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0萬一針天價藥的背後:小孩子才談對錯,成年人只看利弊

2020-11-30 騰訊網

近期關於「醫保局回應一針藥賣70萬」的帖子引發廣泛討論,帖子的閱讀量高達2.1億,討論量7528。

這件事情造成這麼大的轟動,主要原因是廣東一位SMA患兒的母親向國家藥監局提交信息公開申請,希望了解治療SMA的藥物——即70萬元一針的諾西那生鈉注射液的採購方式和國內定價依據。

因為她通過朋友了解到該藥在澳大利亞售價僅為41澳元(約合人民幣205元),在日本政府醫保補貼之後達到近乎免費的價格,反觀國內的價格高達70萬人民幣一針,並且沒有任何補貼。70萬一針,對於很多普通的家庭來說無疑是天文數字,很難負擔得起。

此事引發社會對於售價70萬元一針的諾西那生鈉注射液的關注,該不該將其納入醫保、能否「多方共付」、鼓勵研製新藥還是進行特殊藥物仿製成為主要爭議點。

SMA全稱是脊髓性肌肉萎縮症,是一種罕見的遺傳性神經肌肉疾病,又被稱為「嬰幼兒遺傳病殺手」。

根據起病年齡和運動裡程的獲得情況,SAM分為SMA-I型、II型、III型和IV型,如果不進行治療,大多數SMA-I型的患兒無法存活到兩歲。而目前國內唯一治療該疾病的藥物即為諾西那生鈉注射液。

我們理解每一個做父母的心情,沒有不想救自己孩子的父母,但是想到70萬一針的天價藥,很多人又望而卻步了,但是突然發現這個藥在澳大利亞只要205元就不淡定了,眾人紛紛要求國家醫保局把這個藥納入醫保報銷,降低用藥成本。

但是事情真的就這麼簡單嗎?

8月5日,國家醫保局信訪辦一個工作人員表示,諾西那生鈉注射液的價格是由藥企自行定價,所以該藥在每個國家的價格存在一定出入,「除了藥物的原材料、研發成本等,藥企業也會考慮利潤問題,加上該藥物目前在國內處於市場壟斷的情況,價格也一直居高不下。」

該工作人員也表示,諾西那生鈉注射液自2019年在國內上市以來,已被納入醫保談判日程,國家希望和相關藥企業談判,將藥物價格降下來,進而滿足SMA患者的需要。「去年開始國家就在和藥企談判,納入醫保的事沒有談下來,因藥物價格下不來,就始終沒辦法進入到醫保目錄。」「就SMA疾病的幫扶,目前從國家層面來講還很難實現。」

那許多網友說了,為什麼澳大利亞,日本等國家就能以這麼低的價格惠及患者?而中國的價格和人家卻相差高達3500倍的價差?是不是政府的不作為?是不是藥企為了賺錢不顧人命?

首先,澄清一個事實,澳洲藥品採購價是11萬澳元,並非41澳元(人民幣205元)。

8月6日生產該藥的藥企渤健生物科技(上海)有限公司通過官方微信公眾號回應,諾西那生鈉注射液目前在中國屬於自費藥,而根據澳大利亞藥品福利網站的公開信息,該藥已經被納入藥品福利計劃,藥品的政府採購單支價格為11萬澳元(約55萬人民幣),患者自付費用為41澳元(205元人民幣)。

所以,205元人民幣不是諾西那生鈉注射液在澳大利亞的藥品價格,網絡上傳的信息是混淆了藥品原價和藥品報銷後患者自付的費用。也就是說這個藥不管在哪個國家都是很貴的,都是要幾十萬,只不過區別是這幾十萬的費用是國家承擔還是個人承擔。

很多網友又說了那澳大利亞都是政府承擔,為什麼我們國家就不可以效仿他們嗎?

