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100多年前的哈爾濱鼠疫,03年的非典在世界瘟疫裡算小的

2020-12-05 張劍波聊史

我們現在人一提到巨大的災難往往都會想到地震、暴雨、火災泥石流等等等,其實在這些巨大災難裡面還包括傳染性疾病給人類帶來的這種巨大災難和威脅,就說我們通常所說的瘟疫,那麼一說到瘟疫其實很多人就會想到2003年的非典還有2020年的新冠肺炎疫情,,非典可能是在我們從二十世紀統計到現在來瘟疫規模算小的,就在距今一百年前在東北地區主要是哈爾濱爆發過一次鼠疫,這次鼠疫時間長達四個多月,總共死了6萬多人,在當時來看這已經是不得了的事情造成了大恐慌,它整個波及面是黑吉遼三省包括內蒙山東河北的一部分,在這個危機的時候當時清政府任命了一位醫學博士,剛剛30出頭,這個人名字叫伍連德,這個中國人站出來了,等於通過自己的努力,把這個疫情控制住了。

就在1910年10月21號這天從俄國那邊回來兩個中國人,兩個礦工到俄羅斯挖礦賺錢,到了滿洲裡當然他們的家不在這兒,回到國內以後這不暫時累的夠嗆,先住店歇息,就在一個小旅館住下了,那個時候的旅館條件很差,就是一個屋子裡有四張床,四個人住店,結果這兩個礦工當天晚上就犯病了,什麼症狀呢?先發燒然後再咳嗽,接著就大口大口的吐血,這兩個人死了,就在當天晚上把這兩個死人拉走跟他同屋住的那兩個人也犯病了,這兩個人也一樣先發燒,咳嗽再吐血第二天早上死了,一看渾身發紫四個人死的一模一樣,那個時候的醫學條件也談不上趕緊研究怎麼著,官府來看看說別是他殺,誰下毒沒有,把他殺排除了說這是得病死的,埋了得了趕緊,草草的把這四個人就給埋了,可是這埋完了這事可沒完,沒兩天這滿洲裡小鎮上就有人得病跟他們症狀一樣,而且挺不了幾天就死,接下來這個病就跟颳風一樣,順著滿洲裡中東鐵路就開始往南走,迅速沿齊齊哈爾、哈爾濱、吉林白城、到長春直接往南向奉天,當時整個東三省就迅速的被這個病毒給波及到了。

這時的伍連德就這麼的走馬上任了,就擔任東三省這次瘟疫的總防疫官,到了哈爾濱了,伍連德就懷疑這個病可能是什麼呢?可能是鼠疫,過去鼠疫在歐洲叫黑死病,「歐洲最早的黑死病是記載在十四世紀,這種可怕的細菌是透過一種老鼠之類的動物從亞洲傳到歐洲,」在歐洲歷史上有過兩次空前規模的鼠疫,一次是公元六世紀,那是古羅馬帝國時期,結果一鬧鼠疫古羅馬帝國的人口少了四分之一,為什麼古羅馬帝國後來衰落了,就跟這場鼠疫有直接關係,比這個還嚴重的歐洲中世紀鬧過鼠疫,死了2500萬人,那時全歐洲人口還不到一個億,就這一場鼠疫下去,死了三分之一,當時這個伍連德來到哈爾濱說哪兒的疫情最嚴重呢,人們反應是哈爾濱城南有個地方叫傅家甸,這個傅家甸聚集著兩萬多人,都是闖關東過來的,說白了這個地方窮人待的地,條件很差,擱現在可以說那就是棚戶區,都是破房子人挨人人擠人的,傅家甸這塊疫情最為嚴重,你假如哈爾濱一天鼠疫要死幾十個,傅家甸這塊最少死了將近二十多個人,所以人還多,鬧得人心惶惶的,你琢磨這些人天天住著,那家抬出個死人就走了,到下午就又抬出一個,你害不害怕?你在哪兒住你也害怕,所以當時人心惶惶的,那麼伍連德是受過西醫教育的,他考慮怎麼處理這個疫情呢?他首先認為應該找個死人屍體解剖,他隨身帶著顯微鏡什麼的這些現代醫學器材,來看看到底是什麼細菌,來分析一下,可是他到了哪兒卻犯愁了,古人認為都是亡者為大,不能進行解剖。所以讓伍連德是一籌莫展了,正在犯愁的時候找著機會了,在當地有個開旅館的日本女人死了,那個時候東北有好多日本的移民過來討生活了,有個日本女人在傅家甸開個旅館她被這個病傳染上死了,她死了之後呢,家屬沒有到的時候,當然日本人和咱們中國人的想法也不一樣,伍連德第一時間趕到現場,立馬讓封鎖現場不讓別人進來,其實是不讓別人看到他解剖屍體,他怕引起眾怒,這麼進到旅館裡面口罩什麼的,他有這個醫學常識,開始解剖這個日本女人的屍體,他一下子就斷定這個女人死於肺窒息,如果要是鼠疫這就是屬於肺鼠疫,首先從肺部發生病變,然後從那個死者體內取出一些病變的組織樣本,趕緊放到福馬林液裡弄好,然後把屍體縫好他撤回來,回到實驗室裡面把這個樣本拿出來,在顯微鏡下一看馬上就確定了這就是鼠疫。

