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年間19位獲獎丨日本學者吉野彰摘諾貝爾化學獎

2020-12-05 行知學園

2019年度諾貝爾獎於10月9日揭曉,來自日本的學者吉野彰憑藉鋰電池的發明獲得了諾貝爾化學獎。不要小看一塊小小的鋰電池,小到此刻你手裡正在捧著的手機、大到未來前景大好的電動汽車,鋰電池的發明改變了人類的生活方式。

那麼,這位諾貝爾獎得主的學生時代是怎樣度過的呢?

吉野彰1948年出生於日本大阪府,現年71歲。他對於化學產生興趣的契機是在小學四年級。班主任老師老師給學生推薦了英國科學家法拉第的著作《蠟燭的科學》。這本書打開了他通往化學世界的大門。

吉野彰在大學入試時正值日本高度經濟成長期,日本的化學界正掀起一輪又一輪開發新素材的浪潮,抱著對化學產業的憧憬,他報考了京都大學工學部,在攻讀完本科課程以後,又進入京都大學的大學院工學研究科石油化學專攻進行深造。

這位出身京大的學霸的學生時代,並不是人們想像中的只有埋頭做研究。吉野彰在京大加入了考古學研究會,參加了許多遺蹟發掘和保護工作。他和京大的考古同好們的考古調查報告,現在還被收藏於日本國會圖書館。不僅如此,他和妻子也是通過考古研究會相識的。

※ 前排左三為大學時代的吉野彰

考古學看似與最先進的化學研究完全搭不上邊,吉野彰卻說:

「物的証拠で仮説を証明する。新しいものを見つければ通説は過去のものとなり、道が開ける。研究開発と同じ。」

(譯:考古學通過實際存在的證據去證實假設。只要發掘了新的東西,過去的定論都會翻篇,從而開闢出新的道路。研究開發也是如此。)

並且說在京大度過的學習時光是自己「人生で最も有意義だった(人生中最有意義)」的一段時間。

京都大學一向以自由的學風和嚴謹的研究精神著稱。在京大學習的這6年,不僅奠定了他作為日本頂級學者的學術基礎,更培養了他作為科研人員應有的堅韌意志和品格。

在本年度諾貝爾獎公布以後,京大第一時間在官網上發了喜報。

京大校長山極壽一在祝詞裡寫到了京大和諾貝爾獎的淵源:

「日本歷史上第一位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是福井謙一先生,他的首席弟子是本校的米澤貞次郎教授。此次獲獎的吉野彰先生正是米澤教授的研究室出身。如果本大學自由的學風對于吉野先生獲得這樣的殊榮有所貢獻,那非常榮幸。此次吉野先生獲獎,對於本校的教育研究活動、特別是學生和年輕的研究者們來說是極大的鼓勵。」

吉野彰是第8位出身京大的諾貝爾獎得主,也是第27個獲得諾貝爾獎的日本科學家。特別是在2000年以後的19年間,日本已經拿到了19個諾貝爾獎。

以下是日本名門大學出身的諾貝爾獎獲得者人數統計:

· 東京大學 11(物理學賞5、化學賞1、生理學醫學賞2、文學賞2、平和賞1)

· 京都大學 8(物理學賞3、化學賞3、生理學醫學賞2)

· 名古屋大學 5(物理學賞4、化學賞1)

· 大阪大學 2(物理學賞1、化學賞1)

· 東京理科大學 1(生理學醫學賞1)

· 神戸大學 1(生理學醫學賞1)

· 大阪市立大學 1(生理學醫學賞1)

· 山梨大學 1(生理學醫學賞1)

· 徳島大學 1(物理學賞1)

· 埼玉大學 1(物理學賞1)

· 東京工業大學 1(化學賞1)

· 東北大學 1(化學賞1)

· 北海道大學 1(化學賞1)

· 長崎大學 1(化學賞1)

