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南大學趙勇課題組:自組裝方法構建Fe-Nx/C氧還原催化劑

2020-08-31 小材科研

近期,河南大學趙勇課題組通過自組裝技術,構築了具有高濃度金屬位點和催化活性的納米線結構碳基電催化劑,相關成果以「Self-assembly Induced Metal Ionic-Polymer Derived Fe-Nx/C Nanowire as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Electrocatalysts」為題,在國際學術期刊Journal of Catalysis(影響因子=7.88)上發表。

金屬/氮共摻雜碳(M-Nx/C)材料在能量轉換裝置和有機物合成中的電化學/化學反應顯示出良好的催化活性。然而,M-Nx/C材料的製備涉及高溫熱解步驟,在此過程不僅會產生M-Nx活性位點,還會產生較多非活性金屬基團聚物。此外,具有特定納米結構的M-Nx/C材料的合成受到前驅物原始納米結構的限制,而難以實現控制合成。因此,如何製備具有高密度M-Nx位點和特定納米結構的M-Nx/C材料仍然是催化領域的挑戰。

自組裝誘導金屬離子聚合物製備M-Nx/C催化劑合成示意圖

在該研究工作中,趙勇課題組報導了一種「自組裝誘導金屬離子聚合物」製備M-Nx/C催化材料的策略。該方法不僅可以通過抑制熱解過程中金屬聚集而優先生成M-Nx位點,而且還可以產生不同納米結構M-Nx/C催化材料。以製備Fe-Nx/C為例,將[Fe(CN)6]4-•{[(C6H4-NH3)2]2}4+化合物自組裝得到的納米片為前體材料,通過控制氧化聚合溫度,實現了金屬離子聚合物納米線和納米顆粒的精準合成。以其為前體,分別製備了具有高濃度單金屬原子的Fe-Nx/C納米線和納米顆粒催化材料。研究表明,Fe-Nx/C納米線在酸性和鹼性介質中均具有出色的氧還原反應催化活性。該研究工作為製備具有特殊形貌和高活性的M-Nx/C催化劑提供了新的思路。

特種功能材料實驗室博士生朱雪冰為論文第一作者,趙勇博士為論文通訊作者。本工作得到了中組部、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河南省科技廳、河南省教育廳和河南大學的大力支持。

來源:河南大學

論文連結:

