的筷子用來夾罈子底下的泡菜,在這之前我都是直接用手去撈的。每次加了新的菜,我會添加一些鹽,以防泡菜越來越酸。現在來家裡做客的朋友們都非常喜歡吃我做的泡菜了,有的還會特意來帶一些回去。這真算是我做得最成功的一道菜了!你們還有關於做泡菜的小方法嗎?如果你對這篇文章有和看法和建議,歡迎在文章下方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