那麼既然找到根了,鼠疫他知道就是跳蚤咬老鼠再咬人就傳播了,可是伍連德一想這也不對啊!因為這個季節這時候已經十一二月份了,哈爾濱天寒地凍的,跳蚤早就沒了,一開春跳蚤才會出現,這沒有跳蚤它怎麼傳播呢?伍連德當時又開始犯愁了,他在屋裡想來想去,他調查了一些死人樣本發現,死得這些人都是待在封閉的屋子裡邊,那麼被傳染這些人也是在封閉的屋子裡面,突然想到這是不是通過空氣傳染的呢!打個噴嚏通過空氣旁邊有可能就感染了,這也是通過空氣傳播,可是清政府的官員都不相信這個,連老外都不信,那個時候世界防疫史上當時進展的情況,還沒有人意識到有飛沫傳播的話題,就在這個時候大清最信任的就是國醫部門的一個教授,法國人叫梅斯尼,他也來到哈爾濱來調查這場鼠疫,因為對於醫學家來講,這是難得的一個醫學研究的樣本,他來到哈爾濱就跟這伍連德見面,這梅斯尼名氣大的很,就是醫學界權威,伍連德給他講說飛沫傳播如何如何,梅斯尼一聽都撇嘴了,說小夥子你知道什麼,我從來沒有聽過這個,他說什麼飛沫傳播,意思伍連德的能耐不行,你要這麼弄的話都把這防疫領到歪道上了,乾脆你別幹了,我來幹,這梅斯尼名氣大,伍連德自個兒說服不了眾人,也調動不了資源,再幹下去也沒好,就這麼的他直接跑到總督錫良這兒,說我讓給梅斯尼幹吧,這個梅斯尼自己跑到俄羅斯鐵路醫院去了,自己找這些病人他要去檢查一下,看看什麼樣的情況,可是梅斯尼也太託大了,沒聽伍連德的口罩也不戴,就戴上橡皮手套穿上白大褂就去了,結果他感染上了鼠疫,沒兩三天功夫梅斯尼死在了哈爾濱,他這一死,帶來件好事,這一下子各國領事還是什麼清政府一百八十度大轉彎,讓伍連德接著幹,對他給予了百分之百的信任,伍連德說既然聽我的就得按我的來,所有人都給我準備好了,哈爾濱這個城市鐵路都給我暫停,公路都給我封鎖,所以在1911年1月14日中東鐵路限停,然後1月19日南滿鐵路停,這兩頭的鐵路都停了,這樣哈爾濱事實上按我們現在的話來說就是整個城市封閉隔離,可是在哪個年月世界防疫史別說中國,整個歐美都沒有過,就是得了傳染病之後隔離家屬,怎麼防止飛沫傳播,也就是伍連德幹的這個是世界防疫史上頭一回。

