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17: 表音文字,表意文字,形音文字及語言文字優劣的標準(上)

2020-12-05 W碼先生
表音文字與表意文字共創完美「家園」

人類大約在四萬年前就能用不同聲調的聲音交流信息了。在人類長期共同的生活中,逐漸形成了用不同的音節來表示信息的約定,各種人群的約定不同,就形成了各個民族不同的語言。  

文字的形成就不同了,文字是在人類的文化發展到一定階段的時候,當具備了寫條件:

刀、山石、竹片、筆、墨、帛、紙之後才出現的,人類文明是以文字的出現為標誌的。而文字的多少又是隨著社會的發展,文化的進步,思想的深化,語義的複雜和適應傳達的內容不斷擴大而逐漸增多的。現代科技的發展和社會生活的變化,信息爆炸,產生著越來越多的新名詞,新詞彙。  

和中國畢昇的漢字活字排版異曲同工

在使用表音字母的西方,每個新詞彙都得另由字母重新拼合而成,由於西方文字的這種造字之法,其單字、詞彙量比漢字更多,因而造成了極大的記憶負擔。  

英語單詞,總共約有六、七十萬個,美國的韋氏辭典所收錄的單詞就有四十萬之多。上世紀七十年代末,僅美、法、德、日、俄、五國基本同音的共同的科技詞彙,已增加到一萬三千多條。然而人的記憶力有限,詞彙量最豐富的莎士比亞頂多也只掌握其中數萬條。具說已故的英國首相邱吉爾曾記憶到六萬單詞,若以每一個單詞平均可有三個派生詞來算,他所記憶的單詞可達到十八萬至二十萬個,可以說是英美人士中記憶單詞量最多的一位。

今天使用拉丁文國家的許多人,已經很難讀懂幾百年前牛頓的經典名著或莎士比亞戲劇的原文版了,因而別說中國人學習西方文字難,即使西方以母語為英語的諸國人也感到自己文字的詞彙量過多,一輩子也難以記全,而成了累墮。  

但美國哥倫比亞大學的桑代克教授對英語常用單詞作過詳細的統計,又得出另外可喜的結論;

英語常用字詞用量的百分比表 

100字(58.83%); 500字(82.05%);   1000字(89.61%); 1500字(93.24%);   2000字(95.38%); 2500字(96.76%);   3000字(97.66%); 3500字(98.30%);   4000字(98.73%); 4500字(99.00%)。   從上表可見,英語的單詞雖多達七十多萬個,但可喜的只要記住常用的四千五百個單詞,在閱讀普通書報的時候,翻查字典的機會便可減少到每一百單詞一次(當然成語不計在內)。(摘自香港商務印書館莊以淳著《5000英語基本單詞速成記憶法》)。

至於英國農民日常所用的單詞,據說只不過七、八百個左右,較多的也介乎一千至一千五百之間,他們可以用這一範圍內的單詞,加上以這些單詞構成的成語,便足可以應付日常生活的必要了,絲毫沒有不便之處。

