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淨化設備、呼吸面罩…阿波羅登月計劃衍生4大技術

2021-01-18 華龍網

阿波羅登月計劃衍生4大「網紅」技術

今日視點

記者 劉 霞

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阿波羅計劃是人類在20世紀最具挑戰性的技術成就之一。自「阿波羅11」號登月至今已有50年的歷史,這一計劃除了掀起太空競賽和宇宙探索熱潮之外,還貢獻了一些讓我們的日常生活變得更加便捷美好的小發明、小創新。

物理學家組織網在7月3日的報導中,為我們列出了4項由阿波羅登月計劃衍生出的「飛入尋常百姓家」的技術創新,包括水淨化設備、呼吸面罩、聚合物織物以及無繩設備。

「無心插柳」的水淨化設備

水淨化設備是NASA「無心插柳」的一個舉動。最初,NASA開發出了一種小型輕便的裝置,為人類的太空旅行淨化水。這一設備能可靠地工作,無需專門監測並使用銀離子來殺菌。

後來的研究表明,這套設備對地球上的水淨化也非常有用。因為,那時人們經常使用的氯會因陽光或熱量而消散,而且在使用氯為遊泳池消毒時,還會引發刺痛眼睛和漂白的問題。

NASA的這套系統現被用於保持冷卻塔中的水清潔,有助於支持全球的空調運行。而且,這套系統也已經開始用於清潔水池。「無憂無慮的清水」(Carefree Clearwater)公司已經應用它來淨化整個美國的水療池和遊泳池。

呼吸面罩更輕便有用

世界各地的消防員使用的呼吸系統也與NASA有關。雖然NASA本身並沒有發明它們,但NASA使它們變得更輕便有用。

1971年,美國許多消防隊的隊長都抱怨稱,他們的呼吸裝置使用起來很麻煩,而且非常笨重——重約30公斤,導致一些消防員甚至在救火時棄用這種呼吸系統。

憑藉為登月太空人開發裝備的經驗,NASA隨後與國家消防技術部門合作,開發出了更好的呼吸系統。改進後的系統更輕便,更易於佩戴,並且還添加了一款面罩,讓消防員擁有更寬泛的視野。

聚合物織物惠及消防防護

聚合物是由長鏈分子製成的材料,其擁有優越的性能,例如韌性和耐熱性。20世紀50年代,美國化學家卡爾·馬維爾首次合成出了聚合物織物聚苯並咪唑。但如果NASA沒有大力使用它,它不可能變得如此普及。

1967年1月27日,執行「阿波羅1」號載人飛行任務的3名太空人在進行發射前測試時,指揮艙內起火,3人全部壯烈犧牲。當時人們就認為材料易燃是一個原因,這一悲慘事件也為NASA敲響了警鐘。

隨後,NASA一直試圖開發不易燃且穩定的紡織纖維。1971年,NASA與國際消防員協會合作開展了FIRES項目,將開發出的新材料納入消防員的防護裝備中。

這種織物在上世紀70—80年代進入美國的消防服務體系,以增強他們防護服的性能。目前,其仍然用於各種領域,包括應急響應、汽車運動、軍事和工業等。

無繩設備融入醫療和清潔領域

阿波羅任務太空人希望將巖石帶回地球,同時也希望在月球上進行一些測量,為此,他們需要高效的無繩電鑽。幸運的是,百得(Black&Decker)公司於1961年開發了一些粗糙的產品。隨後,NASA與百得以及馬丁·瑪麗埃塔公司籤訂了合同,攜手開發更多定製設計的工具,例如用於採集月球樣品的無繩電錘鑽等。

在零重力下用扳手擰緊漂浮的螺栓而不使太空人自己旋轉,這一挑戰讓科學家們研製出了零衝擊扳手。NASA幫助啟動了無繩設備的重要創新,並將其經驗融入了醫療設備和真空清潔等領域。

需要澄清的幾大謠傳

除了上述從「高大上」到「接地氣」的技術,物理學家組織網在報導中指出,也有幾大謠傳需要澄清。

其中影響最廣泛的一個謠言是:特氟隆(Teflon)是由NASA研製的。這聽起來似乎合情合理,因為特氟隆是一種極其耐熱的材料——太空任務需要這種材料。但實際上,它是由美國杜邦公司的羅伊·普朗克特於1938年偶然發明的,當時他正在研究新的製冷劑。

魔術貼(Velcro)是另一個謠言,它實際上是由喬治·德梅斯特拉爾於1940年代在瑞士發明的。當然,它在太空日常生活中的巨大用途不容否認。想像一下,在沒有任何重力的情況下,讓自己安全地在床上睡個甜美的覺是多麼困難的一件事。

當然,人類太空飛行的重要意義並不總是通過物質發明來衡量,也應該通過它如何改變我們的思維來評估。但不管怎樣,科技創新的終極目標都是為了讓我們的生活變得更加便捷美好,NASA的很多創新的確做到了這一點。(科技日報北京7月4日電)

