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天的寒風真是吹走炎炎的夏日,車輛引擎艙內發動機和變速箱暫時告別炎熱的煎熬,下起雪的北方地區又為車主提出了更高的駕駛要求,除了要應對低溫嚴寒,更重要的還要挑戰冰雪路面,這方面相信北方車主經驗十足,更換一款雪地胎提高行車安全性能,然而這樣真的保證萬無一失了嗎?答案就未必了。前幾天,聽某位北方的朋友訴苦,換上雪地輪胎,前行了十公裡左右,前面一切正常,由於路面顛簸,突然胎壓監測報警指示燈亮了,然後就常亮,不知道問題出在哪裡。那好吧,今天就來談這方面的話題吧。
在解答這個問題之前,請容許小編用一如既往的囉嗦風格,因為我相信只有這樣,各位才能更加深刻地了解一件產品、一個技術存在的價值,首先,問大家一個問題:什麼是胎壓監測系統?胎壓監測系統的英文名字是Tire Pressure Monitor System,我們習慣讀法為」TPMS「,簡單來說,它就是對行駛車輛的輪胎氣壓進行實時監測,對漏氣和低氣壓進行報警來確保行車安全。
而安裝在車輛上的胎壓監測系統分為兩種類型,一種是間接式檢測系統,英文名字是Wheel-Speed Based TPMS,簡稱WSB,它的主要工作原理ABS系統是通過輪速傳感器來確定車輛是否抱死,當輪胎壓力下降,輪胎的直徑就會變小,車速將會發生變化,使得警報系統介入工作,提醒車主,這種系統就是利用ABS系統中的輪速傳感器來檢測輪胎之間的轉速差來達到監測胎壓的目的。另一種是直接式檢測系統,英文名字是Pressure-Sensor Based TPMS,簡稱為PSB,這種系統是利用安裝在每一個輪胎裡的壓力傳感器來直接測量輪胎的氣壓,利用無線發射器將壓力信息從輪胎內部發送到中央接收器模塊上的系統,然後對各輪胎氣壓數據進行顯示,當輪胎氣壓太低或漏氣時,系統就會自動報警。
當然,這兩大系統能成為市場的常青樹,一定是以鮮明的特色存在,但兩種系統都優缺點。先來說說間接式胎壓監測系統,其造價相對較低,對於已裝備ABS防抱死系統 (每個輪胎裝備1個輪速傳感器)的車輛只需對軟體進行升級。但是間接式胎壓監測系統沒有直接式胎壓監測系統的準確率高,而直接式胎壓監測系統就簡單的多,而且可以提供更高級的功能,隨時測定每個輪胎內部的實際瞬壓,很容易確定故障輪胎。
另外,間接式胎壓監測系統不能「判斷」故障輪胎,系統校準也極其複雜,在同一車軸的兩個輪胎氣壓都低的時候,其次如果四隻輪胎的胎壓同時在下降,那麼這種裝置也就失效了,而這種情況一般在在冬天氣溫下降時尤其明顯。此外,當車子行駛過彎路時,外側輪轉動次數會大於內側輪轉動次數,或者輪胎在沙地或冰雪路面打滑,特定輪胎旋轉數會特別高,所以這種計算胎壓的監測方法有很多局限性。前言提到的那位朋友的情況,他駕駛的是一款大眾朗逸,朗逸的胎壓監測就屬於間接式胎壓監測系統,其原理主要是透過防鎖死剎車系統(ABS)上的速度傳感器,來判定各個輪胎的胎壓,車輛行駛,當其中一條輪胎的胎壓較低時,車輛的重量會使該輪胎直徑縮小,車輪之間的轉動次數自然會有差別,經過計算後,將觸動警報系統,向駕駛者提出警告。但為什麼朗逸經過了顛簸的路面,突然胎壓監測報警指示燈亮了?「更換雪胎」便是主要的因素之一,由於更換雪胎之後,輪胎師傅沒有及時儲存新的胎壓數據所導致,即使輪胎師傅知道如何更新數據,但繁瑣的系統校準也耗時耗力,這有啥辦法呢?該系統通常都是車輛出廠時就自帶的功能呀。如何解決冬日換雪胎的煩惱?針對間接式胎壓傳感器的不足,很多廠商也看到了商機,推出的直接式胎壓監測系統的功能漸進完善,目前市面上,直接式的胎壓監測系統已經很成熟,不少車主也比較樂意加裝這設備。
圖:它的主要工作原理ABS系統是通過輪速傳感器來確定車輛是否抱死,當輪胎壓力下降,輪胎的直徑就會變小,車速將會發生變化,使得警報系統介入工作,提醒車主。
圖:間接式胎壓監測系統(WSB)不能「判斷」故障輪胎,系統校準也極其複雜。
圖:內置式的胎壓傳感器,不過顯然沒有外置式的胎壓傳感器方便呀。
編輯總結:胎壓監測系統對於目前的大多數人來說還是一個新鮮玩意,而小編了解的大部分車型並沒有標配直接式胎壓監測系統的也不多,按功能來講,它是汽車安全配置中非常重要的一項,只是在很長的一段時間內都沒有被人們所重視。大家可以試想一下,無論車主的愛車的動力性能有多強或者操控性能有多出色,終究要通過輪胎與地面的接觸才能發揮出來,而不正常的輪胎壓力往往導致車輛性能不能完全發揮,有數據表明,由爆胎引起的車禍在惡性交通事故中所佔的比例非常高,而所有會造成爆胎的因素中胎壓不足當屬首要原因。在冰天雪地裡,更換一款雪地胎提高行車安全性能,這還不夠,為自己、為家人,為社會的安全著想,小編建議各位車主配置一款較好的直接式胎壓監測報警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