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標世界一流航空運輸企業——樞紐與網絡布局

2020-11-09 管理大數據


航線的樞紐與網絡布局是關係到航空公司生存和發展的戰略性決策,航空公司的規模越大,航線網絡越豐富,新增一個目的地會變得更加容易。相對來說,對旅客也會更有吸引力。合適的樞紐與網絡布局模式會極大地提升航空公司的市場競爭能力。因此,對各航空公司的樞紐與網絡布局進行對比分析。


國航的主要基地位於北京,形成了以持續打造北京超級樞紐、成都國際樞紐、上海和深圳國際門戶為核心的四角菱形結構和廣泛均衡的國內、國際航線網絡。通航國家及地區42個,通航城市184個,其中國際66個,地區3個,國內115個。通過星空聯盟,航線網絡可以覆蓋193個國家的1317個目的地。


東航以上海、北京為核心樞紐,以地處東南亞門戶的昆明、國家「一帶一路」倡議西北門戶的西安為區域樞紐。通過與天合聯盟成員合作,構建並完善了覆蓋全國、通達全球的航空運輸網絡。航線網絡通達全球175個國家和地區、1,150個目的地,2018年旅客運輸量超過1.2億人次。


南航全力打造「廣州之路」國際航空樞紐,廣州國際和地區通航點超過50個,形成了以歐洲、大洋洲兩個扇形為核心,以東南亞、南亞、東亞為腹地,輻射北美、中東、非洲的航線網絡布局,已成為中國大陸至大洋洲、東南亞的第一門戶樞紐。目前,南航每天有3000 多個航班飛至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224個目的地,航線網絡1300多條,提供座位數超過30萬個。通過與合作夥伴密切合作,航線網絡延伸到全球更多目的地。


海航建立「核心-支撐-輔助-策應」四層重點市場層級樞紐,形成區域市場的聚焦優勢。2018年,海航控股及旗下控股子公司共運營國內外航線2000餘條,其中國內航線近1800條(其中港澳臺航線16條),涉及華北、東北、西北、中南、西南、華東和新疆等內陸所有省、區、直轄市以及臺北和澳門2個地區城市;國際航線244條,航線覆蓋亞洲、歐洲、北美洲和大洋洲,通航境外63個城市。


阿聯航空擁有遍布六大洲的寬闊的航線網絡是一個巨大優勢,阿聯航空得以向乘客提供約9000個城市對組合。阿聯航空執行副總裁兼首席商業運營官安霆睿曾表示「我們的商業不僅僅是依靠某一個國家,某一種貨幣或者某一個市場,每個市場都對我們同樣重要」。當旅客選擇阿聯航空飛到杜拜的時候,可以從那裡飛往它航線網絡裡的任何一個地方,而不需要中轉。阿聯航空「連接全球」的策略,將該公司與全球市場捆綁在一起。


