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1*10的17次方平方cm 這就是地球空氣柱數量

2021-02-15 宇宙解碼

    毫無疑問,空氣是我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但看不見也摸不著它。此外,空氣沒有氣味,但它無處不在。空氣似乎絕對沒有重量,但實際上並非如此。我想知道,科學家是否進行過稱重空氣的實驗,他們是否帶來了任何結果?

    空氣有重量嗎?

    可以明確地回答這個問題:空氣是混合氣體,因此,它不可能是失重的。大約98%的空氣是由氮氣和氧氣組成的,剩下的2%則是其他氣體。反過來,空氣中的每一個組成部分都是由原子和分子組成的——最小的粒子。

    我們能證明空氣有重量嗎?為此,要做到這一點,我們只需進行一個簡單的實驗。你需要將兩個氣球充氣直到相同的尺寸,並用一根線將它們綁在水平放置的普通鉛筆的兩端。在這個位置,該結構將保持平衡,因為兩個球的重量是相同的。

    接下來,有必要刺穿其中一個球,這時,空氣將從這個氣球中釋放出來,鉛筆就會立即因超重而改變它原有的位置。這個實驗就證明空氣是有重量的。

    一個有趣的事實:空氣的重量會隨著海拔高度的變化而變化,即:在山區,空氣的重量較輕;而在平原上,空氣的重量較重。這是因為隨著高度的增加,空氣將變得更加稀有。這也意味著,壓力降低、氧氣和其他物質的量在減少。這就是為什麼在高山上我們的呼吸變得比較困難的原因。在水體附近,空氣更重,因為空氣中包括了更多的水滴。

    地球周圍的空氣形成了大氣層,並受到引力的控制。因此,它對地球的表面施加了一定的壓力。空氣的密度為1.293千克/立方米。

    過去,對空氣的研究

    一位名叫伊萬傑利斯塔託裡切利的科學家,他是伽利略的追隨者,他首次證明了大氣壓的存在。1643年,他進行了一次水銀實驗。他用了一根1米長的管子,裡面裝滿了水銀。管子的一端有一個開口,而另一端則是密封的。

此外,託裡切利還用了另一個裝有液態金屬的容器,他將管子從敞開的孔中放到容器裡。這時,水銀開始流出,但這個過程停止在刻度為760毫米處。

很明顯,容器上部的水銀表面受到了一定的壓力。由此證明了空氣是有重量的,而水銀管就成了氣壓計的原型。

    我們是如何知道地球大氣層具有重量的?

    人們發現,每平方釐米的地球表面,空氣壓力約為1千克。在視覺上,你可以想像每一個這樣的面積作為一個空氣柱。那麼,地球的大氣殼也可以稱為空氣海洋。因此,大氣層是由大量這樣的柱子組成的。

    

    我們需要知道地球表面包含了多少平方釐米。事實上,這些信息是已知的,地球的表面積為5.1億平方公裡,而1平方公裡包含了10的10次方平方釐米。

    結果發現, 51乘以10的17次方平方釐米是整個地球表面上的空氣柱數量,如果轉化成重量的話,這數量就是巨大的。

    一個有趣的事實:如果空氣用力擠壓我們每個人的話,那麼為什麼這種壓力我們仍然難以察覺呢?事實上,在我們的身體裡,也有空氣,它提供了一種對抗和平衡的壓力。

    因此,通過簡單的實驗就可以證明空氣是有重量的。空氣是由各種氣體組成的,而這些氣體又是由原子和分子組成的,就像任何物質一樣。重力吸引了地球的大氣層,所以有一個大氣壓的概念。在1平方釐米的地塊上,空氣壓力為1公斤。如果做一個簡單的計算,考慮到地球的整個表面,地球表面所有空氣的重量約為51乘以10的14次方噸。

