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陣子崔永元的非轉基因電商事件吵得沸沸揚揚,
日常逛個超市又能看到各種各樣的標籤,
這個是綠色食品,那個是有機食品,
這個東西是無公害的,那個東西是非轉基因的等等……
所以這些標籤到底都是什麼意思?能不能說人話呢?
區別是什麼,哪種更健康?
今天就來一個個分析,他們都是什麼意思。
太長不看總結版:
最讓人關心的問答
1)有機或非轉基因更加營養和健康?
答: 沒這回事。
2)一點點化學物質殘餘會不會傷害身體?
答:脫離劑量談毒性都是耍流氓,符合國家標準就不會傷害身體。
不求甚解詳細版:
【A】無公害食品——無公害食品其實可以簡單理解為「符合國家標準」。這裡的標準既包括食物本身的農藥、微生物,重金屬殘留等標準,也包含了產地環境和生產過程中的標準。
除了這些,汙染物(廢氣、廢水、廢渣等)的排放也必須符合國家標準。
如果一個食品是「無公害」的,那就表示生產這個東西符合國家標準要求,不會對環境造成破壞,也不會對身體造成危害。
換句話說,一個農產品如果連「無公害食品」都不是的話,它就是不達標的食品,沒有進入市場的資格。
【B】綠色食品——綠色食品比起無公害食品,要求高了一些。它分為 A 級和 AA 級兩類。
A 級指的是,在生產過程中需要限量使用「化學合成」的農藥,肥料,獸藥和食品添加劑。
AA 級是怎麼回事呢?在生產過程中,要麼用「天然」的這些東西來完全取代化學合成的,要麼就完全不用這些東西。
【C】有機食品——有機食品的「有機」當然不是指有機物,不然所有的食品都是有機食品了。「有機」是指「有機農業生產體系」。這個體系是目前世界上要求最嚴格的農業生產體系。
首先,生產和加工中任何原料都不能被基因工程改造過。有機食品一定是非轉基因的。
然後,土地必須在 3 年內未使用過化學合成的肥料和農藥。所以,如果土地之前生產過其他類型的食品,需要 3 年的轉換期,才可以專門用於生產有機食品。
在食品加工中,有機食品要求取得有機認證的原料在成品中至少佔比 95% 以上,而且成品中不得檢測到任何農藥殘留。
【D】非轉基因食品——顧名思義就是沒有進行基因改造過的食品。
國家目前只批准了 5 種轉基因食品作物生產和銷售,它們分別是:番木瓜,大豆,玉米,油菜和甜菜。只有這五種原料生產出來的東西才有可能是「轉基因食品」。
另外,非轉基因食品僅限食品原料本身,不會對製造食品的微生物有要求,因為在目前的發酵工業中,很大一部分的發酵菌都是基因改造過的。我們平時吃的很多食物和食品原料,都出自轉基因微生物之手。
那麼問題來了——
很多人會認為,花大價錢買來的綠色、有機食品會比普通食品更加健康。
但如果要從營養和健康角度來說,這幾種食品之間,其實沒有任何差別。目前沒有任何證據表明,綠色食品、有機食品就比普通食品更加有營養,更加健康。
所以,有機、綠色、非轉這些眼花繚亂的名詞,它們能提供的更多是心理上的安慰罷了。如果是土豪,當然可以選擇最高端的有機食品,但大家不必在這些名詞間糾結。
所以,我們究竟應該怎麼辦?
去正規的地方,買正規的菜即可。
財力允許,則買什麼隨意。
比起吃什麼菜,多加鍛鍊,少吸霧霾,才是健康的最有保障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