聽到這些聲音,我都想笑了,小孩子才知道索取,成年人只看代價。

要知道羊毛出在羊身上,醫保只是國家出面搭建的一個池子,池子裡面都是你我他的錢,並不是天上掉下來的錢,也不是國家無緣無故放進去的錢。

參加醫保的人數是有限的,那麼醫保池子裡的錢也是有限的,我們要做的是拿著有限的錢去幫助更多人。

一袋米,我可以做成米飯讓幾個人吃的飽飽的,也可以加些野菜做成粥讓幾十個人吃飽,但是更好的做法是在米裡多加水把米做成稀粥拯救幾百個人。古代發生饑荒人們就是這麼做的。

這裡面最關鍵問題就是資源是有限的,你到底是想拿這有限的資源拯救幾個人還是幾百、幾千、幾萬人呢?

那很多網友又跳出來說了,少數人的命也是命呀,也需要拯救的,這話是沒錯,我也很認同,那麼問題就來了要麼國家買單,要麼藥企降價。

國家買單

這個藥,按每支70萬元算,治療的第一個周期要打6支,之後的每年要打3支,最重要的是要終身注射。也就是說除了第一階段注射要420萬,此後的每年都要210萬。

想想,該病的患者都是嬰幼兒,如果按帶病壽命逾期50年算,一個患者需要1個多億的總費用。按照每萬人一例的比例計算,中國14億人口中大約有14萬SMA的患者,粗略的計算一下,14萬患者我們只是簡單的按每年210萬算,得到的是29000億。

《2019年全國醫療保障事業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19年全國基本醫保基金總支出20854億元。注意是全國參保人!

這個結果你能接受嗎?

一針70萬的天價藥需要1400多位城鄉居民一年的繳費來購買,一年天價藥400萬的費用需要8000萬位城鄉居民一年的繳費的購買。

醫保繳費人數不變,中國總人口目前也就14億,要想提高醫保池子裡的錢就只能讓每個人繳納更多醫保費,原先每年每人繳費兩三百,現在變成五六百,甚至上千元一人,這樣你還願意嗎?

如果真的每人每年上千元醫保費,還會有多少人原意繳費呢?最後結果可能是很多人拒絕參保,這樣萬一生病就是分文都不能報銷,所有醫療費全部由患者自己承擔,到時因為疾病死亡的人更多。

所以,我國醫保一直施行的政策就是「保而不包」,我們不是要救所有人而是要救更多的人。

很多人之所以想把罕見藥納入醫保,無非是事不關己,動動嘴就可以慷他人之慨,何樂而不為呢?但是事實是醫保和我們每個人息息相關,國家會出一筆錢,但是大頭還是從我們每個月工資裡面扣除的。

所以,這個問題又回到了我上面說的死循環,要麼醫保繳費時多繳納一點,要麼看病報銷的時候少報一點,沒有第三種可能。

醫保的成本只能被轉移,從來不能被消滅,這點應該是個共識。

那還有人說,怎麼沒有第三種,還可以讓藥企把價格降低下來呀,這樣大家都買得起了。

藥企降價

藥品的本質是商品,藥品不是無中生有,而是藥企花費巨大的人力、物力、財力耗時多年研發出來的。

2014年,美國塔夫茨大學藥物發展研究中心(Tufts CSDD)的報告顯示,如今,開發一種新的處方藥,平均成本已經達到了26億美元。這些數據來自10家大型醫藥公司,藥物的研究時間平均時間是13.5年;當藥物通過審批後,還需要後續的3.12億美元來研究劑量強度、配方和新的適應症等,也就是說,總成本會達到29億美元以上。

藥企不是慈善家,他也是需要吃飯,他投入這麼多錢下去總要把成本收回來吧。

一般藥物的專利期是20年左右,但從拿到專利到藥物上市還有一段延遲,因此,真的能讓醫藥公司拿著專利獨霸天下的時間只有十幾年時間,如果不想血本無歸,就要在這十幾年的專利保護期內,抓緊把巨額的研發成本賺回來。

再是一款新藥的量產問題,我們都知道「薄利多銷」這個概念,用藥的人多了,藥價自然就會降低下來,但是目前一款新藥的目標受眾可能全球也只有幾百萬人,如果是罕見的病,那麼患者將會更少,這些研發成本分攤下來,價格昂貴是無可奈何的事。大多數人都能理解這個事實。如果遏制藥企追逐利潤的動機,患者根本就見不到這些藥的問世。

