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棄美籍回國的女科學家:不能等別人把祖國建設好了,再回國享福

2020-10-09 重慶升學教育

在我大部分科技領域落後歐美的情況下,科學家回國本來是高興的事情,但網友對不同科學家回國的態度卻不同。

在國家百廢俱興的時候回國的,已經成為國家功勳,受到人民的尊重和愛戴,如錢學森、鄧稼先等;

在國家關鍵領域的關鍵時期回國,同樣會得到國家的重用,網友的讚美,如生命科學領域的施一公饒毅,量子科學領域的潘建偉、陸朝陽等;

在自己年老退休後回國的,卻被網友認為是回國圈錢養老,如楊振寧先生。



雖然網友的看法有時候不全面,有失偏頗,但這也體現了網友最質樸的感情:在國家最需要你的時候不回來,等我們把國家建設好後再回來享受,天下沒有這樣的好事!

今天要講的這位巾幗科學家,她的名言就是:我不能等別人把祖國建好了再回來享福。

放棄美國國籍回國,為我國核事業隱身30年!

這位女科學家叫做王承書,是世界著名的核物理學家,如果當時留在美國發展,很有可能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

但新中國的成立,激起了她報效祖國的赤子之心,她堅定地表示:「雖然中國窮,進行科研的條件差,但我不能等別人把條件創造好,我要親自參加到創造條件的行列中。我的事業在中國。」為此,她和丈夫響應國家號召,決定放棄美國的一切,回到百廢俱興的祖國。

這個決定讓她遭受了美國多年的監視和盤問,就連登上回國的客船後,也被美國FBI登船從頭到腳的堅持,連鞋底都不放過,帶著這樣的屈辱,她突破重重困難,回到了熱愛的祖國。

回國後,看過祖國日新月異的變化,她暗下決心「要以十倍的精力,百倍的熱情拼命工作,要把自己的全部智慧和力量奉獻給祖國。」之後她加入了錢三強主導的熱核聚變研究室,開始了隱姓埋名的30年科學生涯,國家需要什麼,她就研究什麼,開創了受控核聚變反應和等離子體物理的研究,為中國第一座鈾濃縮氣體擴散工廠分批啟動作出重要貢獻。


王承書不僅有為國效力的科學家精神,還有對廣大同胞的同理精神。在三年自然災害、物資緊缺的時候,她把自己外出辦事的出差補助費、各種獎勵和稿費全部捐獻給單位購買書籍和文具用品。

1994年去世的時候,她把畢生積蓄一分不留,全部捐給希望工程,不給子孫留下任何遺產。

雖然這個積蓄僅有13萬元,其中10萬元捐給了希望工程,在西藏高原建成了「文裕小學」;另外3萬元給了母校泉州培元小學,幫助建設了「張文裕科學實驗樓」。

王承書在新中國成立後第一批回國的科學家們,在國家一貧如洗的時候回國,建設國家,讓國家變得強大,這就是中國科學家應該具備的科學精神,與某些年老才回國的科學家相比,更應該值得報導,值得銘記。

