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疆的「秦嶺淮河線」,此線衍生了兩種文明相遇,而中國使其融合

2020-10-31 用戶628539305759991

它以千峰萬嶺橫亙西域,東西延綿2500公裡,是全球屈指可數的超級山脈

在中國境內天山呈東西走向,綿延1700多公裡,將新疆一分為二,天山從來不只是一條山脈,它在新疆中央虎踞龍盤,堪稱西域軸心。它以天為名,它早已超越了自然界,成為了中國人心目的神山。

天山為何地位如此重要?

千萬年來天山水汽匯聚、生態繁盛、文明交融,如同一條巨大的走廊,橫亙東西、連通一切。


新疆天山山脈由北天山、中天山和南天山中三大山鏈組成,其中以南天山最為高聳,主峰託木爾峰海拔7443米,為天山山脈的最高點,與之遙相呼應的第二高峰汗騰格里峰,海拔也達到了6995米。北天山主峰博格達峰海拔5445米,一直便被視為神山受周邊各民族祭拜。南、北天山高聳挺拔,相較之下中天山就沒那麼巍峨了這裡平均海拔僅3000米。南、北、中三列山脈依次排列,構成了天山的主體。

天山深居內陸距海遙遠,太平洋水汽鞭長莫及導致吐魯番盆地乾燥而炎熱,而在南側印度洋北上的暖溼空氣被攔截,從而催生了塔克拉瑪幹沙漠。


這樣看來天山基本算是」與水無緣「了,而實際上卻並非如此

當大西洋氣流途經一馬平川的中亞草原到達天山附近時仍保有大量水汽,水的到來讓這裡形成了大量冰川,而冰川又孕育了超過370條河流。其中西部的伊犁河流域支流眾多、河網密布,形成了氣候溫溼潤的伊犁河谷,天山在這乾旱之地架起了一條水的走廊,而有水的地方就有文明。北麓和山中盆地內分布著大片的草原養育了馬背上的遊牧民族。南麓則在沙漠星星點點的綠洲中誕生了眾多以農耕為生的城邦小國。


而當華夏民族的到來又使這兩種文明相遇、融合,最後連為一體

隨著西方帝國的崛起,海洋貿易時代來臨絲綢之路逐漸走向了衰落。然而天山經歷了百年的沉寂後,「一帶一路」的建設使天山重煥光彩。科技、財富、文明再次交流融通,未來的天山依舊如其天山雪蓮般綻放。