這個了不起的醫學成就,這是咱們中國人先開始幹的,當時封閉全城,然後各個地方防疫,撒一些消毒的,然後每一個人都有病了,弄到醫院家屬必須隔離,平常出走這些地方,都必須得戴口罩,戴的是伍連德發明的雙層口罩,這個在世界醫學史上叫伍氏口罩,通過這一招很多人以為疫情控制了,然後暫時沒有甚至死的人還往上漲,原先說一天死不到一百個人,現在一天死150個人,最高一天死183個人,這下伍連德著急了,奇怪這招怎麼不管用了,後來才發現正是東北寒冬季節,天寒地凍屍體得不到掩埋,這些屍體都是露天的,他身上有鼠疫桿菌,萬一什麼野狗耗子來了啃這些屍體,回頭再傳播,這墳場就是儲藏鼠疫桿菌的這些病毒的一個巨大的冰櫃,這些屍體不處理肯定不會有好結果,這些屍體怎麼處理呢?哈爾濱零下二三十度,地凍的噹噹的,挖墳根本挖不動,只能用火葬的方法,可是火葬在哪個年月傳統觀念根本不容易改變,這事沒招只能藉助於行政的強制力,所以伍連德連夜寫信呈報清政府,他申請的時候都已經臘月二十幾了,都快過年了,結果大年三十除夕晚上實行了中國歷史上的第一次集體火葬,這些屍體一燒這疫情迅速得到控制,從10月底到來年三月等於前前後後大概經歷了不到四個半月時間,總算把這個疫情控制住了。

伍連德通過自己的發明創造研究,等於使世界防疫的水平極大地向前推進了一步,包括對飛沫傳播的總結,包括使用口罩,包括對相關感染人員的隔離,這些都是世界防疫水平向前邁了一大步。