育人不僅是知識的傳授,更是精神的塑造。思瑪德教育以為國育才為己任,在教會學生學習方法,提升學生成績的同時,也向學生講述愛國故事,教會學生愛國之情,民族之義。

王承書未留下任何物質財富,卻給我們留下了一筆寶貴的精神財富。

她說過:無論在任何條件下,堅決完成黨交給我的任何任務,在必要時,不惜犧牲自己的生命。

我們在大眾媒體上從未聽過她的名字,她的事跡,但我們卻享受著她帶來的和平安寧。

相關焦點

  • 隱身30年的女科學家回國:我不能等人家把祖國建設好再回來
    但其實不僅僅是這些頭部科學家在為之努力,在他們的團隊當中,有這樣一位鮮有人知的女科學家,她同樣犧牲了自己的青春與家庭,放棄了美國的挽留,回來參與新中國的科研建設。她是504廠唯一的女性,隱姓埋名地進行中國原子彈的研發工作,她用大半生的清貧孤寂,來換祖國的繁榮昌盛。
  • 隱身30年造原子彈的女科學家:我不能等人把祖國建設好了再回來
    但是,等到新中國成立後,祖國的各項事業正在恢復和建設中。同時,還有許多遊蕩在外的仁人志士不顧一切地回了家。華羅庚、錢學森、錢三強等眾多傑出科學家,在祖國需要時,不畏艱難險阻,不畏艱險,不畏艱險,為偉大祖國獻身。
  • 中國頂級女科學家,手握15項專利,拒絕美國高薪執意回國效力
    然而有的人,不為功名利祿,不為享受生活,只為祖國發展貢獻力量,他們放棄了優厚的待遇和完善的科研場所,學成歸國,為國家效力。他們是民族的脊梁,國家的希望,他們的頭腦中有科技強國的發展藍圖,他們用個人的奉獻換來了祖國的富足強大。
  • 放棄候選院士的饒毅: 棄美籍歸國, 呼籲人才回國效力, 追求中國夢
    隨著祖國越來越強大,更多的頂尖人才,願意放棄海外的生活,甚至放棄國籍,毅然決然回到中國。這對於國家來說,是一件非常幸運的事,只有他們願意為祖國建設做貢獻,中國才能夠離中國夢越來越近。北大院長饒毅,他就是一個願意放棄美國優渥待遇,回歸祖國懷抱的精英人才。他說:「我希望本世紀的華人,不分地域、國籍,努力建設一個群體幸福的中國。」
  • 她放棄諾獎,讓核技術進步50年:不能等人家把祖國建設好再回來
    而她卻說:「條件是要人去創造的,我不能等著人家把中國建設好再回去,我要參加創造條件、鋪平道路的行列。」,她為了躲避美國的檢查,她在回國前想盡辦法把自己收藏的書刊和筆記資料先後分成300個包裹寄回國內。1956年,王承書一家人終於踏上了祖國的土地,那一年她44歲。
  • 好消息,我國女科學家胡海嵐:放棄美國優厚的待遇,回歸祖國
    胡海嵐院士作為七十年代的女科學家,肯定顯得尤為珍貴了。雖然她在國外留學時,也是進入了美國的研究室,而且還在那麼多國外科學家中拔得頭籌,獲得了多項榮譽,可謂是非常優秀的了。本以為她會留在國外,沒想到在她事業的上升期時,毅然決然地放棄了美國的一切,回國發展,進入了中科院的神經研究所。
  • 8位美國博士集體回國,自願放棄優厚待遇,只因祖國需要我們!
    之前有媒體報導了這樣一件事,哈佛8位博士放棄了自己在美國的優厚待遇集體回國,有專家對此評論稱,八劍下天山共聚科學島,這一個激動人心的消息,被媒體的報導之後,引起了國內網友的廣泛關注
  • 當年一句「祖國需要我」,8名哈佛博士放棄美國優待,集體回國
    為了將祖國建設得更加強大,無數中華兒女投身於祖國的懷抱,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當年,只因為一句「祖國需要我」,8名哈佛博士放棄了美國優厚的待遇和綠卡,選擇集體回國,他們的故事令無數國人動容。回國的8名博士最開始回國的人是王俊峰,他是哈佛大學的博士,早在多年前就在美國立足,憑藉著超高的專業水平在代表著世界最高水平的美國強磁場實驗室工作。
  • 中國頂尖女科學家赴美留學,帶15項「硬核」專利回國,姐姐好厲害
    說起中國的女科學家,人們會想起&34;院士吳健雄,中國第一代核物理學家何澤慧,諾貝爾醫學獎獲得者屠呦呦等,她們都是我國近代最優秀的女科學家,堪稱中國科學史上的&34;。然而,這樣一位優秀女性,在面對美國高薪誘惑下,卻毅然選擇回國,報效祖國。
  • 她是我國的居裡夫人,研究原子彈唯一女性,放棄美國優厚待遇回國
    1949年新中國成立以後百廢待興,國家急需進行建設,尤其在科技方面,與眾多發達國家之間的差距非常大。就在這種情況下,很多愛國華人們紛紛回國為祖國繁榮獻上他們自己的一份力量,他們放棄了國外優厚的待遇和環境,為了自己的祖國他們從零開始,無怨無悔為中國科技領域做出了巨大貢獻。
  • "哈佛八劍客"集體棄美回國,放棄美國豐厚待遇,只因祖國需要
