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菱EVO 進無止境的「槍騎兵」_易車網

2020-11-26 易車網

聊完藤原文太的STI,必然要講漫畫中的EVO,似乎只有這樣才符合「程序」,以至於人氣極高的赤城雙雄都要暫且擱置一旁。作為一路相愛相殺的「摯愛親朋」,EVO與STI間所演繹的故事,除了一輛輛受人追捧的經典車型,一幕幕動人心魄的賽場片段,還有一個個奉為天人的車手傳奇。

提起EVO自然聯想到須藤京一

提起《頭文字D》中的EVO,須藤京一自然排在第一,若非習慣了封閉賽道而對雙向車道心存芥蒂,他與高橋涼介間的較量或許該有更多遐想。因為,須藤京一與EVO的結合本就是「1+1>3」的存在。

與出身東熟堂,秉承職業車手技術與規則的須藤京一一般,旨在為WRC賽場而打造的EVO只追求最實際、純粹的競速極限。他們對一切華而不實嗤之以鼻,對一切枝端末節精益求精,對一切勝利充滿極度渴望。

1992年,三菱不顧一切地將4G63塞進了Lancer體內。從此,EVO開啟了二十餘載的輝煌生涯,也成就了其WRC賽場的傳奇佳話。

EVO的問世就是為競技而生

如果用一個詞形容剛剛問世的EVO,那就是:激進!為了讓這輛專為WRC打造的戰車跑得快點、再快點,三菱在Lancer的基礎上進行著瘋狂的輕量化改進。當紅頭4G63、4WD、LSD、密齒比變速器等一眾性能配置一股腦地裝進只有1200kg左右的車身後,EVOI便擁有了驚人的推重比,被認為是當時最強的「街車」之一。

當然,激進的性能疊加所帶來的是不盡如人意的駕駛操控體驗。於是,三菱在1994年推出EVOII,在EVOI的基礎上將動力小幅提升至256馬力,扭矩則不變。為了讓這臺性能怪獸更易駕馭,EVOII的胎寬由195mm升級到205mm,前後輪距增加了15mm和10mm,以獲得更好的抓地表現。與此同時,進一步優化搖臂、避震器,升級了4WD系統,將後差速器改為了機械式,懸掛增加了防傾杆等,使其彎道性能得以大幅提升。至此,EVOII算是基本上擺脫了前任的詬病。

EVOIII終成王者

如果說,EVOI注重卓越的性能表現,那麼EVOII則追求操控性能的進化,直到1995年,厚積薄發EVOIII終於幫助三菱叩開了王者的大門。

得益於全新空氣動力套件的加持,EVOIII有著更出色的行駛穩定性。其中,加寬的尾翼提供了更充足的下壓力,前裙的開孔也進一步增加了制動系統的冷卻效能……

當然,幾近瘋狂的設計團隊並不滿足空氣動力改進所帶來的性能提升,並再一次將觸手伸向4G63,通過活塞、連杆、曲軸等方面的改進將引擎壓縮比從8.5:1升至9:1,渦輪口徑也從65mm增至68mm,一系列升級為EVOIII帶來了14馬力的提升。

同年,挖來了湯米·馬基寧的三菱攜EVOIII再次出徵WRC,滿心期待下卻僅品嘗到了分站冠軍的滋味,分量最重的車隊年度總冠軍和車手年度總冠軍則被斯巴魯和科林·麥克雷斬獲。

EVOIII奠定了

三菱

在WRC的歷史地位

不過,次年的WRC賽場上,湯米·馬基寧與他的座駕一路披荊斬棘,正是從這一年起,芬蘭人連續四次舉起車手年度總冠軍獎盃,成就了自己與EVO在WRC賽場的高光時刻。值得注意的是,儘管當時全面改款的EVOIV已經推出,並即刻參加了當年的WRC賽事,但追隨湯米·馬基寧站在領獎臺的卻是在上一年度鎩羽而歸EVOIII。

或許是出於心中的那份敬仰,重野秀一將EVOIII「劃撥」給須藤京一,同樣的強勁實力、同樣的偏執讓EVOIII和須藤京一間完美契合,奠定了《頭文字D》中又一深入人心的角色設定。而正是須藤京一與EVOIII的聯袂演繹,讓主角第一感受到了車輛巨大性能差距所帶來的那份無助感。