相關焦點

  • 中國戰勝瘟疫的啟示
    黑死病算的上是人類歷史十大瘟疫中最致命的瘟疫之一。該種瘟疫的起因是由藏在黑鼠皮毛內的蚤攜帶來的細菌造成的。黑死病的症狀,就是患者的皮膚上會出現許多黑斑,所以被人們稱作「黑死病」。黑死病在人類歷史上是最致命的瘟疫之一。黑死病造成全世界死亡人數高達7500萬,其中歐洲的死亡人數為2500萬到5000萬。
  • 鼠疫到底多可怕,哈爾濱曾一天死一百多人,多虧了伍先生的三板斧
    鼠疫是一種可怕的傳病,有多可怕呢?它是甲類傳染病,我們談之色變的愛滋、非典、狂犬病等,不過是乙類傳染病。鼠疫在歷史上曾經有三次大流行:第一次是541年-542年的查士丁尼鼠疫,此次瘟疫約造成2500萬人死亡,改寫整個歐洲的歷史格局。
  • 中國近代歷史發生的大瘟疫
    這次全球爆發的新冠疫情讓全世界人認識到了病毒的可怕,2002年的非典也曾經肆虐全球,並帶來嚴重的經濟影響,02年的非典我國也是花費了極大人力物力,這次的新冠疫情,舉國上下團結一致 ,目前放眼全球,我們國內的疫情控制的是相當的好,但是形式不容我們放鬆警惕,國外的疫情正在高速增長,我們必須時刻警惕疫情的反撲
  • 袁晞:加繆的《鼠疫》寫的也是我們
    頭一次看,雖然對書中人們面對瘟疫時的種種態度印象很深,可畢竟是局外人;非典流行,不知是怎麼的,最先想到的是加繆、是《鼠疫》,再拿起書本自己卻不幸成了疫區中人,讀來感同身受,是一種沒有災難經歷的人無法體會的震撼。加繆敘述的是阿爾及利亞奧蘭市20世紀40年代發生的瘟疫。
  • 鼠疫大歷史
    非典歷歷在目,當非典來時人們不以為重,非典走後,在人們心中留下了一道傷痛。這次鼠疫網友普遍關心的是感染的那倆人,到底是隔離來的,還是他們自己坐交通工具來的北京?媒體沒有給公眾一個知情權。 這次還是有進步的,畢竟報導了出來。祝願那倆人早日痊癒。鼠疫不可怕,可怕的是傳染性強。
  • 「國士無雙」伍連德,與一個世紀前流行於東北鼠疫的抗爭故事
    1,「鼠疫鬥士」的成長1879年3月10日凌晨3點,遮月的雲朵四散,皓月當空,在新加坡的檳榔嶼一間屋子裡,一位男孩誕生了,他就是後來的伍連德博士。他的父親祖籍是廣東,是一位金匠,母親勤勞賢惠,這對夫婦共生了15個孩子,存活了11個。伍連德是這個家中的第四個男孩,排行第八。
  • 遲子建寫百年前鼠疫:死亡籠罩中的溫暖尤為可貴
    老哈爾濱華俄雜處的生活,對我有極強的吸引力。我是在「非典」時期,才知道哈爾濱曾在1910年發生過大鼠疫,老傅家甸是重災區。我留意了這個新聞,查看了一些資料,有了創作的衝動。但我的這類小說,從萌生寫意,到最後動筆,往往經歷多年,《偽滿洲國》就是這樣。因為其間要做大量的資料收集,把要塑造的人物拿捏到位,才可以進入這個場景,這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
  • 鼠疫險些革了中醫的命?
    來源 | 騰雲(ID:tenyun700)作者 | 特約作者韓福東一場奪去4萬多條性命的鼠疫,一群堅信傳統醫學「唾液療法」的老百姓(603883,股吧),一位臨危受命的劍橋大學醫學博士。在一百多年前的東北,故事由此展開。這是一場現代醫學的勝利嗎?
  • 1910年,還剩一口氣的清政府滅掉了肆虐東北的鼠疫
    歷史上,鼠疫的名頭說起來可謂是令人膽寒。公元542年,東羅馬帝國鼠疫爆發,這樣一場瘟疫持續了兩個世紀之久,因此而亡者更是數以億計;1348年開始,橫掃歐洲的黑死病爆發,這一次持續時間更長,直到17世紀末才有所緩解,死亡人數更是難以估量。 在我們中國的大地上,鼠疫也並不少見。
  • 有誰知道,歷史上一場傳染的「鼠疫」,竟然使世界格局發生改變
    清朝末年,我國北方的哈爾濱地區,發生了大面積的鼠疫,疫情迅速擴展,很快,一個村莊一個村莊滅絕,一天就有七千人死掉,這個時候,有個叫伍連德的醫生站了出來,冒死進入了疫區,使疫情得到控制,可我今天要說的不是中國的鼠疫,我是想說歐洲早起的一場鼠疫,這場鼠疫,既然改變了歐洲的格局,這是令人想不到的。
  • 03年的非典,原來是這樣消失的?
