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裡烤麵包不出饅頭味,深入了解美拉德反應,以後做麵包香味撲鼻

2020-12-03 泛泛老師

親愛的粉絲朋友們,你們要的烤麵包饅頭味消滅方案這就來了。關注我,明天就可以做好一款好麵包!

不想看分析過程的,直接跳文章中間第三部分結論!

上次說過麵包香味的由來之一是「美拉德反應」。這個化學反應裡面的東西,我們不需要認識,但我們需要知道這個反應,完美進行的條件及影響因素有哪些。

01底物和溫度

底物、溫度、反應時間、水分pH等是美拉德反應的主要4因素。麵包烤制過程中,美拉德反應底物就是糖和麵粉中的胺基酸,原本這兩種物質的反應溫度應該是180℃,但是如果你用180℃來烤麵包,大部分的是會失敗的,除非你想要做的是非麵包口味的香精類麵包,否則會出現燒餅味。饅頭慢雖然沒了,但是你也不會願意每天都吃燒餅味的麵包吧!

我們平時做麵包時,大部分的烤制時間都是160℃或以下,是因為水的加入,加入牛奶也是一樣的,也就是我上次提過的麵團中的水比例越高,麵包組織越好,水分子不蒸發過程中為麵包提供了蓬鬆的口感。還在美拉德反應提供了非常良好的環境。

02水分和烤制時間

烤箱溫度越高,水分子流失越快,麵包越不蓬鬆,而美拉德反應在有水環境中是需要反應周期的,只有正確的控制烤制時間,才會形成非常好的麵包口感。所以含水量越高的麵包坯子,烤制時間越短,比如上次做的冰麵包,160度20分鐘即可,大部分的吐司麵包因為有土司盒的存在,烤制時間基本上在40分鐘以下。

03總結

我以我個人烤麵包經驗做一個小結:

第一:關於水分比例,所有我給出的配料表中的水比例一般不建議減少。因為含水率都在10%到15%之間。如果是別的配方中的水分子比例可以看水重量/麵粉重量是否在30左右%

第二:關於烤制時間和溫度,二發好的麵包坯子直徑厚度在5釐米及以下的參考溫度150-160度20分鐘以下,最後三分鐘觀察狀態。

第三:關於糖和麵粉比例,正常建議糖/麵粉為10%-12%,也有加倍放糖的,糖高些成功率越高,我家不喜歡吃太甜,所以我控制在10%-12%。一方面比較健康,一方面比較容易成功,再底就不容易成功了。

第四:所有天才都不是一次就成功的。多試,找到自己的感覺

04個人分享

我以前從來沒做過麵包類教程,上次做冰麵包的教程,我群裡的朋友就沸騰了。交作業的朋友都說可能是唯一一款沒做出饅頭味的麵包了。我總結了一下,這次他們沒有出饅頭味的原因。

那麼今天我們就來講一下,所有麵包配方怎麼樣才能不出饅頭味?

冰麵包成功因素總結,想學的看我主頁視頻教程。

第一,冰麵包中,和面時加入的淡奶,使麵團口感產生的變化。並不是大家的水平進步了,由於,我們還是要思考一下這個問題,以方便以後的教程中, 做出完美的麵包。

第二,方子中的比例比較精準,精確到個位數。

第三,烤制溫度說明的比較細制。

小貼士:

麵包是練習基本功,各種麵包做的過程中,用到的方式都不同。所以,不用記住每一款麵包的配方,做好筆記,下次做的時候,回看一下就好。

我是泛泛,希望今天的分享,對您有幫助,下次,我會對面種做一個詳細的對比和說明。發麵發不好的同學可以關注我一下!有任何美食上的問題,可以留言問我哦。

相關焦點

  • 美拉德反應 Maillard Reaction,了解一下
    > 穀氨酸 巧克力味 奶油糖球味 精氨酸 爆米花味 砂糖燒焦味 脯氨酸 蛋白質燒焦味 麵包味各類胺基酸在不同溫度下反應產生的風味很多人容易將美拉德反應與焦糖化反應搞混,因為這兩個反應經常同時進行且都會給食物「
  • 為什麼烤麵包會產生香味?
    香氣撲鼻、口感鬆軟的麵包是很多人都喜歡的一種食物。在烘焙的過程中,麵包的顏色逐漸變得金黃,並散發出香味。這些香味是從哪裡來的呢?其實,這主要是因為麵包在烘烤過程中發生了一系列化學反應。其中,最主要的是美拉德反應。
  • /麵包知識/詳解美拉德反應!
    胺基酸的種類:胺基酸是產生美拉德反應的重要物質。胺基酸共有二十種,每種胺基酸所產生的風味都不一樣。其中His(組氨酸)、Lys(賴氨酸)、Pro(脯氨酸)可產生烤麵包香味;2. 糖的種類:糖也是美拉德反應中必不可少的物質。在美拉德反應中,參與反應的糖可以是雙糖、五碳糖和六碳糖。可用的雙糖有乳糖和蔗糖;五碳糖有木糖、核糖和阿拉伯糖;六碳糖有葡萄糖、果糖、甘露糖、半乳糖等。
  • 無處不在的美拉德反應
    初級反應產物不會引起食品色澤和香味的變化,但其產物是不揮發性香味物質的前體成分。中級階段產生各種特殊醛類,造成食品不同香氣。最終階段主要為該階段主要為醛類和胺類在低溫下聚合成為高分子的類黑精或稱類黑素。此階段反應相當複雜,其反應機制尚不清楚。除類黑精外,還會生成一系列美拉德反應的中間體還原酮、醛類及揮發性雜環化合物。
  • 西餐講究的「美拉德反應」,究竟是什麼?為什麼讓人又愛又恨?
    這種香,就是烹飪中很常見美拉德反應,燒烤就是美拉德反應的典型代表。在西餐烹飪中「美拉德反應」是一個著名的詞彙,而且應用非常廣泛,像肥厚的牛肉在鐵板吱吱作響,剛出鍋的烤雞,都會運用到美拉德反應。肉類食物中有胺基酸,也有一些糖,高溫下兩者會發生美拉反應,生成複雜的香味物質。讓人慾罷不能。脂肪雖然不直接參與美拉德反應,但有研究發現,脂肪是液體,它的存在也會影響美拉德反應,它會避免食物變幹變硬,從而保持軟嫩的口感。
  • 西餐中講究的「美拉德反應」,究竟是什麼?為什麼讓人又愛又恨?
    這種香,就是烹飪中很常見美拉德反應,燒烤就是美拉德反應的典型代表。在西餐烹飪中「美拉德反應」是一個著名的詞彙,而且應用非常廣泛,像肥厚的牛肉在鐵板吱吱作響,剛出鍋的烤雞,都會運用到美拉德反應。肉類食物中有胺基酸,也有一些糖,高溫下兩者會發生美拉德反應,生成複雜的香味物質。讓人慾罷不能。脂肪雖然不直接參與美拉德反應,但有研究發現,脂肪是液體,它的存在也會影響美拉德反應,它會避免食物變幹變硬,從而保持軟嫩的口感。
  • 食物中的科學(下篇)——焦糖化反應和美拉德反應
    顧名思義,酶促褐變在褐變過程中需要酶的參與,而非酶促褐變則不需要酶的參與。酶促褐變多發生在水果蔬菜這種新鮮植物類食物中,比如蘋果、香蕉、土豆的變色。在上一期文章中,鐵骨學姐已經為大家介紹過酶促褐變的一個的典型案例——蘋果切開以後變色的原理,這裡就不再過多介紹。
  • 美食中的化學反應—美拉德反應
    麵包經過烘焙會散發香甜的氣味,是因為麵粉帶有的氣味嗎?做紅燒肉時需要炒糖色僅僅是因為顏色好看嗎?他們有著其中的奧秘。半胱氨酸產生的肉香味強烈,胱氨酸味道差,蛋氨酸產生土豆樣香味,穀胱氨酸產生較好的肉味。
  • 烘焙中的美拉德反應,麵包烤制過程裡你要知道的冷知識!
    有時真的是要靠對你手下這個麵包坯的感覺。適合割多深,劃多長,都要心中有數,下刀從容,行雲流水。可能你稍稍用力過了,就會造成面坯「漏氣」。這個我覺得沒法用語言來形容,還是要您親手操作才能真切地體會到我說的狀況。割包的工具您可以買專業的刀具,也可以自己做。自己做很簡單,用鋒利的刮鬍刀片加一根竹筷子就可以了。這個我們也不多講,以後實踐到哪個需要割包的品種,我們在詳細展開來分析。
  • 什麼是美拉德反應?
