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ddit上「吵」起來了!中、俄學生ACM競賽成績突出,卻高分低能

2020-12-04 新智元

【新智元導讀】在競爭激烈的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中,中國和俄羅斯在過去10年一直處於領先的地位,前十名中,中國和俄羅斯的大學佔有更大的優勢。但國際網際網路研究中心的某一次採訪卻表示,他們往往能夠解決在面試中提出的編程問題,但卻不能以同樣的質量完成他們做的工作。

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大賽是一個為大學生設計的算法編程競賽。代表大學的三人小組致力於解決最現實的問題,培養合作能力、創造能力、創新能力以及在壓力下工作的能力。通過訓練和比賽,團隊之間互相挑戰,以儘可能地提高標準。它是世界上歷史最悠久、規模最大、聲望最高的編程競賽之一。

每年,參賽隊伍都要參加分區比賽,來自子地區的最佳隊伍晉級到地區級別,而來自地區級別的最佳隊伍晉級到世界決賽。

在競爭激烈的編程競賽領域,中國和俄羅斯在過去10年一直處於領先地位,歐盟也緊隨其後,在很大程度上是因為波蘭,美國在排名中也不是太落後,因為有MIT這樣的學校不斷地吸引頂尖的人才加入。

在前十名中,最終的獲勝者是華沙大學,這所大學每年都會有一支隊伍在決賽中獲得勝利。同時,可以看到中國和俄羅斯的大學佔有更大的優勢。中國在前十名中佔據了四位,分別是:上海交大,北大,清華,國立臺灣大學。

不過,編程競賽和工業界中的軟體開發是兩回事。中國和俄羅斯可以專注於幫助學生成為更具競爭力的程式設計師。而其他國家則專注於幫助學生成為更好的軟體開發人員。

多年以來,中國和俄羅斯一直主宰著 ACM ICPC,這是因為這些國家保留了大部分人才。中國和俄羅斯在 IOI(高中國際信息學奧林匹克競賽)中也佔據了主導地位。因此一旦這些有才華的高中編程愛好者進入大學,他們就會在一個鼓勵 ICPC 競賽的環境中繼續參加各種比賽。

不過,這些結果對人口較多的國家有些偏向,如果統計數據是按人口計算的,那麼瑞士、新加坡或者臺灣則可能是最好的。

美國擁有世界上頂尖的科技公司和大學,創造了無數開創性的科技產品,為何在編程競賽中的成績反而沒有位居榜首?這可能包括如下兩點原因:

首先,大學排名並不能完全反映這些機構的學生質量和教學質量。他們專注於研究和設施,注重國際學生的數量。

而且由於世界上大多數國家講英語,英語國家的大學在吸引國際學生和教師方面有優勢。愛丁堡大學就是一個例子,它的排名甚至超過了大多數亞洲大學。在這方面,排名給了美國學校和機構一種優秀的錯覺。

其次,在ACM競賽上表現出色並不是美國大學的首要任務,這與大多數歐洲國家類似。

哈佛、麻省理工或者斯坦福等名校絕對能吸引最優秀的人才,然而與俄羅斯和中國的學校相比,這些機構幾乎沒有編程競賽的培訓環境,把大部分時間花在解決難題上的好處是微乎其微的。

另一方面,一旦進入史丹福大學等學校,很多學生的目標可能是獲得一個實習機會,科研機會,或者開始創業,而不是成為競爭激烈的編程競賽的佼佼者。

參考連結:

https://pjahoda6.medium.com/acm-icpc-rankings-6e8e8fecb2e7

相關焦點

  • 李泰伯實現了對「高分低能」誤解的完美逆襲
    中國的素質教育已經實施很多年了,很多人卻還停留在過去的認識,所謂的高分低能,或許不過是失敗者的藉口罷了。學生的分數高,是需要一定的能力作為支撐的。能力和分數之間是相互作用的關係,例如:踏實、認真、勤奮等等品質都是學生們取得高分的前提與基礎。擁有以上品質的學生,怎麼能叫做「低能」。
  • 衡水中學崛起靠掐尖,培養的學生高分低能?我卻不這麼認為
    有了優秀的老師與出色的管理者,在高考成績的加持下,吸引來了更好的生源,更好的生源又在優秀老師的培養下,創造更好的高考成績,循環往復,生生不息。「掐尖」我們現在看到的結果,起因是優秀的老師與出色的管理者帶來的高考成績,這個順序不能弄反!
  • 對於「高分低能」這一自造詞,如何才能夠保持清醒的頭腦?
    不知從哪一年起,「高分低能」作為一個自造詞,逐漸登上歷史的舞臺。從那之後,我們經常聽見有人說「誰誰誰高分低能」之類的話語。傳得多了,這個自造詞也似乎在社會中「更加時髦」了。可不論怎樣,自造詞終歸還是自造詞。同時,我們更多人不禁引發了深深的思考——難道高分者一定低能嗎?
  • 「高分低能」狀元逆襲:你不必用別人的說法懲罰自己
    故事的主角李泰伯是2010年北京市高考理科狀元,在當時,他因為「申請11所美國大學全部被拒」,成為公眾眼中「高分低能」的代表。高考後,他淡出了公眾的視野,先後進入麻省理工大學和約翰·霍普金斯大學醫學院攻取學位,在國際知名學術期刊上發表了多篇文章。
  • 成績靠題海戰術?批量「高分低能生」?還原衡水中學
    在不少學生眼中,衡中是實現大學夢想、人生起飛的搖籃;在很多家長眼中,衡中是削尖了腦袋都想進的名牌高中;在北大清華等名牌高校眼中,衡中是優秀生源地;在其他高中眼中,衡中是學習的榜樣;而在一些人眼裡,衡中是一座半軍事化的「高考工廠」,衡中學生則是應試教育流水線上製造出來的、高分低能的「考試機器」……近日,記者帶著備受社會關注的問題走進衡中蹲點調研
  • 高分低能娃,贏得眼前卻輸了未來,培養高分高能,父母需要這樣做
    當今社會存在一個十分普遍的現象便是孩子的高分低能,大多數孩子的高分低能全拜父母所賜,可是不知道的父母還在竊喜,結局的悲劇便可想而知。而且高分低能也體現了當今社會應試教育對孩子的摧殘,當父母僅僅關注孩子成績上的多少,而忽視孩子其他方面能力上的培養,這樣的孩子看似聰明,但是在生活中是什麼樣子的呢?1,這樣的孩子沒有最基本的待人處事方式。
  • 曾經被輿論奚落為「高分低能」高考狀元,現在強勢逆襲讓人閉嘴!
    高考狀元總是人們津津樂道的話題,發展好了就是正常的道路,發展不好就是」高分低能「,近日網上有一篇文章就是講述了這麼一個」高分低能「的故事在小編閱讀這篇文章後,頗為感概,故事的主人公是北京市2010高考理科狀元,但是因為他當年申請了美國的是一所大學都被拒絕
  • 遭哈佛拒絕的理科狀元,被指高分低能的李泰伯,現狀如何?
    在遭到哈佛等11所世界高校的拒絕後,人們的觀念又瞬時來了個180度大轉彎,甚至在網絡上說一些不良的言論,直指李泰伯「高分低能」。不僅僅是學習尖子李泰伯就讀的是中國人民大學附屬中學,當時他在班裡擔任班長,而且還是校學生會和年級學生會會長。
  • 都是虛的「高分低能」!
    ,一說到名高考名校我的腦子裡第一個想到的就是衡水中學一說到衡水中學,那就不得不說了一個學霸班倒數第一都有631分,那就更加不用說學霸班中排名靠前的那幾位同學了衡水中學在這些年也一直都飽受爭議,但是它取得的成績是有目共睹的,就拿2019年的高考來說:
  • 神級競賽ACM,究竟能為你的職場加分多少?
    在 ACMer 這個群體中,方清還是一個剛畢業不久的小兵,ACM-ICPC 競賽歷史上那些獲取好名次的選手在「三十而立」之後,取得了讓人十分豔羨的成績:唐文斌是曠視科技的創始人之一,戴文淵創辦了 GEEK 範兒十足的第四範式,樓天城則是 pony.ai 的創始人,林晨曦創辦依圖科技…這些頂著 ACM 光環的人即使在精英頻出的網際網路也有著實打實的先發優勢。