    其實對於國內大部分的70、80後來說,提起傳染病這個詞,首先想到的都是03年我們國內流行的非典病情,而這次的新冠相比較於非典來說,從病情特徵上也是有過之而無不及,所以很多人也都有了一個疑問。那就是在03年的時候,我們國內經濟、醫療條件並不發達,當時的我們是如何戰勝非典的呢?
  • 瘟疫歷史大盤點:黑死病、鼠疫、天花是如何改變歷史進程
    瘟疫被認為是最具破壞性的人類疾病,鼠疫大流行的歷史一去不復返了,但是從遙遠的過去開始,各個國家的史官對這些瘟疫進行了一些記載,我們可以從卷帙浩繁的羊皮卷中找到他們的影子。今天的人們很難確認它們到底是什麼樣的疾病,鼠疫、天花、黑死病甚至其他的疫病都有可能,但是古埃及、遠東、古希臘、羅馬帝國和拜佔庭都曾經遭受了這樣的大流行病。
  • 瘟疫與人讀後有感:善待地球,保護環境,與大自然和諧相處
    在人類發展歷史長河中,對人類的生命、健康、財產等帶來最大威脅和挑戰的除天災人禍、疾病和戰爭之外,便是談虎色變的瘟疫了。瘟疫對人類的殺傷力之大是非常恐怖的。雖說現代科學技術讓很多瘟疫得到有效的控制和清除,但是依然會有一些新的「瘟疫」出現,令人們措手不及。2003年的非典事件被有效控住後,人們沒有想到,今年開年來的新冠肺炎疫情,比起非典來有過之而無不及。
  • 8大瘟疫影響人類文明進程?歷史上的瘟疫到底有多可怕?
    自人類文明開始,世界上爆發了無數次或大或小的瘟疫,這些瘟疫輕則讓城市成為死城,重則毀滅一個帝國或文明,更有甚者導致整個人種的覆滅。3800萬人,歐洲則僅在1831 年裡就死亡90萬人。7、雲南鼠疫1885年,世界公認的第三次鼠疫大流行爆發。本次鼠疫爆發突然,且傳播範圍遠超前兩次鼠疫。本次鼠疫從雲南開始,迅速傳遍了華南地區,同時鼠疫還傳播到印度,並隨著遠洋船舶在1900年登陸美國舊金山,而後傳播到歐洲和非洲。
  • 鼠疫,改變歷史進程的傳染病
    慶幸的是7月12日烏拉特中旗鼠疫防控工作指揮部宣布15名密切接觸者均無異常其實鼠疫從沒有消失作為曾經在歷史上讓人聞風喪膽的傳染病鼠疫曾經多次推動了歷史進程改變了世界格局城 市文化範第一次鼠疫:羅馬帝國再次崛起之夢的破碎
  • 《鼠疫》:加謬不是在虛構,而是體察了瘟疫中真實的人生面相
    加繆的這本書出版於1947年,他因為「熱情而冷靜地闡明了當代向人類良知提出的種種問題」於1957年獲得諾貝爾文學獎。加繆最流行的一本書是《西西弗斯的神話》,說的是一個叫西西弗斯的人一直不停地向山上推動大石,等到推到山頂的時候又讓它滾下來,周而復始,永不停息。多年前讀到這個寓言的時候,覺得這到底是什麼意思?
  • 人類瘟疫歷史上,10大濟世神醫,最後一位不接受反駁
    吳又可大膽跳出傷寒論,從另一個角度研究瘟疫,提出病毒通過"口鼻傳染"說法。非典時期,他的"達原飲"作為衛生部推薦中藥方,在各大藥店熬煮推廣;治療新冠病毒的連花清瘟膠囊,也源於他的理論支撐。吳又可創立的溫疫學說,領先西方世界整整200年。
  • 肺鼠疫與伍氏口罩
    伍連德(左)和同事在戶外開展瘟疫實驗。  1910年10月,中國東北暴發嚴重流行性鼠疫,先後共有約6萬人死亡。1910年12月,伍連德受命前往東北調查疫情。到達哈爾濱的第三天,伍連德聽說有一位感染者瀕臨死亡,便急忙趕去患者家中。這是一位嫁給中國人的日本女子,感染鼠疫,不治身亡。伍連德秘密解剖了屍體,從血管、心臟、肺葉等處提取標本做細菌培養,這是中國醫生的第一例人體解剖。
  • 揭秘1910年中國東北發生的人類歷史上第三次大鼠疫
    內容提示:第一次鼠疫大流行,縱橫歐、亞、非200年,造成全球死亡人數超過1億,第二次就是導致歐洲人口減少三分之一的「黑死病」。而1910年,人類歷史上第三次鼠疫大流行選擇了中國的東北。「防疫不亞於一場戰爭」伍連德後來在自傳中如是說。
  • 世界上十大最恐怖病毒和十大最慘烈瘟疫
    (3) 實驗二中經過過濾的汁液仍然具有感染性,是由於病毒沒有細胞結構,比細菌小,能夠通過過濾器,濾液中有菸草花葉病毒。 來看看這些病毒是如何侵入我們身體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