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過多年的追趕,中國的綜合國力得到了顯著提升,這一點不僅僅是體現在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的地位之上,更體現在我國的國防建設,航天航空成果以及城市的基礎設施建設之上,伴隨著我國一個有一個的衛星順利升空,中國正式走進了航天強國的行業之中。
如今根據相關新聞報導,我國具備了海上的衛星發射技術,再次刷新了中國航天技術的新高度。
根據我們的了解,中國是全球首個擁有海上衛星發射技術的國家,並且在今年的六月份得到了實踐驗證。
海上衛星的發射需要依賴於一個浮動的發射平臺,我國則藉助了一艘船舶來完成這一任務,此次海上衛星發射,我國選擇的是長徵十一號固體運載火箭,這也是我國在航天領域的最新研發成果之一,這款火箭攜帶著七顆衛星成功升空,正式見證了我國海上衛星發射技術的成功。
而且一箭七星,也成為了各家媒體新聞報導的焦點所在,具體來看這七顆衛星之中除了兩顆用於技術試驗的衛星之外,其他五顆軍事用於商業使用的衛星,具有一定的商業價值。
那麼中國為何要選擇在海上發射衛星呢?相比較於傳統的陸上衛星發射技術,海上發射技術雖然更具挑戰性,衛星的發射時需要考慮到海洋的環境氣候狀況,風力的大小以及可視度的高低都將對衛星發射的成敗造成影響,此外還需要考慮發射用船舶自身的穩定性。
但是相比較於這些挑戰,海上衛星發射的優勢更為顯著,一般來說海上的領空面積更為遼闊,在發射衛星時我們不必耗費更多精力用於空間區域的清除,或者我們可以直接選擇少有人活動的海域完成發射,其次海上發射衛星的安全性也更強,能夠避免對周圍的建築設施造成損害。
當然最為關鍵的是具備了海上衛星發射技術之後,我們可以前往赤道附近區域發射衛星,利用地球的自轉助力衛星的發射,能夠節省更多的燃料,提高衛星發射的成功率。
好了今天就為大家介紹到這裡,我們下一期再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