70萬一支的天價藥,並非藥企掙」黑心錢「而是市場的鐵規律。儘管藥品的本意是治病救人,但是本質上它還是一種商品,既然是市場造成了藥品的高價,那麼也必然是需要市場來降低藥品價格。

如果豬肉太貴,我們吃不起,那麼我們應該鼓勵更多人去養豬,市場上豬多了,豬價也就會跟著降低下來。所以我們應該讓藥企掙到錢,這樣會吸引更多人進入藥企市場,開發新藥的企業多了,藥企之間互相競爭,藥價也就下來了。

很多人生病吃藥,說是把房子吃沒了,這句話的另一個版本是,假如沒有這些天價藥,就不是房子沒了,而是人沒了。

藥企生產了天價藥只是在你生病時多提供了一個選擇,以前罹患了重大疾病、罕見病只能等死,而現在還有一線生機。現在生病了有藥治,只不過是錢多錢少的問題,但是一旦企業不去研發,那就是有錢都沒藥治。

還是那句話,世界上只有一種病,那就是窮病。

成年人在遇到問題時不要只是動動嘴,也要動動腦子,既然我們不能指望天價藥國家買單,也不能指望藥企降價,那麼我們唯一能指望的就是我們自己。

如果你不是身家上億的大老闆,那麼你就需要一份百萬醫療險。很多人看到這裡又會說,看吧,說來說去又是一個騙人買保險的。

還是那句話成年人不要只動嘴,也要動動腦子,每一種方案的背後只是給你多了一項選擇,你的答案是選或者不選而已,哪有那麼多的陰謀陽謀。

目前市面上有一款性價比非常高的百萬醫療險——眾安尊享E生2020(門急診版),每年保費三四百元,保障金額高達六百萬覆蓋高發100種重大疾病和121種罕見病,比如癌症、重大器官移植術、急性心肌梗塞、腦中風後遺症、尿毒症、白血病、全身型重症肌無力,肌萎縮側硬化(漸凍人)、成骨不全症(瓷娃娃)、黏多糖貯積症(黏寶寶),包括我們上文一直提到的SMA(脊髓性肌肉萎縮症)。

重大疾病發生在別人身上是故事,發生在自己身上是事故。

重大疾病成年患者的醫療費支出佔據家庭支出的57.2%,而未成年人患者的支出佔到家庭支出的77.2%,年治療費用最高可高達500萬元,給自己和家人及時配置好百萬醫療險非常有必要。

目前這款百萬醫療險除了針對100種重疾和121種罕見病有最高600萬元報銷外,針對普通疾病,比如闌尾炎、膽結石、流感住院等等都有報銷,一年累計可以報銷300萬元。

而且,這款產品用藥範圍非常廣泛,不限社保用藥,自費藥、靶向藥、進口藥、特效藥等等都是可以報銷的。

一般的醫療保險,都是我們先自己出錢治病,治完病拿著病歷、檢查報告、醫藥費用清單發票等去找保險公司報銷,說白了是需要我們先墊付醫療費的,但是眾安尊享E生百萬醫療險是可以由保險公司進行醫療墊付的。我們確認生病住院後,及時跟保險公司溝通,把我們入住的醫院名稱和醫院繳費帳戶發給保險公司,可以直接由保險公司先把錢打給醫院,不需要我們先墊錢了,這又解決了我們就醫一大難題。