相關焦點

  • 登月50周年,我們都是「阿波羅」計劃的受益者
    無獨有偶,中俄印歐等國家和區域組織都在提出自己的登月計劃,人類新一輪的登月浪潮正在來臨。如果說半個世紀前「阿波羅」計劃的實施更像一場「政治秀」的話,那麼它究竟留下了哪些遺產,讓人類在半個世紀後重燃登月的熱情呢?
  • 阿波羅登月計劃
    阿波羅10號將登月艙帶到了月球軌道,完成了所有測試登月艙和指令艙表現以及檢查細節的飛行目標,為阿波羅11號不到兩個月後的成功登月鋪平了道路。13號阿波羅13號是阿波羅計劃中的第七次載人任務,發射於1970年4月11日。
  • 阿波羅登月計劃-搜狐新聞
    ,又稱阿波羅工程,是美國從1961年到1972年從事的一系列載人登月飛行任務。這個計劃被命名為「阿波羅」,是因為古希臘的傳說中,這位太陽神駕駛著天馬拉的戰車踏過天際。阿波羅計劃中所使用的運載火箭被稱為「土星5號」,「土星」這個單詞,就是希臘神話中農神的名字。  柯斯林:「我會找找這隻兔子。」
  • 人類登月50周年:阿波羅登月為科技帶來巨大改變
    阿波羅11號登月任務是人類歷史上偉大的一個裡程碑,不僅改變了人類對自身在太空中地位的認知,更催生了多項科技和工程領域的技術突破。據報導,登月任務面臨的是巨大的技術挑戰,美國宇航局(NASA)在得到來自國會的「無預算上限」的支持後,在太空領域必須打敗前蘇維埃(Soviet Union)的堅定決心下,最終獲得成功。
  • 阿波羅登月計劃是一場騙局?
    同時,美國公布重返月球「阿耳忒彌斯計劃」太空人團隊名單,以色列宣布啟動「創世紀2」號登月計劃。在這期間,有關美國「阿波羅登月是一場騙局」的論調再次成為熱門話題。數十年來,科學家不斷給出回應和解釋,但並沒有打消這個流傳甚久的說法。為什麼會有那麼多人願意相信「阿波羅登月」是假的呢?
  • 阿波羅登月計劃:美國人6次登月實錄,我選擇相信
    沒有一開始就載人登月,而是先進行了兩次無人飛船的測試實驗,以檢驗其安全性能和技術性能,而且並沒有發射升空。這次寶貴的經驗教訓,被後來的中國載人航天工程吸取。因此,正式來講,沒有命名為阿波羅2號和阿波羅3號航天飛船。阿波羅7號成員左起:埃斯利、施艾拉、康尼翰阿波羅7號於軌道而且為了更加保險,阿波羅計劃還進行了「阿波羅4號到阿波羅6號」3次無人測試飛行。
  • 美國自阿波羅後再無登月,他們是否失去了再次登月的技術?
    阿波羅7號的任務是,測試指令艙上的對接系統。而到了阿波羅10號,甚至可以飛繞月球軌道,並使登月艙下降到離月球表面15公裡以內。可見,美國從測試到探測檢測登月設備性能這方面,時間也大約用了7年。17號」飛船返回地球、美國正式宣布終止「阿波羅」登月計劃。
  • 美國阿波羅登月計劃到底是真是假?
    而且擺脫月球引力後,還需要繼續維持生命系統的吃喝拉撒系統,還需要不停糾正飛行軌跡動力,這一切是美國公布的那個微型蒙古包大小的所謂宇宙飛船,能裝得下,注意40年前的電子技術差,需要的體積更大!所以登月是假的,一次登月要消耗3年美國國稅收入,登6次的必要性在哪裡?扯蛋!        沒人相信宅人登月!因為不可能啊!
  • 從「阿波羅計劃」到「阿爾忒彌斯計劃」,人類登月竟是為了它
    important}我們知道,自1961年到1972年間,美國的「阿波羅計劃」曾6次成功將太空人送到了月球。但是在阿波羅17號完成登月任務之後,阿波羅計劃因經費問題被暫停了。咱們言歸正傳,為什麼阿波羅計劃在 次登月之後戛然而止了呢?我們先來看看,阿波羅登月都幹了什麼,答案自然浮出水面。
  • 阿波羅登月計劃:美國人6次登月實錄,請別再質疑美國登月
    事後三位航天員的遺孀認為航空航天局應該保留「阿波羅1號」的名稱,希望人們不要忘記這次事故。  鑑於阿波羅1號的出師不利,阿波羅原有的計劃無疑被打亂了,因此,美國將後續的飛船改成無人飛船,以檢驗其安全性能和技術性能,並沒有升空。所以正式地講沒有阿波羅2號和阿波羅3號。到阿波羅4號到阿波羅6號都是無人測試飛行。
  • 沒有阿波羅登月計劃 矽谷技術革命或要晚上20年
