航線的樞紐與網絡布局是關係到航空公司生存和發展的戰略性決策,航空公司的規模越大,航線網絡越豐富,新增一個目的地會變得更加容易。相對來說,對旅客也會更有吸引力。合適的樞紐與網絡布局模式會極大地提升航空公司的市場競爭能力。因此,對各航空公司的樞紐與網絡布局進行對比分析。
國航的主要基地位於北京,形成了以持續打造北京超級樞紐、成都國際樞紐、上海和深圳國際門戶為核心的四角菱形結構和廣泛均衡的國內、國際航線網絡。通航國家及地區42個,通航城市184個,其中國際66個,地區3個,國內115個。通過星空聯盟,航線網絡可以覆蓋193個國家的1317個目的地。
東航以上海、北京為核心樞紐,以地處東南亞門戶的昆明、國家「一帶一路」倡議西北門戶的西安為區域樞紐。通過與天合聯盟成員合作,構建並完善了覆蓋全國、通達全球的航空運輸網絡。航線網絡通達全球175個國家和地區、1,150個目的地,2018年旅客運輸量超過1.2億人次。
南航全力打造「廣州之路」國際航空樞紐,廣州國際和地區通航點超過50個,形成了以歐洲、大洋洲兩個扇形為核心,以東南亞、南亞、東亞為腹地,輻射北美、中東、非洲的航線網絡布局,已成為中國大陸至大洋洲、東南亞的第一門戶樞紐。目前,南航每天有3000 多個航班飛至全球40多個國家和地區、224個目的地,航線網絡1300多條,提供座位數超過30萬個。通過與合作夥伴密切合作,航線網絡延伸到全球更多目的地。
海航建立「核心-支撐-輔助-策應」四層重點市場層級樞紐,形成區域市場的聚焦優勢。2018年,海航控股及旗下控股子公司共運營國內外航線2000餘條,其中國內航線近1800條(其中港澳臺航線16條),涉及華北、東北、西北、中南、西南、華東和新疆等內陸所有省、區、直轄市以及臺北和澳門2個地區城市;國際航線244條,航線覆蓋亞洲、歐洲、北美洲和大洋洲,通航境外63個城市。
阿聯航空擁有遍布六大洲的寬闊的航線網絡是一個巨大優勢,阿聯航空得以向乘客提供約9000個城市對組合。阿聯航空執行副總裁兼首席商業運營官安霆睿曾表示「我們的商業不僅僅是依靠某一個國家,某一種貨幣或者某一個市場,每個市場都對我們同樣重要」。當旅客選擇阿聯航空飛到杜拜的時候,可以從那裡飛往它航線網絡裡的任何一個地方,而不需要中轉。阿聯航空「連接全球」的策略,將該公司與全球市場捆綁在一起。
從樞紐與網絡布局來看,國內各航空運輸公司應不斷優化航線布局和運力投放,著力提升市場份額與影響力,通過優化航班銜接,提高樞紐網絡效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