相關焦點

  • 看不見也摸不著的空氣,但它有重量,那地球上所有的空氣重多少?
    可以明確地回答這個問題:空氣是混合氣體,因此,它不可能是失重的。大約98%的空氣是由氮氣和氧氣組成的,剩下的2%則是其他氣體。反過來,空氣中的每一個組成部分都是由原子和分子組成的——最小的粒子。我們能證明空氣有重量嗎?為此,要做到這一點,我們只需進行一個簡單的實驗。
  • 宇宙的數量至少高達10的500次方個!
    地球為什麼會剛好在適宜生命生存的宜居帶?宇宙大爆炸後為什麼會產生物質?我們的宇宙為什麼會加速膨脹?種種的疑問讓我們覺得是冥冥之中的安排,殊不知其實是我們也僅僅只是眾多可能性的一種,僅此而已!玄理論的誕生,預示著多元宇宙數量高達至少10的500次方個!現在玄理論非常受科學家的待見,它很好的解決了物質與能量等是如何相互轉化的問題。也讓我們能從最小維度上去探索這個宇宙。科學家通過研究玄理論發現,玄理論並不是簡單的三維的,而是甚至高達九維的世界。
  • Excel中平方、立方、幾次方的運算方法
    前面教程中我們講過如何輸入平方和立方,有的粉絲問起如何完成平方、立方以及幾次方的計算呢,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來分享利用Excel強大的功能瞬間完成n次方的計算。方法一:利用POWER()函數完成POWER 函數用法:power(a,b),即a的b次方,演示如下圖:POWER函數不僅僅只適用於乘方,還可以開方,比如:將64開3次方,在單元格中輸入=,演示如下圖:方法二:直接在單元格輸入公式:=10^7,按回車鍵確認即可,英文輸入法狀態下按Shift+6鍵即可輸入:^ 。
  • 怎樣計算地球有多少空氣?一個簡便的算法
    地球有多少空氣地球的空氣品質是多少呢?這裡有一個簡單的算法。地球表面積是5.1億平方千米,海平面大氣壓約一個大氣壓,約1.01*10的5次方帕斯卡。1帕斯卡是一牛的力,壓在一平方米的面積上,產生壓強值的大小。5.1億平方千米等於500萬億平方米。
  • 理想氣體狀態方程高考題,兩道空氣柱典例秘籍
    ,內徑均勻的細玻璃管,當開口向上豎直放置時,齊口的水銀柱封住10 cm長的空氣柱(如圖所示)。若在豎直平面內將玻璃管緩慢轉至開口向下豎直放置,然後再緩慢轉至開口向上豎直放置,這時管內水銀柱長度為15 cm。
  • 樓板10cm厚一般一平方多少鋼筋?樓板厚度承重多少?
    裝修過程之中,對於樓房的構造其實是最應該清楚地,因為若是不經意之間拆除了一個重要的物品,可能自己都還不清楚,這樣一來,後面的居住生活,可能就會非常麻煩,甚至於很多問題的發生都有可能,而現在,樓板就是經常會做改動的物品,所以不論是它的尺寸還是承重,都在一些人的調查名單之中,那麼樓板10cm厚一般一平方多少鋼筋
  • 地球上海洋面積是36000萬平方千米,佔地球總面積的12/17
    題目地球上海洋面積是36000萬平方千米,佔地球總面積的12/17。地球總面積是多少萬平方千米?普通學生思路:單位「1」地球總面積未知,可以列方程。解:設地球總面積是x萬平方千米。根據數量關係「地球總面積×12/17=海洋面積」列出方程:12/17x=36000,求出x的值即可。後進生策略:單位「1」是地球總面積,由「地球總面積是多少萬平方千米」可知單位「1」未知。單位「1」未知列方程。解:設地球總面積是x萬平方千米。
  • 神奇的1與多項式次方
    不知道大家有沒有印象,有沒有注意過以下幾個巧合:首先請大家計算11的n次方:11的一次方11的二次方11的三次方11的四次方結果分別為:11,121,1331,14641其實這些數剛好就是n的組合數,也就是11的n次方這個數它的10的k次方位上應該是C(n,k),這個規律很好證明,只需要寫成(10+1)的n次方,然後二項式定理展開即可。
  • 一起推導自然數平方、立方甚至更高次方的前n項和公式
    n項和 那麼通項公式如下形式的自然數平方的數列,其前n項和如何求解呢? 將等式中的x替換成自然數1~n,可得到一系列等式 我們將這n
  • 100尺是多少平方 裝修房子平方怎麼算
