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經常掛在嘴邊的一句話是:腸道健康,人安康。腸道很複雜,它是一個負責「吸收營養物質+廢物排放」的系統,生理作用「突顯」,值得重視。當然,現代人的生活比較「凌亂」,有好有壞,有些人「養成的飲食習慣」或者「有瑕疵的生活習慣」本身會對腸道產生負面影響,甚至會增加某種腸道疾病的發病風險。關注腸道健康,如果您的腸道在之前已經出現了某種問題(難受表徵),請您重點關注「身體的變化」;重視腸道健康,需要從生活點滴做起。
如果您反覆出現這「四種狀況」,請嚴格注意:
大便中存在血液,反覆便血:
關注腸道疾病,腸癌的主要「臨床表現」就是「排便習慣的改變」和「便血」,特別對於「直腸癌」而言;「便血」的顏色多會呈現出鮮血或者暗紅色血液,而且大便次數也會出現明顯的增多。
大便過程中有粘液或者存在膿血便:
一種聽起來很「恐懼的現象·」,但卻是「腸癌很緊密的一種表現」。從現代醫學角度來看,經常、反覆便血是「左半結腸癌」經常表現出的症狀,發生概率達到了75%左右,其基本的表徵就是「糞便表面攜帶有暗紅色的血液」,這是一個很容易被發現的「表徵」,有些情況還會伴有「黏液便」。
無理由的身體無力、消瘦以及貧血:
對於「右半結腸癌」來說,其表現出的症狀就是反覆腹痛、腹部出現腫塊、貧血、消瘦和全身無力。
「腹瀉」伴隨著以上三種狀況:
「腹瀉」是生活中非常普通的一種「表現」,但如果您是長期腹瀉,那就很可能是胃部、大腸、胰腺以及肝臟等部位出現了「問題」,假設您的身體不單存在腹瀉,還伴有膿血便、全身乏力、大便中有粘液等症狀,那很可能是身體患腸癌的「信號」,建議抓緊去醫院檢查;值得注意的是,大腸癌患者中,有四分之一存在「腹瀉症狀」。
相對而言,這些人更容易被腸癌侵襲:
年歲上升,無疑會增加患腸癌的患病風險;40歲以上的中老年人需要留神。
直系親屬存在「結直腸癌病史」的人群。
大便過程中經常便血以及本身存在「嚴重痔瘡疾病」的人群。
反覆腹瀉的人,甚至自己的腹瀉時間已經超過了三個月。
反覆出現「便秘」的人群;如果您總是便秘,而且排便過程中還會出現黏液便和黑血便,請您關注並重視「腸道狀況」。
患有慢性闌尾炎、膽囊炎或者本身已經切除了膽囊或者闌尾的人群。
長期壓抑、不開心的人群,近三個月內「體重有明顯下降」的人群。
請所有人明確,肥胖人群患腸癌的風險會大於普通人;如果您胖了,請「認真思考,防患於未然」。
腸癌,聽起來很可怕,但生活中完全可以去「預防」。做靠譜預防,用科學去戰勝疾病;調節飲食,補充膳食纖維;多喝水,少吃肉;多運動,保持健康體重;定期體檢,關注腸道健康。希望各位腸道健康,人安康。
註:王思露原創內容,希望對您有所幫助;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