    在短短七年的時間裡,美國從太空技術落後於蘇聯,發展到首先在月球表面插上美國的旗幟。赫羅說,微軟和蘋果都建立在美國宇航局在阿波羅時代孵化出的計算技術基礎上。
  • 美國再次登月困難重重,阿波羅計劃真是騙局?
    1960年,阿波羅計劃出臺,主題就是要把太空人送往月球,實現登月。NASA聯合了眾多知名企業,投入了海量資金,研究人員耗費了無數心血,終於將太空人送往了月球,人類的腳印第一次踏足了地球以外的天體。阿波羅11號共載有三位太空人,阿姆斯特朗、奧爾德林和柯林斯,阿姆斯特朗最先登陸月球,在月球上留下了腳印,還有那句這是我個人的一小步,卻是人類的一大步。
  • 「阿波羅計劃」資料消失,登月技術失傳,為何人類再也沒登陸月球
    這項載人登月計劃沒有百分百的安全保障,太空人的生命在科學面前顯得一文不值,「挑戰者號」攜帶的7名太空人在離開地面73秒之後隨著一聲震耳欲聾的爆炸聲消失在這個世界,但是「阿波羅計劃」依舊照常進行,前後登陸月球共6次,時隔50多年,「阿波羅計劃」資料消失,登月技術失傳,為何人類再也沒有登陸月球了?
  • 「阿波羅」計劃結束後,為什麼就再也沒有載人登月?
    「本文章已經通過區塊鏈技術進行版權認證,禁止任何形式的改編轉載抄襲,違者追究法律責任」嫦娥4號探測器是人類歷史上第一個抵達月球背面的飛行器,也是中國航天史上濃墨重彩的一筆。這也為我國實施「載人登月」計劃注入了一劑強心劑,目前各方正在為之努力。
  • 美國阿波羅登月計劃是造假?看看這些當年的高清登月照片就明白了
    在人類進軍宇宙的歷史中,上世紀六十年代的美國「阿波羅登月計劃」是始終無法繞不開的。1961年4月12日,蘇聯太空人成為人類進入太空第一人。當美國政府得知這一消息之後,極其震驚,因為這表明蘇聯在航天技術已經領先美國一步。當時美國總統甚至憤怒地表示,「這是繼蘇聯第一顆人造地球衛星上天之後,對美國民族的又一次奇恥大辱!」
  • 阿波羅 11 號登月 50 周年,回顧阿波羅號探月計劃
    北京時間7月15日消息,據美國宇航局網站報導,阿波羅11號飛船登月50周年紀念日臨近,讓我們再次回顧一下阿波羅號計劃的探月歷史。這次災難導致美國宇航局重新檢查了阿波羅計劃的所有方面,並對許多太空飛行器系統進行了重新設計,當年春天,太空人們接受訓練的任務被正式命名為「阿波羅1號」。機組人員:維吉爾·格裡索姆、愛德華·懷特、羅傑·查菲。
  • 「阿波羅登月的骯髒秘密」
    每個團隊獲得高達18萬美元的獎金,用於建造、測試和演示強大的月球降塵或防塵的能力與技術。▲鼓勵大學生解決月塵問題的競賽(來源:NASA)來自月亮的禮物是極其珍貴的。20世紀60年代至70年代的阿波羅登月任務期間,只有382公斤巖石被帶回了地球。1978年,中國建交前夕,美國總統卡特的安全顧問布熱津斯基訪華,送給我國領導人一件禮物:僅有1克重的月球巖石樣品。
  • 美國至今沒有登月,阿波羅計劃真是世紀大騙局?其實美國玩不起了
    大家都聽過美國的阿波羅計劃,但是阿波羅計劃是真是假又有多少個人知道呢?估計只有少數的美國人知道,今天就來說說這個問題。美國從1961年到1972年曾組織實施過一系列載人登月計劃,這一計劃又被稱為「阿波羅計劃」,在這11年時間裡,美國共計6次登月成功,並先後將12名太空人送上了月球,然而至此以後,美國就再也沒有組織過登月行為。
  • 美國阿波羅登月計劃,到底是一場騙局?還是真實事件?
    阿姆斯特朗以後,一共還有11個人登上過月球,他們都來自於美國NASA的阿波羅計劃。人類登上月球,可以說是開啟了人類科學發展的一個「新時代」。但是1969年到1972年以後,人類就再也沒有進行過登月計劃,究竟是為什麼呢?
  • 阿波羅11號登月50周年,阿波羅計劃電影盤點
    50年前的7月21日(北京時間),阿波羅11號登陸月球,太空人尼爾·阿姆斯特朗在月球寧靜海邁出的一小步,成為了人類探索宇宙的一大步。50年來,圍繞阿波羅計劃的讚頌和陰謀論從未間斷,從這些電影就可見一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