從樞紐與網絡布局來看,國內各航空運輸公司應不斷優化航線布局和運力投放,著力提升市場份額與影響力,通過優化航班銜接,提高樞紐網絡效應。

相關焦點

  • 美國和阿聯航空樞紐建設及多機場協同發展啟示
    亞特蘭大哈茨菲爾德-傑克遜國際機場是世界排名第一的大型國際航空樞紐機場,連續17年一直是「全球最繁忙機場」。該機場位於亞特蘭大市中心南方約11公裡處,是一座24小時不間斷運營機場,美國排名前三的達美航空公司(DeltaAirlines)以及穿越航空(AirTranAirways)都以此機場為主要樞紐。通過亞特蘭大機場的樞紐航線網絡布局,旅客可以在2小時內飛抵覆蓋美國總人口80%的區域。
  • 新風向:補足航空貨運短板,相關企業做了哪些布局?
    03包機企業依託於上述資源,相關企業也通過包機形式積極開展航空貨運業務,代表如京東物流、菜鳥網絡、中通快遞等。2018年11月6日,通過與天津貨運航空有限公司合作,京東物流的第一架全貨機成功首航,京東物流從此進入全貨機時代。
  • 上海取代倫敦成世界最大航空樞紐 紐約跌出前10
    (圖片來源:中新社)【僑報網綜合訊】國際航空運輸協會(IATA)11月25日發布的最新報告顯示,新冠疫情讓國際航空旅行市場大洗牌,上海已取代倫敦,成為全球最大樞紐。世界航空連通性最強的四城市都在中國據中國民航資源網27日消息,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發布的數據顯示,新冠肺炎疫情危機對國際連通性造成嚴重損害,改變世界最佳連通性城市排名。
  • 新冠疫苗運輸大幕即將開啟 阿聯航空杜拜樞紐全力以赴
    位於杜拜南部杜拜世界中心(DWC)機場的阿聯航空SkyCentral貨運中心將重新投入使用,作為全球領先的專用樞紐為疫苗的冷鏈儲存和運輸提供保障。阿聯航空SkyCargo貨運部還成立了專門的快速響應團隊,協調疫苗國際分銷體系中不同合作夥伴的請求,以簡化響應流程,保障疫苗運輸。
  • 數說「十三五」廣州發展成就 | 廣州國際航空樞紐能級「升艙」
    5G+智能化等高科技的加持正在改變機場的綜合服務質量,在國際機場協會(ACI)全球機場服務質量測評中,白雲機場的綜合服務保障水平成功躋身世界一流機場行列,2019年度捧回全球服務最佳機場第7名的榮譽。其中10月6日運輸旅客17.42萬人次,創下疫情以來單日旅客運輸量新高。如今的白雲機場,不僅是廣州的城市名片,也是區域經濟發展的強大引擎。南京航空航天大學近期完成的一項研究表明,白雲機場業務量發展對廣州市產業經濟的投入產出比達到1:9.7、對廣東省產業經濟的投入產出比達到1:8.2。
  • 全球航空樞紐的分布、發展與潛力分析(下)
    2017年2月國家發改委和民航局聯合發布的《全國民用運輸機場布局規劃》提出的中國機場規劃建設發展目標為:2020年,運輸機場數量達260個左右,北京新機場、成都新機場等一批重大項目將建成投產,樞紐機場設施能力進一步提升,一批支線機場投入使用。2025年,建成覆蓋廣泛、分布合理、功能完善、集約環保的現代化機場體系,形成3大世界級機場群、10個國際樞紐、29個區域樞紐。
  • 民航局:我國基本實現從民航大國向單一航空運輸強國的跨越
    報告指出,我國基本實現從民航大國向單一航空運輸強國的跨越。這是極具裡程碑意義的重大標誌,是我國民航自2005年運輸總周轉量成功躍居世界第二、成為名副其實的民航大國之後,又一個新的歷史性跨越。2002年民航局提出民航強國目標,從2005年始,中國民航運輸總周轉量位列世界第二,標誌著我國成為名副其實的航空運輸大國。
  • 國家連續發文,這些企業已搶先布局
    航空速運業務可以分為全貨機運輸和客機腹倉運輸兩部分。其中,客機腹倉運輸業務主要依賴於東航股份的全球航線。值得注意的是,作為央企中首批、民航領域首家進行混改的試點企業,東航物流於2017年引入聯想控股、普洛斯、德邦、綠地等四家投資者,東航集團、聯想控股、普洛斯、德邦、綠地、東航物流核心員工分別持有東航物流45%、25%、10%、5%、5%、10%股份。
  • 對標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動:寶武集團,從4個方面打造
    中國寶武集團提出:「全面對標找差,創建世界一流」會上,中國寶武集團副總經理郭斌表示,中國寶武集團正加大力度、加快速度開展對標提升行動。在2020年初將「全面對標找差,創建世界一流」作為未來3-5年管理主題,分層分類、建立健全對標體系,加速全面趕超。
  • 建成一流航空貨運樞紐!中國民航局全力支持鄂州機場建設
    建設四型機場打造物流樞紐,推動湖北民航業高質量發展!中國民航局將按照與湖北省籤署的戰略合作協議,充分發揮鄂州、湖北區位優勢,全要素覆蓋、全方位支持湖北民航業加快發展,支持鄂州機場建設、投運各項工作,推動鄂州機場建成一流航空貨運樞紐,助推湖北打造民航客貨運「雙樞紐」,助力疫後重振和高質量發展。