除了須藤京一外,漫畫中駕駛EVO登場的角色還包括Emperor車隊的巖城清次、246車隊的小早川,以及evo5の男、evo6の男……

碩大的霧燈讓EVOIV倍加醒目

相較於前輩車型,巖城清次所駕駛的EVOIV戰力可謂與日俱增。伴隨著Lancer車系的換代,EVOIV於1996年正式推出,全新的架構賦予了EVO更高的極限和更大的潛力。同一時刻,4G63也在孜孜不倦地實現著自身的進化。採用了雙渦輪以及高角度凸輪軸、短活塞和高強度連杆結構的「紅頭猛獸」實現了280馬力和330N·m的輸出。隨著多欄杆懸掛、大型中冷裝置、低損耗進排氣系統以及全新開發的AYC主動橫擺控制系統等一眾技術的加入,EVOIV可謂如虎添翼。

1997年,湯米·馬基寧駕駛著EVOIV斬獲無數榮譽,這輛擁有碩大霧燈的霹靂戰車就此成為經典,深入人心。

ACD+AYC重新定義了彎道極限

經歷了EVOIII~EVOVI在WRC賽場的無限風光後,Lancer在2001年迎來大改款,漫畫中小早川所駕駛的EVOVII就此登場。動力上,4G63繼續進化,馬力不變,扭矩升至382N·m。更為重要的是,EVOVII首次搭載了ACD這一大殺器,配合原有的AYC系統,重新定了彎道極限。遺憾的是,由於種種原因EVOVII並未出現在當年的WRC賽場。次年,三菱首次推出了EVO的自動擋車型GT-A。

隨後的故事大家也都很清楚了,受制於每況愈下的財政壓力,「最強街車」的進化止步於EVOX。隨著限量發售的LancerEvolutionXFinalEdition短時間內售罄,屬於三菱和EVO的傳奇就此謝幕。

4G63幾乎全部見證了EVO的進化歷程

從1992年到2015年,23年的EVO進化史中,有一個名字始終烙刻在車迷心中。儘管4G63沒有與EVO依偎到最後,但並不妨礙這款紅頭機被人們奉為天神。與當前眾多科技纏身的性能發動機不同,4G63的經典在於它的簡單。長行程與厚厚的鑄鐵缸體給予了這臺引擎似乎無窮盡的潛力與極限。原廠狀態下稍加改動,馬力輕鬆破300,改動渦輪破400,深度強化破500,而在JUN、HKS這些專業改裝工廠的操持下能夠將極限拉至700……

遺憾的是,EVOIX後,4G63被4B11所取代,雖然後者有著更輕的體重,更好的中低扭表現,但全鋁材質也限制了這臺新動力的極限,即便推出多年後也能以扭轉人們對於4G63的青睞。如今,搭載著4G63的EVOIX儼然成為「理財神器」,二手車價格竟高於當年市售價格,且一車難求,足見其實力與魅力的體現。

FinalEdition後再無EVO

終到曲終人散時,文章到了結尾,EVO也已漸漸遠去。曾經相愛相殺的「摯愛親朋」,唯有斯巴魯還在寂落的前行與堅守,不為往昔崢嶸如歌,承載共同的夢想堅毅如常。即便你已遠去,但競速的車輪永不停歇!