    從南宋時期的精忠嶽飛,到近代史的虎門銷煙林則徐,再到新中國成立初期,克服重重困難,毅然從美國回國的錢學森,他們的人生和事跡被記載在我們的課本上,鼓勵著我們每一個中國人向這些英雄前輩學習。在安徽合肥的郊區,有一個小島,被當地人稱之為&34;,八位科學家來到科學島時,科學島上的研究還面臨著種種困難,甚至對研究院的基礎建設都還不完全。實驗室的緊缺、研究的瓶頸、還有面對新藥的檢驗,這許許多多的問題每天都纏繞這他們。
  • 姚期智:71歲放棄美籍,辭去美國終身教授,毅然回國發展
    引言 科學家們放棄外國的高薪待遇,毅然決然地返回中國,在國人看來,他們身上有著一種令人欽佩的氣魄,這種無私奉獻的精神值得國人學習。 在美國生活得如魚得水的姚期智,為何在71歲時選擇放棄美國的國籍、辭去終身教授,告別學生,重入中國國籍、投身中國的科學事業呢?
  • 衝破美國阻撓回國半導體材料之母:留學生要把黃金時代貢獻給祖國
    然而,她卻想放棄,因為太平洋西岸的一片古老的土地上,誕生了新中國。 與很多留美學生一樣,林蘭英無比渴望回到祖國參與建設,但她卻被攔住了。 為了儘早回到祖國,林蘭英謊稱母親患了重病,需要她回國照料。美國移民局軟硬兼施,企圖阻撓林蘭英的歸國之路,並稱可以將其母親接到美國治病享福,都被林蘭英拒絕了。公司老闆也以漲薪為由勸她留下,他想不通林蘭英為何甘願放棄良好的條件,回到那個戰火剛剛熄滅的國家。 他們無法理解一個在舊中國成長起來的科學家對新中國的嚮往,那是他們日思夜想的歸宿。
  • 楊振寧的兒女全部定居美國,他為什麼晚年回國?僅僅為了養老嗎?
    楊振寧的赴美出國留學深造與清朝末年的庚子賠款相關,「為中國崛起而留學」,卻沒有在祖國最需要人才時歸國。在那個急需人才的貧苦年代,中國經濟社會百廢待興,楊振寧空讀一肚子的書,沒有及時的報效祖國,為建設新中國貢獻自己的力量。甚至在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後,在1964年,加入美國國籍,合法成為一名美國公民。
  • 她是我國頂級女科學家,手握15項專利,拒絕美國高薪挽留執意回國
    為此,國家不惜重金將這一批又一批國內頂級的學霸們送出國門,希望他們能在他國學習先進的技術,學成之後回來報效祖國,他們被寄予深厚的希望。這是個人選擇,優秀的中國頂級科學家林媛的個人選擇便是放棄美國的高薪工作,拒絕高薪挽留執意回國。
  • 就因為國家需要我,8位哈佛博士集體放棄了回國和美國的有利條件
    學生出國留學回國清朝中國的知識分子認識到,中國與西方國家有很大的差距,要成為一個強大的國家,他們必須學習其他國家的優秀和先進的文化知識。在容閎從回國畢業後,「中國留學生之父」開始鼓勵中國人出國留學回國報效祖國。這一建議得到了清大臣曾國藩、李鴻章等大臣的批准,於是中國掀起了一股留學潮,許多中國學生被派往美國學習。
  • 中國科學家郭永懷,放棄美國高薪回國,用生命保護核彈數據完整
    新中國成立之後,國家便開始著手國家建設事業,此時正是國家用人之際,科技人才顯得尤為重要。許許多多在海外留學的知識分子紛紛響應國家的號召,無論多麼遙遠,無論多麼困難,為赴國家建設事業,義不容辭,堅定地踏上了回國之路。郭永懷便是其中一位。
  • 武大校長舒紅兵:曾光腳丫上學,艱難留學後放棄高薪回國
    這樣才會在眾人中脫穎而出,成為被別人記住的那一個自強不息,獨樹一幟是舒紅兵一生最好的詮釋。他1967年1月出生在重慶山區,家境貧寒,食不果腹,他也經常光腳丫上學;獲得成功之後,他卻毅然放棄國外高薪教職,高額科研費用,回歸報效祖國,他就是現武漢大學副校長舒紅兵。堅韌,樸實,勤奮常常是舒紅兵的代名詞。儘管家境貧困,但是他絲毫沒有放棄自己追求夢想的權利。
  • 「美國綠卡算什麼,中國人就要回國」?中國天才堅持棄美籍回國
    科技雖然沒有國界,但是科學家是有國籍的,美國綠卡算什麼,作為中國人學成之後就要回國發展,報效國家!在建國以後,留學生一個接一個來到西方國家求學,很多人到英美留學,是為了接觸世界最前沿的科學技術,把世界最前沿的科學技術帶回祖國。有的人到英美留學,卻是為了自己的&34;,於是到了國外就一去不回,還放棄了自己的中國國籍。
  • 北大院長饒毅:放棄美籍回國卻落選院士,他說:早就預料到結果
    棄美回國,報效祖國在饒毅的眼裡,院士這個頭銜遠不如自己的科研成果值錢,他覺得自身的實力比這些寫虛無縹緲的東西重要千倍萬倍。饒毅是中國著名的分子神經生物學家,現任首都醫科大學校長。但就在2007年,饒毅做了一個很令人吃驚的事情,他要放棄在美國打下的這一切,回到中國,憑藉自己學習到的本領報效祖國。就這樣,饒毅辭掉了美國的一切職務,告別了自己的實驗室,毅然決然地回到中國母親的懷抱,在北京大學擔任生命科學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