體感溫度-3℃!這個可怕的東西要來了,武漢人等著接招吧!

2021-01-15 楚天都市報

看到這個消息時,

小編內心是崩潰的。

寶寶心裡苦啊,

但是寶寶還是要說!


真心不是懼怕武漢的冷,

是因為

剛買的秋裝還沒穿,就要穿棉襖!

剛把秋褲翻出來,就要穿毛褲!

洗了好多天的衣服還沒晾乾,雨卻還在下……


請不要怪我是個愛「買買買」的girl!

只是在湖北生活久了,懂得什麼叫「未雨綢繆」。


在這樣的天氣裡還能穿得blingbling的湖北妹子,

小編要告訴,你有多機智!


一股冷空氣正大舉南下,氣象部門定義為較強等級,本周五7級北風與秋雨在荊楚大地共舞!


自上周末起持續陰雨降溫,今天武漢全天都在13-14℃之間。武漢中心氣象臺預計未來三天持續小雨,明天周四高溫還會小幅攀升至17℃,不過周五起冷空氣到訪,江城颳起3-4級北風,陣風5級,氣溫迅速回落至12-14℃,周六偏北風仍有3-4級,氣溫進一步刷低至8-11℃


又是周末!

我算是明白了,

武漢陷入了一種怪圈!

一到假期就下雨!

中秋

我們遇到了「莫蘭蒂」、「馬勒卡」


國慶

我們撞上了「霧」+「雨」


這次好不容易熬到周五以為要晴了,

居然碰上了大風冷雨

……


不管你是初次體驗一日之間氣候不齊的小鮮肉,



希望大家做好心理準備,

接下來的幾天,

你的表情會慢慢變成這樣的


好了,冷就不說了,降溫嘛~~~

但是有一個東西,小編要提醒一下各位:

也許你就早體驗過寒風嗚嗚吹,

但素,

搭配著小雨的妖風,

你卻不知道它到底帶著什麼樣的「毒」,

估計這是武漢人需要防備的一種天氣模式。


來吧,先睜大眼睛看看這張圖吧~


氣溫在10℃時,7級北風體感溫度是-3℃



-3℃呀!

千萬別受寒。

愛美的妹妹別不信,讓你瞧瞧受寒的危害有多大?


危害一:影響皮膚和頭髮


身體的血液循環和新陳代謝會受低溫影響而放緩,皮膚和頭髮接收到的營養隨之打折扣,繼而引起膚色晦暗、起痘痘、起斑、髮絲乾枯、脫髮等各種問題。


危害二:造成浮腫


天氣涼了出汗變少,身體會累積更多的水分,所以秋季會比夏季更容易出現浮腫現象。


危害三:面色發青


體寒會導致氣血凝滯,血液因為重力的原因無法為面部的末梢血管提供足夠的氣血,所以,臉部容易呈現缺血的青紫色。




知道危害了還敢肆無忌憚地不要溫度要風度嗎?


天氣越來越冷,

有女朋友的會抱緊女朋友,

有男朋友的會抱緊男朋友,

什麼都沒有的,別哭


送你一個烤地瓜暖暖胃。

暖和了嗎?

還有個重點要跟你說!

這股冷空氣不是一個人來戰鬥的,後面還有大批部隊。中央氣象臺預計,未來十天,多股冷空氣將南下侵襲我國,中東部地區氣溫下降。


東北花棉襖穿起來,準備接招吧。

來源:楚天都市報綜合,記者陳希

編輯:肖苔

領導說了!

你點一個  

小編的工資就漲五毛!

