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三地發行《港珠澳大橋》郵票!方寸間展示國家記憶
大橋在建設過程中注重環境保護,為中華白海豚營造了良好的生存環境,畫面體現了人與自然的和諧共處。據史淵介紹,這套郵票在總體面貌上追求一種恢弘大氣的格調,三枚郵票分別以紅、黃、藍為基本色調,統一中追求變化,給人一種磅礴的視覺體驗,畫面整體讓人有耳目一新的感覺。香港郵政:以大橋名稱為設計重點 線條充滿現代感香港郵政發行的則是一套特別郵票,其中包括一套四枚郵票及一枚郵票小型張。這套郵票由藝術家陳伸及其女兒陳彥設計。
-
香港將軍澳發現中華白海豚
中新網10月18日電據香港《星島日報》報導,香港將軍澳海灣發現海豚「稀客」。一向聚居香港大嶼山西部水域的中華白海豚,17日被發現在將軍澳對面海面暢遊,表現活潑,有市民用手機拍下罕見一刻,將片段上傳網絡,引起網民熱議。
-
「香港行山徑系列第一號:鳳凰徑」郵票發行
「香港行山徑系列第一號:鳳凰徑」郵票發行 畫面美不勝收 【解說】香港郵政10月6日宣布發行「香港行山徑系列第一號:鳳凰徑」特別郵票及相關集郵品,此套郵票以香港知名的戶外登山景點──大嶼山鳳凰徑為主題,共12枚,每一枚郵票分別展示鳳凰徑12段景色中的一段。
-
雙語閱讀|中華白海豚在香港的生存環境惡化
粉紅海豚,學名為中華白海豚,剛出生時通體呈白色,長至成年則變為粉紅色,是海豚中的珍稀品種。這種海豚常棲息於珠三角地區入海口鹹水與淡水的交匯水域,因此,不時可在香港港口見到它們的身影。1996年,「香港各界慶祝回歸委員會」將粉紅海豚選為97年香港回歸慶祝活動的吉祥物。慶委會副主席鄔維庸在談到海豚會徽時說道:「小海豚聰明可愛,友善活潑,溫和可人,代表的正是香港特色」。
-
香港「吉祥物」中華白海豚面臨被趕絕危險
中新網香港8月19日消息:活躍於香港西面水域﹑被視為香港吉祥物的中華白海豚﹐由於海水汙染嚴重﹐正面臨被趕絕的危險。 此間媒體報導,有專家指出﹐由於母豚體內吸收太多重金屬﹐令幼豚免疫能力減弱甚至夭折﹐導致白海豚有老化趨勢﹐甚至有絕種於香港的危機。 此外﹐由於原居地海水汙染嚴重﹐卸泥及工程活動頻繁。
-
海洋中的精靈——中華白海豚
發行詳細資料 海洋是萬物的起源,與地球上所有的生命息息相關,豐富的水資源孕育了陸地上的各種生物,海洋中也有豐富的生物多樣性資源,因此海洋是維持地球所有生物生命的重要系統之一。而在浩瀚的海洋裡,居住著一群具高智慧的海洋生物―─鯨豚。
-
「香港行山徑系列第一號:鳳凰徑」郵票發行 畫面美不勝收
據本臺香港之聲《珠江瞭望》報導,香港郵政10月6日宣布發行「香港行山徑系列第一號:鳳凰徑」特別郵票及相關集郵品,此套郵票以香港知名的戶外登山景點──大嶼山鳳凰徑為主題,共12枚,每一枚郵票分別展示鳳凰徑12段景色中的一段。郵票採用高像素平版印刷技術印製,畫面清晰、色彩鮮艶、質感逼真,盡顯鳳凰徑沿途美不勝收的景致。
-
中華白海豚你真的了解嗎?中華白海豚知識科普
香港的中華白海豚單獨或成群,多數為單獨或成對的,最大的群約20頭。10頭以上的群通常隨對拖網漁船活動。珠江口伶仃洋的群可達44頭。在夏末常作躍水、探頭等動作,乘浪不常見到。喜隨拖網漁船活動,常在拖網浮子前的100~200 m處看到它們。跟隨漁船的活動可超過2小時。
-
視頻丨在惠州擱淺的中華白海豚曾在香港出沒,解剖發現……
擱淺惠州的中華白海豚曾在香港出沒,解剖發現腎臟器官腫大 發現疑似致死原因 海豚腎臟器官病變腫大 下午15時,南方+記者在惠州市漁業研究推廣中心戶外臨時搭建的解剖棚內看到,中華白海豚遺體靜置在鋪有塑料布的桌面上,周身乳白,體表光滑,但略有少量傷痕和烏青,身著白色防護服的專家已經到位
-
擱淺惠州的中華白海豚曾現身香港,專家猜測……
讓惠州人扼腕嘆息擱淺死亡的小精靈中華白海豚,日前被運往了市漁業研究推廣中心。(痛惜!惠州人失去時才知TA是她……)24日下午,市漁業研究推廣中心組織相關行業專家對該中華白海豚進行外部形態檢查和內臟器官病理解剖。
-
廈門將發布《中華白海豚白皮書》
