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有機化合物的結構理論知識

2020-12-07 999化工商城

化學結構學說創立前有機化學研究上所存在的問題上我們研究過甲烷、乙烷、丙烷的分子結構,現在看來,烷屬烴分子中碳原子之間,以及碳原子跟氫原子之間的結合情況,已是很清楚了.但是,這些問題的得到解決,並不是那麼順利的,而是經過了不少的研究和論爭,才取得目前這樣的結論。

①空氣的平均分子量約為29。

十九世紀初期,由於生產發展的推動,發現了許多新的有機物和有機化學反應.有很多事實,不能運用當時已有的化學理論來加以解釋.象元素的化合價的概念,在十九世紀五十年代就被科學家們所確定了,知道每種元素都有一定的化合價,元素的化合價有的只有一種,有的可能有幾種,但無論如何化合價總應當是整數.從二氧化碳、碳酸、碳酸鹽等無機化合物來看,很明顯碳是一個4價元素,可是根據第一冊S2·15裡所討論過的化合價規則(甲元素的化合價×甲元素的原子數=乙元素的化合價×乙元素的原子數)似乎不適用於有機物.側如在甲烷裡碳是4價,而在在乙烷裡,碳就好象是3價(6/2)了;至於在丙烷(C3H)、丁烷(CH)裡,碳的化合價甚至成了分數(8/3和10/4)了,要是把甲烷的同系物的分子式,逐個來檢査,就黨得各種烷烴分子裡碳原子的價數各不相同.為什麼碳元素在各種化合物裡的化合價會有這麼多的變化呢?這是當時一個難以解釋的問題,除了化合價之外,象有機物為什麼這樣多?同系物之間為什麼總是相差一個或幾個CH2原子團?一種物質是不是只應有一種式子,還是同時可以有多種式子來表示①等等一連串的問題,一時都得不到解決.因此,研究有機化學遇到了很大的困難。

有機化合物

上畫所談的這許多問題題,顯然是和有機物複雜的分子結構有關.但是當時有很多化學家認為化學工作者只應該研究

①當時有些化學家認為:一種物質在不同的化學反應裡,應該用不同的式子來表示。

物質的化學反應過程,不應該去探索分子本身構造上的秘密這種觀點嚴重地妨礙了有機化學的發展,而把有機化學引到死胡同裡去.直到十九世紀六十年代,俄國的化學家布特列洛夫系統地研究了當時所積累的科學資料,認為要解決這些問題,只有到分子結構的領域裡去找尋,終於在1861年創立了化學結構學說,澄清了當時的混亂狀態.布特列洛夫認為有機物的分子具有一定的結構,而且分子的結構是可以通過實驗的方法來確定的,一種種物質只能有一種結構,因此只能用一個式子來表示.布特列洛夫的化學結構學說,不僅解釋了當時有機化學上的一系列問題,而且成為發展有機化學的重要理論.後來學說本身又被新的理論所充實和補充,使舊有的原理,更加深深刻並日趨完善,成為為一個完整的理論。

化學結構學說的基本內容 布特列洛夫認為,在任何個化合物的分子中,原子並不是散亂的堆積,分子是有一定的

化學結構的,結構決定著化合物的性質。

什麼叫做化學結構呢?在任何一種化合物的分子中,每一個原子都有一定的化合價(當時稱為化學力或親和力的數量),原子是按照這種化合價相互結合著的,原子相互結合成分子的方式,稱為物質分子的化學結構。

物質的分子不僅具有一定的化學結構,而且它的性質就決定於它的結構.一種化合物的性質不僅取決於含有幾種原子和幾個原子,而且決定於這些原子如何有順序地結合成為分子,因此,可以根據物質的性質來推知它的化學結構,反過來,也可以根據物質的化學結構,來推知這種物質的性質。

在學說中還有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在一個分子中,原子之間相互產生著影響.一個分子的性質,並不等於分子中各種原子性質的總和,而是在原子之間有著相互影響、相互制約的關係。

總之,化學結構學說是關於物質分子裡原子的相互結合、排列和相互影響的學說,我們可以把它歸納為下列四點:

(1)在物質的分子裡,所有的原子都按照一定的順序相互結合,並不是雜亂的堆積

(2)分子裡所有的原子都按照它們的化合價相互結合,。而且每一個原子的化合價都一定得到滿足,沒有剩餘的化合價。

(3)一種分子只可能有一種化學結構.物質的性質不但決定於它的分子組成,而且決定於它的化學結構。

(4)在一個分子裡,原子之間是相互影響著的。

運用化學結構學說解釋存在的問題根據化學結構學說的原理,我們可以用學過的烷屬烴作為例子,來推知它們的性質和化學結構之間的相互關係,從而解釋在結構學說創立以前所存在的一些問題。

1.有機物分子裡碳的化合價問題我們們已經講過乙烷和丙烷的分子結構,知道在它們分子裡的碳原子之間,以單鍵相互聯結成鏈狀.不僅乙烷和丙烷如此,就是所有烷屬烴裡碳原子之間也都如此.因為化學結構學說肯定了在物質的分子裡所有原子都是按照一定順序彼此結合的,所以只要把甲烷同系物分子裡的碳原子按照順序排成鏈狀結構,就可以看出碳原子都是4價,仍舊符合於化合價規則,而就不會產生碳原子化合價多變的錯覺了。

2.為什麼同系物之間總是相差一個或幾個CH2原子團把甲烷到丁烷的結構式排列起來;

原子團把甲烷到丁烷的結構式排列起來

可以看出,在碳鏈上每增加一個碳原子,必然要增加二個氫原子,否則各個原子的化合價就得不到滿足.所以同系物之間,都是相差一個或幾個CH2原子團.由此亦可以看到,烷屬烴的通式只可能是CnH2n+2,而它們同系物之間具有相似的結構,因此具有相似的化學性質。

3.一種物質是不是只應有一種式子來表示由於物質的化學結構與物質的性質間有著一定的關係,已如上述.因此,亦就是肯定了分子化學結構的單一性.化學結構學說指出:每一個分子只能有一種化學結構,在相同分子中不可能有幾個不同的化學結構同時並存.所以,一種物質只能用一個既反映結構、又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性質的固定式子來表示.例如,丙烷的結構式只能是

一種,它既反映丙烷分子中碳原子是單鍵鏈狀結構,又表示它不能再加入任何原子而只能起取代反應的性質.有時我們把它寫成 CHCH2-CH2模樣,情況仍然一樣,這個式子叫微結構簡式,「-」表示碳原子間的價鍵,至於碳原子和氫原子間的價鍵則已略去.。

丁烷的結構式

4.怎樣體現「分子裡原子之間是相互影響著的」關於分子中原子之間相互影響的意義,目前我們可以用幾種常見的簡單化合物為徹來加以說明.在HC1、H2O、NH3、CH:四種分子中,氫原子是分別跟四種不同的原子氯、氧、氮、碳相結合的,它們的性質不一樣.我們們知道,金屬鈉很容易從水裡置換出氫來,但很難使甲烷中的氫被取代、為什麼有這種差別呢?主要原因就在於和氫相連結的原子不同,以及氫原子的個數不同,從而所起的影響也不同.這種直接相連的原子間的影響,在有機化合物中將會時常碰到。 5,為什麼有機化合物的種數這樣多前面講過,有機物種數已超過百萬種.為什麼這樣多?從烷屬烴的同系物來看,我們很容易理解,這就是由於碳原子能彼此結合成為碳鏈的緣故.碳原子之間,彼此共有一對電子,形成牢固的共價鍵,使這種碳鏈可以結合得很長,如在七士烷裡,就有七十個碳原子結合成的長鏈,這就是有機物為數眾多的主要原因之一.