保險產品和天價藥的本意都是一樣的,希望能幫助人,但是他們的本質又都是商品,既然是商品就涉及買賣問題,你買或者不買都是你的自由,但是你卻不能以此為由去進行詆毀。

小孩子才談對錯,成年人只看利弊。

與其把希望寄託於別人身上,不然先強大自身,把主動權握在自己手上。

希望你我都不是下一個對於「天價藥」望而卻步的人。

相關焦點

  • 罕見病藥70萬一針!專家:需醫保等多渠道解決天價藥難題
    近期,渤健生物旗下治療脊髓性肌肉萎縮症(SMA)的藥物諾西那生鈉注射液因為70萬一針的高價引發關注。諾西那生鈉注射液是全球首個獲批的SMA治療藥物,2016年12月獲得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批准,並在2019年2月獲批在中國上市。
  • 面對70萬一針的續命藥,幹細胞能否給這種疾病帶來轉機?
    一針70萬的藥火了,也讓許多人認識了罕見病脊髓性肌萎縮症。 2019年4月,諾西那生鈉注射液獲得國家藥監局批准上市,售價約為70萬一針。
  • 70萬一針救命藥背後的生死掙扎:有人提前給孩子買好了墓地
    「我給孩子買好了墓地」8月初,一則「200元一針進口藥國內賣70萬元」的新聞上了熱搜,SMA群體再次刷屏。70萬元一針的藥物叫諾西那生鈉,去年2月在中國獲批上市,是目前治療SMA的特效藥之一。對SMA患者來說,這70萬元是用來救命的。SMA患者的一隻腳,始終踏在鬼門關裡。
  • 墨菲定律生存十大法則:成年人只講利益,小孩子才分對錯
    韓寒有一句話說得好,成年人只講利益,小孩子才分對錯。商業的世界裡,為了利益,哪怕是仇人也能因為共同的利益走到一起,所以在當你面臨慘烈競爭的時候,你應該好好想想你跟你的對手有沒有可以合作的地方?如果有共同的利益那就摒棄前嫌合作,實現雙贏。商業的世界裡,切記損人不利己。
  • 小孩子的世界難道只配看《哪吒》?
    也有的觀眾則表示帶著自家孩子去影院看《姜子牙》,但娃兒看不懂,看得不開心,不過有意思的是,有部分《姜子牙》的擁躉者們,似乎是站在一個居高臨下的位置嘲諷《哪吒》,言語之中都透露著一種:這《姜子牙》不是拍給小孩子看的,是拍給成年人看的,你們看不懂給差評=你們都是小孩子。
  • 70萬一針"續命藥"! 罕見病男童父親:我們從來沒有想過放棄
    資料圖/受訪者提供&nbsp&nbsp&nbsp&nbsp近70萬元一針的天價藥「諾西那生鈉注射液」。&nbsp&nbsp&nbsp&nbsp孩子患上罕見病,每年治療費用高達百萬元,你會如何選擇?
  • 5.9萬一針!天價保健品為何讓老人頻繁上當
    5.9萬一針!號稱幹細胞療法「包治百病」?  天價保健品一針5.9萬  專向老年人推銷  經查,2018年3、4月間,長期從事保健品行業的王某、戴某、陳某發現朋友圈裡「幹細胞」和「免疫細胞」產品賣得特別好。
  • 70萬一針「續命藥」在國外更貴,國家醫保局:已納入醫保談判日程
    今天,微博話題#醫保局回應一針藥賣70萬#登上微博熱搜——近日有媒體報導,廣東一位母親歐陽春蘭,向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提交信息公開申請,希望了解治療脊髓性肌肉萎縮症(以下簡稱「SMA」)疾病藥物——70萬元一針的諾西那生鈉注射液的採購方式和國內定價依據,引發網友的關注。
  • 罕見病特藥國內70萬國外200塊?國外的月亮又圓了?
    最近有個天價藥的新聞:一名剛滿 1 歲的湖南患兒,患上了罕見病「脊髓性肌萎縮症(SMA)」,需一種特效藥 SPINRAZA(諾西那生納注射液)。這種藥售價高達 70 萬元一針,第一年用藥的費用約為 400 萬元。患兒家屬無力負擔如此高昂的費用,進而在網上求藥。
  • 「天價藥」談出「白菜價」 國家替你「錙銖必較」