  • 從Fedex、UPS和亞馬遜航空貨運樞紐建設看京東全球超級港
    亞馬遜航空是其龐大地面運輸網絡的補充,亞馬遜擁有超過2萬輛卡車。1999年,UPS在上市前已經完成了美國地面運輸網絡和航空運輸網絡構建。2000年UPS上市後提出建設以航空中轉為核心的世界港包裹分揀中心。
  • 東方電氣集團對標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動啟動
    本網訊  9月8日上午,東方電氣集團召開對標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動啟動會議,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貫徹落實國務院國資委對標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動工作要求,動員部署集團公司對標世界一流管理提升行動各項工作。集團公司領導鄒磊、俞培根、黃偉、張希、徐鵬、張繼烈出席會議。
  • 日照港:向海圖強,對標世界一流海洋強港
    短短40年的時間,日照港從無到有、由弱趨強,從單一的煤炭輸出港成長為集航運、鐵路、公路、管道、皮帶等多種運輸方式,大進大出、高效便捷的綜合運輸樞紐。2018年,日照港貨物吞吐量達3.8億噸,躍居全國沿海港口第7位。
  • 「十三五」我國民航運輸和通用航空發展「兩翼齊飛」
    運輸航空在速度、質量、效益方面穩步快速提升,在國家綜合交通運輸體系中比重逐年增加,航空運輸總周轉量繼續保持自2005年以來世界排名第二的位置,並逐年縮小與第一的差距。通用航空在國家政策指引下,迎來發展新機遇,開創事業新局面,創新試點取得階段性成果,分類管理和「放管服」改革收穫全方位成效。
  • 疫情對民航運輸企業的影響及對策建議
    隨著國內疫情防控取得階段性重要成果,全國復工復產復商復市穩步推進,航空市場需求逐漸恢復,企業效益形勢持續向好,民航行業虧損逐月減少,但上半年全行業累計虧損達646.5億元,航企運營壓力仍然較大。1民航客運市場處於艱難恢復過程疫情對民航運輸市場的衝擊使得民航運輸企業面臨巨大壓力。
  • 桂林航空百色=桂林=北京新航線順利實現首航
    該條航線的開通進一步拉近了偏遠地區與祖國首都之間的距離,加深廣西與北京乃至全國的密切聯繫,不僅為桂林打造綜合交通樞紐及全面建成世界一流國際旅遊勝地助力,也為首都及其周邊旅客來賞桂林山水提供便利,同時為首都至百色的紅色旅遊搭建了"空中橋梁"。
  • 什麼標準才能稱上世界一流企業?
    2、國內對世界一流企業評價指標 早在2012年國務院國資委就提出世界一流企業應當具備的13項要素,並開始研究制定《做強做優中央企業、培育具有國際競爭力的世界一流企業要素指引》等文件,就13項共性要素全面開展對標分析,使其由中國一流向世界一流企業方陣邁進,13項要素具體如下: (1)建立起規範健全的法人治理結構
  • 對標虹橋!這座新城未來可期
    以虹橋交通樞紐為核心的大虹橋片區是上海臨空經濟主要的承載區,作為世界臨空經濟發展的成功典範,大虹橋片區承擔了整合上海西部空間、成為上海西部中心和新增長極、長三角城市網絡關鍵節點等戰略重任。,已有殼牌、羅氏診斷、一汽豐田、中國平安等世界500強企業入駐,還有國家會展中心、超大型品牌商業、數不清的五星級酒店紛紛投入使用,更多城市公建和配套設施全面開花……短短十餘年,在以虹橋機場為核心的國際化立體交通樞紐帶動下,虹橋區域趕上了普通城市半個世紀才能達到的水平。
  • 民航局10月新聞發布會:「十三五」基本實現航空運輸大國向航空運輸強國跨越
    民航局航空安全辦公室副主任喬以濱在發布會上介紹,截至今年6月底,實現運輸飛行4742萬小時、1941萬架次,比「十二五」同期分別增長55.6%、43.1%;運輸飛行每百萬飛行小時重大事故率5年滾動平均值為0,好於安全目標及世界同期水平,未發生非法幹擾造成的航空器重大事故及重大航空地面事故。截至今年9月底,全國運輸航空持續安全飛行10年零1個月、8669萬小時,並連續18年確保了空防安全。
  • 海航集團旗下烏魯木齊航空織密樞紐網讓「空中絲路」越飛越廣
    烏魯木齊航空當日AOC帶班主任侯旭東介紹,自烏魯木齊新發新冠肺炎疫情以來,烏魯木齊航空主動提交請戰書,積極申請承擔疫情防控、復工復產客貨運輸任務,踐行新疆企業的責任與擔當。海航集團旗下烏魯木齊航空公司自2014年成立以來,肩負著海航西北航空市場戰略布局和絲綢之路核心區航空樞紐建設使命,乘著改革的東風抓住機遇,順勢起航,逐漸發展成長為我國民航一支生機勃勃的生力軍,成為烏魯木齊城市文化對外展示的靚麗「窗口」。秉承「安全、快捷、貼心」的服務理念,公司一直保持安全平穩運行,航班正常率名列前茅。6年深耕細作,6年砥礪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