2020-05-07 於陝西省古洋洲

相關焦點

  • No20;表音文字,表意文字,形音文字之比較(下)
    語音是語意的一件外衣在No18(上)及No19(中)兩篇文章中分別介紹了表音文字(英文)的和表意文字(漢字)的造字之法及現狀縱觀以上用阿拉伯數字字符組成的「」像形文字」您也許一眼就能識別其意像5050、5885、特別是大腦「33833」詞,形象生動有趣(還有許多像形字,詞會在此後有關的章節中論述)。漢字是「像形文字」又稱為「表意文字」,那麼以上《w語》的這些文字(詞彙)也應該稱為「像形文字」 。
  • 表意文字與表音文字之爭:漢語是落後的語言?(語文的演變10)
    表音文字是使用少量的字母記錄語言中的語音,從而記錄語言的文字。如英語、法語、俄語、拉丁語等等。表意文字是用象徵性書寫符號記錄詞或詞素的文字體系,不直接或不單純表示語音。如漢字。人們常說漢字是表意文字,其實這是大致而言的。
  • 【80】表意文字?形意文字
    戴汝潛 語言學界和語文教育界幾乎一致稱漢字為「表意文字」。顯然,這是相對於西方「表音文字」而言的。其作用是區分兩種不同文字的屬性。不過,儘管這兩個概念約定俗成百餘年,但是,卻經不住推敲、稱謂並不科學。何出此言?你想想,哪一種文字不「表音」?
  • No21: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的世界之最及語言文字的兩標準
    容易記憶的文字、詞彙,容易讀寫的文字、詞彙,才是優秀的語言文字!優異的語言文字更容易書書朗讀,更容易交流、傳播,也更利於創新、提高。《w語》漢語 英語 俄語對照表有比較才有鑑別以下是有關學者對語言好壞的兩個標準語言的好壞其實取決於兩個方面:
  • 表意與表音文字生成殊途再解釋
    於是,漠視表意文字的存在與起源機理的「文字是人類思維的語言符號」或者「文字是記錄語言的符號」之類的片面說法大行其道,並在表音和表意文字之間揚此抑彼。語文學界似乎已經習慣忍受將二者區分為「原始」與「文明」的歧視性觀點,甚至得出「表音文字是文字的真正起點」這一荒謬結論,反將表意文字的生命和價值打入了學術「冷宮」。
  • 表意與表音文字生成殊途再解釋
    於是,漠視表意文字的存在與起源機理的「文字是人類思維的語言符號」或者「文字是記錄語言的符號」之類的片面說法大行其道,並在表音和表意文字之間揚此抑彼。語文學界似乎已經習慣忍受將二者區分為「原始」與「文明」的歧視性觀點,甚至得出「表音文字是文字的真正起點」這一荒謬結論,反將表意文字的生命和價值打入了學術「冷宮」。
  • 王希明 |作為表意文字的漢字
    人類的文字系統可以分為表音和表意兩種。
  • 古埃及象形文字破譯之謎:主要是作為表音文字
    不過直到此時,商博良還認為象形文字仍然是一個字一個意思的表意文字,用一些字符來給「託勒密」這樣的外來語表示發音的的表音文字是後來外來語進入埃及以後才開始的。壁畫上的亞歷山大大帝   同年9月,商博良看到了埃及阿布辛貝神廟牆壁上的繁體字,其中有這樣一個王名圈。
  • 曠世秘聞——西方「表音文字」是中文雅言的寄生物
    (一)近代以前的歐洲不存在書面語言 「表意」是文字的本質屬性,沒有表意,就不會形成完整的文字體系。「表音」本身不可能成為真正的文字,因為聲音是特殊性、狹隘性的——與文字所要求的「普遍共通」不相適應。那麼,西方表音文字(字母系統)何以「橫空出世、橫行天下」呢?
  • No19:表音文字,表意文字,形意文字之比較(中)
    漢字是當今唯一尚存的表意文字。是人類起源最早的象形文字之一。早在三千五百年前殷商時期的甲骨文就已經是成熟的文字了。這說明漢字產生的時代遠比這個時間更早。1954年秋至1957年發現你中國西安東郊滻河的以北的半坡遺址,距今已有六、七千年的歷史了(近年又在山東莒縣陵陽河發現了文化晚期的大汶口的遺址則更早)在遺址出土的彩陶上有些重複出現的規則簡單的刻畫符號,這些符號就是原始的中國古漢字的前身。
  • 申小龍:中文為什麼使用表意文字?