    其中,2016年首輪醫保談判,3大談判藥品的價格降幅均超過50%;2017年,36個談判準入藥品價格平均降幅達到44%,最高的達到70%;2018年,17種抗癌藥被納入醫保報銷目錄,藥價平均降幅達56.7%;2019年,70個談判新準入藥品的價格平均降幅達60.7%,最高降幅達81%。
  • 一針70萬僅5毫升,全球最貴「救命」藥何時降價?
    近日,一則"救命藥"賣出一針70萬天價的消息在網上廣為流傳。 01 "如果等不到那針救命藥你怎麼辦?" "我還是會盡力讓他活著,如果等不到,那就陪他一起走到最後。"
  • 一針特效藥70萬?健康夫妻,也會把「罕見病」傳給孩子
    原創 集愛支部 復旦大學附屬婦產科醫院前段時間,#醫保局回應一針藥賣70萬#衝上了微博熱搜榜首,國外只賣41元,國內一針70萬的「特效救命藥」激起輿論千層浪,引發了社會各界的強烈關注,網友稱之為現實版的《我不是藥神》。
  • 成年人看動畫片,不!丟!人!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胡hu蘿蔔須,ID:huluoboxu11】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你有沒有發現身邊人越來越喜歡看動畫片了?1 中午去吃飯,坐在對面的一個男生,在看《蠟筆小新》。
  • 闢謠:賭王何鴻燊生前「補腦針」續命?世上真有你我不知的神藥?
    更有傳言說,賭王生前曾在醫院用昂貴補腦針「續命」。世上是否真的有隻有頂級富豪才用得起且「偷偷在用」的神藥?相信每個看官都有這樣的八卦心。 這樣的傳言並非空穴來風。一段來自港澳的視頻顯示,賭王每天注射大劑量「貴价補腦素Piracetam」,這「Piracetam」到底是何方神藥?
  • 85萬一根天價香蕉,卻被飢餓的遊客一口吃掉,後來結局怎樣
    但也有人說過,只有不被大眾接受的藝術才是真正的藝術。在國外的一家展覽會上,曾經展覽了一個非常奇怪的藝術品,這個藝術品是一個香蕉。 85萬一根天價香蕉,卻被飢餓的遊客一口吃掉,後來結局怎樣。
  • 「70萬天價藥」惹爭議,聽北京協和醫院藥劑科主任怎麼說
    文 | 健識局 張波 劉鑫編 | 健識局 嚴冬雪本文來源於《財經天下》周刊合作夥伴大健康品牌「健識局」,未經許可,嚴禁轉載一款定價70萬元的罕見病用藥尚未納入醫保報銷體系的新聞,引發社會強烈關注。事實上,這款藥物在澳大利亞被納入了政府的福利計劃,41澳元是患者自付價格,而非藥物價格,該藥在各國的售價均可稱為「天價」。問題核心是,罕見病用藥的醫保報銷一直是行業難題。生命的價值標準如何衡量?藥物可及性和社會資源公平性之間如何取捨?
  • 「天價」救命藥赫賽汀的替代之戰
    電影《我不是藥神》中,「天價藥」格列衛給觀眾帶來的強烈衝擊依然讓人心痛。事實上,被稱為「天價救命藥」的遠不止格列衛,有乳腺癌「神藥」之稱的赫賽汀也曾是其中的典型代表。  赫賽汀,又稱注射用曲妥珠單抗,是羅氏集團在全球最暢銷的抗腫瘤產品之一。1998年,赫賽汀首次被美國FDA批准治療HER2陽性乳腺癌,此後又獲批用於HER2陽性轉移性胃癌。
  • 罕見病藥物扎堆亮相進博會:「買不起」的天價藥物背後,我們離社會...
    華夏時報(chinatimes.net.cn)記者崔笑天 張智 上海報導前段時間,一針70萬元的「天價救命藥」觸動了人們最脆弱的神經。「有藥可用」之後,藥物的支付問題也進入決策者視野。比如正在探索的「1+4」多方支付機制,由醫保兜底,以罕見病救助項目、慈善基金、商業保險、患者自付等方式作為補充,共同為「天價」藥物買單。北京病痛挑戰基金會秘書長王奕鷗告訴《華夏時報》記者,其中,政府需要承擔80-90%的費用,再由慈善組織、商業保險等進行補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