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航空樞紐的分布、發展與潛力分析(下)

2021-01-21 中國民用航空網

全球航空樞紐的分布、發展與潛力分析(下篇:全球航空貨運樞紐分布特徵與中國航空樞紐發展破局)

4.全球航空貨運樞紐分布特徵
全球航空貨運樞紐50強排名中,第一名中國香港機場2016年航空貨物吞吐量461.5733萬噸,同比增長3.49%。香港是亞太最大的自由貿易港,背靠珠三角中國最大的工業和高科技加工基地,一直雄踞航空貨運第一大港的地位。香港航空旅客吞吐量全球排名第8,國際旅客吞吐量全球排名第3,僅次於杜拜和倫敦希斯羅,是亞太區域內名副其實的國際航空樞紐。排名第50的是中國杭州蕭山機場,貨運吞吐量48.7984萬噸,增長14.84%。全球50強年貨運吞吐量48萬噸的門檻,2017年中國鄭州機場就有潛力進入榜單,鄭州機場長期執著的航空產業戰略功夫不負有心人。
亞太區域(包括中東)23家機場進入全球航空貨運樞紐50強,見下圖6。

圖6 亞太區域航空貨運樞紐

亞太區域航空貨運樞紐中國香港排名全球第一,中國臺灣桃園機場排名全球第11,區域內第6。上海浦東機場2016年貨運吞吐量344萬噸,增長5.09%,排名全球第3,區域內第2。北京首都機場排名全球第15;廣州白雲機場排名全球19;深圳寶安機場排名全球24,成都雙流機場排名全球43,杭州蕭山機場排名全球50。相比較而言,桃園機場超過北京首都機場,香港機場的貨運吞吐量超過廣州和深圳兩家總和的近兩倍,同時香港機場貨物吞吐量超過上海浦東的30%以上。亞太區域內,中國內地樞紐機場的整體競爭力還是比較弱的。
 中東地區阿聯杜拜兩家機場上榜,杜拜國際機場排名全球第5,杜拜世界中心機場排名全球27;同時阿布達比機場排名30。杜拜兩家機場整體的航空貨運吞吐量超過上海浦東。卡達的多哈哈馬德機場排名全球17,也領先於廣州白雲機場。
 東亞的韓國仁川機場排名全球第4,日本東京成田機場排名全球第8,羽田機場排名全球23,大阪關西機場排名全球34。
 東南亞新加坡樟宜機場排名13,泰國曼谷機場排名21,馬來西亞吉隆坡機場排名38,印尼雅加達機場排名48。印度新德裡機場排名28,孟買機場排名33。
美洲區域17家機場進入全球航空貨運樞紐50強,見下圖7。

圖7 美洲區域航空貨運樞紐

美洲航空貨運樞紐依然以美國為主。拉美和南美地區只有哥倫比亞的波哥大機場排名39;巴西的聖保羅瓜魯柳斯機場排名全球47;墨西哥的墨西哥城機場排名49。美國的孟菲斯機場以432萬噸的貨物吞吐量傲視群雄,全球排名第2。位於美國中部區域孟菲斯機場是全球最大的快遞公司聯邦快遞的總部基地,孟菲斯又是名副其實的航空貨運基地。安克雷奇排名全球第6,路易斯維爾排名全球第7,這兩個貨運樞紐是全球第二大快遞公司的聯合包裹的主要基地。邁阿密機場排名全球第12,是美國東南部面向拉美的主要國際航空樞紐。美國第二大機場洛杉磯機場排名14,洛杉磯安大略機場排名46。美國第三大商業城市芝加哥奧黑爾排名16。美國第一大都市紐約甘迺迪機場排名22,紐約紐瓦克機場排名37。印第安納波利斯機場排名26,達拉斯沃斯堡排名35,辛辛那提機場排名36,亞特蘭大排名41,奧蘭多排名45。

