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卓堂
大眾網臨沂·海報新聞7月11日訊(見習記者 馬千慧 韓凱翔 高倩玉)「當兵的時候18歲,那時候我最小,槍都背不起來。」曾在魯中軍區第九師246團2營6連機槍班擔任班長的高卓堂,回憶起當年參軍的情形時情緒依舊很高。
聽黨話 跟黨走 當兵打仗衛國家
參了軍的高卓堂跟著部隊參加過解放戰爭,輾轉了整個華東戰區。
提及當年離家光景,高卓堂顯得很「不在乎」,「出去當兵了,哪兒還顧得上家裡,那時候就只想著把仗打贏,有國才有家,沒國哪來的家?想其他的那些沒用。」
回憶起入黨的情景時,老爺子的精神頭卻很足,「我21歲的時候加入了共產黨,念入黨誓言的時候心情非常激動,不會忘,一輩子都不會忘,那時候就記住了要聽黨話,跟黨走。」
1958年,高卓堂退伍後回家種地,說起當年的戰友時,高卓堂有些失落,「現在的戰友大多都不在了,我自己也怪沒意思的。」
功勳前 足謙遜 百姓功勞最難忘
高卓堂的衣襟前,功勳章新舊都有,新中國成立60周年紀念章、新中國成立70周年紀念章......但高卓堂卻很少提起,也顯得很「不好意思」總是說:「平時不看,都是過去的事情,而且能打勝仗靠得都是咱老百姓。」
在沂蒙山區,「一口飯,做軍糧;一塊布,做軍鞋;最後一個兒子送戰場」人民傾其所有支援前線,老百姓為戰爭的勝利做出了貢獻。
高卓堂回憶說:「那個時候,部隊兵馬不動,糧草先行。老百姓推著小車,抬著擔架,跟著部隊送糧食送飯,沒有老百姓,怎麼打勝仗?黨愛護人民,人民也愛護黨,我們取得的勝利跟人民的支持分不開。」
豐衣食 福樂享 安居養年感謝黨
2015年,「抗戰老兵照護中心」在沂南天河康復醫院啟用,高卓堂同其他老兵一同免費入住進來。夜間時常與91歲的「室友」朱成金談論起當年打仗的情形,天好時一起結伴遛彎兒。
至今,高卓堂仍保留著抽菸的習慣,「18歲出去當兵就抽,那時候每天精神都很緊張,後來復員回來後也沒戒掉,不過現在要抽還得『瞞著』看護人員,很麻煩。」
談到生活狀況時高卓堂說:「咱們的國家正在建設中,國防力量還需要不斷強大,需要用錢的地方很多,黨和政府還要照顧我們,多費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