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啟動建造世界首座核聚變發電站的選址工作

2020-12-04 中國核電網

12月2日,英國開始向建造世界上第一座核聚變發電站邁出第一步,英國政府正邀請全國各地的社區開始競標該聚變發電站的選址申請。提名截止日期為2021年3月,英國政府計劃在2022年年前選定場址。英國希望該項目2030年左右開始建設,最快2040年投入運營。

英國計劃建造的名為「球形託卡馬克能源生產」(Spherical Tokamak for Energy Production,STEP)聚變反應堆,由英國原子能管理局(UKAEA)負責監督,Culham核聚變能源中心負責設計。和國際聚變堆ITER一樣,STEP聚變反應堆也是基於「託卡馬克」的設計,利用磁場來限制氫、氚和氘等重同位素的等離子體,這些重同位素在極端高溫和高壓下發生聚變。但是,鑑於ITER的託卡馬克是甜甜圈形狀的,STEP將使用一種自20世紀90年代以來在英國試驗的方法—將過熱的氣體保持在一個更緊湊的蘋果核形狀中。

2018年10月,英國時任首相德蕾莎·梅伊政府為STEP聚變堆的設計提供了2000萬英鎊;2019年10月,現任英國首相鮑裡斯·詹森為STEP聚變堆項目增加了額外2億英鎊的投資。