以孟菲斯、安克雷奇和路易斯維爾為代表的由專業化快遞公司專業化運營貨運航空樞紐的模式在全球範圍內也是一道亮麗的風景線,這未嘗不是中國專業化航空貨運機場發展的借鑑模式。聯邦快遞和聯合包裹的貨運機隊均超過500架,而中國最大快遞公司順豐速遞其貨運機隊才只有40架,不足這兩家行業巨頭的10%。順豐控股(002352 SZ)已經完成借殼上市,市值高達2200億元,遠遠高於中國三大航市值,但是順豐的航空貨運樞紐基地的建設布局也才剛剛開始。

歐洲區域10家機場進入全球航空貨運樞紐50強,見下圖8。

圖8 歐洲區域航空貨運樞紐

 歐洲區域內航空貨運樞紐還是經典的四大區域樞紐,法國巴黎戴高樂排名全球第9;德國法蘭克福機場排名全球第10;荷蘭阿姆斯特丹機場排名全球第18;英國倫敦希斯羅機場排名全球第20。另外歐洲工業第一強國還包括萊比錫哈雷機場排名25,科隆波恩機場排名全球第32。歐洲新秀土耳其的伊斯坦堡機場貨運相對落後,排名全球29;盧森堡芬德爾機場排名31;比利時列日機場排名全球40;義大利米蘭機場排名全球44。

全球航空國際貨運樞紐20強排名見下圖9。

圖9 全球國際航空貨運樞紐20強

在全球國際航空貨運樞紐排名中,中國香港機場鶴立雞群,以國際航空貨運吞吐量452萬噸排名全球第一。中國上海浦東機場以國際貨運吞吐量252萬噸排名第4,落後於仁川機場和杜拜機場。中國臺灣桃園機場排名第6。中國北京首都機場和廣州白雲機場沒有進入榜單。香港機場的國際貨運吞吐量大約超出上海浦東的兩倍。在全球和亞太區域範圍內,中國國際航空貨運樞紐的差距還很大,未來中國國際航空貨運樞紐建設和發展的路還很長。

5.中國航空樞紐發展之破局

中美是全球範圍內國內市場和國際市場兩旺的航空大國。中國民航產業規模僅次於美國,全球排名第二。美國憑藉強大的經濟實力和技術能力一直雄踞全球航空產業榜首,中國則借改革開放之力一直努力追趕中。十年前,中美航空運輸規模差距是三十年;當前,中國的航空運輸規模相對於美國20年前的水平。未來十年中國航空運輸規模超越美國,成為全球第一航空大國可以預期。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最新預測,2023年左右中國民航運輸總周轉量會超越美國引領全球。中國民航的超越之路不可能理所當然一蹴而就,必須全面統籌規劃才能系統領先超越,必須需求保障和供給支撐統一結合,必須規模運營和結構效率協調一致,必須發展培育並具備區域範圍內全球市場競爭力。

5.1科學規劃補足機場覆蓋規模的短板

美國一直雄踞全球民航產業龍頭,自1980年代起,就已經擁有民用商業機場540餘個。而中國2016年底民用商業機場218個,不足美國的一半。2016年美國客運機場50強旅客吞吐量14.22億人次,千萬級機場39個;而中國客運50強機場旅客吞吐量只有9.63億人次,千萬級機場只有28個。2016年美國貨運機場50強貨運吞吐量2721萬噸,年貨運吞吐量100萬噸級別機場7個,10萬噸以上級別機場35個;而中國貨運機場50強貨運吞吐量1485.43萬噸,年貨運吞吐量100萬噸級別機場4個,10萬噸以上級別機場26個。