相關焦點

  • 聚合貓化工小知識:有機化合物與無機化合物有啥區別?
    化合物是什麼?如果不了解化合物,化學是不完整的。化合物由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元素組成的純淨物,必須是兩種或兩種以上元素組成的純淨物。化合物分為有機化合物和無機化合物。今天我們為大家準備了關於這些化合物的詳細知識,通讀之後便會了解化合物的分類以及有機化合物與無機化合物的區別。有機化合物有機化合物是通過碳氫鍵形成的化合物,有機化合物是從植物和動物等生物中提取的。
  • 有機化合物基本知識總結
    一.有機物中碳原子的結構及成鍵特點總結與歸納:甲烷是最簡單的有機化合物,甲烷的分子式為CH4,碳碳之間的結合方式有單鍵,雙鍵,三鍵。多個碳原子可以相互結合成鏈狀,也可以結合成環狀(且可帶支鏈)。碳原子還可以和H、O、N、S、P、滷素等多種非金屬原子形成共價鍵。
  • 高中化學知識點總結:有機化合物結構的確定
    有機化合物結構的確定,可利用有機化合物的化學性質,確定分子中的官能團,再確定其所在的位置。也可利用核磁共振譜和紅外光譜等現代化的方法確定。1.有機化合物中官能團的確定官能團決定了有機化合物的特殊性質,我們可以通過一些特殊的化學反應和實驗現象,確定有機化合物的官能團。
  • 有機化合物的芳香性
    芳香性是指芳香族化合物所特有的性質。芳香族化合物是指苯和類苯化合物,這是一類具有高度不飽和性的環狀化合物。
  • 高中化學《最簡單的有機化合物—甲烷》說課稿
    教材主要內容為甲烷的結構,甲烷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甲烷的化學性質包括甲烷的氧化反應和甲烷的取代反應。甲烷作為結構最簡單的有機物又是學習烴的入門,從結構角度認識甲烷的性質,對類推烷烴的結構和性質,建立從結構角度學習有機物性質的有機化學學習模式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為學習烴、烴的衍生物及接下來學習的有機內容奠定良好的基礎。【過渡】了解完教材再來談談我所面對的學生。
  • 面試說課稿分享:高中化學《最簡單的有機化合物—甲烷》
    教材主要內容為甲烷的結構,甲烷的物理性質和化學性質,甲烷的化學性質包括甲烷的氧化反應和甲烷的取代反應。甲烷作為結構最簡單的有機物又是學習烴的入門,從結構角度認識甲烷的性質,對類推烷烴的結構和性質,建立從結構角度學習有機物性質的有機化學學習模式具有重要的推動作用。為學習烴、烴的衍生物及接下來學習的有機內容奠定良好的基礎。【過渡】了解完教材再來談談我所面對的學生。
  • 初中化學-有機化合物
    有機化合物(1)概念:有機化合物簡稱有機物,通常指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如甲烷、乙醇、葡萄糖、澱粉等。(2)對概念的理解:有機物一定含有碳元素,但含有碳元素的化合物不一定是有機物。含有碳元素但不屬於有機物的化合物主要包括:碳的氧化物、碳酸、碳酸鹽和碳酸氫鹽。
  • 有機化合物合成出現新技術
    有機化合物合成出現新技術 2014-12-26 科技日報 劉園園 【字體:大  碳-碳耦合方法在有機化合物合成中具有重要地位,不過迄今這種方法一直被其局限性所困擾:如果其中一種原料化合物包含的官能團附著於其主體結構上,實驗就經常以失敗告終;而且在「雜原子」——非碳原子例如氮原子、氧原子和碘原子等——出現的情況下,這種方法經常不太靈驗,儘管這些「雜原子」在化學合成中十分重要。
  • 有機化合物的命名
    有機化合物的命名 命名是學習有機化學的「語言」,因此,要求學習者必須掌握。
  • 2020年甘肅教師招聘面試說課技巧:高中化學《最簡單的有機化合物...
    各位老師,大家好,我是今天的××號考生,我說課的題目是《最簡單的有機化合物—甲烷》第1課時的內容:甲烷的性質。本著學會、會學、樂學的原則,我將從教材分析、學情分析等幾個方面開始我的說課。【過渡】先來談一談我對教材的理解。一、說教材本節課選自高中化學必修2的第三章第一節第一課時的內容。
