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歲以下兒童,用藥致耳聾每年達3萬人,這9類藥物禁忌家長需謹記
俗話說「是藥三分毒」,藥物雖然可以幫助人類對抗疾病,但如果使用不當,它本身也可以致病甚至致死。尤其是兒童,如果用藥不當,更容易造成嚴重的後果。2016年,央視發布了一則公益廣告,引起了社會上的廣泛關注,這則廣告就是關於兒童藥物中毒的。
-
濫用抗生素致聽力障礙 盤點兒童用藥六宗罪
而據中國紅十字會統計顯示,這一人群高達40萬,致死原因很大一部分是不安全用藥。據藥劑專家介紹,兒童藥品數量遠遠少於成人藥品,兒童不合理用藥情況多種多樣。不合理用藥除了損害健康,甚至會造成致殘致死的家庭悲劇。本市便發生過因不合理用藥造成兒童藥物性耳聾的事例。使用抗生素半年後患聽力障礙不合理用藥究竟會對兒童造成怎樣的危害呢?
-
寶寶用藥不當致聾,藥監局又出9款禁用藥,這些爆款藥品快扔掉!
尤其是有了寶寶後,什麼感冒藥、退燒藥、抗生素、止咳貼……各種「花式用藥」粉墨登場!但因缺乏專業知識,一些看似療效不錯的特效藥其實已經被禁用,如藥店裡標註著「小兒」」兒童」字樣的藥,其實並不一定適合自家寶寶。所以,了解寶寶用藥安全常識,實在是太重要了。
-
安全用藥100問
建國以來,我國已先後實行了麻醉藥品、精神藥品、醫療用毒性藥品、放射性藥品和戒毒藥品的分類管理,目前正在進行的處方藥與非處方藥分類管理,其核心是加強處方藥的管理,規範非處方藥的管理,減少不合理用藥的發生,切實保證人民用藥的安全有效。2、什麼是處方藥與非處方藥?
-
淚奔……兒童安全用藥,請爸媽們牢記
兒童安全用藥檢測媽媽說3年前 我發高燒用藥不當後我的聽力越來越弱我知道聲音都在我身邊我很努力聽不過就是聽不到媽媽我怕...片中的主人公浠諾,原本是個愛笑的小姑娘,一聽到音樂就手舞足蹈,然而,三年前一次不當用藥,使她的聽力越來越弱,後來,她再也聽不到這個世界的聲音……事實上,片中「浠諾」的故事,不是個案。據中國聾兒康復中心統計,因用藥不當,我國每年約有 30000 兒童陷入無聲的世界,造成肝腎功能、神經系統等損傷的更是難以計數。
-
預防藥物性耳聾 去做個基因檢測
一條有關兒童用藥不當致聾的公益廣告,近日在社交網站刷屏。統計顯示,有類似遭遇的兒童,我國每年約有3萬名之多。相關專家表示,藥物性耳聾之所以發生,主要原因是這些兒童屬於藥物性致聾基因攜帶者。對於已經發生的藥物性耳聾,目前缺乏理想的藥物治療方法,但通過耳聾基因檢測,可避免藥物性耳聾的發生。
-
安全用藥月進行時 嘉定區成立首支安全用藥科普志願者隊伍
今年疫情期間,他還通過微信群向同學、親友、鄰居發布官方信息和規範的防疫知識;4-5月份針對慢病用藥(上海允許3個月處方量)從關注藥物不良反應相互作用方面為6個社區衛生服務中心醫務人員進行在線宣講;還2次在醫院的健康小講壇對候診患者開展抗菌藥物等面對面科普講座。
-
安全用藥 戰疫同行
主持人:今天咱們一起來聊一聊安全用藥,這個月正好是安全用藥月,先看一個短片。市市場監管局於11月6日上午,在新天地廣場舉行了「全國安全用藥月」陽泉市啟動儀式,現場通過設立諮詢臺、宣傳板、標語條幅,發放宣傳單和宣傳手冊形式開展宣傳。隨後縣區級市場監管部門開展了「守護健康 合理用藥」系列宣傳活動。
-
引發藥物性耳聾的原因和條件
耳毒性藥物的毒副作用就是損傷聽力引發耳聾。藥物選擇不當耳毒性藥物中有許多是抗菌藥,主要用於因細菌感染而引起的各種疾病,對於病毒感染是無效的。有些醫務人員只要遇到病人有發燒的症狀,不管是細菌感染還是病毒感染,統統要用抗生素,結果病人的感染得不到有效的控制,反而引起了藥物性耳聾等毒副作用。
-
安全用藥提示:經期用藥需謹慎 注射液口服危害大
這些用藥誤區,嚴重危害了我們的身體健康! 近日,記者再次從中國藥學會獲悉,由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指導、中國藥學會主辦的「全國藥品安全網絡知識競賽」經過網友的積極參與,目前已收到32.09萬份公眾有效答卷。
-
關注「點滴」用藥安全! 增城地區大型靜脈用藥調配中心正式投入
靜脈用藥集中調配是指醫生處方經藥師進行適宜性審核,由專業技術人員按照無菌操作要求,在潔淨環境下對靜脈用藥物進行加藥混合調配,使其成為可供臨床直接靜脈輸注使用的成品輸液的過程。靜配中心是國家醫院藥學服務標準的重要建設內容,對提升用藥安全與合理用藥有重要意義。
-
孕婦中藥禁忌 用藥不當傷害母子健康
雖然說中藥的副作用相對較小,但是對於特殊群體孕婦來說,用藥的時候一定要謹慎,用藥不當的話,會影響到母子的健康。那麼孕婦中藥禁忌有哪些呢?哪些中藥孕婦不能服用呢?下面尋醫問藥中醫為大家介紹一下孕婦中藥禁忌,一起來了解一下吧! 孕婦在孕期如果服藥不當,會影響身體健康,甚至引起流產有些藥物還可通過胎盤影響胎兒的生長發育。
