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個詞來形容中國的樓市,那麼「房價高」就是最貼切的了。自從我國的分房制度被取消以來,中國樓市迎來了一波又一波的繁榮,而樓市繁榮背後則是房價太高,單拿我們小縣城的房價舉例,在過去我們當地的房價只有2000元左右,但是在15年左右房價卻漲了好幾倍,如今房價已經突破萬元,當然這還只是一個小縣城的房價,那些一線城市的房價有多高可想而知。
從客觀的角度,如何判斷房價是否過高?房價收入比是最客觀的。數據顯示,2018年中國的平均房價收入比為13.9,這意味著你必須工作14年才能買房,這還要求你不能有任何消費支出。然而,深圳的房價收入高達34.2。樓市繁榮雖然促進了經濟發展,但是高房價卻讓剛需很難受,因為現在想要全款買房幾乎不現實,有句話說得非常好:高房價是最好的避孕藥!的確,很多年輕人結婚生子的一大前提就是買房,如今房價這麼高,他們自然難以負擔。
高房價帶來了後遺症,那麼都有哪些後遺症呢?
首先,實體經濟受到擠壓,資金在房地產領域堆積如山。資本氣味是最敏感,哪裡賺錢它就會流向哪裡。以前的房地產行業是非常有利可圖的,於是資金就開始流入房地產,過多的資金被吸入房地產,其他行業自然會受到影響。曹德旺就說過,房地產行業的過快發展在一定程度上影響力實體經濟。
然後,就是房價和地價炒起來了。但這不是結束,房價高最終的透支是公眾焦慮,剛需買房不光要掏空三代人的六個錢包,還得背負幾十年的房貸成為房奴。如果他們不能在短時間內增加他們的收入,只能減少他們的支出。當社會中的人們大規模減少支出時,他們作為經濟提供者和消費者的收入偏好也會變相減少。如果你不出去吃飯,餐廳老闆就賺不到錢。這就是連鎖反應。
再就是高層建築無人接手。高層建築的最大缺點是維護太難了,換句話說高層建築不能維護,後期也不能拆除重建。產權通常70年,然而房子真的可以堅持70年?即使是質量過關,也無法消除消費者群體的擔憂,而現階段的大型住宅企業又沒有一個明確的表態,也導致越來越多的高層建築無人接手,尤其是二手房。
第四就是空置房太多。據有關數據顯示,中國已有夠34億人住的的房子,有多少空置房可想而知。在一些城市,空置率一般為23.4%,而有海景的特殊房間和有海景的別墅,空置率超過60%。空置率如此之高的直接原因是有太多的炒房客想通過在房子裡投機來實現他們的財富自由。就這樣,越來越多的房子被建造,而越來越多的房子被空置。
然而以上四個後遺症其實只是表面現象,而本質卻被大家忽略了,有多少人認為房子在升值?其實卻是在貶值!
就房子本身而言,其實這些年一直在貶值的,但房子的附著物卻在一直升值。這些附著物才是決定你選擇去留的根本原因。
這主要是在泡沫比較大的城市。有些樓盤在推廣時過分誇大,如靠近核心交通,未來五年圍繞學校規劃,預計將成為學區房。往往都是先有高房價後有基礎設施,但事實上等你買房入住之後,才發現設施建立的速度遠遠低於你的預期,高房價並不是鋼筋水泥有多貴,而是這些附著物更值錢,然而很多附著物並沒有立馬出現,而是停留在規劃階段,這樣的房子其實就是在貶值!一旦房子增值速度低於通貨膨脹的速度,即使你什麼都沒幹,你的房子也依然貶值。而這一點被很多人忽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