2017年2月國家發改委和民航局聯合發布的《全國民用運輸機場布局規劃》提出的中國機場規劃建設發展目標為:2020年,運輸機場數量達260個左右,北京新機場、成都新機場等一批重大項目將建成投產,樞紐機場設施能力進一步提升,一批支線機場投入使用。2025年,建成覆蓋廣泛、分布合理、功能完善、集約環保的現代化機場體系,形成3大世界級機場群、10個國際樞紐、29個區域樞紐。京津冀、長三角、珠三角世界級機場群形成並快速發展,北京、上海、廣州機場國際樞紐競爭力明顯加強,成都、昆明、深圳、重慶、西安、烏魯木齊、哈爾濱等國際樞紐作用顯著增強,航空運輸服務覆蓋面進一步擴大。展望2030年,機場布局進一步完善,覆蓋面進一步擴大,服務水平持續提升。《全國民用運輸機場布局規劃》提出的目標雖然能夠改善中國機場基礎建設的不足,但是基於中國民航業務量繼續穩健成長的支撐方面,無論數量和大型樞紐容量方面都顯得保守和制約,更何況機場建設和業務量發展還需要一定的時間周期來培育。

中國年旅客吞吐量超過100萬的機場只有77家,95%以上的中小機場依然一直處於虧損狀態。20年前機場屬地化改革,將機場經營的壓力轉移到地方政府,並沒有解決中小機場建設融資、業務發展的根本問題。針對機場基礎設施建設,在區域經濟均衡發展、交通基礎設施投融資渠道開放、普遍性聯通服務以及業務發展補貼和扶持政策等方面需要有所作為。地方政府建設以機場為核心的區域現代綜合交通樞紐,在區域旅遊、商務、生存競爭力等方面都需要解放思想創新理念、系統規劃全面進步。

5.2全面發展專業化協同分工國際航空樞紐

未來中國全面超越美國成為全球名副其實民航大國和民航強國,伴隨中國民眾平均享受航空服務水平接近和超越世界水平,中國航空樞紐必須形成多元化專業化分工協作的機場群,既包括國內和國際服務的專業化分工,又包括幹線和支線的層級分工,還包括客貨運綜合、以及客運和貨運專業化分工運營的立體樞紐業態布局。

中國的航空樞紐建設已經在國際市場暫露頭角,北京首都機場旅客吞吐量全球排名第二,上海浦東機場貨運吞吐量全球排名第三。但是中國的國際航空客運樞紐在全球範圍地位尷尬,在亞太區域範圍內也全面落後周邊機場,這與中國對外開放引領世界全球化的追求和身份不符。中國的國際航空貨運樞紐即使長三角浦東機場一枝獨秀,但是依然落後於中東的杜拜,東部鄰居仁川以及香港,同時中國的孟菲斯、安克雷奇、路易斯維爾尚未看到發展布局的蹤影。這與中國全球第一大貿易大國、中國全球第一大快遞大國、中國全球高科技世界工廠的地位不符。北上廣之外的國際航空樞紐建設無論航線網絡連通性還是國際化能力和水平更是任重道遠。

中國專業化機場群發展和多元層次樞紐機場建設,同樣需要航空產業以及關聯物流、旅遊、金融貿易、商務的全面進步協同,以及政治的穩定和技術的領先和開放。

5.3技術創新全面提速運營保障能力 安全生產和準點運營是民航產業繼續健康發展的底線。當前中國民航安全飛機記錄創歷史記錄和全球記錄,但是安全隱患事故依然層出不窮,尤其是人為因素的安全隱患事故。「對安全隱患的零容忍」全面貫徹實施依然需要嚴格要求、常抓不懈。航班正常近年來成為全社會詬病的頑疾,民航局在規範管理、信息公開、獎懲處罰方面不斷進步,同時因為機場和航空公司主體行業因素在不斷改善和進步,但是相對國際標準以及旅客延誤感受方面依然需要不斷健全和完善。