易車號作者提供文章

相關焦點

  • 三菱EVO 進無止境的「槍騎兵」
    1992年,三菱不顧一切地將4G63塞進了Lancer體內。從此,EVO開啟了二十餘載的輝煌生涯,也成就了其WRC賽場的傳奇佳話。而正是須藤京一與EVO III的聯袂演繹,讓主角第一感受到了車輛巨大性能差距所帶來的那份無助感。
  • 一代「神車」三菱EVO
    三菱evo一般指lancer evolution,是日本代表性的渦輪增壓跑車。Lancer Evolution由三菱汽車工業生產,原本是為世界拉力錦標賽生產的「進化版」Lancer,4代後轉為獨立研發,但依然沿用Lancer Evolution名號。
  • 三菱evo還能買到嗎
    三菱evo還能買到嗎 發布時間:2020-05-29 17:21:59 原創 來源:中華網 閱讀:245
  • 槍騎兵的進化論 三菱Lancer Evolution
    Lancer Evolution(Lancer意為槍騎兵,Evolution意為進化)國內大多數車迷並不陌生,每每在WRC的賽事前列名次中總能看到他的身影。它和斯巴魯翼豹被並稱為低價高性能車的代表。國內所生產的東南菱帥是臺灣中華產三菱Lancer六代改款車型,而EVO恰好也是在Lancer第6代車型的基礎上誕生的。
  • 三菱EVO不止於4G63發動機!S-AWC四驅,因強大而複雜,所以迷人
    三菱Evolution已經停產將近五年時間了,哪怕槍騎兵正在慢慢離我們遠去,但是三菱所推出的這輛神車彷佛就是JDM時代中的一個信仰。三菱末代的這一輛Evolution在四驅系統中配置上可以說是歷代車型中最高配置的,因為當時有技術,有實力,有足夠的榮譽,推出這樣一輛車子,只是想要讓槍騎兵能夠成為經典,雖然市場反應事與願違,但不可否認三菱也稱有個這樣的想法。
  • 陽光徠卡XPEL隱形車衣三菱九代EVO
    Evo全稱LancerEvolution(意譯:槍騎兵進化),已有十餘年的發展史,經過一代又一代的進取,如今已成為三菱最為著名的車型之一。LancerEvolution是三菱汽車的旗艦性能車,最初設計是建立在Lancer轎車的基礎上。三菱公司為了參加世界拉力冠軍賽和SCCA專業拉力冠軍賽的賽事,所以Evo系列在第5代之前都需要賽方的審核。為了迎合賽方的要求,Evo就建立了L 已有10個系列誕生。第6到10代就不再需要滿足WRC的參賽要求。
  • 三菱evo才是真正的神車,為啥能如此保值
    三菱evo一般指lancer evolution,是日本代表性的渦輪增壓跑車。Lancer Evolution由三菱汽車工業生產,原本是為世界拉力錦標賽生產的「進化版」Lancer,4代後轉為獨立研發,但依然沿用Lancer Evolution名號。談到三菱evo,大家就會想到車神。
  • 槍騎兵的退休生活 細細品味輕改EVO9
    相信Lancer Evolution的歷史很多三菱死忠比我更加熟悉,1992年的9月,第一代EVO誕生了,三菱為了湊夠WRC A組賽例的量產數量限制而生產的Lancer高性能版本街道用車EVO1在市場上大放光彩。
  • 三菱帕傑羅也Evolution?帕傑羅V55 EVO比強更強的越野車!
    一提到三菱的EVO車型,很多JDM車迷必然是首先想到在WRC賽場上徵戰,打下不朽傳奇的紅色槍騎兵——Lancer Evolution;而實際上,在三菱汽車自己的定位中,Evolution更像是屬於高性能車型集合的一個系列,在定位上更偏向於寶馬的M、奔馳的AMG、奧迪的RS等等,屬於是官方高性能車型。
  • 三菱歷史最強神車EVO,不說再見!
    這次我想和大家談一談三菱EVO,開始報選題的時候領導說你這篇稿子因為受眾人群少,所以不會有人看的。可我不忘初心,不畏強權,堅持要寫,不為別的,只是為了紀念我兒時的Dream Car。所以,希望大家能夠耐心看下去,記住三菱有輛車叫EVO!謝謝你們!
  • 三菱|EVO要回來了!
