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微觀的盡頭是宏觀嗎?一口氣讀懂微觀世界和宏觀世界的差別
目前,這些科學無法解釋的現象都集中在「微觀世界」中,也就是宇宙萬物的最小組成部分——基本粒子在運動時發生的事情,我們口中常常提到的「量子力學」就是描述微觀世界中物理規律的一門學科。大部分的科學家都認同愛因斯坦對於宇宙的理解,但是也有一小部分科學家認為量子力學才是宇宙的真理,可以說宏觀和微觀之間似乎存在一個無法解釋的界限,導致了兩者遵循不同的規律,那麼宏觀和微觀之間又應該怎麼去區分呢?
-
微觀盡頭的世界:原子放大1億倍能再看見一宇宙?劉慈欣道出真理
鏡頭裡面出現了人體細胞、血液、血管……最後又回到了眼睛這個鏡頭,這個視頻似乎在揭示這樣一種現象:微觀世界與宏觀世界不存在界限,宏觀世界的盡頭就是微觀世界的盡頭,也就說宇宙的盡頭可能就是最基本粒子原子的開端。
-
微觀粒子作用的三大規律
進入二十世紀後,隨著人們對微觀粒子的研究不斷深入,很多人認為牛頓三大定律並不適用微觀領域,牛頓三大定律解釋不了微觀粒子間相互作用,微觀粒子的波動性實驗表明解釋微觀粒子間的相互作用要用量子力學。我們在綜合分析大量微觀粒子相互作用的基礎上,歸納總結出微觀粒子間相互作用的三大規律,即:能量動量守恆規律、&34;規律和能量交換量子化規律。
-
人類還能發現更小的基本粒子嗎?有何方法研究物質更微觀的結構?
粒子周圍的電子態只是粒子的物質波與宇宙空間場發生作用產生的有勢疊加波,所以電子與之有很大的區別。 在實驗室中產生的夸克,屬於更小的粒子,但離開實驗室環境時夸克就會消失,所以他不是現在的宇宙環境中的最小或終極粒子。在更強能量的實驗室中還會產生更小的粒子,他們只能存在能夠產生他的環境中。 所以說,有人認為目前的終極粒子已經找到,就是質子或中子。
-
尚仁成:微觀粒子的自旋及其應用
——清華大學物理學教授 尚仁成微觀粒子的自旋及其應用尚仁成,清華大學物理系,北京,100084內容提要:本文先通俗地介紹我們日常生活中遇到的轉動運動及其主要特徵。進一步轉向微觀粒子運動,介紹其不同於宏觀物體運動的特點。在此基礎上,再介紹微觀粒子的轉動運動及其自旋。最後,簡單介紹自旋在若干方面應用的例子。1.
-
微觀粒子波長與質量速度的關係
(三)微觀粒子的波長與質量和速度的關係。物質波理論認為微觀粒子既有粒子的特徵又有波的特徵,並且微觀粒子的動量和波長之間有如下關係式:也就是說微觀粒子的波長與它的質量成反比、與它的運動速度成反比。物質波理論看起來很神秘,有人計算出了宏觀地球、太陽甚至人類的波長,為什麼會出現粒子的波長與動量成反比這種情況呢?實際上了解了微觀粒子在引力場中的受力情況,用腳後跟也能想明白這個問題。 前面我們指出:在同樣的引力場中,質量越小的微觀粒子偏轉量越大、質量越大的微觀粒子偏轉量越小。
-
掌握宇宙生死的粒子,被稱為「上帝粒子」,比原子小卻能毀掉一切
引言:在現實的宏觀世界中,所有的物質都由微觀世界的粒子組成。而在很多人看來,微觀世界裡最微小的粒子應該就是原子了。其實不然,還有一種粒子比原子還小。經過科學家們的研究發現,它是一種能夠主宰宇宙命運的粒子,因此被稱為「上帝粒子」。
-
還能不能靠點譜——微觀粒子的波動性
量子力學中描述微觀粒子狀態的方式和經典力學中有所不同,在微觀狀態下,粒子並沒有確定的位置和動量,而是處於一種「概率」狀態,產生這種差別得原因來自於微觀粒子的波粒二象性。微觀粒子並不是我們通常理解中的一個「質量點」,「質量點」的概念只存在於經典力學中(就是牛頓研究的那玩意)。
-
微觀粒子研究領域碩果纍纍 首張黑洞照片問世震驚全球
2019年,美國科學家在包括粒子物理在內的多個基礎物理領域取得重大突破,發現新五夸克粒子(pentaquarks)和首張黑洞照片問世是其中的翹楚。在粒子物理領域,如今要發現一種新粒子越來越困難。
-
微觀盡頭是宏觀,劉慈欣道出真理
現在人們已知的物質的最小單位是夸克,有科學家在書中曾提到,現在學界認為,夸克作為微觀的盡頭,一旦採用某種力量對夸克進行撞擊或者施以其他影響由小及大,宏觀世界也是由一個個微觀粒子組成的,因此,如果能夠將原子放大1億倍,就能夠看到一個完整的宇宙框架。為了驗證這一假設,科學家們曾經做過如下實驗:通過對原子的觀察,進行研究。發現,如果將原子放大到原來的一千萬倍,就是宇宙。這個發現讓大家都驚喜不已,如果這樣,就能充分證明之前的假設和猜想。
-
微觀粒子世界-量子的智慧選擇
微觀世界的粒子具有粒子性和波動性,用來描述量子的粒子性和波動性的雙重屬性,以及粒子的產生和消滅過程的基本理論是量子場論。量子場論和規範理論十分成功地描述了粒子及其相互作用。微觀量子世界,從粒子源到屏幕不是沒有路徑,而是意味著每條路徑。這就是量子世界與宏觀牛頓物理世界的區別。這意味著粒子在雙縫實驗中,可能通過第一道縫隙,然後又穿過第二道縫隙;或者只通過其中一條路徑;或者粒子去了廣東的一個飯店,回來之前然後又去了南極;或者從地球A穿越B火星、宇宙、再返回。這就解釋了如何知道粒子穿越了哪條縫隙。
-
科學的盡頭真的是神學嗎?聽完科學家的解釋恍然大悟
當然不是,這個世界萬物是由粒子組成是不爭的事實,不管是沒有生命的物體還是生命體,它們從量子微觀的角度來分析,都是由粒子構成的。即使是不可琢磨的意識和思維也是由粒子組成的。那為什麼我們無法看到組成意識的基本粒子呢?