照單一機場繁忙程度的飛機起降架次統計,美國大型樞紐全面領先全球,全球最繁忙機場20家中美國佔10家,年起降架次接近45萬次以上。其中亞特蘭大和芝加哥奧黑爾2016年飛機起降架次接近90萬架次(歷史記錄超過100萬次),而中國北京首都機場2016年起降架次只有60萬次,浦東機場年起降架次只有48萬次。倫敦希斯羅機場兩條跑道年起降架次47.5萬次,旅客吞吐量7572萬人次,貨物吞吐量164萬噸。這裡的運營能力和效率都需要中國大型樞紐機場認真學習和借鑑。

網際網路、物聯網、雲計算、大數據、虛擬實境以及人工智慧等現代信息技術已經讓工業設施機場樞紐越來越具備智慧生態功能,同時改善飛行運營管理、空域規劃協調、旅客貨物運輸服務的業務流程以及運行效率滿意度。在新技術創新應用的門口,中國機場的機會發展均等,唯有視野開闊創新實踐就一定會收穫滿滿。昆明機場與飛友科技「長水常準」成功案例就是明證。

對於航空運輸兩大主體航空公司和機場來說,航空公司的機隊擴張航線網絡發展相對容易一些,而作為交通樞紐機場的承載能力的發展培育則需要建設周期、運營培育周期和發展周期的約束。中國機場群的規劃建設、中國國際航空樞紐的發展成長,越來越成為制約中國民航持續成長發展的瓶頸。突破瓶頸需要開放視野看清目標,更需要運籌帷幄大膽創新與實踐。(航家作者:趙巍)



