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人類大約在四萬年前就能用不同聲調的聲音交流信息了。在人類長期共同的生活中,逐漸形成了用不同的音節來表示信息的約定,各種人群的約定不同,就形成了各個民族不同的語言。
文字的形成就不同了,文字是在人類的文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時候,當具備了寫條件:
刀、山石、竹片、筆、墨、帛、紙之後才出現的,人類文明是以文字的出現為標誌的。而文字的多少又是隨著社會的發展,文化的進步,思想的深化,語義的複雜和適應傳達的內容不斷擴大而逐漸增多的。現代科技的發展和社會生活的變化,信息爆炸,產生著越來越多的新名詞,新詞彙。

在使用表音字母的西方,每個新詞彙都得另由字母重新拼合而成,由於西方文字的這種造字之法,其單字、詞彙量比漢字更多,因而造成了極大的記憶負擔。
英語單詞,總共約有六、七十萬個,美國的韋氏辭典所收錄的單詞就有四十萬之多。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僅美、法、德、日、俄、五國基本同音的共同的科技詞彙,已增加到一萬三千多條。然而人的記憶力有限,詞彙量最豐富的莎士比亞頂多也只掌握其中數萬條。具說已故的英國首相邱吉爾曾記憶到六萬單詞,若以每一個單詞平均可有三個派生詞來算,他所記憶的單詞可達到十八萬至二十萬個,可以說是英美人士中記憶單詞量最多的一位。
今天使用拉丁文國家的許多人,已經很難讀懂幾百年前牛頓的經典名著或莎士比亞戲劇的原文版了,因而別說中國人學習西方文字難,即使西方以母語為英語的諸國人也感到自己文字的詞彙量過多,一輩子也難以記全,而成了累墮。
但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桑代克教授對英語常用單詞作過詳細的統計,又得出另外可喜的結論;
英語常用字詞用量的百分比表
100字(58.83%); 500字(82.05%); 1000字(89.61%); 1500字(93.24%); 2000字(95.38%); 2500字(96.76%); 3000字(97.66%); 3500字(98.30%); 4000字(98.73%); 4500字(99.00%)。 從上表可見,英語的單詞雖多達七十多萬個,但可喜的只要記住常用的四千五百個單詞,在閱讀普通書報的時候,翻查字典的機會便可減少到每一百單詞一次(當然成語不計在內)。(摘自香港商務印書館莊以淳著《5000英語基本單詞速成記憶法》)。
至於英國農民日常所用的單詞,據說只不過七、八百個左右,較多的也介乎一千至一千五百之間,他們可以用這一範圍內的單詞,加上以這些單詞構成的成語,便足可以應付日常生活的必要了,絲毫沒有不便之處。
2020-05-07 於陝西省古洋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