    依然搭載三菱那套最出名的S-AWC四驅系統。沒錯,要布置中央差速器,這種結構是最佳方式,因為中央差速器的動力分配是一進兩出,也就是從動力總成輸出的動力直接來到中央差速器,再由中央差速器輸出給前後差速器。從結構角度看,前置後驅布置起來最得心應手。而我們設想一下,如果發動機是橫置的話,如何布置中央差速器呢?
  • 試駕三菱Lancer EVO9
    而此次在北海道十勝三菱研發中心試駕三菱EVO9時,不遠處亞太拉力賽的比賽中,中國的萬宇車隊已經全部使用最新的三菱EVO9代賽車了。彈指一揮間,能在風景如畫的北海道試駕三菱EVO9,也算了確了多年來心中的一個夢想,畢竟,WRC冠軍的DNA在這款紅色的汽車中流淌。
  • 三菱神車「EVO」曾經的輝煌一生
    一戰成名:1992年三菱EVO正式亮相250匹馬力 4G63T引擎讓第一代EVO很快就贏得了2.0升「最強街車」的美譽,這款4G63T引擎是三菱特意找AMG調校而來,當然EVO的目標絕對不僅是最強街車它的出生是為了徵戰當時的世界拉力錦標賽,EVO的輝煌要從第三代講起
  • 三菱槍騎兵の核心 EVO8代(CT9A)
    這次採訪到的三菱八代LANCELEVOLUTION,已在前面七代基礎上,再進化至另一高峰的車輛。如果要說引擎馬力輸出有多大,操控樂趣有多高,以及車身賣相有多吸引人,想必不需多加言語,車迷們心中都有個底了。
  • 三菱EVO或將復活!
    土屋圭市說:世界實力最強的還是三菱EVO。為了拉力賽而打造的EVO,不但在各種賽道上叱吒風雲,在民用領域,它也成為一代街頭霸王。EVO所帶來的那種原始快感是現今許多性能車甚至超跑都給不到的,這也是如今車迷們所迷戀EVO的地方。
  • 三菱EVO曾經的拉力王者的進化之路
    今天我們就來聊聊這輛已經走入歷史的拉力王者,三菱 Lancer Evolution。,三菱以當時的Lancer為基礎,打造了第一代的Lancer Evolution。裝上了大型尾翼,大型中冷、中冷灑水器等。250ps的馬力輸出,加上中央差速器和全時四驅系統的配合,讓其性能表現相當突出,也讓他在日本市場受到極大歡迎。
  • EVO並不是它的全名,第十代 Evolution X絕版之後的三菱EVO可謂身價...
    EVO並不是它的全名,第十代 Evolution X絕版之後的三菱EVO可謂身價暴漲它的出現就像吸食大麻,令人無法自拔-三菱EVO。EVO並不是它的全名,但只需一種車可以叫EVO。lancer evolution直譯的意思是藍瑟 翼豪陸神,它不僅名字和東南三菱的翼神很像,就連長的都差不多。可是它們之間的差距可是非常大,一個是上放工的買菜車,一個是馳騁疆場的賽車。1992初代EVO問世,至今為止三菱EVO已經出到了第十代 Evolution X,這是最新的一代,也是末了一代,今後再無EVO。絕版之後的三菱EVO可謂身價暴漲,連三菱翼神都跟著佔了光。
  • 三菱EVO 出身草根卻連戰連捷
    但不可否認的是,與GT-R走出獨立車系路線不同,三菱在上世紀80年為了進軍北美市場,存在進入WRC拉力賽的剛性需求。彼時,豐田、本田、日產已經在美國市場站穩腳跟,並且隨著石油危機影響過去,美國人民開始對豪華產品重拾好感,日系三傑藉此機遇完成了平民向高端轉型的重要一步。反觀三菱,仍舊是禁錮在日系本土,海外市場急需拓展。
  • 男人的夢想,三菱 Evolution
    這次我們來說說經典的街道之王三菱 Evolution,三菱公司在2005年3月份的時候發售三菱Lancer Evo9。Evo9在外觀方面比三菱Lancer Evo8 MR有更加多的改進,前臉中央的三菱標誌,更加氣勢逼人。
  • 神車三菱EVO王者歸來,或將「合體」梅甘娜RS,可我卻情緒穩定
    三菱EVO,車迷們津津樂道的神車!但對我來說,EVO在2007年就已經停產。我們都知道曾經被稱為「槍騎兵」,見了邁凱倫都敢豎起中指的EVO,經過了10代車型以後,在2015年正式宣布停產。但實際上,2007年—2015年的第10代車型並不太受「死忠」的待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