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農藥、化肥、激素等人工合成化學物質已經被較為普遍地使用在食品生產加工過程中,嚴重地威脅著人們的飲食安全,而選購安全無汙染的食品已逐漸成為廣大消費者的共識。因此,有機食品、綠色食品、無公害食品應運而生。但您知道該如何鑑別有機、綠色和無公害食品嗎?
1、什麼是「有機」?
這裡的「有機」是指一種農業生產方式,而非「有機化學」。根據我國《有機產品》國家標準的規定,有機產品是指生產、加工、銷售過程符合該標準的供人類消費、動物食用的產品。有機標準簡單地說就是在動植物生產過程中不使用化學合成的農藥、化肥、生長調節劑、飼料添加劑等物質,以及基因工程生物及其產物,而且遵循自然規律和生態學原理,採取一系列可持續發展的農業技術,協調種植業和養殖業的平衡,維持農業生態系統良性循環;對於加工、貯藏、運輸、包裝、標誌、銷售等過程中,也有一整套嚴格規範的管理要求。
2、有機農業是傳統農業嗎?
有機農業是當今人們在對自然有新的認識和理解的基礎上所形成的一種新型的農業生產方式。有機農業雖然不允許使用現代常規農業中使用的化學合成農藥、肥料、生長調節劑和飼料添加劑、轉基因技術等,但絕不是退回到刀耕火種的生產方式。有機農業僅排斥對生態系統和自然環境有不良影響的生產技術和物質,但現代農業中設施栽培,微、滴灌技術、有害生物綜合治理技術等仍提倡使用,以達到在保障食品安全和保護環境的同時還能提高產品品質與產量的目的。
編輯
3、有機食品、綠色食品、無公害農產品如何鑑別?
1)、『三品一標』農產品
現在市場上常見的食品標貼包括無公害農產品、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和農產品地理標誌。這四個現在統稱為『三品一標』農產品。它們一般都是指安全優質農產品。相比起普通的農產品,「三品一標」產品除特殊情況不能貼上相應的標誌外,一般都一定要貼上標貼上市。這樣既有利於消費者識別,又可加強監管和質量追溯。
其中,無公害農產品可滿足人們對食品質量安全最基本的需要,這類產品生產過程中允許限量、限品種、限時間地使用人工合成的安全化學農藥、獸藥、肥料、飼料等。
綠色食品是無汙染、安全、優質、營養類食品,分為有機食品(AA級)和可持續農業產品(A級)。
可持續農業產品(A級)在生產過程中限制使用農藥、化肥等化學合成物。有機食品是指在生產加工中不使用化學農藥、化肥、化學防腐劑和添加劑,也不使用轉基因技術及其產品的安全環保生態食品。
農產品地理標誌標示特定地域生產的農產品。這類產品在自然生態環境出產,並有著悠久的歷史人文因素。
2)、
證書有效期:
無公害食品:3年;綠色食品:3年;有機食品:1年
3)、
標誌及其含義
無公害農產品標誌圖案由麥穗、對勾和無公害農產品字樣組成,麥穗代表農產品,對勾表示合格,金色寓意成熟和豐收,綠色象徵環保和安全。
綠色食品標誌是由三部分構成, 即上方的太陽、下方的葉片和中心的蓓蕾。標誌為正圓形, 意為保護。
有機食品認證標誌由兩個同心圓、圖案以及中英文文字組成。內圓表示太陽,其中的既像青菜又像綿羊頭的圖案泛指自然界的動植物;外圓表示地球。
編輯
4、有機產品為何價格高?
目前我國有機產業規模還比較小,有機生產、加工及運輸、銷售產業鏈發展還不成熟,有機產品在生產、勞動力投入、質量管理、認證等過程中的成本較高,常規農場要轉換為有機農場還需要有2-3年的轉換期,因此,有機產品的售價自然比普通產品價高。
常規食品的價格相對較低是因為沒有計算環境成本。常規農業生產過程中使用的化肥與農藥對人類健康造成的危害以及對環境的汙染,幾乎不需要支付任何成本,如果將這些成本計入在內,普通食品的價格會比現在高很多。
5、什麼是「轉換期」?
轉換期的規定是為了保證有機產品的「純潔」。如已經使用過農藥或化肥的農場要想轉換成為有機農場,需按有機標準的要求建立有效的管理體系,並在停止使用農藥和化肥後還要經過2-3年的過渡期後才能正式成為有機農場,農場裡生產的產品才是真正的「有機產品」。
在轉換期間生產的產品,只能叫「有機轉換產品」,與真正的「有機產品」還是有很大的差別。
6、如何判斷「三品一標」真假?
「三品一標」產品都有官方統一的認證標誌,消費者若能仔細辨認這些標誌,就不大會買錯。當然,也要防假冒認證標誌的情況。
「三品一標」產品都有防偽標籤或者獨特的產品編碼。打個比方,市民看到某個水果盒上只印了「綠色食品」的標識而沒有具體編碼,基本就可以確認為它是「傍名牌」。同時也要防止有編碼卻和生產加工企業對不上,即「狸貓換太子」的情況。
7、有機食品能否通過外觀口感識別?
有機食品中農藥和化肥的殘留量大大低於普通食品。儘管一些研究人員和消費者認為有機方式生產的食品在口感和營養方面比普通食品要好得多,但目前還沒有這樣的指標能區分出有機食品和普通食品。至於外觀,有機食品和普通食品沒有明顯區別,有時有機食品賣相甚至要差一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