  • 高中化學說課稿:《最簡單的有機化合物——甲烷》
    最簡單的有機化合物—甲烷鍾興華四川省德陽中學在《普通高中化學課程標準》的指導下,本節課設計的教學活動力求服務於學生的學習活動,通過科學探究完成一系列的學習任務,以幫助學生產生積極的情感體驗和正確的價值觀,最終促進學生科學素養的發展。
  • 有機化合物命名原則2017
    因此在這次中文命名的修訂中,我們也進行了相應的改動,但由於特性基團與官能團的含義差別不大,而有機化學界也已習慣官能團這一名稱,故仍保留兩者同時使用。 中文有機化合物名稱中組合各結構構成名稱時,需要採用各種連綴字來表達它們之間的相互關係,這與英文中以變換字母,尤其是元音即可表達構詞的方法是不同的。
  • 【有機】穩定的荷基異位自由基陽離子化合物
    在質譜分析中,有機化合物分子經過電子的撞擊,形成分子離子,如下圖1a為丁酸的分子離子的形成過程。
  • 環境TICs有機化合物解讀
    目前,使用了改進的AMDIS進行TICs,因AMDIS依據色譜峰的形狀,能對交叉重疊的色譜峰進行分離純化,因而甄別出的有機化合物較常規方法更多更可靠,有關其原理方面可參考澳實分析微信公眾號內的其它文稿。環境樣品,被識別出如此之多的有機化合物,對於環境工作者和業主來講都是件頗為頭疼的事。要花時間查閱資料文獻來了解其物化特性、生理毒性及是否能產生臭味或帶來其它影響。
  • 高中化學每日一題——有機高分子化合物概念
    解題必備1.有機高分子化合物相對分子質量很大,一般高達104~106,分子由結構單元重複連接而成,如高分子化合物,其中結構單元即鏈節為—CH2—CH2—,聚合度為n,單體為CH2=CH2。[雙選]下列關於有機高分子化合物的說法中錯誤的是A.有機高分子化合物被稱為聚合物或高聚物,是因為它們大部分是由低分子化合物通過聚合反應製得的B.有機高分子化合物的相對分子質量很大,因而其結構複雜C.對於一種高分子化合物,n是一個整數,因而它的相對分子質量是確定的
  • 異金屬夾層芳香性三明治化合物的合成及電子結構
    南開大學孫忠明組Nat Commun:異金屬夾層芳香性三明治化合物的合成及電子結構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X-MOLNews三明治化合物由於其獨特的結構以及在烯烴聚合、不對稱催化及生物金屬有機領域的成功應用引起了廣泛的關注。
  • 有機化合物中"有機"二字名不符實!弗裡德裡希•維勒與有機化學
    如果問什麼叫有機化合物,相信只要讀過初中化學的朋友都會馬上回答,除了碳氧化合物、碳酸、碳酸鹽、碳化物以外的含碳化合物都叫作有機物。如果再接著問有機化合物名稱中的「有機」二字是什麼含義,也許許多朋友答不上來。
  • 波譜數據表:有機化合物的結構解析
    本數據的匯集是為了幫助在闡明和確認有機化合物結構時所用到的分子光譜的解析工作。它包括從13C(為上角標)和1(為上角標)H核磁共振譜(NMR)、紅外(IR)、質譜(MS)和紫外/可見(UV/Vis)光譜中所得到的參考數據、譜圖和經驗相關式。
  • 《最簡單的有機化合物-甲烷》教學設計
    《最簡單的有機化合物-甲烷》教學設計一、教學目標【知識與技能目標】了解甲烷的分子式、電子式和空間結構;了解甲烷的物理性質、化學性質【過程與方法目標】通過觀察演示實驗,總結日常生活經驗,分析本質,體驗科學探究的過程,學習探究方法;初步形成科學探究的能力。
  • 教師招聘面試化學《最簡單的有機化合物——甲烷》說課稿
    今天我說課的內容是<最簡單的有機化合物——甲烷>新課標提倡,在教學過程中,以學生為教學主體,教師是教學過程的組織者和領導者,一切教學活動的開展都要以調動學生的積極性,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為出發點。那麼本堂課根據我的教學內容以及學生實際,我將從教材分析,教學目標,教學方法、教學過程等幾個方面加以說明。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