相關焦點

  • 英國要造全球首座核聚變發電站,已展開全國選址,卻或被我國甩開
    英國更是提出了在2040年建造出一臺裝機容量5萬千瓦的核聚變發電站。 開始建設,這將是第一個將電力投入電網的反應堆,計劃於2040年開始運營,12月2日,英國官方邀請了全國的社區,發動他們為該國第一臺核聚變反應堆原型選址。
  • 英國準備建造世界首座核聚變發電站
    12月2日,英國開始向建造世界上第一座核聚變發電站邁出第一步,英國政府正邀請全國各地的社區開始競標該聚變發電站的選址申請。提名截止日期為2021年3月,英國政府計劃在2022年年前選定場址。英國希望該項目2030年左右開始建設,最快2040年投入運營。  英國計劃建造的名為「球形託卡馬克能源生產」(Spherical Tokamak for Energy Production,STEP)聚變反應堆,由英國原子能管理局(UKAEA)負責監督,Culham核聚變能源中心負責設計。
  • 核聚變發電有望了?我國核聚變裝置已能放電,電流已達250萬安培
    正因為如此,世界上的主要國家都在可控核聚變的研究上下了很大功夫,並且一起組織了這方面的一個國際合作項目——國際託卡馬克裝置,我國也參與其中,它是世界上在建的最大、最複雜的磁約束核聚變裝置
  • 科學網—英國向全球首座核聚變電站邁進
    英國球形託卡馬克的目標是在2040年啟動時產生50兆瓦的核聚變能量。圖片來源:英國原子能管理局 本報訊 12月2日,英國政府邀請全國各地的社區自願為核聚變反應堆原型選址,這將是第一個將電力投入電網的反應堆。這個名為「能源生產球形託卡馬克」(STEP)的項目於去年啟動,最初5年投入2.22億英鎊用於設計開發。
  • 英擬建世界首座核聚變電廠
    據英國《自然》雜誌近日報導,英國政府近日宣布,將投資兩億英鎊(2.48億美元)建造全球首個商用核聚變發電廠,希望到2040年實現核聚變能源生產的商業化。            核聚變反應就是兩個較輕的原子核聚合成一個較重的原子核時,質量虧損,釋放出能量的過程。太陽內部進行的就是氫氦聚變過程。聚變能具有資源無限、不汙染環境、不產生高放射性核廢料等優點,一直被描述為能源領域的「聖杯」。但目前,還沒有反應堆能實現反應中產生的能量超過點燃反應所需要的能量,目前正在法國南部進行的「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項目旨在於2035年實現這一目標。
  • 全球首座核聚變反應堆或於2025年投入運行 有望實現全面清潔能源利用
    新華社北京10月16日新媒體專電 西媒稱,全球首座核聚變反應堆或將於2025年投入運行。該反應堆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MIT)設計,將有望實現全面清潔能源的利用。據西班牙《阿貝賽報》網站10月7日報導,經過二十多年的緊張工作,人們很可能已經進入了第一個核聚變反應堆的大門。核聚變產生的能量大於系統輸入的電能。
  • 歷時七年,英國實驗性核聚變反應堆點火成功
    上周,經過漫長的7年發展,英國牛津郡Culham的一臺名為MAST Upgrade的機器為實驗性核聚變反應堆成功通電,製造出了"首團等離子體":證實所有組件可以共同工作,將氫氣加熱至等離子體態。在核聚變中,兩種或兩種以上輕元素的原子核融合成一個較重的原子核,並釋放能量。
  • 世界最大「人造太陽」正式安裝,受控核聚變研究走過了哪些路程?
    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日前正式在法國開啟工程安裝工作。人們把可控核聚變實驗裝置稱為「人造太陽」。ITER是當今世界規模最大、影響最深遠的國際大科學工程計劃。歐盟、中國、美國、俄羅斯、日本、韓國和印度在內的34個國家和組織參與了這個計劃。
  • 世界上第一座核聚變發電廠即將下水
    >卡亞能源開發商正在為世界上第一座核聚變發電廠選擇一個基地。 與未來的奧運會一樣,第一個核聚變核電站的地點正在提前十年選定。 融合實驗的覆蓋範圍忽略了這些工廠也將有工作人員,安全,等等。 裂變可能導致更糟糕的"熔毀",但仍有重大安全問題需要回答。 英國的能源開發商正在計劃為世界上第一座核聚變發電廠選擇一個基地。
  • 世界各國核聚變成就,中國處於什麼階段,未來我們會用上核聚變嗎
    該計劃集成了全球之力,為實現人類未來能源的夢想而共同建造的世界最大核聚變反應堆。7個成員國分別是歐盟,美國,俄羅斯,日本,韓國和中國,印度。我國於2003年正式加入。中國 由於經濟孱弱和國外的技術封鎖,我國對核聚變的研究雖然很早,但是起點很低。1955年,在歸國博士李正武的帶領下,我國開啟了可控核聚變的研究。在70年代看到蘇聯的成績後,我國確定了託卡馬克裝置為主要研究方向。期間陸續建造了環流一號,CT-6等數個裝置。在90年代之前,我們距離世界頂尖的距離,還是非常遠的。做科研,很燒錢。
  • 全球首個新冠疫苗在英國獲批,或於下周開始接種
    生物全球首個新冠疫苗在英國獲批,或於下周開始接種據生物探索公眾號12月2日消息,英國藥品和醫療產品監管署已批准輝瑞/BioNTech新冠mRNA疫苗BNT162b2的緊急使用授權,該疫苗成為全球首個獲批的新冠疫苗。各方已準備好立即向英國提供第一批輝瑞疫苗,並將於下周開始在全英國可用。
  • 首座核聚變反應堆將亮相,2025年運營
    ,相比之下,不會產生放射性汙染,更加安全,也更加環保,同等規模還可以產生更多能源,因此,核聚變是最有希望的未來能源,全世界各國都在對可持續核聚變核反應堆進行探索,誰掌握了這一技術,誰就掌握了未來。然而近日西方媒體報導,由美國麻省理工學院設計的全球首座核聚變反應堆
  • 世界首座併網波浪能發電站在澳大利亞運營
    世界首座併網波浪能發電站在澳大利亞運營 【電纜網訊】日前,世界首座併網的波浪能發電站已在澳大利亞啟動運營。Carnegie執行長Michael Ottaviano表示,這個波浪能發電站將為足以供電整個城鎮的更大規模項目做好鋪墊。 (本文首發電纜網www.cableabc.com,轉載請註明出處。)
  • 中國港灣中標世界首座人工潮汐發電站 合同金額3億英鎊
    斯旺西灣潮汐發電站大壩示意圖中國港灣工程有限責任公司(下稱「中國港灣」)中標了世界首座人工瀉湖潮汐發電站工程。這座人工瀉湖潮汐發電站由英國Tidal Lagoon Swansea Bay(TLSB)公司在南威爾斯地區的斯旺西海灣建造,旨在為英國家庭用電生產清潔電力。
  • 中國磁約束核聚變能研發戰略高層研討會召開
    為落實習近平總書記7月28日向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計劃重大工程安裝啟動儀式致賀信精神,中國磁約束核聚變能研發戰略高層研討會於10月26日在河北省廊坊市新奧集團成功召開。
  • 世界最大核聚變裝置開始組裝工作:「人造太陽」拯救能源危機
    在這裡,世界上最大的核聚變裝置——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反應堆(International Thermonuclear Experimental Reactor,下稱 ITER)正式開始組裝工作。數百萬個零件從世界各地運到法國,僅組裝時間長達 4.5 年,最終變成直徑約 30 米,高度約 10 層樓的大型反應堆。
  • 世界最大核聚變裝置開始組裝工作:「人造太陽」拯救能源危機
    在這裡,世界上最大的核聚變裝置——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反應堆(International Thermonuclear Experimental Reactor,下稱 ITER)正式開始組裝工作。數百萬個零件從世界各地運到法國,僅組裝時間長達 4.5 年,最終變成直徑約 30 米,高度約 10 層樓的大型反應堆。如果 ITER 成功運行,對於全世界來說,都是核技術的一大突破。
  • 世界最大「人造太陽」開建 核聚變的發展方向會是啥?
    經過35個國家14年的籌備,當地時間7月28日,國際熱核聚變實驗堆(ITER)在法國開啟了組裝工作。其中,磁體饋線、極向場線圈等重要部件是由中國提供的。人們把可控核聚變稱為「人造太陽」。這項技術意味著清潔和近乎無限的能源供應,一直都被寄予「解決全球能源問題」的期望。但是技術難度和高昂的成本使之離推廣商用似乎還很遙遠。
  • 英國核聚變反應堆由「甜甜圈」變身「去核蘋果」,究竟改進...
    近日,英國的一個實驗性核聚變反應堆首次啟動發電,這表明英國在通往可控核聚變的道路上邁出了重要的一步。位於牛津郡Culham的名為MAST Upgrade的機器裝置已經證實了其所有組件可以協同工作,並將氫氣加熱成等離子體。這一機器是正在運轉的核聚變反應堆的基本組成部分。核聚變的原理是在極高的溫度和壓力下讓核外電子擺脫原子核的束縛,讓兩個原子核能夠互相吸引而碰撞到一起,發生原子核互相聚合作用,生成新的質量更重的原子核。這一過程與核裂變正好相反。
  • 【工業之美】英國建首座波浪能發電廠 未來或可取代風能
    據《每日郵報》11月7日報導,英國展開了首座併網式波浪能發電廠的建造計劃,預計於2020年完成15個1兆瓦波浪能轉換裝置的安裝,屆時將能滿足6000戶家庭的用電需求。該項目名為「CETO 6」,由澳大利亞卡內基波浪能公司(Carnegie Wave Energy,下稱卡內基)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