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No18(上)及No19(中)兩篇文章中分別介紹了表音文字(英文)的和表意文字(漢字)的造字之法及現狀;這篇文章將介紹《w世界運用語》這一的「形意文字」的造字之法和現狀。
《w世界通用語》以下簡稱《w語》是本人在畢達哥拉斯「萬物皆數」的至理名言啟迪下。 在約翰馬丁施來耶「一個人類,一種語言」的啟迪下。從1988年春以來30餘年的一項研究成果。
《w語》雖然還在吖吖學語的
嬰幼兒階段,但她所採用的書寫符號「阿拉伯數字字符」卻是公元八世紀前(771~773年)印度人發明阿的拉伯數字字符符號。阿拉伯數字歷史久遠,世界人民都熟悉它,認識它,世界通用,主要的還在於其本身的優異。
《w世界通用語》的代碼符號《w世界通用語碼》 (以下簡稱《w碼》)是用阿拉伯數字字符作為代碼的。
(一)《w語》是象形文字 ; 《w碼》採用阿拉伯數字1、2、3、4、5、6、7、8、9、0 十個字符作代碼的。阿拉伯數字是表意的,世界通用,人人都會識別。儘管阿拉伯數字世界各國各個民族的讀音不同,但表意是相同的。阿拉伯數字字符形態各異(見本人在本發布的「數字形意學是一門新的邊緣學」中:阿拉伯數字字字符形意歌)。
可以從以下所列舉們詞彙示例中看《w語》象形文字;如: 010:眼 ;
303:耳;
101:嘴、口 ;
070:眉、眉毛;
800:分、分開、一分為二;
008:合、並、合而為一、受精(這裡兩個數字「0」、「0」合而為一好像兩個不同性別的生殖細胞受精的過程。)
8008:①繁殖;②繁衍;③繁衍生息;
5885:①打電話;②電話;③行動電話;④手機(「5」像,「8」像「耳機」,後邊的過程耳機被手抓。撥方用「手」去拿「耳機」撥通電話,接方用「手」去拿「耳機」的耳機、手,手、耳機的過程)。
5050:①吃飯;②吃(這裡「5」表示「手」,第一個「0」表示「碗或容器」,第二個「0」表示」嘴:意思是「手」端著「碗,」用「手」把「碗」裡的食物送進「口」裡的過程,手碗手口的形意);
0105:①噓;②請別出聲;③用手把嘴巴擋住(這裡「0」表示」嘴」、「1」表示「食指」,而「5」表示「手」);33833:①大腦;②腦(「3」表示大腦「溝回」,「8」表示「大腦、腦橋、小腦連在一起」)……。
縱觀以上用阿拉伯數字字符組成的「」像形文字」您也許一眼就能識別其意像5050、5885、特別是大腦「33833」詞,形象生動有趣(還有許多像形字,詞會在此後有關的章節中論述)。漢字是「像形文字」又稱為「表意文字」,那麼以上《w語》的這些文字(詞彙)也應該稱為「像形文字」 。
(二)《w世界通用語》字符的讀音是 依羅馬字母為基礎的 。
只可書寫而不能口說的語言, 是沒有靈魂的語言(萊布尼茲)。 文字是記錄語言的符號(亞里斯多德及索緒爾的有關論述)。文字是語言的一種最原始的載重,有了語音,就可以傳播、交流、發展,記載、保留,才有生命力,沒有文字記錄的語言勢必在歲月中消亡。人類大約在4萬年前就能用不同音調的聲音交流信息了。在此之前人類曾經經過一段長達二萬年之久啞巴期(摘之海外星雲)那時是以手勢,以物來示意的。
《w世界語碼》最初也經過了二三年的一個「啞巴期」。
當時1991年的元月29日美東《世界日報》曾報導:陝西教師發明世界通用語碼;同年被《星島日報》報導:不用翻譯進行語言和思想交流;並在當時1992年計劃語言界最權威的國際性美國雜誌《JPL》第16期9~12頁上披露……。
直至2016年春才渡過了啞巴期;既然是世界通用語,那就必須得有一套世界通用的發音方案。 《w世界通用語碼》代碼「阿拉伯數字字符的讀音」在當時曾經提出過三種方案。又經過兩年多,才初步確定下來。總的方向是在「羅馬字母的基礎上發音。
」阿拉伯數字也有個進化過程。它的字形也經歷了不斷的演變過程。隨著人類文明的需要,必要的改進變化,才確定了現在的形態。
《w語》在依附了羅馬字母的讀音後就有了「表音文字」易讀的特點。這樣《w語》既藉助於阿拉伯數字字符的「形」,又依附了羅馬字母的「音」。所以稱為「形音文字」。
(三)《w世界通用語》日常生活用語的量
根據前兩篇文章No18、No19的論述,表音文字的英語詞彙量需掌握的詞彙4500多個單詞就可達到日常需要量的99%,而一般市民日常生活常用的單詞介於1000~1500字之間。
表意文字漢字的一般最常用的及般常用的需掌握1288個字。在中國中小學的學生需要掌握2500~3600個左右,但調查表明會900字就能讀「天下文章」了。
《w世界通用語》的日常生活常用的字詞量暫定為 900~1500個左右(將在此後篇章中論述。
語音文字的進步與發展,任何科學知識的進步與發展都是從簡單到複雜不斷完善的。赫茲最初在實驗室裡所做的無線電波傳遞,最遠只能傳播六米多。1988年5月英國展出來自動翻譯系統有60個單詞編成的幾百個詞語,可用於日、英、法德、西班牙五種文字的翻譯(摘之1988年,5月20日《中國人民日報》第七版。
請有關同仁賜教!斧正!
202005-09 於陝西省古洋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