-
微觀世界分子原子粒子為什麼都在振動或運動?
後兩種運動只是從宏觀上看是周期性的可重複的,但在微觀上則更為複雜,是拓撲的不可重複的。振動是宇宙普遍存在的現象,不管是宏觀,還是微觀都有振動發生。大的方面來說,地震、海嘯、爆炸等都屬于振動範圍;而微觀粒子層面,粒子的熱運動、布朗運動都屬于振動範圍。
-
趣學單詞|物理學中的微觀粒子,你知道多少?
在物理學中,為了方便研究,人們還創造了一些類似粒子的概念。讓我們一起了解一下這些微觀粒子吧!閱讀用時7分鐘。01 原子 atom組成所有物質的基本粒子叫「原子」,英文是atom。03 質子 proton電子攜帶一個單位的負電荷,與之相對,在原子中攜帶一個單位正電荷的微觀粒子是質子,proton。
-
電子云的發現讓軌跡變得毫無意義,微觀粒子運動的不確定性
電子云的發現讓軌跡變得毫無意義,微觀粒子運動的不確定性原子中的電子在原子核的周圍運動,在空間各點出現的概率是不同的。當原子處於穩定狀態時,電子會形成一個穩定的概率分布。由此可知,對微觀粒子的量子描述和對宏觀物體的經典描述是完全不同的。經典描述能夠給出物體在任一時刻的精確位置和速度,從而能夠完全確定物體的運行的軌跡,而量子描述只能給出微觀粒子在空間各點出現的概率分布,無法給出微觀粒子運行的軌跡。因此,在討論微觀粒子的運動時,軌跡的概念變得毫無意義了。不確定性關係。為什麼微觀粒子的運動狀態不能像宏觀物體的運動那樣用精確的軌跡來描述呢?
-
光的本質揭秘之一引力和微觀粒子的作用
愛因斯坦光子假說的提出造成了認識上的空前混亂,光到底是波動還是粒子,廣大吃瓜群眾急切地盼望物理學家給個明確說法。物理學家對此議論紛紛、面面相覷,危難之際,物理學家德布羅意等人把波動理論和粒子假說揉在一起提出了物質波理論,認為微觀粒子既是粒子又是波動,算是勉強把危機應付過去了。有人提出光是波動,物質波理論會告訴你這種看法對,光就是波動;有人提出光是粒子,物質波理論也不算它錯,光就是粒子。
-
物質的分割得到了原子,原子只是傾向,微觀粒子則鬼魅般存在。
量子力學描述的是微觀世界粒子的行為,顯然會與我們所能感知的宏觀世界有很大的不同。哪裡不同呢?科學家發現微觀粒子處於不確定狀態 ,也就是微觀粒子可以同時處於多種狀態。微觀粒子不像撞球桌上滾動的撞球,而是像一團霧,讓人無法看清其運動軌跡。對於微觀粒子,我們無法像宏觀世界中那樣,可以對某個物體準確把握其運動軌跡。
-
微觀粒子發現史之七:贅婿的逆襲
現在微觀粒子已經發現一大堆了,原子核外的電子和原子核內的中子質子,還有中子和質子如何轉換,這些問題都差不多清楚了,可是還有一個問題沒有說清楚,就是原子核內中子和質子質子和質子到底是怎麼樣結合在一起的呢?這就要有請贅婿閃亮登場了。說起贅婿,是不是就會想起這位啊。
-
微觀世界的秘密,解讀量子力學與粒子物理學!
(加微信:yzts111111,拉你進微信群,一起探索宇宙奧秘)物理學研究中有兩個極端:極小微觀的粒子物理和極大宇觀的宇宙學
-
它被稱作「上帝粒子」,無比渺小卻掌控宇宙命運,宇宙發展全靠它
而寄存於宏觀物質之內的各種微小粒子,我們習慣於稱它們為微觀物質。形象地說,若將宏觀物質比作一間房子,微觀物質則好比是構成房子的不起眼砂石。微觀物質雖不引人注目,但卻起著不可或缺的作用。畢竟,若無砂石,怎會有房間,若無微觀粒子,宏觀事物從何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