相關焦點

  • 體感溫度跌破5℃!武漢這個周末寒意逼人,要笑著活下去~
    入秋後的最冷雙休要來了!入秋後的最冷雙休要來了!入秋後的最冷雙休要來了!在冷空氣的強勢襲擾之下,明後兩天武漢市最低氣溫將跌破10℃,伴隨著3-4級北風,體感溫度那是相當酸爽~湖北省氣象局氣象科普專家介紹,一般說來,秋冬時節,氣溫、溼度相同的情況下,風越大,人體感覺會越冷。
  • ...兩天是晴天,下周二陰雨又來|風力|天氣晴朗|晴天|氣溫|體感溫度...
    記者李永剛 攝昨天白天武漢以陰雨天氣為主,早晨最低溫6.6℃,全天氣溫在7℃上下浮動,幾乎沒有什麼變化。陰冷潮溼的天氣,又是「溼冷魔法」發威的時候,大家「凍」感依舊,今天又是體感氣溫很低的一天。前幾天,天氣預報就稱馬上會有晴天到來,會被昨天的這場雨「攪和」了嗎?
  • 體感溫度≠天氣預報溫度,這個很正常
    而「清蒸派」的最大特點則是相對溼度大、體感溫度高。這種感覺相當於全天24小時都將你放在蒸鍋裡「蒸」。我省的天氣,被劃分到了「燒烤派」的區域。  預報的氣溫不等於體感溫度   然而,近期山西的小夥伴,卻分明感到了「清蒸派」的膚感。「天氣預報明明是32℃,怎麼卻有40℃的感覺。往年只有到八月份才開空調,這兩天卻忍不住開了空調。」
  • 體感溫度跌至冰點,還好有這些好消息能溫暖武漢人的心!
    冷空氣來去匆匆,一陣妖風過後,今天武漢已放晴。但早晚時分會更冷,體感溫度可能跌至冰點附近,小編今早已凍苕!北京西站等部分火車站開通了自助「刷臉」進站通道 ,小編也期待明年武漢能步入刷臉時代。   2017年鐵路春運從1月13日起至2月21日止,共40天。比2016年春運提前11天,是近五年來啟動時間最早的春運。
  • 什麼是「體感溫度」?
    今年夏季,伊朗有一天當地的體感溫度達到74℃,是有氣象記錄以來極為罕見的高溫。這麼高的溫度,人體組織不會出現變化嗎?解決這個問題前,請先注意「體感溫度」,什麼是」體感溫度「?溫度是真的,但它並非天氣預報通常播報的「氣溫」,而是指「體感溫度」。何為「體感溫度」?簡單說就是人主觀感受到的溫度,每個人的耐熱程度不同,體感溫度自然有別。
  • 當體感溫度達74℃ 人會變熟嗎?
    因為,對人的肉體來說,40℃的體溫仍然是危險的信號,42℃往往會導致不可逆的器官損傷甚至死亡。74℃的體感溫度不是開玩笑的7月31日,在伊朗胡齊斯坦省馬赫夏赫爾港,當地的體感溫度達74℃。經過氣象專業人士的考證,這個溫度確實存在,是有氣象記錄以來極為罕見的高溫。
  • 體感溫度達74℃ 人會「熟」嗎?
    氣象學家安東尼用「不可思議」來形容日前在伊朗胡齊斯坦省馬赫夏赫爾港所觀測到的溫度,7月31日,當地的體感溫度達到74℃,是有氣象記錄以來極為罕見的高溫。伊朗體感溫度74℃?是真的!這個溫度同樣讓數據帝感到「惶恐」,連夜查詢了當地氣象數據,發現這個溫度確實是真的,但它並非天氣預報通常播報的「氣溫」,而是指「體感溫度」。何為「體感溫度」?簡單說就是人主觀感受到的溫度,每個人的耐熱程度不同,體感溫度自然有別。但是總體來說,影響體感溫度的重要氣象因素之一就是相對溼度,因此體感溫度就是「摻了水分」的溫度。
  • 體感溫度≠實際溫度 溼度、風對體感溫度影響大
    原標題:體感溫度≠實際溫度 溼度、風對體感溫度影響大 廣州日報訊 (記者葉卡斯)7月31日,在伊朗胡齊斯坦省馬赫夏赫爾港,當地的體感溫度達74℃。經過氣象專業人士的考證,這個溫度確實存在,是有氣象記錄以來極為罕見的高溫。
  • 詳解體感溫度
    相繼提出了風寒溫度、熱指數、舒適度和體感溫度等概念及計算方法。其中美國學者斯蒂德曼推出的體感溫度預測方法一經問世,便在英美等經濟發達國家的氣象服務中得到了廣泛的應用。我們大家都知道,人體健康的一個基本標誌就是要有正常的體溫,體溫不正常,健康上肯定出了問題。
  • 蘇州發布高溫黃色預警 體感溫度已達44℃
    中午出去一會兒汗流浹背,感覺自己就像是鐵板上的烤魚,整個人要暈厥過去了。體感溫度44℃話說,今天氣溫是有多高?!前方高能,保護心臟小編實測給你看 你沒看錯,中午11:25的體感溫度已經達到44℃了。 酷暑真的來了,大家一定要注意防範!咱們還是乖乖的在室內呆著吧,畢竟你的命是空調給的。
  • 體感溫度≠天氣預報溫度