※ 在該大學取得過學位(學士/修士/博士)計算為一次。以上數據摘自維基百科

日本的名門學府在治學上嚴謹卻不刻板,鼓勵學生在大學時代發掘自己無數的可能性,做自己想做的研究。或許正是這樣自由的學術氛圍造就了一個又一個沉甸甸的獎項。

相關焦點

  • 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 日本化學家吉野彰獲獎
    2019年10月9日晚7點23分,吉野彰手捧鮮花在東京都千代田區與媒體見面(圖片來源:日本《朝日新聞》網站) 人民網東京10月9日電 (孫璐 李沐航)當地時間10月9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公布,日本化學家吉野彰(71歲)、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機械工程系教授約翰·B·古迪納夫(97歲)、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化學教授M·斯坦利·威廷漢(77歲)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獲獎原因為對鋰離子電池所進行的開發
  • 吉野彰獲得諾貝爾化學獎,19年19個諾貝爾獎,日本到底憑什麼?
    10月9日晚上18點45分 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了John B. Goodenough,M. Stanley Whittingham 和日本的吉野彰(Akira Yoshino),以表彰他們在研究鋰離子電池方面做出的卓越貢獻。
  • 日本19年拿了19個諾貝爾獎!盤點日本27位諾獎得主
    【#日本19年拿了19個諾貝爾獎#!吉野彰獲獎後現身,盤點#日本27位諾獎得主#】10月9日,日本研究員、71歲的吉野彰因鋰電池研究獲得諾貝爾化學獎,他在隨後的發布會上表示「好奇是研究鋰電池的最大驅動力」。至此,日本諾貝爾獎得主增至27位。
  • 日本諾貝爾獎獲獎者一覽:19年拿了19個諾貝爾獎「翼搏教育原創」
    到今年為止,日本是諾貝爾獎得主最多的亞洲國家,並且日本絕大部分的獲獎者均出身於七所舊帝國大學或學術研究懇談會(RU11)的成員高校。京都大學、東京大學和名古屋大學是迄今為止日本乃至亞洲誕生最多諾獎得主的高校。
  • 19年19位諾獎得主!日本人是如何成為「諾獎收割機」的?
    來源:格隆匯作者 | 諾勒圖吉數據支持 | 勾股大數據上周,今年的諾貝爾化學獎被頒發給三位得主:德國的John·B·Goodenough、英國的M·Stanley·Whittingham、以及日本的吉野彰(Akira Joshino)。
  • 19年19個諾貝爾獎獲得者,日本是憑什麼做到的?
    從1901年至今,諾貝爾獎已有近120年的歷史,累計頒發597次,共有919位個人和24個組織獲得過諾貝爾獎。在這其中,日本的諾獎得主是一個不得不說的群體。,獲得了2019諾貝爾化學獎,而他由此成為第27位獲得自然科學類諾貝爾獎的日本科學家。
  • 日本19年獲得19個諾貝爾獎,原因在哪?
    日本19年獲得19個諾貝爾獎,原因在哪?今年日本又獲得了一個諾貝爾化學獎,是日本科學吉野彰在鋰離子電池方面的貢獻。日本此次獲獎與去年一樣更引起了民眾的關注。人們再次看到,這次獲獎已經是日本19年第19位獲獎者。一年一個,不得不令人羨慕嫉妒恨。
  • 日本再添一枚諾貝爾獎: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日本化學家吉野彰...
    圖源西日本新聞瑞典皇家科學院於當地時間10月9日宣布,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是京都木工學部出身的日本化學家吉野彰(71歲)、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機械工程系教授約翰·B·古迪納夫(97歲)、美國紐約州立大學化學教授M·斯坦利·威廷漢(77歲)等3人。其中共同獲獎者的古德伊納夫獲得了諾貝爾各獎的最高年齡獎項。獲獎理由是鋰離子電池的開發。
  • 2019諾貝爾化學獎揭曉!獲獎的這3位科學家你都認識嗎?
    近日,2019年諾貝爾獎獲獎結果逐漸公布,當地時間10月9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約翰·B·古迪納夫(John B. Goodenough)、斯坦利·威廷漢(M. Stanley Whittingham) 和吉野彰(Akira Yoshino)美英日三人獲得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表彰他們對鋰離子電池方面的研究貢獻。
  • |鋰離子電池|吉野彰|諾貝爾化學獎|約翰·古迪納夫|旭化成