-
一文掌握兒童用藥特點_湃客_澎湃新聞-The Paper
但是,如果藥品選擇及使用不當則易引起神經系統不良反應。例如:抗組胺藥、氨茶鹼、阿託品等可致昏迷及驚厥;氨基糖苷類抗生素引起第8對腦神經損傷;四環素、維生素A等可致嬰幼兒良性顱壓增高、囟門隆起等。3.水鹽代謝特點1:兒童期體內電解質調節及平衡功能較差,兒童期易致脫水與電解質紊亂。例如:長期禁食、嚴重嘔吐容易出現低血鉀、低鈉血症;腹瀉患兒容易出現脫水、酸中毒;兒童不輕易使用瀉下藥、利尿藥。特點2:小兒鈣鹽代謝旺盛,易受藥物影響。
-
2014居民安全用藥提示第三期發布
法制網記者 胡建輝 近日,中國藥學會發布2014居民安全用藥提示第三期,提示注射液口服危害大等十條信息,幫助居民提高合理用藥認識。 記者獲悉,由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總局指導、中國藥學會主辦的「全國藥品安全網絡知識競賽」經過網友的積極參與,目前已收到32.09萬份公眾有效答卷。
-
「安全用藥,共享健康」 福建舉辦藥品安全廣場科普諮詢
此次活動結合「安全用藥,共享健康」主題,通過採取展板展示、發放資料、消費指導、專家諮詢等多種形式,積極宣傳普及安全用藥科普知識,提升公眾安全用藥素養,引導社會合理用藥。 其中,在專家諮詢環節,來自福建省內的多名骨科、兒科、皮膚科、藥學、老年醫學專家以及藥學、醫學等方面有關工作人員現場接受民眾有關藥品安全知識及相關法律政策的諮詢。
-
河南啟動安全用藥月宣傳活動:這些用藥用械小常識,你真的知道嗎?
河南日報客戶端記者 孫靜 實習生 胡可11月20日,由省藥品監督管理局主辦的「2020年河南省暨省會鄭州安全用藥月」宣傳活動正式啟動。活動期間,各地藥監部門將通過知識大講堂、公眾開放日、網絡知識競賽等形式提升公眾安全使用藥物和醫療器械的水平。在疫情防控依然不容忽視的新形勢下,公眾如何安全用藥用械?一些小常識你值得擁有。
-
藥能治病,也能致命:2019國人十大用藥提示出爐
·合理用藥可以防病治病 用藥不當會有不良反應受訪專家: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朝陽醫院藥學部副主任藥師 宮麗麗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第九人民醫院副主任藥師 金 劍合理用藥可以防治疾病,用藥不當會有不良反應。世界衛生組織曾有資料顯示,在全世界的死亡病例中,1/3是由於用藥不當引起的。10月17日,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發布的《國家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年度報告(2018年)》顯示,2018年全國共收到149.9萬份藥品不良反應監測報告,其中新的和嚴重藥品不良反應事件報告為49.5萬份。
-
組織開展安全用藥月活動
為提升轄區群眾安全用藥意識,營造藥品經營企業、使用單位及藥品從業人員守法經營的良好氛圍,近日,莘莊工業區市場所以「安全用藥 戰疫同行」為主題,組織開展2020年安全用藥暨第18屆清理家庭小藥箱宣傳活動,活動通過專題講座、發放宣傳單、積極向群眾講解合理安全安全用藥知識。
-
我國高原藥學領域專家破解高原低氧特徵用藥難題
高原低氧致高原人群藥代動力學特徵不同,如何匹配高原低氧特徵用藥是國際藥學界一直以來的一項重大攻關難題。近日,由青海大學教授李向陽等專家學者歷經二十年、依賴四項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完成的《高原低氧環境中藥代動力學和藥物代謝酶研究及核受體調控機制》課題,首次破解並明確了相關問題,瑞士《藥理學前沿》、美國《高原醫學雜誌》、美國《臨床治療學雜誌》等十多個國際專業學術刊物陸續發布了相關研究成果。2020年12月30日,課題經青海省科技廳組織專家質詢、鑑定,達到國際領先水平。
-
品種少劑型缺用藥信息不全 兒童用藥研發麵臨多重挑戰
兒童用藥安全問題近來一直被人質疑。《經濟參考報》記者從近日召開的第五屆「量身定製兒童藥物暨兒童用藥安全」高峰論壇上獲悉,目前我國兒童藥仍面臨品種少、劑量規格缺乏和用藥信息不全等問題,由此導致超說明書用藥現象大量存在,危及兒童用藥安全。但另一方面,由於兒童藥研發、生產投入高,臨床研究開展困難,且缺乏配套的動力性政策,我國兒童用藥的研發也面臨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