相關焦點

  • 每日行測(2020.09期)|神奇的「秦嶺—淮河」線
    秦嶺是橫貫中國中部的東西走向的山脈,大致位於32°N~34°N,103°E~113°E。其北側為黃土高原和華北平原,南側為低山丘陵和江漢平原。淮河是中國東部的主要河流之一,介於31°N~36°N,112°E~121°E之間,發源於河南省桐柏山北麓,流經河南、安徽至江蘇揚州的三江營注入長江,全長約1000千米。秦嶺—淮河一線是我國重要的地理界線。
  • 秦嶺淮河被賦予的地理意義?
    但中國是個例外,一條橫亙東西的秦嶺山脈再加上七大水系之一的淮河,天然形成了中國東部的南北地理分界線。我國著名地理學家張相文先生發表於1908年的《新撰地文學》中記載:「北帶:南界北嶺淮水,北抵陰山長城。
  • 關於秦嶺淮河、中國南北方分界線的一些奇葩說法
    秦嶺淮河是中國南北方的分界線。圍繞著秦嶺淮河、中國南北方有一些奇葩說法。其根本得原因在於,秦嶺淮河本身只是一個大致的範圍,但是很多人卻想將秦嶺淮河精確化,變成一個非常明確的線。秦嶺淮河與中國南北方的示意圖,如下所示。
  • 秦嶺淮河是中國南北方分界線,中國還有另一條重要地理分界線
    人們普遍認識秦嶺淮河是中國南北方分界線,中國還有另一條重要地理分界線。另外一條地理分界線在描述上不比秦嶺淮河更容易,但是它其實先分開了中國的東西,秦嶺淮河再分開了中國南北。秦嶺淮河分開的的中國北方和南方,其實是東部的北方和南方,而中國東部和西部的分界線,就是另外的一條線。
  • 為什麼秦嶺是中國龍脈
    橫貫中國中部的東西走向山脈。西起甘肅南部,經陝西南部到河南西部,主體位於陝西省南部與四川省北部交界處,呈東西走向, 長約1600多千米。為黃河支流渭河與長江支流嘉陵江、漢水的分水嶺。秦嶺腳下誕生了中國古代的絢爛文明。
  • 秦嶺被尊為華夏文明的龍脈,它究竟是一座怎樣的山?
    我國國土面積廣袤,在地理上通常以秦嶺淮河為界,將中國分為南方和北方。秦嶺山脈的主體位於陝西省境內,將陝西省分為南北兩地,形成了獨特的地理差異。狹義上的秦嶺,就是主體位於陝西省境內的秦嶺山脈,是關中地區與陝南地區的分界線,東西延綿400~500千米,南北延綿100~150千米。廣義上的秦嶺,由橫跨中國中部的眾多東西走向的山脈構成,西起崑崙,中經隴南和陝南,東至大別山,總長度大約1600千米。長江黃河是中國的母親河,是兩條非常重要的水系,而廣義上的秦嶺是長江和黃河流域的分水嶺。通常所說的秦嶺就是指的秦嶺山脈。
  • 為何秦嶺——淮河線以北的江河水冬天一定會結冰?原因在這裡!
    下面這兩張圖是某位中國網友乘坐飛機飛越秦嶺——淮河一帶上空時拍攝到的畫面。關於這兩張圖,您可以清晰的看到,一邊是濃厚的雲層而另一側則是晴空萬裡的區域,有雲的一側其實是南方。而這種現象在秦嶺——淮河一帶常年出現。那麼究竟是什麼原因導致這一帶地區經常出現這種「涇渭分明」的現象呢?
  • 徒步大秦嶺 穿越野性天堂 領略中國史詩
    秦嶺國家森林步道穿行河南秦嶺、陝西秦嶺、甘肅秦嶺,這雖不是全部秦嶺,卻是秦嶺地理最壯美、生態最優美、人文最華美的一部分。        徒步秦嶺       漫步南北方分界線        眾所周知,秦嶺-淮河一線是生態中國的南北方氣候分界線,也是人文中國的南北方分界線。
  • 「秦嶺憑一己之力抗下南下冷空氣」中有哪些地理知識點?
    最近有網友曬出航拍秦嶺山脈圖,圖中清晰可見秦嶺幾乎以「一己之力」阻擋了南下的冷空氣,於是形成了一幅「涇渭分明」的神奇景觀。地理課本裡熟悉的「秦嶺—淮河」再次走進大家視野。今天螺螄君通過組圖為大家呈現秦嶺—淮河是如何作為南北分界線的。
  • 如何看待線上線下融合發展新趨勢?
    在9月5日的中國國際會展業發展大會上,中國會展經濟研究會會長袁再青指出:在後疫情時代中國會展業要搶抓新的發展機遇,開拓新的發展局面…要在線上、線下相互融合的發展中進一步做大做強。31會議作為數字會展新基建服務商,已經陸續為多場融合會展項目提供服務。
  • 秦嶺一圖火遍全網:憑啥一山分割中國南北
    中學地理課本上告訴我們,秦嶺-淮河是中國南北氣候的分界線,秦嶺阻擋了來自南方的水汽,同時也阻擋了北方的寒冷空氣。 另外,秦嶺-淮河還是1月份0℃等溫線、年降水量800mm等降水量線、暖溫帶(北)與亞熱帶(南)分界線、溼潤區(南)與半溼潤區(北)分界線、溫帶落葉闊葉林(北)與亞熱帶常綠闊葉林(南)分界線、旱地農業(北)與水田農業(南)分界線、亞熱帶季風氣候(南)與溫帶季風氣候/溫帶大陸性氣候(北)分界線、農作物一年三熟/一年兩熟(南)與兩年三熟/一年一熟(北)分界線。
  • 在秦嶺淮河一線中心點與交界處,有座埡口公園,有五界一口的美譽
    聽一位方城縣的賢者說,方城埡口是中國九大埡口之一,在世界地質構造世上,也是首屈一指的。我仔細回憶了一下,好像在中國地理的教材裡面,並沒有對方城埡口的記載,看來,要想推出方城埡口公園的話,方城人該做些努力了。
  • 中國各地理分界線無水印高清地圖
    (11)長江中下遊平原和華北平原界線:淮河。 (12)雲貴高原與東南丘陵界線:雪峰山 秦嶺—淮河線
  • 「天下山川,以此為最」:秦嶺對中華文明意味著什麼?
    曲終禮畢,後人們紛紛祈願神靈賜人間以宏福無量,佑秦嶺子孫享福萬壽無疆。毫無疑問,《信南山》是中華民族的先輩對龍脈秦嶺最原初的記憶與崇拜。細細品味,不禁讓人感嘆秦嶺之於中國文明的形成與中華民族的凝聚何其關鍵也!秦嶺巍巍,參透不盡;秦嶺莽莽,探尋不完;秦嶺漫漫,追溯不窮;秦嶺深深,綿延不息。
  • 帶你走進中國南北分界線——秦嶺
    秦嶺,別稱南山,終南。狹義上的秦嶺,僅限於陝西省南部、渭河與漢江之間的山地,東以灞河與丹江河谷為界,西止於嘉陵江。由於秦嶺南北的溫度、氣候、地形均呈現差異性變化,因而秦嶺-淮河一線成為了中國地理上最重要的南北分界線。
  • 高中地理:中國10大重要地理分界線匯總
    (1)1月0℃等溫線(也是亞熱帶與暖溫帶及高原氣候區分界線):大體沿著青藏高原東南邊緣,向東經過秦嶺一淮河一線。      (2)800毫米等降水量線(溼潤區和半溼潤區界線):沿著青藏高原東南邊緣,向東經過秦嶺一淮河一線。
  • 中國「最尷尬」的省份,北方人說它是南方的,南方人說它是北方的
    中國的土地寬廣,人口非常多,中國的各省分別代表或者有特色,比如新疆的沙漠,西藏的高原,美麗的七彩雲南,四川的熊貓火鍋,山城重慶,蘇杭的小橋流水,北京的四合院等,今天小川都為大家介紹位於中國中部的一個有趣的省份。
  • 這些中國重要的地理分界線,你應該知道
    (2)亞熱帶與暖溫帶及高原氣候區分界線(1月0℃等溫線):大體沿著青藏高原東南邊緣,向東經過秦嶺-淮河一線。(3)暖溫帶與中溫帶的界線:鴨綠江口--長城(山西境內稍偏南)--祁連山--天山一線。(4)800 毫米等降水量線(溼潤區和半溼潤區界線):沿著青藏高原東南邊緣,向東經過秦嶺-淮河一線。
  • 中國南北分界帶分布圖制定完成 涉及7省130縣市
    當代學者在豐富張相文的觀點後雖然提出了「『淮河—秦嶺』不單純是『中國南北地理分界線』,而是『中國南北地理氣候分界帶』」,但對於「南北分界」究竟是「一條帶」還是「一條線」等人們最為關心的問題還是沒有明確的表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