據中國野生動物保護協會水生野生動物保護分會會長李彥亮介紹,中國水域有記載鯨豚物種近40種,物種多樣性極其豐富,其中長江江豚、中華白海豚被列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廈門是中華白海豚的重要棲息地之一。廈門市自然資源和規劃局相關負責人在研討會上介紹,自2017年起,廈門牽頭組織實施全國中華白海豚保護行動。
-
中華白海豚
而當時的人們並不會想到,在今天它們成為了香港回歸的吉祥物,並被稱為「海上大熊貓」「海上國寶」,而且還是唯一以「中華」命名的海洋豚類——中華白海豚。中華白海豚主要生活在河口內灣,鹹淡水交界水域,因為這個區域淡水的注入改變了水體的鹽度,增加了魚類的豐富度,提高了中華白海豚補食的機會。目前中華白海豚廣泛分布於西太平洋和東印度洋的熱帶及溫帶沿岸海域,我國的中華白海豚廣泛分布於中國南方近海,已知有福建廈門種群、臺灣西部種群、珠江口—香港種群、廣西北部灣4個種群。
-
大亞灣發現中華白海豚
深圳商報記者 張妍 昨日下午4點多,兩張圖片的出現讓較場尾民宿老闆的微信群炸開了鍋,「大亞灣靠近核電基地海域有中華白海豚出沒。」眾所周知,珠江口附近的深圳西部海域才是中華白海豚的主要棲息地,為什麼白海豚會「東進」大亞灣呢?本報記者獨家專訪了中山大學鯨豚研究團隊專家林文治博士和珠江口中華白海豚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局長古錫純。
-
一日內兩隻中華白海豚在香港海灘擱淺死亡
中新網7月11日電 據香港《大公報》報導,香港昨天一日內先後發生兩起中華白海豚擱淺事件。報導稱,10日上午,有市民在屯門黃金海岸泳灘,發現一具白海豚屍體。相隔7小時後,大嶼山大澳石灘再次發現另一隻白海豚擱淺。
-
擱淺惠州的中華白海豚曾在香港出沒,解剖發現腎臟器官腫大
備受關注的中華白海豚擱淺惠州東江事件有了最新進展。24日,惠州市漁業研究推廣中心組織國內漁業科學研究專家團隊對中華白海豚遺體進行解剖,提取相關組織後進行下一步研究,專家透露該海豚曾在香港周邊海域活動。24日下午,記者在市漁業研究推廣中心臨時搭建的戶外解剖棚內看到,中華白海豚體表有少量傷痕和烏青。專家們對海豚的體長、魚翼、魚尾以及傷痕、體重等進行記錄測量登記。初步數據顯示,這頭中華白海豚體長約2.6米,體重185公斤,為正常成年海豚個體。
-
拒絕生寶寶的中華白海豚
這則新聞讓我非常震驚和難過,也讓我自此記住了中華白海豚——這個在香港海域中脆弱無助的物種。片中採訪了不少香港的研究人員、保育團體和漁民,講述了中華白海豚——「海中大熊貓」在香港水域面臨的困境。其中也採訪了當時親歷了CH34悲慘事件的洪家耀博士。
-
關於中華白海豚你知道多少?
中華白海豚在閩粵一帶被漁民尊稱為「媽祖魚」,1997年還被遴選為香港回歸祖國的吉祥物。中華白海豚的在我國被記載的歷史雖然可以上溯很久,但是也不是所有人都知道和了解它們。不信?!那來挑戰一下我們的「 豚豚知識競賽 」,看看你能答對幾道題。中華白海豚的體長,是比你的身高長還是比你的身高短,還是差不多?
-
擱淺東江的中華白海豚開始解剖了,曾在香港海域活動
該中華白海豚不幸擱淺死亡,被運往市漁業研究推廣中心。11月24日,在惠州市漁業研究推廣中心,來自國內漁業科學研究專家團隊對中華白海豚遺體進行了解剖。在解剖開始前,專家先對海豚的外貌情況進行了檢查,包括測量和記錄海豚體長、魚翼、魚尾以及傷痕等數據信息;隨後,工作人員合力將海豚搬上秤測量了體重。初步數據顯示,這頭中華白海豚體長約2.6米,體重185公斤,為正常成年海豚個體。
-
拒絕生寶寶的中華白海豚-虎嗅網
,有一天在報紙上看到一個轟動香港保育屆的消息:香港水域一隻編號為CH34的中華白海豚,2007年受孕失敗後,於2011年終於小心翼翼地懷上寶寶。作為一名中國人,我想通過我的畢業作品向外國同學展示,香港或者內地一些生物物種的故事。我第一個就想到了中華白海豚。
-
大灣區裡的中華白海豚
▲白海豚海上監測工作中華白海豚是世上現存的唯一一種白色的海豚。中華白海豚並不是生來就擁有雪白的膚色,它的一生中經歷了非常獨特的變化。▲中華白海豚野生動物的個體識別能為研究和保護提供很多重要信息。珠江口生活著多少頭白海豚?一頭海豚會從珠海遊到香港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