    我們在裝修房屋的時候,除了對於一些材料的選擇,也必須要對於其他方面的需求有一定的了解,比如裝修的面積計算也是非常重要的,因為這會直接關係到費用,那麼大家怎麼知道如何去算平方呢?接下來我們說說100尺是多少平方?裝修房子平方怎麼算?一起來看看相關的知識吧,希望可以給大家帶來幫助。
  • 歐拉猜想:n個整數的n次方之和等於另一個整數的n次方
    費馬大定理是一個世界性難題,他有17世紀法國數學家皮耶·德·費馬提出,令無數的數學家為此而折腰,在經歷了三百多年的歷史,最終在1995年,英國數學家安德魯·懷爾斯宣布自己證明了費馬大定理。費馬大定理的具體的描述是:整數n >2時,關於x, y, z的方程 x^n + y^n = z^n 沒有正整數解。
  • 辦公軟體操作技巧35:如何在excel中輸入平方,立方和n次方
    我們在編輯excel電子表格時,有時需要輸入帶有上標的公式,例如平方,立方和n次方等,今天就給大家分享如何在excel中輸入平方,立方和n次方。平方 立方 n次方方法一:快捷鍵法輸入公式第2步:切換到「中文」輸入法,分別選中公式中的數字2——>按住ALT不放依次單擊1、7、8(注意是數字小鍵盤區的178),即可輸入平方
  • 劉維爾數告訴你:超越數的任何次方等於多少?
    在《解密最簡單的超越數的奧秘:劉維爾數》一文中,我們把劉維爾數分成了L1,L2,L3……的類型,並依次帶入假設的一元六次方程,得到劉維爾數不是方程的根,即它是超越數,但純手工的計算過於複雜,但仔細發現是超越數的劉維爾數的任何次方存在有趣的數學規律,這使得我們對計算超越數的任何次方有了更濃厚的興趣。我們下面就來發掘其中的規律。
  • 2013年政法幹警數量關係:兩技巧十規律
    數字推理題的一些經驗 1)等差,等比這種最簡單的不用多說,深一點就是在等差,等比上再加、減一個數列,如24,70,208,622,規律為a*3-2=b 2)深一點模式,各數之間的差有規律,如 1、2、5、10、17。它們之間的差為1、3、5、7,成等差數列。這些規律還有差之間成等比之類。
  • 《流浪地球》中人類使地球停止了自轉,這需要多少能量?
    《流浪地球》中,人類用發動機將地球停止了自轉。讓地球停止自轉的科學原理很簡單,但是真正實施起來,現在的人類即使將所有的手段都拿出來也無異於蚍蜉撼樹。通過簡單的計算就可以分析出需要消耗多大的能量才能使地球停止自轉。
  • 隱藏在「帕斯卡三角形」中的10大秘密——這就是數學的魔力!
    你可以把三角數量想像成製作各種大小的三角形所需要的點的數量。如下圖所示:類似地,第四列是四面體數。正如它們的名字所暗示的那樣,它們代表了用三角形基底做四面體所需要的點的數量。這些列以這種方式延續,稱為「單形」,它將這個三角形/四面體的思想外推到任意維度。下一列是5個單形數,然後是6個單形數,依此類推。
  • 為什麼萬有引力和距離的平方成反比,就是R方在分母上
    為什麼萬有引力和距離的平方成反比,就是R方在分母上1.對萬有引力而言,元素有這麼幾個。4.1最簡單的函數關係就是正比和反比。4.2考慮反比,但是是幾次方呢?4.3答案是2次方。4.4因為只有是2次方時,在球的內部是不受力的。
  • 17cm高的中學生,只有1斤重,1秒走10米!這樣做物理題不覺荒謬?
    如果我說,中學生的質量大約1斤重,身高17cm,步行的速度為一秒走十米,你會信麼?你肯定會說:「怎麼可能!太荒謬了!」沒錯,太荒謬了,可是就是這種荒謬的結果,有些中學生竟然認為是正確的!而這類題中的錯誤選項大都不符合常識,非常荒謬。相信初三的學生們都遇到過不少這類題!為什麼會出現這種錯誤呢?其實,真正的答案「遠在天邊、近在眼前」!有些中學生之所以做錯,是因為他們「沒有把物理上的單位轉換成生活中的常用單位,或者沒有與身邊的生活常識加以聯繫對比!」
  • Excel開方與平方/立方/N次冪的三種計算法及用SumSQ函數求平方和
    在 Excel 中,計算開方(即求平方根)有三種方法,一種為用Power函數,另一種為用SQRT函數,第三種為用符號;求N次方根有兩種方法,分別用Power函數和用符號求。計算平方、立方及N次方有兩種方法,第一種為用Power函數計算,第二種為用符號計算;另外,還可以用SumSQ函數計算平方和,用Sum函數結果冪數組計算各數值指數不同的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