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0021951720303274

相關焦點

  • 河南大學趙勇課題組在鋰氧氣電池研究取得重要進展
    近期,河南大學趙勇課題組在鋰氧氣電池領域取得新進展,相關成果以「Greatly Promoted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Activity of Solid Catalysts by Regulating the Stability of Superoxide in Metal-O2
  • ...雙功能電催化劑、自組裝金屬聚合物、層狀雙氫氧化物納米片
    在此,上海大學張久俊/趙玉峰團隊報導了一種通過構建B,N共配位的Zn-B/N-C催化劑來操縱s-帶的新方法。實驗和理論都證實,獨特的N2-Zn-B2構型至關重要,其中Zn+(3d104s1)可以容納足夠的離域電子,從而為關鍵反應中間體產生合適的結合強度,並促進催化表面和ORR反應物之間的電荷轉移。
  • 河南大學:鋰氧氣電池領域取得重要進展
    近期,河南大學趙勇課題組在鋰氧氣電池領域取得新進展,相關成果以「Greatly Promoted Oxygen Reduction Reaction Activity of Solid Catalysts by Regulating the Stability of Superoxide in Metal-O2 Batteries」為題,以全文形式在國際學術期刊《中國科學:材料》(Science
  • 自組裝構築首例無輔因子的氧化模擬酶材料
    基於酶催化原理和結構特點發展起來的超分子自組裝,為酶的從頭設計與構造提供了有效的途徑。在前期的工作中,研究者通過生物分子自組裝,構建了輔因子依賴性的類酶活性位點(Chem. Eur.近日,北京化工大學王振剛課題組、國家納米科學中心丁寶全課題組、施興華課題組和清華大學劉冬生課題組合作,在仿酶催化領域取得新進展。
  • 國家納米科學中心與北京化工大學、清華大學多個團隊合作在自組裝納米材料構築無輔因子的氧化模擬酶研究方面取得進展
    近日,國家納米科學中心丁寶全課題組、施興華、王會課題組和北京化工大學王振剛課題組、清華大學劉冬生教授合作,在生物分子自組裝催化領域取得新進展。基於酶催化原理和結構特點發展起來的超分子自組裝為酶的從頭設計與構造提供了有效的途徑,作者在前期工作中通過DNA/多肽/多糖分子自組裝構建了輔因子依賴性的類酶活性位點(Chem. Eur. J. 2019, 25, 12576-12582; ACS Catal. 2018, 8, 7016–7024; ACS Nano 2017, 11, 7251-7258.)。
  • 國家納米中心等在自組裝納米材料構築無輔因子的氧化模擬酶研究中...
    近日,中國科學院國家納米科學中心丁寶全課題組與施興華、王會課題組,聯合北京化工大學王振剛課題組、清華大學教授劉冬生,在生物分子自組裝催化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基於酶催化原理和結構特點發展的超分子自組裝為酶的從頭設計與構造提供了有效途徑,研究人員在前期工作中通過DNA/多肽/多糖分子自組裝構建出輔因子依賴性的類酶活性位點(Chemistry-A European Journal, 2019, 25, 12576-12582; ACS Catalysis, 2018, 8, 7016-7024; ACS Nano 2017, 11, 7251-7258.)。
  • 湖南大學JMCA報導高性能非貴金屬氧還原催化劑
    近日,湖南發大學化學化工學院應用化學系碩士研究生洪敏在非貴金屬氧還原催化劑研究上獲得重要進展,採用富氮石墨烯碳氣凝膠負載FeNx原子簇(FeNx-CN/g-GEL)為燃料電池應用合理設計並規模化製備低成本、高金屬利用率的原子尺度催化劑提供了新的方案
  • 四川大學曾小明課題組JACS:Cr-催化醚與酯的交叉還原偶聯
    導讀 酚類衍生物的交叉還原偶聯反應一直以來都充滿著挑戰。最近,四川大學化學院的曾小明課題組在JACS上報導了首例Cr-催化醚與酯的交叉還原偶聯,文章DOI:10.1021/jacs.0c00283。
  • 優於鉑的氧還原催化劑-ZrN
    燃料電池和金屬空氣電池的功率傳輸在很大程度上受到氧還原(ORR)在ORR反應中,分子氧被電化學還原並伴隨著電勢的產生。當前,最廣泛使用和最有效的ORR催化劑是Pt,然而Pt來源稀少且價格昂貴,因此人們嘗試做出很多努力,以尋求更有效地使用Pt或尋找可替代的非Pt基ORR催化劑。
  • 雙功能超薄Fe-Nx-C單原子催化劑用於同時製備乙烯和芳基氯化物
    為了降低1,2-二氯乙烷電催化還原脫氯體系中的氯離子濃度,作者設計了耦合反應體系,在陽極引入苯甲醚的氯化反應,將陰極產生的氯離子在陽極重複利用,並且同時以單原子Fe-N-C催化劑為陰極和陽極。該課題組之前的研究(ACS Catalysis, 2019, 9, 10931−10939,ACS Nano, 2020, 14, 9929−9937)發現,電催化還原能高效的去除1,2-二氯乙烷的氯原子,降低其毒性,具有顯著的環境意義,同時還能夠回收高附加值的產物乙烯,具有較高的經濟價值。然而,反應過程中,體系中氯離子的大量累積,有可能會對反應帶來影響。
