墓碑,是紀念逝者的文化載體。隨著人們審美水平的提高,墓碑的藝術性越來越受到人們的重視。很多墓碑融入了更多的創意元素和藝術設計,來突顯墓主人的個人喜好和人生經歷,以達到紀念緬懷的文化意義。其中,有些名人,為中國社會的發展做出了十分有意義的貢獻,他們的人生成就獨一無二。為了紀念他們,人們將他們的人生成就融入墓碑設計當中,使他們的名字和貢獻能夠得到後人的銘記。
接下來,小編帶大家探訪幾個中國獨一無二的名義藝術墓碑!
1、數學家陳景潤墓
陳景潤是當代著名的數學家,曾先後在廈門大學和中國科學院任職。在數學方面,陳景潤有著無與倫比的執著和喜愛,他曾說過:「一個國家,一個民族,要想強大,自然科學不發達是萬萬不行的,而數學又是自然科學的基礎。」因此,他刻苦專研數學,成為了當時有名的「數學怪人」。
努力終會有收穫,陳景潤的數學研究取得了突出的成就。在1965年,陳景潤發表了論文《表達偶數表示一個素數及一個不超過2個素數的乘積之和》,簡稱「1+2」,成為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上的裡程碑,受到了世界數學界和數學家的高度重視和稱讚。該論證被命名為「陳氏定理」。
而陳景潤的墓碑上,由兩個大理石鑄成的數字:白色的「1」和紅色的「2」,正是象徵了陳景潤的「1+2」數學理論,紀念陳景潤為數學研究作出的重大貢獻。陳景潤的墓碑也是世界上獨一無二的藝術墓碑!
2、中國動畫事業創始人萬籟鳴墓
萬籟鳴,是近代世界500名人之一,世界著名動畫電影導演,一直致力於探索以中國畫形式製作動畫片,是我國早期美術片的開拓者之一。他在1925年和弟弟萬古蟾攝製了動畫廣告《舒振東華文打字機》, 是中國動畫片的雛形;在1941年導演了動畫片《鐵扇公主》,是我國也是亞洲第一部有聲動畫長片。
1965年,萬籟鳴導演了動畫電影《大鬧天宮》,是中國國產動畫的裡程碑。該影片以精巧細膩的藝術風格和極具民族氣息的藝術設計,塑造了孫悟空的經典形象,一經問世,便引起世界轟動,獲得了國內外無數最佳動畫電影的獎項,具有極高的藝術價值和影響力。萬籟鳴也因此被稱為「中國動畫電影之父」。
他的墓碑以電影膠片為造型,墓碑上雕刻了孫悟空受一手持金箍棒一手託蟠桃的雕塑,是為了紀念萬籟鳴創造出《大鬧天宮》的成就,紀念其在中國動畫事業上做出的偉大貢獻。
3、「三毛之父」張樂平墓
說起張樂平,很多人都不認識;但是說起《三毛流浪記》裡的三毛形象,在70年代、80年代、90年代的記憶力,幾乎婦孺皆知。而張樂平正是漫畫《三毛流浪記》的原創作者,也是臺灣筆名「三毛」的女作家陳平的乾爹,因而被稱為「三毛之父」。
張樂平是中國當地最傑出的漫畫家之一,他在1947年連載了漫畫《三毛流浪記》是一部揭露舊社會矛盾和不合理社會制度的作品,在當時引起了強烈的社會反響。該作品先後被翻譯成英、法、德等多個國家版本,受到世界矚目。並在後來被改編成電影、電視劇和動畫片,陪伴了幾代人的童年時光。
在他的墓碑上,雕刻著張樂平拿著畫筆,託腮懷抱著小三毛的塑像,小三毛好像張樂平真正的孩子一樣,陪伴他的靈魂安息在綠蔭草地下。
探訪這些藝術墓碑,墓主人獨一無二的人生成就仿佛躍然眼前,讓人不得不對他們的豐功偉績肅然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