相關焦點

  • 從Fedex、UPS和亞馬遜航空貨運樞紐建設看京東全球超級港
    現在CVG是DHL的三個全球樞紐中規模最大的,其餘兩個為萊比錫哈勒和香港。亞馬遜耗資15億美元(約100億元)在CVG打造全球貨運樞紐,該樞紐佔地5584畝,停機坪足以停放100架貨機。亞馬遜貨機每天的運營約6~7小時,但利用率不到Fedex或UPS767貨機的50%。
  • 美國和阿聯航空樞紐建設及多機場協同發展啟示
    為推進京津冀民航協同發展和航空樞紐建設,2016年9月,華北地區管理局與中國民航大學聯合組成調研組,赴美國和阿聯就航空樞紐建設及區域多機場協同發展進行了調研交流。亞特蘭大哈茨菲爾德-傑克遜國際機場是世界排名第一的大型國際航空樞紐機場,連續17年一直是「全球最繁忙機場」。該機場位於亞特蘭大市中心南方約11公裡處,是一座24小時不間斷運營機場,美國排名前三的達美航空公司(DeltaAirlines)以及穿越航空(AirTranAirways)都以此機場為主要樞紐。通過亞特蘭大機場的樞紐航線網絡布局,旅客可以在2小時內飛抵覆蓋美國總人口80%的區域。
  • 數說「十三五」廣州發展成就 | 廣州國際航空樞紐能級「升艙」
    大洋網訊 乘坐飛機「一臉通行」,白雲機場在全國首推國內航班無須出示身份證、登機牌,刷臉即可自助辦理值機、行李託運、登機;去年旅客吞吐量排名全球第11位的白雲機場通航點增加至230多個,航線網絡覆蓋全球…… 過去五年,廣州在國際航空樞紐建設中按下了「加速鍵」,「5G+智慧機場」脫穎而出,臨空經濟帶動效應凸顯
  • 大型航空樞紐未來面臨的挑戰與轉變
    航空樞紐也能夠幫助那些在本地市場需求並不大的航空公司。大型航空樞紐能夠接待非常多的旅客。2019年,世界上最繁忙的機場——杜拜機場接待了8640萬名乘客。與2018年相比,客流量下降了3.1%,這在當時是十分罕見的現象。杜拜機場的CEO Paul Griffiths認為,客流量下降是因為臨時跑道關閉、印度捷特航空倒閉以及波音737 MAX在全球範圍內停飛。
  • 超越英國倫敦 上海成全球航空樞紐「一哥」
    ◎ 文 《法人》實習記者 戴凱琳11月25日,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發布最新報告。報告顯示,新冠疫情使得國際航空旅行市場「大洗牌」。目前,中國上海已取代英國倫敦,成為全球最大的航空樞紐。全球航空連通性最強的四個城市,都在中國。它們分別是上海、北京、廣州和成都,位列第五的城市是美國芝加哥。
  • 對標世界一流航空運輸企業——樞紐與網絡布局
    航線的樞紐與網絡布局是關係到航空公司生存和發展的戰略性決策,航空公司的規模越大,航線網絡越豐富,新增一個目的地會變得更加容易。相對來說,對旅客也會更有吸引力。合適的樞紐與網絡布局模式會極大地提升航空公司的市場競爭能力。因此,對各航空公司的樞紐與網絡布局進行對比分析。
  • 今天新華日報頭版長篇通訊聚焦淮安航空貨運樞紐建設
    市場也在呼喚這樣一個東部沿海航空貨運樞紐早日形成。從長三角區域看,航空貨運市場需求強勁,預計到2035年航空貨運需求將超過1300萬噸。當前,上海、南京、杭州等主要機場容量日趨飽和,在客運優先的前提下航空貨運供給能力明顯不足。
  • 全球與中國航空煤油行業現狀調研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
    《全球與中國航空煤油行業現狀調研及未來發展趨勢分析報告(2020-2026年)》依據國家權威機構及航空煤油相關協會等渠道的權威資料數據,結合航空煤油行業發展所處的環境,從理論到實踐、從宏觀到微觀等多個角度對航空煤油行業進行調研分析。
  • 國際航空樞紐在握,瞬達全球
    ——打造高品質創新型國際航空樞紐一條條航線的延伸,帶來了資源、人才、創新等要素的集聚,最直接的是物流業的迅猛發展,助力深圳建設國際航空樞紐。一方面,前城中心坐享國際航空物流樞紐和前海一線物流產業帶來的強大集聚效應,立於企業巨頭陣營和完善產業生態鏈中,將更好地把握趨勢機遇;另一方面,前城中心優享國際航空樞紐
  • 深圳機場加快打造國際航空物流樞紐
    來自UPS、深航、敦豪、縱騰、華為、小米等國內外航司、貨代、大型製造企業、跨境電商物流服務商的代表,圍繞後疫情時代全球航空物流業的發展方向以及合作機制展開了深入探討。年內將新增多個國際全貨機航點今年以來,深圳機場克服疫情給世界經濟和全球航空業帶來的不利影響,按照中央「六保」「六穩」工作部署,危中尋機、化危為機,加快打造國際航空物流樞紐,著力提升航空貨運供給能力,為全球物資流通和供應鏈穩定搭建順暢的「空中通道」,積極融入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 復盤美國支線航空發展,我國細分市場潛力大,幹支結合有望促雙贏格局