    天氣預報中的氣溫是指1.5米高處百葉箱中空氣的溫度。而體感溫度是指人體感受到的空氣溫度。體感溫度受多種因素影響,比如環境、溼度、風速、日射、著裝顏色、體質、城市「熱島效應」等,但主要有四項:一是溫度,即天氣預報的溫度。二是溼度,通常溫度比較高,溼度比較小,人體不感覺到難受,因為人體表的水分被蒸發掉會感覺比較乾爽。
  • 人民日報新知:來,算一算體感溫度
    首先要明確一點,颳風本身並不會讓氣溫降低。比如說同樣在10℃的氣溫中,不颳風是10℃,颳風也還是10℃。但是,颳風卻可以讓體感溫度降低。   我們身體平時所感受到的溫度,並不是真實的大氣溫度,而是身體周圍那一層薄薄包裹的空氣層(以下簡稱「小氣層」)的溫度。
  • 昨天的體感溫度讓人迷惑 23℃的天為啥感覺比30℃還熱?
    不同的因素對體感溫度的影響。圖片取自網絡□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劉瑞朝報社訊太陽晃眼,南風偏暖,吹到臉上像煙燻。該有30℃往上了吧?一看實時溫度,才23℃。這怎麼可能?前段時間先後幾次30℃,都沒感覺這麼熱。昨天,在鄭州市區開車,關上車窗如蒸籠,冷風空調不得不提前打開了。這氣溫怎麼才23℃?23℃的氣溫咋給人炎熱的感覺呢?我們首先來解答第一個疑問,即昨天的氣溫究竟有多少度。
  • 高溫累計72小時 體感溫度48℃ 合肥成「天然桑拿城」
    據中安在線報導   7月下旬,今年來最大規模的高溫過程席捲我國中東部,覆蓋範圍大、持續時間長、體感溫度高,根據氣象部門盤點,合肥近期高溫(≥35℃)時長累計達到了72個小時,而且體感溫度達到48℃,在省會級大城市裡拿了「雙冠」。
  • 溼度和風與體感溫度的關係?
    近日的冷空氣南下,溫度降到十幾度還是挨得住的,然而下午一下雨,空氣溼度高,潮溼還格外陰冷,氣溫明明比早上高,然而早上還能瀟灑肆意,下午就只剩瑟瑟發抖。關鍵它不僅下雨還颳風,時時刻刻讓人活在被刺骨陰冷支配的恐懼下。為什麼同樣溫度,溼度變高就顯得格外冷呢?哪怕溫度變高了,高溼度下竟也覺得還不如低溫低溼暖和?——這個,就涉及到水寒效應了。
  • 南京人挺住!今天體感溫度40℃
    溼度大,溫度也高。今天江蘇最高氣溫30到33℃,體感溫度最高可能超40℃!   現代快報/ZAKER南京記者 徐岑   昨天鹽城東臺雨最大  江蘇18地發布暴雨預警   昨天早上,梅雨如約而至,8點前後南京電閃雷鳴、大雨如注,地上「綻開」一片片水花。
  • 體感溫度要比天氣預報「熱」2℃左右
    相關新聞:未來三天江西大部分地區日最高氣溫達35~37℃  本報訊 記者金路遙、實習生劉利櫻、金官報導:7月3日中午,家住南昌紅谷灘新區的徐先生滿頭大汗地鑽進車裡,儀錶盤裡顯示的氣溫達到37℃,而當日氣象部門監測到的南昌最高溫為35.1℃。
  • 體感溫度有40℃+了?接下來浙江省的氣溫要虐哭你們……
    今天西南風3-4級。今天白天最高氣溫38℃,明天27-38℃。中央氣象臺說,長江中下遊及其以南地區迎來持續高溫天氣,預計將維持10天以上,由於空氣溼度大,白天多數時間體感溫度將達到40℃以上體感溫度,則是人主觀感受到的溫度,除了每個人的耐熱性等主觀因素,空氣相對溼度是影響體感溫度的重要氣象因素之一。中央氣象臺對體感溫度的預測,其實是要告訴大家,這幾天我們實際感受到的熱,要比氣象臺預報的氣溫更厲害。這樣悶熱的天氣,非常容易中暑。
  • 氣溫和體感溫度的區別
    我們常說的氣溫是指空氣的溫度,並不代表人體對周圍環境的冷暖感知。體感溫度,除氣溫外,還要考慮很多因素,其中相對溼度就是一個重要的因素。根據氣象部門的體感溫度公式,當氣溫為5℃時,相對溼度50%,體感溫度只有3.9℃,當溼度達到80%,體感溫度僅有1.9℃;如果溼度達到100%,體感溫度就接近0℃了。
  • 體感溫度與預報溫度區別大
    體感溫度是指人感覺到冷熱的溫度感覺,不能簡單地理解為是人體皮膚溫度。因為體感溫度受四項因素的影響:一是氣溫,即是天氣預報的溫度;二是溼度,很多時候溫度比較高,但是溼度比較小,人體不感覺到難受,因為人的體表的水分被高溫所蒸發掉而比較乾爽;三是風速,一定的風速會使人感覺到氣流在流動,身體散發出的熱量都被吹離體表,溫度雖然比較高,但是比較乾爽;四是輻射,太陽輻射直接照射到人,會感覺到難受,如果在樹陰底下或遮陽棚下,感覺與太陽直接輻射就完全不一樣,一般陰天與晴天的溫度相差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