  • 自組裝納米材料構築無輔因子的氧化模擬酶研究獲進展
    近日,中國科學院國家納米科學中心丁寶全課題組與施興華、王會課題組,聯合北京化工大學王振剛課題組、清華大學教授劉冬生,在生物分子自組裝催化研究領域取得新進展丁寶全課題組在自組裝生物分子的功能化研究方面已取得一系列進展(Angewandte Chemie International Edition, 2018, 57, 15486; Nature Biotechnology, 2018, 3, 258; Nature Materials, 2020, DOI: 10.1038/s41563-020-0793-6)。
  • 南京工業大學邵宗平教授AM:一種基於自組裝開發的、近乎理想的...
    在眾多的燃料電池中,固體氧化物燃料電池(SOFC)因具有全固態結構、易組裝、燃料多樣性和無需貴金屬催化劑的優點而受到科研工作者的廣泛關注。然而,SOFC技術商業化的最大障礙是其操作溫度過高。因此,開發低溫下具有高氧還原活性和穩定性的陰極材料是SOFC商業化的關鍵。研究背景近期,南京工業大學邵宗平研究團隊在非鈷基SOFC陰極方面取得重要進展。
  • 氧還原為過氧化氫的催化劑設計、合金的原位轉變、Cu團簇、ReS2/CC...
    在許多潛在的系統中,由於市場需求的增長以及陰極氧氣還原反應(ORR)在電催化領域中的重要作用,過去數十年來,在ORR生產過氧化氫(H2O2)方面引起了人們的極大興趣。在這篇綜述中,美國萊斯大學汪淏田(Haotian Wang)課題組和上海交通大學蔣昆課題組合作,描述了正極材料從2e-ORR合成H2O2的最新進展。
  • 【催化】負載錳鈷尖晶石的缺陷活性炭作為一種高效的氧還原電催化劑
    最近,澳大利亞格裡菲斯大學的姚向東教授課題組基於他們所提出的一種缺陷催化機理,成功地使活性炭具有很高的氧還原反應(ORR)催化活性,並通過負載少量的錳鈷尖晶石納米顆粒,在鹼性條件下使其具有和商業化的Pt/C可以媲美的ORR催化性能。
  • |自組裝納米材料首次實現無輔因子的氧化模擬酶
    第一作者:Qing Liu, Kaiwei Wan通訊作者:Zhen-Gang Wang, Hui Wang, Baoquan Ding通訊單位:國家納米科學中心,北京化工大學,中國科學院大學無輔因子組氨酸多肽自組裝模擬酶設計及表徵肽自組裝模擬酶催化活性及催化機理肽自組裝模擬酶穩定性考察
  • 通過SOSI調控表面氧將燃燒催化劑轉化為選擇性脫氫催化劑
    ,吉林大學,北京理工大學 論文DOI:10.1021/acscatal.0c02782全文速覽通過強氧化物-載體相互作用(SOSI)將非晶態薄層狀的氧化錳錨定於氧化鈰載體上(MnOx/CeO2-SOSI),有效調節了催化劑表面氧物種的催化活性,成功將MnOx-CeO2
  • 雙原子中心型非貴金屬氧還原催化劑研究獲進展
    雙原子中心型非貴金屬氧還原催化劑研究獲進展 2018-06-22 長春應用化學研究所 【字體金屬-空氣等燃料電池的陰極反應,氧還原反應(ORR)的研究是當前新能源領域的熱點。
  • 陳軍院士課題組Angew:單原子催化劑普適性製備新策略
    因此,構建有效的配位位點去錨定金屬鹽前驅體,同時捕獲形成的金屬單原子防止其遷移團聚是合成單原子催化劑的關鍵。氧化剝離的石墨烯量子點(GQD)具有豐富的含氧基團,同時大量暴露的邊緣缺陷可以為氮原子的摻雜提供豐富的位點。此外,GQD的π共軛結構,允許GQD通過π-π相互作用牢固地錨定在各種碳載體上。因此,利用GQD束縛策略就可以實現不同單原子在不同碳載體上的負載。
  • 科學家模擬生物酶設計製備氧還原反應電催化劑
    科學家模擬生物酶設計製備氧還原反應電催化劑 2018-06-05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 合肥物質科學研究院 例如,具有Mn輔因子的血紅素銅氧化酶(HCO)可以將O2還原成H2O,其活性中心Mn金屬離子同時與O和N原子配位。
  • 納米中心丁寶全課題組利用DNA引導異質結構自組裝方獲新進展
    近日,國家納米科學中心丁寶全課題組在利用形狀匹配策略調控DNA引導的異質結構自組裝方面取得新進展。形狀匹配自組裝策略在納米粒子,特別是在不同形狀的納米粒子的自組裝中很少被採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合成具有形狀互補的納米粒子以及引導粒子間的相互識別上存在的巨大挑戰。因此開發新的基於形狀匹配的自組裝策略,用於特定異質結構的組裝體構建很有必要。在前期的工作中,丁寶全課題組通過調控DNA自組裝結構表面指定位點的分子間作用,成功實現了金屬及金屬氧化物圖案的可控排布(J. Am. Che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