    我們認為美國經驗證明了支線航空是樞紐網絡的有效延伸,可以提升樞紐輻射能力,而幹線航司在樞紐影響力的提升使其更有能力、有動力去採購支線運力。美國支線航空發展對我國的啟示在於,其一是差距即潛力,18年我國支線飛機187架,僅為美國的8%,支線旅客(測算值)人均出行0.02次,美國為0.49次,(整體人均分別為0.47與2.72次),差距巨大。
  • 航空樞紐爭奪戰:哪些城市能拿下第五航權?
    這兩條航線的開闢,標誌著西安實際利用第五航權開拓航空貨運業務,打造全球航空樞紐。不只西安,全國多個城市正在積極爭取第五航權,同時通過財政政策扶持航空貨運發展,競奪航空樞紐地位。西安和鄭州爭先第五航權是指,承運人前往獲得準許的國家,並將從第三國載運的客貨卸到該國,或者從該國載運客貨前往第三國。
  • 建設國際航空樞紐增強「西引力」全面服務區域高質量發展——西部機場集團「十三五」高質量發展紀實
    作為全國第二大跨省(區)運營的大型機場管理集團,西部機場集團整合陝甘寧青4省(區)24個機場的航空資源,加快建設國際航空樞紐,打造國際運輸走廊,全面服務區域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賦動能:全面打造引領區域高質量發展的新動力源2020年7月22日,陝西民航發展史上規模最大,同時也是西北地區最大的民航工程——西安鹹陽國際機場三期擴建工程經過五年的艱難磨礪,正式進入建設實施階段。
  • 創新樞紐——新時代城市創新發展的引擎
    二、創新樞紐——區域科技創新的核心引1、科學城:新時代城市創新發展的標配放眼全球,不斷輸出創新和創業能力的「科學城」模式從矽谷起步,在全球範圍內產生廣泛影響。全球主要科學城分布2、創新樞紐:未來城市角逐科技創新的動力源
  • 上海浦東機場和廣州白雲機場未來誰的發展潛力更大?
    那麼究竟誰未來的發展會更好呢?那座機場會率先破億呢?我們逐個分析一下吧。上海浦東國際機場位於中國上海市浦東新區,距上海市中心約30公裡,為4F級民用機場,是中國三大門戶複合樞紐之一、長三角地區國際航空貨運樞紐群成員、華東機場群成員、華東區域第一大樞紐機場、門戶機場。地位十分高,意義重大。
  • 2020年中國航空貨運行業市場現狀與競爭格局分析 順豐引領行業發展...
    國內航空貨運發展明顯滯後2019年中國民航貨運周轉量為263.19億噸公裡,僅佔全國貨運總量的0.14%,2015-2020年上半年,除2016年外,中國民航貨運周轉量的增長率整體呈下降趨勢,2019年下降到0.3%,大大低於其他運輸方式,反映出國內航空貨運發展水平較低。
  • 民航大藍洞:華夏航空航線網絡分析
    本文將以華夏航空2019年全年航班為統計數據,從總體航線網絡分布、航線執飛架次、航線區域分布、航線網絡的月度調整以及華夏在重要地區的航線網絡等方面進行特徵總結分析,主要結論如下:一、從整體的航線網絡與地區分布看,華夏航空形成了以重慶、貴陽、呼和浩特、大連、天津為主要核心樞紐的航線網絡。華夏航空航班執行頻繁的繁忙航線主要集中在貴州、內蒙古。
  • 「雙循環」發展戰略下,中國支線航空的破局之路怎麼走?
    2020年11月18-19日,民航資源網主辦的2020民航趨勢論壇在鄭州舉辦,本次論壇以「育新機·開新局 疫情常態下中國民航的突圍之道與競爭力打造」為主題,邀請國內外民航業相關人士,共同探討疫情對航空業的中長期影響,思考行業格局戰略調整及發展趨勢,分析中國航司發展存在的問題與不足。
  • 廣州市舉全市之力打造世界航空樞紐新形象!
    近日,廣州空港經濟區的龍頭企業GAMECO飛機附件維修基地已開工奠基,對推動廣州國際航空樞紐和國家臨空經濟示範區建設發展具有突破性意義。該基地項目用地面積約100畝,由國內最先進的「一站式」飛機附件業務中心(CBC)和國內領先的飛機複合材料修理中心(CRC)組成。
  • 新冠疫苗運輸大幕即將開啟 阿聯航空杜拜樞紐全力以赴
    COVID-19疫苗專用空運樞紐,為解決COVID-19潛在疫苗複雜的全球物流運輸作好充足準備。位於杜拜南部杜拜世界中心(DWC)機場的阿聯航空SkyCentral貨運中心將重新投入使用,作為全球領先的專用樞紐為疫苗的冷鏈儲存和運輸提供保障。阿聯航空SkyCargo貨運部還成立了專門的快速響應團隊,協調疫苗國際分銷體系中不同合作夥伴的請求,以簡化響應流程,保障疫苗運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