    我感覺您在講漢字的特點時一直是將漢字與歐洲語言進行比較,其中有很多的不同點,是與漢字表意而歐洲語言表音密不可分的,但在文化發展的過程中,
  • 文字史話︱點燃了希臘文明的腓尼基文字
    東巴文而在成體系的書寫系統誕生之前,人類共同體的成員們已經訂立過一個更早的契約,那就是語言——用共同約定的發音方式,來對一些每時每日所接觸到的事物、以及日常的行為來進行描述。文字,就是人類在聲音與圖形信息的結合上,所訂立的一個更高級契約。
  • 什麼是自源文字,什麼是他源文字?
    一支的發展保留了祖先的表意性質,只是在字的形體、造字原理上進行了一些內部改革,例如簡化字形,更多地採用形聲方式造字等。一支則改變了祖先的性質,發展成了表音文字。南北朝開始,漢字大規模地向外傳播。這些國家和民族開始學習漢語漢字,進而借用漢字記錄本民族的語言,然後仿造漢字創製了自己的文字。在漢字影響下創製的表意文字有越南的喃字、契丹大字、西夏文字、女真文字以及壯字、苗字、侗字、瑤字等。朝鮮和日本直接借用了漢字。
  • 世界上的文字只有拼音文字和象形文字嗎
    公元15世紀的地理大發現開啟了人類歷史上第一次全球化,在這一過程中大批本來沒有自己文字的民族開始借鑑其他民族的文字用來記錄自己的語言,時至今日世界上的文字形態可謂五花八門、千奇百怪。世界上任何一種語言都有語音、詞彙和語法三要素,而文字作為紀錄語言的工具也有三要素:音--語音(字的讀音)、形--字符形狀(字的書寫形狀)、義--意義(字所表達的含義)。
  • 中國表意文字與中國文學
    殷代佔卜師自然是用口語來設想表意佔卜式體系的。但該體系並非因此產生當時的口語文字。佔卜師所設的表意文字不是用來紀録他們對每一個卜佔之「述」,而是用言語對每個卜佔運作方式進行「思考」。這一思維方式在本質上與導致諸如「2+5=7」定義的數學方式是同一性質的表述(儘管在佔卜的實踐上很不同)。所録的絶非「二加五等於七」的數學定義,而是「一」「二」「等於」「三」在佔卜學上的運算各項。
  • 世界文字史〔關於漢字為何沒有被表音文字取代的淺顯剖析〕
    漢字,又稱中文字、中國字、方塊字,屬於表意文字的詞素音節文字。需要注意的是,如同拉丁字母一樣,漢字並非漢語專有,漢字不僅可作為漢語的書寫用字 ,也被用於書寫日語、韓語、越南語以及其他兄弟民族的語言,是漢字文化圈廣泛使用的一種文字,也是世界上被廣泛使用的高度發達的表意文字。
  • 為什麼說漢語是最複雜語言?因為它就是個「外星人」的文字系統
    出現這種差異,就要從不同語言的特點說起。1.表音文字和表意文字人類的語言分為兩個部分,一個是讀音,另一個是文字。人類的語言總是先有讀音,後有文字。大部分國家民族的文字,都是對讀音的表達。在現存世界和過往的歷史中,有很多的語言有讀音,卻沒有文字。但有文字的語言,基本都有對應的讀音。
  • 字母文字的演變脈絡:世界所有國家的字母文字都是同出一源
    目前,世界上只有兩種文字,一種是方塊文字,如漢字、日文和韓文,還有歷史上曾經出現過的西夏文、契丹文,喃字等;另外一種是字母文字,主要包括拉丁字母文字、阿拉伯字母文字、粟特字母文字等。實際上,人類最早的文字都是象形文字,後來象形文字不斷出現一些表音的結構,於是開始向字母文字過渡。
  • 說說針對漢語是表意文字進行識字教學
    這種方法確實生動活潑有利於引起學生注意力,比如摘果子、抓動物等等,但只能算是死記硬背的範疇,對英語那種表音文字來說,效果可能會好些。而漢語是象徵性書寫符號的表意文字,字的結構和意義有緊密的聯繫,那麼在漢語識字教學中充分利用這點來教學,就有助於學好漢字。小學低年級學習的漢字絕大多數是象形字、指事字、會意字,這些字是從實物簡化而來的,用圖畫識字法是最好不過的了。
  • 2018年自考《現代漢語言》章節試題:文字
    2018年自考《現代漢語言》章節試題:文字第三章 文字一、學習提要1. 文字文字是記錄有聲語言的書寫符號系統,是人類最重要的輔助語言的交際工具。2. 文字的類型世界上的文字類型主要有三種:表形文字,表意文字,表音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