  • 【超高分短語】「站在巨人的肩膀上」英文怎麼說?
    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 繼承前人的事業,開闢未來的道路在研究治療癌症的過程中,這確實是個令人鼓舞的重大發現,我們今天之所以可以取得這樣的成績,全是因為我們一直都站在巨人的肩膀上。如果說我看得比別人更遠些,那是因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 李凱團隊獲2020貝爾實驗室競賽二等獎,但卻遭質疑論文只為「炫技」
    【導讀】近日,2020貝爾實驗室獎出爐,該競賽旨在表彰將定義下一場工業革命的顛覆性創新,其中,二等獎獲得者是華人教授李凱所在的團隊,獎項公布後,Reddit上有人質疑了其論文的實用性。 貝爾實驗室,位於美國新澤西州莫瑞山。
  • 「反向傳播非你原創」,Jürgen發文直指Hinton不應獲2019本田獎
    他表示「不要把發明者弄錯人了」,並直呼「獎項並不能改變事實」。Jürgen Schmidhuber 在推特上表示:「不要弄錯新技術的發明者。至少在科學領域中,真相終將顯現。真相沒有顯現,只能說明時候未到。獎項無法改變事實。」
  • 看看中國五大頂級富豪的學歷 你還相信「高分低能」的論調嗎
    社會上,一定又有一波「高分低能論」或「讀書無用論」蹦出來。小編一直搞不懂,這些明顯站不住腳的無腦論調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相信。那些生活中高學歷比低學歷更有成就的例子就不說了,小編今天就來談談中國五位頂級富豪的學歷吧。馬雲可能是最差的一位,高考落榜了兩次,家裡都反對他高考了,但人家堅持考了第三次,考上了杭州師範大學。
  • 清華有「姚班」,北大看「圖靈」
    「獲獎學生代表了中國最優秀的學生,獲得 John Hopcroft 獎學金對同學們來說是一個肯定,也將對他們在學術道路上繼續發展提供支持。」圖靈班有北大教學中的「C位」之稱,由圖靈獎獲得者創建,名師加持,小班授課。
  • 國際競賽知多少|被稱為數學界「託福」的歐幾裡得數學競賽
    競賽簡介歐幾裡得數學競賽(Euclid Contest)是由加拿大滑鐵盧大學(University of Waterloo-UW)主辦的針對高中學生提供的全球性數學競賽,是加拿大含金量最高,最被認可的數學競賽,被稱為數學界的「託福」。
  • 清華最強本科畢業生Top10出爐,「從來沒有什麼天才學霸」
    其中,中了ICML 2019的論文引用量最高。這篇論文創新地將對抗訓練和遷移學習結合了起來,在CV、NLP各領域任務上推進了可遷移特徵的技術水平。這也是劉泓第一次走出國門,在頂會現場做口頭報告。對於這一段經歷,劉泓這樣說道:第一次走出國門,對我來說是難忘的經歷也是挑戰。
  • 【人物名片】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落幕 浙師大學生載譽歸來
    在這場世界級「最強大腦爭奪賽」中,浙師大數理與信息工程學院的邱晟、莊嘉琪、葉一凡三名學生組成參賽隊,不僅以優異的成績晉級總決賽,並最終榮獲全球第54名,在中國內地代表隊中排在第11位。  全球第54名意味著什麼?  ACM國際大學生程序設計競賽有多牛?
  • 「滿分300考283」 PR99強者曝必勝攻略
    YouTuber HowHow先前曾製作「明星高中大亂鬥」,8位畢業於明星高中的YouTuber齊聚一堂,別看他們平時在影片中各種搞笑,考高中時成績可是嚇嚇叫!其中Joeman也抓緊機會,找每一位聊聊當年考高中的念書方式,同樣掀起網友熱烈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