    我們在烘烤麵包 蛋糕 餅乾等等,食品中的,所謂的上色是什麼情況是不是美拉德反應?    聽起來似乎很陌生,其實它是在我們生活中再熟悉不過的一類反應,我們在煮牛奶時產生的香味、與烘焙咖啡中的芳香、還有烘烤麵包中,那誘人的色澤與芳香,隨著麵包表皮,褐色物質的產生,烘烤的麵包也釋放出濃濃的香氣,都是「美拉德反應」。   在烘焙中有了,不同的胺基酸與不同的糖份,所產生不同風味的產品,這種特殊的風味……統統都來自,美拉德反應。
  • 潮汕美食錄|美拉德反應下的獨特風味
    看上去,腐乳餅與中國傳統糕餅沒有什麼不同,但味道卻完全不一樣。我們先從餡料的主體說起,南海邊,溼熱的空氣令豆腐中的蛋白質分解出白色的直立菌絲,腐乳的鮮味和香味就來源於此。長滿直立菌絲的豆腐先是用海鹽脫水,再將鹽粒篩出。鹽的加入和篩出可以保證腐乳不至於太鹹,同時也為後期發酵提供了防腐的保障。
  • 【食品技術】美拉德反應
    L—苯丙氨酸,能產生刺激性香氣、香味;(9)L—酪氨酸,能產生焦糖香氣、香味;(10)L—天冬氨酸,能產生焦糖香氣、香味;(11)L—穀氨酸,能產生奶油糖果香氣、香味;(12)L—組氨酸,能產生玉米面包香氣、香味;(13)L—賴氨酸,能產生麵包香氣、香味;(14)L—精氨酸,能產生烤蔗糖香氣、香味。
  • 麵包中的美拉德反應「推薦篇」
    周日烘焙技術等問題解答⑮麵包中的美拉德反應美拉德反應由法國化學家路易斯.卡米拉.美拉德(Louis
  • 牛排、烤肉、炸雞,好吃的秘密——美拉德反應
    在這樣的基礎上,進行類似研究的法國人——路易斯·美拉德(Louise Maillard,1878-1936)為了搞清楚反應具體過程,解釋褐化與香味現象,尋求更為溫和的反應。從1911年11月27日開始,他嘗試通過使用甘油(丙三醇)濃縮胺基酸。結果經過六個星期的反覆試驗,他同樣重現了褐化現象,並經過檢測確定得到了環甘氨醯甘氨酸與五甘氨醯甘氨酸,兩種主要深色物質。
  • 紅燒肉中的著名化學反應—美拉德反應
    紅燒肉是我國老百姓喜愛的家常菜,幾乎沒有人不喜歡吃紅燒肉的。做紅燒肉時通常要加白糖和料酒(黃酒),一般認為胺基酸與乙醇發生酯化反應,生成胺基酸乙酯,這一反應顯示了料酒去腥的作用,紅燒肉的香味主要也是胺基酸乙酯的功勞。其實,紅燒肉的香味主要是白糖的功勞。今天介紹做紅燒肉的過程中發生的一個化學反應,這一化學反應是紅燒肉色澤、香味和好味道的主要因素。
  • 滷製品加工高階課程,讓你三分鐘看懂美拉德反應
    首先解釋一下什麼是美拉德反應,可能很多做過一段時間的同行都聽說過這個詞,但是雲裡霧裡,覺得很複雜,難以理解,高不可攀。剛開始接觸滷製品行業的時候,我們饕饕客黑鴨的師傅們也是一臉懵逼,但是經過一段時間的潛心學習,都能淺顯的理解這個概念,並且能很好地把這些理論應用到生產中。
  • 關於美拉德反應,一篇文章說清楚!
    初級階段和中間反應涉及的反應物種類數少,反應路徑簡單,是目前美拉德反應研究中認識比較清楚的兩個反應階段,而美拉德高級反應階段,由於經過前面兩個階段的反應,導致大量的中間反應產物產生,這些化合物經過縮合和聚合反應,導致成色和成香化合物生成,產物較多,反應路徑較複雜,目前對於該反應階段的認識不夠深入,待進一步研究。
  • 吃貨必懂詞彙「美拉德反應」
    抱著知其然知所以然的態度,我們再次走進美拉德的世界。 「美拉德反應」在西餐烹飪中是常用到的詞彙,而且無處不在,我們日常所看到的柔嫩多汁的牛排在煎鍋中滋滋作響、麵包在烤箱中的慢慢烤化、薯條在油鍋中的油滋爆炸等等,這些色澤誘人的食物背後都存在著美拉德反應。
  • 美拉德反應的產物被人類認為是「美味的」
    不過熱歸熱,可是卻抵擋不了坐在路邊喝酒扯淡擼串的熱情。每一次只要去擼串都會特別開心,是的,這世上沒有什麼事兒是不能通過擼串解決的!如果有,那就兩頓。01.其中最重要的就是美拉德反應(Maillard reaction)也叫羰氨反應,是非常常見的一種,也是應用十分廣泛的一種,如烤麵包。美拉德反應的產物十分複雜,與受熱溫度、時間、水分等都有關係。通常, 當溫度較高、受熱時間較長,生產的香氣物質會有所增加,而燒烤就有這樣的優勢。
  • 無處不在的美拉德反應,如何做到健康美味?
    肥厚的牛肉在鐵板吱吱作響、紅油東坡肉在盤中晶瑩剔透、剛出鍋的炸雞熱騰騰地擺上貨架……美拉德反應出現在文字介紹和視頻屏幕時,總少不了這些食材。美拉德反應是食物滋味豐美的標誌,也是致癌物產生的信號,美味和健康真的不能兼得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