    本文轉載自「客觀日本」2019年10月9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約翰·古迪納夫(John B. Goodenough、97歲)、M·斯坦利·威廷漢(M. Stanley Whittingham、77歲)和吉野彰(Akira Yoshino、71歲),以表彰他們為鋰離子電池發展做出的貢獻。
  • 日本學者再獲諾獎:吉野彰等3人分享化學獎 他們開發了鋰電池
    撰文 | 邵光華 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約翰·班寧斯特·古迪納夫(John. B.Goodenough)教授、斯坦利·惠廷漢姆(Stanley Whittingham)教授、吉野彰教授,三位的獲獎理由是: 為鋰電池的發展所作的貢獻。 古迪納夫首先發現了鈷酸鋰作為合適的陰極材料,後續又發現了錳基尖晶石和磷酸鐵鋰。
  •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2位女性科學家獲獎
    新京報快訊(記者 錢雅卓)當地時間10月7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 Jennifer A. Doudna,以表彰她們「開發了一種基因組的編輯方法」。
  • 榮獲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吉野彰的發明有多重要!
    本文轉載自「客觀日本」 2019年10月9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約翰·古迪納夫(John B. Goodenough、97歲)、M·斯坦利·威廷漢(M. Stanley Whittingham、77歲)和吉野彰(Akira Yoshino、71歲),以表彰他們為鋰離子電池發展做出的貢獻。
  • 日本諾貝爾獎獲得者吉野彰:我就知道有這麼一天
    《日本新華僑報》記者朱桃老教授是個小傲嬌!今年71歲的吉野彰,是第27位榮獲諾貝爾獎的日本人,第22位榮獲諾貝爾自然科學類諾貝爾獎的日本科學家,第8位京都大學出身的諾貝爾獲得者,第2位榮獲諾貝爾獎的日本企業研究人員。
  • 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揭曉,2位女性科學家獲獎
    新京報快訊(記者 錢雅卓)當地時間10月7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在斯德哥爾摩宣布,將2020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Emmanuelle Charpentier和 Jennifer A. Doudna,以表彰她們「開發了一種基因組的編輯方法」。
  •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吉野彰:小學4年級時締結化學情緣
    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吉野彰人民網東京10月10日電 據《朝日新聞》網站報導,今年剛剛獲得諾貝爾化學獎的吉野彰教授出生於日本大阪府吹田市。在他出生成長的地方,如今不僅住宅林立,還修建了萬博紀念公園,但是在其小的時候,這裡還是遍地竹林,幼年的吉野彰時常在這裡捉蜻蜓玩。
  • 諾貝爾化學獎公布,北歐時報連線提問獲獎者吉野彰教授
    Stanley Whittingham)教授,和日本化學家吉野彰(Akira Yoshino),以表彰他們在鋰離子電池領域的貢獻。 他們將分享900萬瑞典克朗(約合人民幣647萬元)的獎金。
  • 安倍發推特祝賀吉野彰獲諾貝爾化學獎
    >海外網10月9日電 9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授予約翰⋅B⋅古迪納夫、M⋅斯坦利⋅威廷漢、吉野彰,以表彰他們為鋰離子電池發展做出貢獻。消息剛公布不久,日本首相安倍晉三發推特,祝賀吉野彰獲獎。安倍在推文中寫道:「恭喜吉野博士獲諾貝爾化學獎。鋰離子電池在手機等都會用到,改變了世界每一個人的生活。我為此感到驕傲。期待你取得更大成就。」吉野彰1948年出生於日本大阪,現任旭化成研究員、名城大學教授。
  • 新東方繪本課堂:日本19年19人獲諾貝爾獎,教育本質竟藏在幼兒園
    作為一個亞洲國家,日本因為完善的教育體系和先進的教學理念,一直在全球享有盛譽。作為代表著人類各領域最高智慧認可的諾貝爾獎,日本去年,又得獎了。日本化學家吉野彰和美國化學家斯坦利·惠廷厄姆、約翰·古德伊納夫三人,共同摘得了19年的諾貝爾化學獎。
  • 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得主吉野彰:靈活與執著心是信條
    中新網10月11日電 據日本《朝日新聞》中文網報導,日本研究員吉野彰開發了使用於智慧型手機等之中的「鋰離子電池」的基本技術,並獲得2019年諾貝爾化學獎。獲獎後的他表示,研究者應以「靈活與執著心」為信條,踏實地反覆進行研究,進而為環境作出貢獻。